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新编科技大博览
6150000000005

第5章 地理发现

格陵兰:欺骗性的名字

公元980年,一批诺曼人在前往冰岛的途中被困在一片礁石岛上过冬,返回祖国后,他们把这些礁石岛渲染成一片广阔的陆地。

这对冒险者们来说,富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纷纷前往探寻,甚至连杀人犯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这时候,一个名叫爱利克·拉乌达的人,因杀人罪被驱逐出挪威来到冰岛上。他仍旧恶习不改,被当地人再次驱逐出境3年。

约在公元982年,爱利克约上几个朋友去寻找新的生存之地。他们从冰岛出发,直线向北航行,到达北纬65°~66°之间,在这个纬度上他们看见了一片陆地。他们好几次想冲过冰层,但是都没有成功。

此后,爱利克等人沿海岸线向西航行了大约650公里,在海角外的一个岛上登陆,并在那里度过了一个冬天。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夏季,爱利克探察了位于北纬60~65°之间的西海岸,那里覆盖着巨大的冰块。

在两个夏季的探寻中,爱利克在西南沿海的漫长地段中找到了几块平坦的地方。这里四周全是冰天雪地的荒原,但却是防御寒风袭击的好地方。

生存的环境是严酷的,爱利克等人死里逃生回到了冰岛。他为了用个亲切的名字来欺骗冰岛人,以便说服他们迁移到那个使人望而却步的地方,便把这几块平坦的地方称为格陵兰,意思是“绿色的土地”。

在谎言的欺骗下,爱利克在冰岛招募移民的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公元986年,他率领一个由25只船组成的船队往格陵兰出发。

在航行途中,他们遇到了风暴,几只船翻沉,有几只船调头返航,剩下的十四五只船载着500多名移民战胜了风暴,到达南格陵兰。爱利克居住在北纬61°的南岸地区。

以后不久,诺曼人从南部海岸向北扩张,在公元10世纪前后,沿着格陵兰的西部地区,一直到达北极圈。为了寻找海兽,诺曼人还沿西部海岸向北航行到很远的地方,到达过73°线。

曾经一度,他们还想沿格陵兰东部冰冻较厚的海岸继续北上,到那里进行渔猎,并准备建立起一个常住的居民点,但是他们失败了。

公元987年,一个名叫比亚尼的冰岛航行者在前往格陵兰的途中因浓雾迷失航向。他漫无目标地航行了许多天,10多天后,他调转船头向北航行,最终到达了山峦起伏的陆地——格陵兰。

格陵兰其实并无茂密的森林,那里的移民特别缺少木材,居民的住宅木材依赖于与外面进行兽皮、猎物交换。为了寻找搭建过冬房屋的木材,这里的居民曾航行到位于40°线的北美东北沿岸地区。

俄罗斯人开辟了三条航线

陈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部地区和摩尔曼斯克的海岸外,俄国人发现了欧洲和亚洲靠近北极的全部地区。

公元12世纪,俄罗斯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占据了欧洲北部的整个地区,并从科拉半岛一直延伸到伯朝拉河流域,向东甚至越过了乌拉尔山脉。

最早发现并首先占领北欧地区海岸的,是诺夫哥罗德的农民和奴隶,他们开辟了通往这些海岸的道路,并在那里组织起各种生产活动,以后就在这个地区定居下来。

为了寻找新的狩猎地或可供开垦的土地,他们将足迹不断地向北和东北方向延伸。当时整个地方没有能行车的道路,夏季步履更为艰难,诺夫哥罗德人在常年冰封的水上打开了三条通道,由奥涅加湖的东岸向东北方向甚至更远的方向行进。

他们开拓的第一条路线是,从奥涅加湖出发经过伏尔加河及它的一条支流,来到克诺泽罗;再沿克思河航行到奥涅加河的下段,最后航行到白海。或者由奥涅加河转入叶姆察河,再沿叶姆察河航行到北德维纳河。

