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问
6159400000027

第27章 参考文献

[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魏杰,中国企业二次创业,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秦志华,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于秀芝编著,人力资源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1.

[5]郑晓明编著,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7.

[6]黄津孚,现代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3.

[7]杨清编著,人力资源战略[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8]詹·W·沃克著,人力资源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

[9]赵署明编著,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

[10]赵署明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1]颜士梅,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2]赵耀主编,人力资源战略[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13]汪玉弟主编,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14]文跃然著,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5]寒武编著,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16]戴昌钧主编,人力资源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7]李晓宏,余再东主编,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8]邓国取主编,人力资源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9]卿涛主编,人力资源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0]赵志泉,罗明亮主编,人力资源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1]何金泉,中国民营经济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2]李亚主编,民营企业发展战略[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1.

[23]李亚主编,民营企业创业管理[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1.

[24]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编。1993~2006年中国私营企业大型调查,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5.

[25]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

[2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编,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7),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

[27]吴家曦主编。2007年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1.

[28]万瑞嘉华经济研究中心编著,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4.

[29]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0]李燕萍等,人力资源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1][美]安东尼等著;赵纬等译,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方法[M],中信出版社。

[32][美]查尔斯R·格里尔,战略人力资源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3]迈克尔·阿姆斯特朗,战略化人力资源基础,华夏出版社,2004.

[34][美]加里·德斯勒(Gary Dessler)著。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onography],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35]雷蒙德·A·诺伊等,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6][美]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7][美]伊查克·爱迪斯著,赵睿译,企业生命周期,华夏出版社,2004.

[38]Ansoff,1gor.Corporate Strategy。New York:McGrawHill,1965.

[39][美]John M.Ivancevich.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8th),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0][美]彼得·圣吉(Peter M.Senge),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

[41][美]约翰·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Corporate Culture and Performance),1992.

[42]刘光明,企业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43]姜伟东,叶宏伟,学习型组织:提升组织的学习力,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0)。

[44]迈克尔·波特(M.Porter)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3.

[45]迈克尔·波特(M.Porter)著,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85.

[46]Peter F.Drucker.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p。264,New York:Harper&Brothers,1995.

[47]Fred R.David(U.S)Strategy Management6th。1997.PrenticeHal International,Inc.

[48][美]Jeffrey P feffer.求势于人——释放员工能量:实现竞争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9]Larry E Greiner.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s grow。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August,1972.

[50][美]约翰M.伊万切维奇(John M.Ivancevich)著,人力资源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

[51]张绍明,试论现代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J],经济师,2003(3)。

[52]许洁,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现代企业,2003(6)。

[53]武文生,民营企业发展战略选择[J],有色金属工业,2003(7)。

[54]晓亮,以人为本——从战略高度看民营经济发展[J],中国工商,1999(10)。

[55]李义平,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思考[J],中国中小企业,2000(8)。

[56]贝洪俊,民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研究——浙江省民营企业的调查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2(4)。

[57]谢新华,企业生命周期与人力资源战略[J]。HR经理俱乐部,2006.2.

[58]王重鸣,创业模式和人力资源战略问题[J],国际学术动态,2006(1)。

[59]马可一。SHRM: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0.

[60]马可一,王重鸣。HR捆绑: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视角[J],科研管理,2004.1.

[61]戚振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进展[J],科学学研究。2002.5.

[62]陈丽芬,民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15(2)。

[63]陈德俊,不同战略范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与比较[J],管理科学,2004(6)。

[64]陈文标,阮兢青,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5(14)。

[65]张美琳,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战略管理[J],企业经济,2004(8)。

[66]安鸿章,论影响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主要因素[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4)。

[67]赵署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科研管理,2004(1)。

[68]陈芳,人力资源战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4)。

[69]冯雅男,浅谈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绩效[J],中国人才,2008.2.

[70]周洁,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竞争战略的整合[J],商场现代化,2008.5.

[71]陈红梅,浅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分析[J],人力资源开发,2008.

[72]谢新华,企业生命周期与人力资源战略[J],人才资源开发,2006.2.

