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重大战争详解:现代战争史
6156800000070

第70章 三

崔萍前后两个月在越南率队勘察。天热,蚊虫多,他首先感到的是对气候很不习惯。人很快瘦了下来,还得了病。回北京总结汇报工作后就住进了医院。11月初,他又匆忙地赶到班菲。

中国援越部队修路工程指挥部就设在班菲。

46岁的崔萍正值年富力强,他曾率师在北京修筑重大的地下工程,如今又来到越南抗美救国的前线修路。每有重大的工程任务时,领导总想到他,他觉得这是一种荣誉,同时坞使他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到班菲指挥部不久,他就想到各条线路上去看看,部队进入指定地点后,展开施工作业的情况怎样?他觉得修路指挥部司令部几位领导只有自己来自工程部队,懂工程建设,应该到施工现场去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年后,崔萍晋升参谋长,他仍象以前一样,从东部一号路的夏眉山顶到西部越老边境的莱州河畔,处处留下他奔波的脚印。他对高平的城镇乡村、对高平的山山水水、对高平的人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那是1954年5月的一天,年仅35岁的师级指挥员崔萍,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40余名专家组成的工兵训练团,冒着霏霏的阴雨。赶到高平。他奉命帮助年轻的越南人民军组建训练一个工兵团,一个舟桥团。

这时,经过几次重大战役,越北解放区连成一片,奠边府法国殖民军孤立无援,卡斯特莱准将指挥的1.6万多兵力在奠边府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妄图歼灭越军主力,挽回败局。就在这时,中国军事顾问团深入到越军务师、团、协助指挥作战。

日内瓦会议正在召开。只有在战场上更多的歼灭法军,才能在谈判桌上赢得主动。

为此,越南党中央、人民军总部决定扩大武装,在邻近中国边境的高平迅速组建工兵团、舟桥团和炮兵部队。由中国炮兵一师参谋长张挺率领的炮兵训练团也同时赶到高平。

崔萍赶到高平时,工兵团,舟桥团已经组建,装备全由中国提供。当时中国不会生产舟桥,提供的舟桥全是日本的百叶舟,操作机和部分工程机械器材是中国刚从苏联进口的,也优先运到了越南。中国军队大都乘坐美式吉普,从苏联进口的比较先进的卡斯吉普车也首先援助越军。

高平的青山绿水间活跃着中国健儿们。来自华北平原,八路军出身的崔萍,在越南组织训练工兵、舟桥兵正好如鱼得水,他在中国吉林工程兵训练基地任职时就练就了一套严密组织,严格要求的训练方法。他常与越军总部工兵主任范璜商量,订计划、组织训练课目。一整套训练管理、政治思想工作、部队编制体系等都是按中国军队的模式组织实施的。

中越两国军人朝夕相处,在4个多月的共同学习,训练、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训练的最后课目是组织一场演习。11年过去子,对这场演习,崔萍记忆犹新。那一天,高平格外热闹,许多群众搁下手中的活儿奔来观看,人民军和高平省的许多领导也亲临现场观看演练。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在天际划了两条漂亮的弧线。接着,从树丛荫蔽处隆隆地驶出一支工程机械部队,在高低不平的山丘上,开辟出一条平坦的通道。这条通道一立仲向滔滔的江水旁。舟桥部队象一支支离弦之箭,向江心冲刺。瞬间,座座门桥在江河上连接。汹涌的江河被镇服了。天堑变通途。一队队卡车,拉着一门门火炮,排着长龙般的队伍从舟桥上隆隆驶过……

崔萍完成了训练后,就调到河内我国军事顾问团工作。这时抗法战争已经取得重大胜利,日内瓦会议取得圆满成果。中国顾问团主要是帮助越军壮大队伍,加强正舰化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

如今崔萍又一次来到高平,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觉得高平既熟悉又陌生。如果说抗法斗争时期的高平还是个弱小的少年的话,那么如今的高乎已经是一个有为青年了。青山环抱着美丽的城市,一江清水从高平城下缓缓流过,仿佛向远方而来的中国军人诉说衷肠。

他疾步登高远眺,高平的景象尽收眼底,他觉得高平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到处充满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美军的入侵,由于战争,高平的一群群新建筑的手脚架上空无一人,人们还来不及干完活,就上前线了。街面冷落,车马稀少,商店货架上有限的货物依稀排列着,偶尔光顾的人们仅问问价格。就消然而去。高平人民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都用于支援南方人民的解放斗争,他们为保卫北方、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伟大事业,正勒紧腰带过日子。一辆辆满载物资的中国车辆,也正不分昼夜地经过高平的3号公路,向南行驶。

四支队有3个团的兵力部署在3号公路上,这一线的公路改建工程已经全面展开。锤声叮口当,马达隆隆,部队冒着风雨作业。蒙蒙的雨雾象巨木的帷幕悬在天边,白茫茫的。

一列中国运送援越物资的车队被大雨阻在高平附近的山路上。前面几辆的车轮在泥浆中呼呼的打转,排气管啪啪地爆出青烟,卡车在泥泞的路面上颤抖一阵,又熄火了。修路部队只好帮助推车。推了一程又一程,不一会儿又陷入了前面的路段。

在风雨中,崔萍察看了这路面,他眼见长长的车队停在马路中,雨水敲打在卡车的帆布盖上,似乎敲打在他的心头。道路不修好,物资运不上去,越南南方人民的战斗依然艰难,中国是大后方就成了一句空话。

想到这里,崔萍立即回到指挥部,与四支队的领导重新调整兵力部署和施工计划,决定先抢修一段路基,铺设一段路面,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拿下高平这二线的改建工程,再逐步向南推进。

3号路全长236公里,从1965年11月15日开工,一直干到1967年4月15日竣工。

竣工那天,崔萍乘坐吉普车沿着平展展的宽阔公路奔驰,以一种崭新的心境体味着周围的一切。春风从窗口呼呼地扑进车篷,他感到心旷神怡。公路两旁部队临时搭起的工棚、草棚还未拆除,虽有些零乱,但在青山绿野托衬下,另有一番情趣,这是我军将士奋战的足迹。崔萍本想让车一直开到高平城下,观赏一下一年半来的新变化,但军务在身,他只好克制自己的感情。他在心中默默地想象着高平,想象着这座年轻的城市那富于青春活力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