第二条路线是,从维捷格拉河出发,穿过活水的拉恰湖,通向奥涅加河,从这里通往北德维纳河和海洋。

第三条路线是,从奥涅加湖的北部顶端出发,经过一系列不大的湖泊到达威格湖,进入威格河流域的外奥涅加河收税区,到达须磨和纽赫恰,从此直线前往奥涅加海角的海岸。

向西北,后来又开辟了一条路线,从位于拉多加湖西岸的诺夫哥罗德的科雷拉小城(即湖滨城)出发,到达洛普收税区和“野蛮的洛比”,从此地可以到达白海的卡累利阿海岸。

远征西西伯利亚

15世纪末,莫斯科的将领谢明·库布尔斯基和彼得·乌萨德,对西西伯利亚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远征。在这次远征中,他们发现了乌拉尔山脉的最高峰,并首次确定其真正的走向是从北到南。

远征是从1499年开始的,出发地是沃洛格达。出发后,乌萨德沿苏霍纳河向下航行到北德维纳河,再沿河航行到下游的一条支流——皮涅加河河口。

然后,乌萨德再沿皮涅加河溯水上行,之后又沿库洛依河顺水而下,一直航行到北纬64°的达乌斯塔什格勒,伯朝拉河可通航的河段到此终止。

在远行的探索中,乌萨德等人把乌拉尔山脉称为“起自大海和落于大海的轮廓”即意味着起自西海(巴伦支海),落于东海(喀拉海)。然而在地图上,他们却把乌拉尔山标明由此向南延伸。

这样,俄罗斯人在15世纪后半叶已经深入到额尔齐斯河流域,到15世纪末、16世纪之初,俄罗斯人已经进入鄂毕河的下游。

在俄罗斯人大举远征北极地区的同时,大英帝国的许多航海家不甘落后,完成了一系列航行。第一个远航的人,是海军军官马丁·弗罗比舍。

1576年6月,弗罗比舍绕过了苏格兰,然后于同年7月11日看到了位于北纬61°的格陵兰。就在这儿,一艘快艇连同船员们一起沉没于大海里了,另一艘临阵逃亡,只有弗罗比舍率领23名船员乘他那艘快艇继续航行。

他绕过了格陵兰岛的南角,朝西北方向继续航行。7月20日,他在接近北纬63°的地方发现了两个高耸的海岛,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弗罗比舍海峡。

后来,弗罗比舍再一次率船队向东北航行,他又发现了一条通道,这条通道的西边是地梅塔——美科格尼塔半岛,东边是一个小岛群。此时,弗罗比舍进一步弄清了真正的格陵兰的位置,澄清了航海者几个世纪来的种种臆断和夸张性的描述。

台维斯三探格陵兰

随着格陵兰的位置逐渐被认定,一直想寻找西北通道的英国商人,购置了两艘大排水量的船,集合42名船员,在约翰·台维斯的领导下,往北出发了。

台维斯是个对航海技术十分精通的人,他的舰队从1585年7月下旬出发。当他们航行到格陵兰岛东南沿岸时,由于弗罗比舍在地图上标出许多混乱不堪的符号,台维斯不敢断定这就是格陵兰岛,以为到了另外一个新岛。

这里陆地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岸边的海水被冻得死死的,到处是冰块。岸边的冰块发出了低沉的响声,海的颜色又黑又混浊,就像一个死臭的泥潭。所以,台维斯把这里称为“绝望之地”。

此后,他又向西北航行,沿着格陵兰的西岸行驶,并在北纬64°线附近发现了一个优良的港湾——戈德霍布港。

8月初,台维斯驶出大海,驾船继续朝西北方向行进。航行600多公里后,在西边已经快接近极地圈的陆地了。台维斯怕走得太远了,于是朝南返回,途中他发现了坎伯兰湾,自以为找到西北通道了,便把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急忙带回英国。

次年,台维斯率领三艘船再次来到北纬64°附近的戈德霍布港。但这一次他们遇到了坚冰的阻挡,台维斯等人不得不沿一块巨冰的边缘航行了近两个星期。经过一番艰辛航行,8月初,他在极地圈附近又碰见一块陆地。

1587年,台维斯第三次在格陵兰的海岸边抛锚停泊。他自己亲自驾一条小船继续寻找西北通道,其他的船员停下来捕捉巨鲸。起初,他沿格陵兰的海岸向北航行,这次他驶进了北极圈,并在北极圈内行进了很长一段距离,到达北纬72°12′,他离开海岸线时已经到达北纬73°线。