[73]王坤,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匹配关系探讨[J],商业时代,2008(10)。

[74]胡春森,曹菲,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2008(4)。

[75]林一凡,家族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缺陷分析[J],人力资本论坛。2004.

[76]印德祥。21世纪企业文化战略的思考[J],企业研究,2004.6.

[77]陈璧辉,职业生涯理论述评[J],应用心理学,2003(2)。

[78]Schuler。R。S。&Jackson S。E。Linking competitive strategies with human practi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Evecutive。1987.1.

[79]杨泉,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支撑[D],河海大学,2005.12.

[80]张锐,基于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高管团队建设[D],浙江工商大学,2007.1.

[81]黄烨,浙江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3.

[82]康涵海,我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10.

[83]王力加,基于民外合作的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研究——以萧山区为例[D],浙江大学,2005.4.

[84]戚振江,公司创业情境下人力资源组合策略及其多层次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6.10.

[85]高晓霞,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及实施问题探讨[D],武汉大学,2004.5.

[86]莫鸣航,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研究——民企二次创业时HR战略定位与实践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4.

[87]潘同洋,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04.1.

[88]卢静,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创新[D],厦门大学,2007.

[89]马山水,我国民营企业管理热点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90]陆谷孙,英汉大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91][美]林恩·阿普绍著,塑造品牌特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92]王海涛等著,品牌竞争时代——开放市场下政府与企业的品牌营运,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38.

[93]何佳讯,品牌形象策划,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

[94][美]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汝和等译校,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第五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5]韩光军著,品牌策划,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1.

[96]卢泰宏,谢飙,品牌延伸的评估模型,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97]刘凤军,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98]何君,历戟,品牌知识经营原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4 版:168.

[99]陈雪冰,姜虹,合理利用品牌延伸战略,现代商业,2008(5)

[100]邵荣昭,常连玉,品牌延伸的应用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4)。

[101]王琦,品牌延伸决策模型及实证检验,上海交通大学,2008.

[102]牟淑云,于文凯,企业运用品牌延伸策略分析,商业经济,2004(11)。

[103]万后芬,周建设著,品牌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

[104][美]马克·E。佩里著,李屹松译,战略营销管理,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

[105]周志民,试论品牌延伸的边界,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7):15.

[106]雷平,《论品牌的危机防范管理》,《商业经济文荟》,2003,(2)。

[107]刘永炬著,《实战在中国》,京华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108]刘永炬著,《品牌苦旅》,京华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109]曾朝辉著,《跨国品牌失败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110]刘勇,刘凤军,品牌延伸的AHP综合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兰州学刊,2006(6)。

[111]郑小勇,品牌宽度与消费者对品牌认同度的关系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5)。

[112]金玉芳,董大海,等,消费者品牌信任机制建立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6,9(5):28-35.

[113]周志民,品牌关系指数模型研究:一个量表开发的视角,营销科学学报,2006,2(2):24-40.

[114]宁昌会,基于产品类别层次的品牌感知效用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2:115-119.

[115]董大海,金玉芳,作为竞争优势重要前因的顾客价值:一个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4,7(5):84-90.

[116]周志民,品牌关系指数模型研究:一个量表开发的视角,营销科学学报,2006,2(2):24-40.

[117]李冉,周波,浅议品牌延伸战略,商业研究,2006,(2)。

[118]吴红,浅谈品牌延伸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煤矿现代化,2008,(4)

[119]周灼维,品牌延伸对母品牌的影响,经济论坛,2006,(1)。

[120]谢奉军,罗明,品牌延伸的关键因素与实施策略,中国经贸导刊,2006,(5)。

[121]郑亚春,品牌延伸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2)。

[122]李妙然,李桂荣,浅谈品牌延伸的得与失,商场现代化,2006,(2)。

[123]白山,打造品牌,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24]李逾男,浅析品牌延伸战略,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5(3)。

[125]杨兔珍,品牌延伸的风险及对策研究,经济问题,2006(3)。

[126]李维谦,品牌延伸风险决策分析,经济师,2008(1)。

[127]黄凯,企业品牌延伸的价值探讨,商场现代化,2008(14)。

[128]薛可,品牌扩张:延伸与创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9]黄合水,彭聃龄,品牌延伸研究: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进展,2002(3)。

