书城励志震撼心灵的历史故事
6159600000053

第53章 一场异乎寻常的比赛

◎文/赵德斌

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意志不够坚定,缺乏执着的精神。遇到困难,他们只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行了,我还是退缩吧。”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仍然是积极的心态。用“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摆脱了困境,踏上了成功的坦途。

1825年9月27日,在英国的斯多克敦到达林顿城之间,举行了一场异乎寻常的比赛。那是一位青年驾驭的一匹骏马与人类历史上第一列实用火车——斯蒂芬逊驾驶的“铁马”在比赛。

骏马在飞速疾驰,火车在加速前进。火车毫无倦意,骏马却已经气喘吁吁了。不长时间,骏马远远地落在了后边。满身大汗的青年只好认输了。“铁马”终于赛过了骏马,机器战胜了畜力。

这辆被称作“旅行号”的蒸汽机车时速为24公里,牵引了22节车厢,载重90吨。它与今天一般的旅客列车都无法相比,然而,从研制到试制成功,这项发明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

1769年,法国军事工程师尼古拉·古诺把一部笨重的双缸蒸汽机装在三轮车上。当时,这种蒸汽机车的最高时速约为四公里,而且每15分钟还得停车一次。然后,至少再用同样的时间为发动机加水,待水烧沸产生蒸汽后再前进。他的朋友们讥笑他说:“尼古拉,你疯了,你看,我们步行也比你的无马车快!你的车走走停停,停的时候比走的时间还多呢!”

1803年,英国技师理查德·特里维西克制造了另一部“铁马”,它尽管比古诺的“铁马”走得快,但还是走走停停。他认为机车走不快的原因不是发动机的问题,而是路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特别是雨天,道路泥泞,怎么不影响速度呢?

在理查德·特里维西克生活的年代,煤矿广泛使用了铁轨。有了铺上垫木的铁轨,煤车就可以顺利地通过崎岖不平的矿场。他想,如果把机车放在铁轨上,道路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不久,他又制成了一辆蒸汽机车,并把它称为蒸汽火车头。这辆火车头在板式铁轨上行驶的速度虽然加快了,但由于这种机车制作粗糙,铁轨强度不够,在行驶中经常发生零件损坏、出轨等事故。最后,他失掉了信心,放弃了研究。

1810年,英国人蒂莫西·哈克沃思和威廉·赫德利觉得真正提高速度必须增大火车头的牵引力。于是,他俩制造了装有高烟囱的火车头。他们觉得,这样会使煤的燃烧更充分,锅炉产生的蒸汽更多,火车头的牵引力加大。这时,人们才逐步解决了火车走走停停的问题,不过,火车的速度仍未能加快多少。

这时候,一位在17岁时还是文盲的英国矿山工人乔治·斯蒂芬逊,充分研究了别人的经验,认为火车因本身的重量,它与铁轨之间就有摩擦力,行走中火车不会与铁轨打滑,提高牵引力才是加快速度的根本问题。他改革了特里维西克的机车,把当时的立式锅炉改成卧式锅炉。这样,炉膛扩大了,蒸汽增多了,火车的时速也提高了。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火车行驶时,震动太大,尖叫声过高。由于震动大以至试车时出现翻车事件;由于尖叫声高,使周围农村的牛马被吓得惊慌失措,因而遭到农民的反对。有些人甚至扬言:“你如果再不解决这吓人的怪叫声,我们就要采取行动,彻底砸毁你的机车!”

在困难面前,斯蒂芬逊并没有屈服。为了减少火车行驶时产生的震动,他在火车上装置了减震弹簧。为了流通空气,减少嗓音,他把缸里的废汽用小管通到烟筒里去,利用蒸汽向上的冲力,使煤烟出得更通畅了,使炉膛中的空气循环加快了,煤也越烧越旺了。

经过斯蒂芬逊艰苦卓绝的努力,他设计的机车终于走上了实用的轨道,使陆上交通运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