哈得孙的新发现

1607年,哈得孙带领12名船员,乘坐美国商人出资制造的排水量为80吨的大帆船,计划穿越北极径直前往日本。

当年5月1日,哈得孙驶出了泰晤士河河口,一个月后,他们十分顺利地沿格陵兰岛的东岸,行进到位于北纬73°附近的海角。后来,人们把这个海角命名为哈得孙地。但由于冰块阻挡,哈得孙又调头朝东北方向航行。

6月底,哈得孙绕过西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于7月中旬航行到北纬80°23′,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到达这么高纬度的海区。

9月中旬,哈得孙回到伦敦。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哈得孙取得了很多地理发现成果:在北冰洋地区,有一处蕴藏着大量可供捕捞的巨鲸和海兽,这里正是格陵兰海。

1608年,哈得孙再次带领船队向远东海洋进发,但这一次,他们没能绕过新地岛,4个月后只好空手而归。

1609年3月25日,哈得孙驶出须德海的一个海湾朝北航行,绕过诺尔辰角以后在北纬72°附近驶进巴伦支海。后因坚冰阻挡,只得退而朝西南方向航行,穿过北大西洋水域后,最后靠近位于北纬44°附近的北美海岸。他们试图寻找到通往太平洋的道路,但是他们又一次失败了。

1610年4月17日,哈得孙驶出了伦敦港,向冰岛方向航行。这一次,他们的目的仍然是寻找通往太平洋的道路。哈得孙绕过了格陵兰岛的南角向西航行,又绕过了梅塔——英科格尼塔陆地,终于在7月5日驶进了一条真正的海峡(哈得孙海峡)。在此之后,他完成了对拉布拉多半岛的整个北部海岸的发现。

8月2日,哈得孙在北纬63°20′发现了一块陆地,起初,哈得孙以为这是大陆的一角,实际上是索尔斯贝里岛。在这块地区他们一直活动到11月份,相继发现了一些海岛。后因航船被冰块包围,被迫上岸越冬,到第二年6月中旬启程返航。

抵达北纬80°30′海区

1764年,在俄国学者罗曼诺索夫的倡议下,沙皇政府开始组建一个秘密探险队,这个探险队对外的正式名称是“振兴捕鲸、捕鱼和狩猎业探险队”。探险队的领导人是40岁的海军准尉瓦西里·雅科夫列维奇·契卡哥夫。

契卡哥夫探险队于1764年夏天开始行动了。米哈依尔·涅姆迪诺夫中尉带领一个船队去西斯匹次卑尔群岛的贝尔松湾,建立一个基地,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在这里越冬。第二组由莫乌塞·林律少尉带领16个人,留守在基地。

与此同时,在阿尔汉格尔斯克,3艘船在极地的海洋上也开始了航行。3艘船都以指挥官的名字命名,分别是契卡哥夫号、巴巴耶夫号和帕诺夫号。

1765年5月,这3艘船驶出了科拉河,然后朝西北方向行进,穿过了格陵兰海,同年8月初抵达80°26′的海区。在这里,航船无法破冰继续前进,只好在8月底返回阿尔汉格尔斯克。

次年,根据海军部提出的要求,契卡哥夫带领这些船只又做了一次横渡极地海洋航行太平洋的尝试。7月18日,契卡哥夫沿第一次航行的路线抵达北纬80°30′,离北极已经近在咫尺,此前没有任何一艘船航进到这个高纬度线。

在不可逾越的冰山面前,契卡哥夫命令巴巴耶夫号驶进贝尔松湾,等待涅姆迪诺夫前来换班。但是,涅姆迪诺夫同样受到坚冰的阻拦,未能驶进贝尔松湾。

巴巴耶夫号上的船员处境十分艰难,一个名叫瓦西里·明沙科夫的舵手报告了他们的处境,但在1766年夏季以前,却没能得到契卡哥夫的援助。不久,越冬人员中有一半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亡。

忧伤的船长与“悲伤海湾”