[130]符国群,品牌延伸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软科学,2003(1)。

[131]吴芬,谢小平,从消费者心理角度研究跨行业品牌延伸,商业研究,2007(22)。

[132]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33]胡艳妮,探究品牌延伸的成功因素,山东纺织经济,2008(6)。

[134]龚振,万大川,基于消费者态度的品牌延伸战略,企业活力,2008,(1)。

[135]谭梅,品牌延伸与当前营销战略选择,财经界,2007(3)。

[136]邱春娜,品牌延伸契合度、延伸评价和品牌形象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7.

[137]Kevin Lane Keller。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The press of People University of China.Sept.1998,(1)。

[138]Boush D M,Loken B A.Process tracing study of brand extension evaluation.Journal of Markting Research,2003,28(2):16-28.

[139]Broniarczyk S M,Alba J W.The importance of the brand in brand extension.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May 2006,31(2):214-229.

[140]Boush D M,Shipp S,Loken B,et al.Affect generalization to similar and dissimilar brand extensions.Psychology of marketing,2007,4:225-237.

[141]Aaker,Keller.Consumer evaluations of brand extension。Journal of Marketing,2004(1):27-41.

[142]Bhat S,Reddy K S.The impact of parent brand attribute associations and affect on brand extension evaluation。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53:111-122.

[143]Kevin Drawbaugh.Brands in the Balance。London,Great Britain:Person Education,2001.110-206.

[144]Valerie A Taylor;William Bearden.The Effects of Price on Brand Extension Evaluations:the Moderating Role of Extension Similarity。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2(30).2,p131

[145]Sandor Czellar。Consumer Attitude toward Brand Extensions:An Integrative Model and Research Propositions。International.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2006,(20),p97.

[146]EvaMartinea,JoseM P.TheNegative ImpactofBrand Extensions on ParentBrand Image.The Journal ofProduct and BrandManagement,2007,12(6/7):432-448.

[147]Elena DelgadoBallester,Jose Luis MunueraAleman.Does Brand TrustMatter to Brand Equity.The Journal of Product and Brand Management,2005,14(2/3):187-196.

[148]Shupei Tsa。i Utility,Cultural Symbolism and Emotion: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Brand Purchase Valu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2005,22:277-291.

[149]Thomas Tan TW,Matthew ChuaHM.Leveraging on Symbolic Value and Meanings in Branding。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7,10(3):208-218.

[150]Archie B.Carroll.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79.497.

[151]Freeman C。The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M].2,London:FrancisPrinter,1982.

[152]Paul Low。Th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Perception and Opportunites,Chapman Hall。London,1995:67-101.

[153]P。N。Fi gueiredo。Learning processes feature sandte chnologicalcapability accumulation:explainingin terfirmd ifferences。Te chnovation22(加02)685-698.

[154]Swee Goh,Gregory Richards。Benchmarking the learning capability of organizations。European Managemet Journal Vol.15,No,5,pp.575-583,1997.

[155]Robert A。Burgel manetal.St 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and Innovation,second Edition,McgrawHill,1996:117-158.

[156]E dwardB R obert,Managing Inventionand In novation.In R esearchan dT echnology Management,1988,31(l):11-27.

[157][美]约瑟夫·A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

[158]易余胤,盛昭瀚,肖条军,企业自主创新、模仿创新行为与市场结构的演化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5(1)。

[159]蒋键,供应商参与创新与制造商创新绩效相关关系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

[160]张方华,知识型企业的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

[161]唐春晖,企业技术能力演化与技术创新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5.

[162]胡锦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

[163]胡钰,仲伟俊,关于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7)。

[164]付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65]高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166]马山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

[167]韩景元,杨忠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指标与方法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2(3):90-94.

[168]胡恩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综合评价,科研管理,2001(7):79-84.

[169]唐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河北科学院学报,2001(1):30-35.

[170]曲国禹,刘学铭,对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辽宁工学院学报,1999(1):79-82.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1]杨忠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综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138-140.

[172]王国进,王其藩,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新进展,科研管理,2004(2):37-40.

[173]王伟光,唐晓华,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方法综述,中国科技论坛,2003(4):39-43.

[174]史宪睿,李兆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04(2):53-55.

[175]马胜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2):5-8.

[176]高梁,跟踪模仿和自主创新,宏观经济研究,2004(4):51-53.

[177]陈颈,最佳创新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78]郭斌,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科学出版社,2003.

[179]魏江,江浙沪地区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研究,中国软科学,2000(2):98-102.

[180]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

[181]魏江,企业技术能力论——技术创新的一个新视角,科学管理出版社,2002.

[182]张明,提高广东民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管理研究,2004(2):20-21.

[183]刘安炉等,民营企业发展的自主创新对策、企业经济,2003(12):111-113.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4]马山水,技术升级是乡镇企业迎接新的挑战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报刊《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转载,1996.

[185]程津培,自我创新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战略选择,中国发展2004(3):1-3.

[186]陈劲,加速提高浙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今日浙江,2005(8):24-25.

[187]刘满凤,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绩效分析与评价,科技和产业。2005(12):3.

[188]王立新,高长春,任荣明,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东华大学学报2006(3):34-37.

[189]陈劲,陈钰芬,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86-91.

[190]王帅力,单汩源,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模式分析——以深圳企业为例,工业积极2006(9):45-48.

[191]曹霞,高科技创业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经济师2004(12):10-11.

[192]赵林海,林俊国,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科技与管理2005(5):21-23.

[193]董晓宏,宋长生,宋朝利,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企业创新主体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8):114.

[194]刘超纲,吴庆,熊立东,农业企业创新技术采纳影响因素研究——基于TOE研究框架,中国农学通报2006(9):551-554.

[195]汪江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体制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10):1304-1307.

[196]易风华,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研究,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2(6):52-53.

[197]吴亚桃,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价值工程。2006(4):36-38.

[198]刘元芳,陈衍泰,余建星,中国企业技术联盟中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来自江浙沪闽企业的实证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72-79.

[199]中国高技术企业创业成长机制及其风险投资金融支持体系的研究报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6(1)78-89.

[200]James J.Brummer.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and LegitimacyAn Interdisciplinary Analysis.Greenwood press.1999.

[201]Howard R.Bowen.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usinessman,New York:Harper,1953.

[202]Clarkson,Max B.E.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92-117.

[203]D.R.Dacton,R.A.Cosier。The Four Face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Business Horizons。1982(5):19-27.

[204]Dr Saleem Sheikh.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Law and Practice。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1996.

[205]Milton Friedman.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New York Times Magazine.1970(9).

[206]Deborah Doane.Beyo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minnows,mammoths and markets.Futures,2005.37:215-229.

[207]P H Subroto.A correlation stud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urvey toward ethical business practices in Indonesia.Minneapolis:Capella University,2003.

[208]Mercer Jeffrey Jame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ts importance to consumers.Claremont:The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2003.

[209]熊胜绪,黄吴宇,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经济管理,2007(4)。

[210]田野,企业在建立和谐社区中的作用与途径,企业文明,2007(1)。

[211]曹凤月,企业道德责任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12]黎友焕。SA8000在中国述评,经济导刊,2005(1):36.

[213]李元霞,现代企业中的企业社会责任价值,价值工程,2008(1):15.

[214]杨占营,社会责任与企业宪章,管理科学,2005(2):63.

[215]郭璟,吴宁。SA8000 标准与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社会,2004(10):16.

[216]朱敏,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及道德责任,经济问题探索,2000(3):26.

[217]李莹,郭红玲,我国企业实施SA8000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江苏商轮,2008(1):26.

[218]杨瑞龙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19]马山水,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危机的透视,经济问题,2002.7.

[220]潘毅,全球化工厂体制与“道德理念重构”——跨国公司生产守则与中国劳动关系,开放时代,2005(2)。

[221]孙蓓,企业社会责任新探,商业研究,2004(9):69.

[222]李雄飞,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3):30.

[223]李立清,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中国标准导报,2005(11):22.

[224]彭志源。SA8000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实施认证指南,宁夏大地出版社,2003.