英国人威廉·爱德华·帕里有着王子般忧郁的性格。1819年,帕里率领赫克拉号和洛拉伊皮尔号航船,一帆风顺地穿过兰开斯特海峡,然后,沿北纬75°线向西挺进。

在行进中,帕里发现了巨大的加拿大北极群岛和西北部群岛,并考察了这个群岛以南的巴罗海峡和梅尔维尔海峡。这块地域,正好在西经110°线以外,帕里因而获得了5000英镑的奖金。

帕里一行在梅尔维尔岛的一个海湾度过了长达10个月的冬天。1820年夏季,帕里试图继续向西航行,他在这里的冰块间迂回行进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在西南方向清晰地看到了班克斯岛。他几乎航行到西经114°附近的海区,但冰面再次将他阻挡,他只好返回英国。

帕里知道,自己已经穿过西北通道的大部分路程,所以,1821年他再次前往北极探险,他信心十足。这次他不想从梅尔维尔岛向西挺进到北部冰海,而决定在哈得孙湾和福克斯海峡的水域寻找一条稍南的通道,他选择了沿南安普敦岛的北部海岸线航行。

然而,位于北极圈附近的弗略曾海峡之外,并不是一片自由航行的海区,而是一个死海湾。所以,情绪十分忧伤的帕里把这个死海湾称为帕尔斯海湾,意即“悲伤海湾”。

当他的航船从“悲伤海湾”向东驶出时,已经到了10月份,帕里被迫在附近的“冬季岛”上越冬。一个爱斯基摩人中既美丽又聪明的年轻女人,为帕里画了一张详细而又准确的梅尔维尔半岛地区的地图,帮助这些英国人度过了冬季。

第二年7月,帕里率领航船驶出冰海区向北行进,他们利用爱斯基摩女人所画的地图,行进到她所指出的北部那条狭窄海峡的入口处。为感谢这个女人,帕里把这条海峡入口附近的一个海岛命名为伊格卢利克岛。为了纪念他的航船菲尤里号和赫克拉号,帕里用这两艘航船的名称命名了这条海峡,即现今的菲尤里—安德—赫克拉海峡。

他们在这里已经证实,巴芬地并不是大陆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一个大岛,面积5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五大岛。

发现北磁极

1829年,约翰·罗斯带领一个海上探险队从北面绕过了巴芬地,穿过了兰开斯特海峡和利德任特太子海峡,发现了北美大陆最北端的突击地—布西亚半岛和东面濒于半岛的布西亚湾。

探险队在北纬70°的布西亚半岛边沿停下来度过了一个冬天。约翰·罗斯的侄子詹姆斯·罗斯,曾在这里寻找过北磁极的位置,但未有结果。如今,他在北纬70°5′、东经96°46′处,发现了北磁极。磁针在这个地方处于垂直的位置,指针指向地球的中心。

度过了第三个冬天之后,约翰·罗斯的探险队放弃了在冰层中毫无用处的航船,于1832年带上几只小船乘雪橇沿布西亚半岛的北岸向北挺进,到达利德任特太子海峡。由于找到了威廉·帕里于1825年探险此地留下的粮食,才幸免于被饿死。

1833年,约翰·罗斯和他的同伴沿结冰的海面继续向北前进,终于走到了兰开斯特海峡,然后,乘带来的小船沿这条海峡向东行驶。经过4年半的探险后,他们终于回到了祖国。

新大陆航路的发现

14世纪时,葡萄牙国王不断对外扩张,到海外去掠夺财富——黄金、香料、丝绸、瓷器、染料、药材和宝石。他们首先到达几内亚,发现了马德拉岛、亚速尔群岛。1486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首先到达非洲的“风暴之角”好望角。他们以为绕过这地方,就有希望从海上向东,通向印度和中国了。

当葡萄牙人正热烈地寻找新航路的时候,西班牙国王也在积极设法向海外扩张。当时,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哥伦布的远航。

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人,20多岁就开始航海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憧憬着东方的财富,也相信地球是个圆球,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东方的世界。他曾先后向葡萄牙和西班牙国王请求资助,最后被西班牙女王伊莎白拉采纳,以“海军上将”的名义被派去寻找通往东方的航路。