[225]黎友焕。SA8000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26]朱文忠,谈企业的社会责任,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8):93.

[227]刘连煜,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28]高尚全,企业社会责任与法人治理,学习时报,2004(10)。

[229]劳动科学研究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对策研究,新华文摘,2004(24)。

[230]陈永正,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形成条件及其表现形式,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31]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1999.

[232]谭深、刘开明,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33]金乐琴,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对策,绿色中国,2004(1)。

[234]单忠东,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35]舒强兴,王红英,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6):118-120.

[236]李艳华,凌文铨,世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实践概述,技术经济和管理研究,2006(1):17-19.

[237][美]乔治·恩德勒,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236.

[238]赵涛,刘保民,朱永明,基于员工权益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探讨,郑州大学学报,2008(2):41.

[239]卢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述评,现代法学,2001:139.

[240]国家发改委运行局,瑞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经济管理文摘,2007.5.

[241]周祖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形式与内涵,理论学刊,2005(2):23.

[24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4.

[243]吴祁,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评价问题的探讨,中华会计学习,2006(10):10.

[244]姜万军,杨东宁,周长辉,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初探,统计研究,2006(7):32.

[245]董奎勇,许益,以人为本,承担责任,科学发展——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年度巡礼,纺织导报,2008(1):15.

[24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律网,2008.

[24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年修订),新华网,2007.

[248]催占香,中国企业应如何看待SA8000.价值工程,2008(1):23.

[24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年修订),新华网,2001.

[25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新华网,2002.

[25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新华网,2005.

[252]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新华网,2008.

[253]浙江省统计局。2006年浙江省企业社会责任调查。2006.

[254]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7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2007.

[255]李青,化学原料药产业结构面临调整[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8(14)。17.

[256]医药原料药行业困境重重[J],医药化工,2008(7)。30-31.

[257]台州市医药化工行业发展规划(2007~2012年)。

[258]台州市统计局,台州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59]林俐,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于温州的实践[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60]陈菲琼,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61]赵伟,民营企业国际化:理论分析与典型案例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62]厉以宁,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J],民营视界,2006(2)。

[263]易开刚,全球视野下民企品牌“走出去”的战略研究——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例的分析[J],第10期,集团经济研究,2006.111-113.

[264]高晓雁,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与策略[J],理论前沿,2006(2)。

[265]苏州市外经贸局,苏州市民营经济国际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6(4)。

[266]鲁桐,“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跨国公司[J],求是,2002(10)。48-49.

[267]段淳林,戴世富,区域国际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从阳江刀剪的品牌策划说起[J],中国广告,2008(5)。115-119.

[268]杨明华,易志高,南京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分析及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07(5)。

[269]席贻俊,丁旭霞,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的SWOT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0)。

[270]谢军,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行为模式及国际化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7.

[271]吴荣顺,代晓艳,江苏制造业领域中的人才国际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6)。

[272]程进,外资集聚效应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以江苏为例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5(11)。21-27.

[273]汤水林,阎立,江苏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统计与分析[J],经济纵横,2006(3)。17-21.

[274]穆荣平,吴灼亮,中国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5):5-14.

[275]陈菲琼,王晓静,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的衡量[J],统计与决策,2004(7):128.

[276]王增涛,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研究——以彩电企业为例[D],西安交通大学,2003.

[277]孙志毅,乔传福,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选择深析[J],中国软科学,2004(8):102-108.

[278]陈浪南,洪如明,谢绵陛,我国企业跨国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5(7):85-90.

[279]陈立龙,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5.

[280]陈小红,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M],人民出版社,2006.

[281]樊增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战略选择[J],国际经贸探索,2005,21(6):66-69.

[282]万丽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分析与发展对策[D],西南大学,2005.

[283]台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化学原料药新政对我市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和对策[J],研究,2008(16):8-14.

[284]台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台州医化企业原料药出口管理调研报告[J],研究,2008(14):2-8.

[285]台州市医化行业协调小组办公室,台州市医化行业发展情况汇报,2008.

[286]台州市人民政府,台州市医药化工行业发展规划(2007~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