1492年8月3日早晨,哥伦布一行88人,分乘3艘帆船,从巴罗士港出发远航。“圣玛丽亚号”是其中最大的一艘,载重不过100吨。

航行开始后,船队行驶缓慢。后来,进入北赤道洋流地带,才顺风顺水地向西疾驶。前面是一片茫茫大海,不见陆地踪影。9月16日,当远方出现一片草地时,人们精神振奋,谁知驶近一看,却是马尾藻聚集的海域。他们在马尾藻海足足航行了3个星期,好容易才摆脱马尾藻的纠缠。可是,呈现在水手们面前的仍旧是片茫茫的大海,水天相连,陆地的踪影在哪儿呢?

整个船队笼罩在一片沮丧和绝望的阴影中。10月7日后,他们看到鸟群飞掠而过,也看到海上的漂浮物——一根绿色芦苇、一株陆生植物和一条果实累累的小枝。这些迹象,在水手们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晚上,哥伦布看到了远方摇曳不定的火光。

10月12日凌晨2点钟,“圣玛丽亚号”和“宁雅号”上熟睡的人们,突然被枪声惊醒。原来,“平特号”的一个水手站在桅杆上发现了陆地,于是发出信号,所有的水手都兴奋得欢呼跳跃起来。不久,晨曦来临,陆地清晰在望。

哥伦布把这个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思是“救世主”。它就呈现在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岛。

船队绕群岛航行,先后到达古巴和海地岛。在古巴岛他们没有找到黄金产地,在海地岛看到了一些金块和金饰品,没有瞻仰到那传说中的东方大国宏伟宫殿和繁华的街市,没有找到香料,只看到一些丛林和芦苇搭建成的村落。当他们听说附近有一个黄金岛,准备启航去寻找的时候,“圣玛丽亚号”在海滩搁浅了,哥伦布一行只得乘着两艘破旧的海船,携带着少量黄金、一些奇异植物和鸟的羽毛回航。经过艰苦航行,终于在1493年3月16日返回西班牙。

在这以后,哥伦布又横过大西洋,到达美洲,先后到达了现今的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牙买加和特立尼达,并且到达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巴拿马,看到了南美洲东北角大陆。哥伦布直到离开人间,还始终认为他所到过的地方是亚洲边缘地区,是印度和中国。因此,他把加勒比海中的群岛叫印度群岛;把岛上红色皮肤的人当做印度人,叫印第安人。他一直不知道他到达的是另一块新大陆——美洲。后来,人们只好在这个群岛名称前面加一个“西”字,称作“西印度群岛”。

通向东方的航道

哥伦布胜利航行归来的消息,轰动了西欧各国。许多国家纷纷出动,派出船队去寻找黄金和香料。因此,往来于大西洋的船只越来越多,引起葡萄牙王室的极大恐慌。

15世纪中叶,葡萄牙从罗马教皇那里得到了从非洲西北岸博哈多尔角向东一直到印度的被发现土地的“权利”。后来,西班牙和葡萄牙为此发生了争端。

1494年,根据罗马教皇的决定,两国签订条约,规定以佛得角岛以西370里加(一里加相当于593米)处的经线作为界线,线以东的地方归葡萄牙管辖,线以西的地方归西班牙掌握。

条约毕竟是一纸空文。葡萄牙就急忙派出一支船队,由年轻的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领,绕道好望角,经印度洋前往印度。

1497年7月,达·伽马率领4艘大型帆船、170名水手,从里斯本港口扬帆启航,沿着迪亚士的航路进发。一路上比较顺利,航行了3个多月后,就远远看见了好望角。水手们欢欣鼓舞,升起国旗,鸣放礼炮,庆贺初航胜利。

船队停泊在圣赫勒拿湾,进行休整。风浪稍稍平息后,达·伽马一行舍弃了一艘储物船,命令3艘帆船继续航行。出人意料,他们顺利地绕过了好望角,沿着非洲东海岸北上到达马林迪,就是多年前郑和到过的麻林国。国王在王宫举行宴会,歌舞款待。后来,在当地找到一名阿拉伯水手,由他领航横渡印度洋,驶向印度。

1498年5月22日,达·伽马一行到达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卡特港。为纪念这次航行,他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大理石的碑柱。

国王曾派2000士兵,吹着喇叭和风笛表示欢迎,并在王宫接见达·伽马。这个城市是东方贸易的中心,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的丁香、锡,都在这里集散。马可·波罗书中所描写的东方见闻,历历呈现在眼前,真是名不虚传的繁华都市。同年秋天,达·伽马从东方采购了许多香料、丝绸、宝石等珍品,启程返航,越过印度洋,经过索马里的摩加迪沙,沿东非海岸南下。到1499年夏天,他们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土。

达·伽马从东方带回来的珍品在国内出售,获得几十倍的纯利。从此,欧洲各国商人争先恐后地来到东方。

16世纪初,葡萄牙的京城里斯本替代了意大利的威尼斯,成为欧洲国际贸易的中心。通向印度洋航路发现后,葡萄牙相继将东亚和南亚各地的贸易抢夺到手中,使它在很长时期内成了最大的海上强国。

第一次环球航行

哥伦布在1506年逝世后,寻找黄金、香料的新航路继续由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波担任。

1513年,巴尔波率领一支船队,横渡大西洋、加勒比海,在巴拿马海峡登陆。啊!没有料到,新大陆的西面,还有一片浩瀚的汪洋大海。

新的发现使巴尔波欣喜若狂,他忘记卸下武器和行装,就急忙向海边飞奔过去,跨进海涛中,大声高喊:要把这个大海连同海里的所有土地,统统归属西班牙王国。

巴尔波不知道“大南海”有多大,但是他却相信:亚洲离美洲一定不远,在大南海的对面就是东方。

在这以后不久,葡萄牙人麦哲伦向西班牙国王提出探索新航路的计划,从大西洋向西航行,经南美的“圣十字架”以南的海峡,到达香料(摩鹿加)群岛。它位于西班牙的“西半球”,应该属于西班牙。而当时的香料群岛却成了葡萄牙的财富源泉。麦哲伦还声明,只在分界线以西的西班牙范围内活动,不准备进入葡萄牙的“范围”。这个计划受到王室的支持。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由5艘破旧的海船、256人组成的远航队,从西班牙桑卢卡尔港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向巴西海岸远航。当他们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海岸后,就沿着东海岸南下。1520年4月,船队到了圣胡利安港,在那里度过了冬天。

1520年8月,一艘船在探航途中沉没,剩下的4艘船继续南行,进入现在的麦哲伦海峡。他们不知道是海湾还是海峡,那里海岸曲折,岛屿交错,又碰上坏天气,风雪阻挡。一艘船逃跑了,剩下3艘继续前进。他们历尽千辛万苦,38天后方驶进了“大南海”。海峡南面有块陆地,航海家们看到那里白天有冉冉升起的轻烟,黑夜有火光,于是就把它称作火地岛。

辽阔的“大南海”,碧波浩瀚,风平浪静。船队朝西北方向前进,越过赤道,转向西行。说也奇怪,3个多月的航行居然没有碰上一次大风大浪。水手们说,同大西洋的惊涛骇浪相比,简直是个太平世界。“太平洋”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横渡太平洋的航行足足花了3个多月时间,看不到岛屿。经过艰难困苦的航程,后来终于经过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一些小岛,到达马克坦岛(今菲律宾群岛中的一个小岛)。麦哲伦率领武装人员登陆,在与当地居民的一次战斗中被杀害。

在太平洋上,麦哲伦一行恰巧没有遇到大风浪,可是为了寻找新航路,却付出了艰巨的代价。航海家们描述当时的情景:“我们完全没有新鲜的食物,面包干已经不是面包,而是混有蛆虫的粉末,散发着恶臭。我们不得不喝又脏又臭的水。为了不饿死,只好吃老鼠,甚至吃木屑和牛皮带。最不幸的是疾病折磨着我们,患上严重的坏血病,很多船员死去了……”

那些幸存的船员继续在海上漂泊,去寻找香料群岛。这时又损坏了一条船。剩下两艘船辗转海上几个月,终于到达摩鹿加岛,找到了所追求的香料。最后,只剩下一艘“维多利亚号”船,在狄那诺的指挥下,横越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久别了的西班牙海岸——圣卢卡尔港。他们惊奇地发现,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西行,现在居然从东方回到了西班牙,正好绕了地球一个大圆圈。

麦哲伦一行以非凡的毅力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远航时,5艘船、256人,返航归来时,只剩下一艘船和18个人了。从此,人们不再怀疑地球是球体了。“地球”,这个响亮的名字诞生了。

西班牙国王为表彰他们第一次环球航行成功,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18个远航归来者,并称颂地对他们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它。”

谁最早发现了美洲

谁最早发现了美洲?过去,广泛流传的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18世纪时,法国汉学家歧尼对古代著作进行详尽的研究和考证,提出了新的主张,说最早发现美洲的是中国僧人慧深。100多年来,就有许多国家的学者参加讨论。到了20世纪60年代,印度和尚查曼·拉尔提出,是印度的惜倡首先发现美洲;而挪威人则说,挪威水手雷夫·爱里克森是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个欧洲人。

在唐代姚思廉编写的《粱书·东夷列传》中,记载了一个佛教徒远游扶桑国的故事:公元499年(齐永元元年),有个叫慧深的和尚,从离中国东方几万里的“扶桑国”归来,谈到了这个国家奇异的风土人情,有趣的神话和扶桑木。

《粱书》中说,“扶桑叶似桐,而初生如笋。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绵……有牛,角甚长……其地无铁有钢,不贵金银……其婚姻,婿往女家门外作屋,晨夕洒扫。经年,而女不悦,即驱之;相悦乃成婚。”

早在1761年,法国汉学家歧尼根据《粱书·东夷列传》提出一个惊人的见解:最先发现美洲大陆的是中国人。他认为,“扶桑国”就是墨西哥,因此认为中国僧人慧深在公元5世纪时已横渡太平洋到过美洲,比哥伦布早1000年。1831年,德国东方学家克拉卜洛特首先起来反对这个论点,否定扶桑即墨西哥,认为它是库页岛或日本东南部。

从那以后,这个谜一般的问题吸引着许多国家的学者,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提出意见。到1949年为止,“谁最早发现了美洲”这个世界性的专题讨论会议就召开过13次,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会议没有一个中国学者参加。

20世纪,中国学者对这个问题大多赞同歧尼的说法。

1939年,朱谦之的《扶桑国考证》是中国当时对这个问题研究较详尽的一本书,认为中国僧人发现美洲决无可疑。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报刊又把老问题重新提出。马南邨在《燕山夜话》里,连续发表了《谁最早发现美洲》、《扶桑小考》、《由慧深的国籍说起》三篇文章,支持扶桑是墨西哥之说,这引起了学术界和读者极大兴趣。

外国学者的研究却有了新的突破。1974年,维也纳人类学家库喏·克躇伯尔等8人为验证慧深和尚是否可能横渡太平洋从中国到达美洲,特地仿照广州出土的1世纪陶船模型,建造了一艘中国式的木船——“太极号”。它长12米多,张挂一幅用灯芯草织成的大帆,昼夜可行100海里。它由香港起航,沿着日本海岸向东北漂去。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太极号”一度被凿船蛤咬穿,但幸运的是仍顺流漂到了美洲的阿拉斯加。

模拟航行的成功为研究带来了曙光,但还得有权威性的史料和物证来证实。人们认为,扶桑就是美洲的龙舌兰。这个扶桑国的物产和风土人情,同今天的墨西哥的情景多么相似啊!墨西哥的雨神等神话,同中国的神话相似。

慧深是宾国人,就是唐玄奘《西域记》里的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唐代时为中国版图。

在历史上,亚洲大陆,特别是中亚细亚是人类的发源地。后来,由于气候干燥,人类就分支迁徙,东支进入中国的是蒙古利亚种。而美洲的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都和中国人有血统关系。爱斯基摩人黑头发,宽阔而黧黑的面孔,肤色却是棕黄色的。他们都是黄种人,是从亚洲越过白令海峡、阿留申群岛去美洲的。墨西哥的悉尔族人,形貌很像中国人,他们叫华人“拔山”,意思是同乡。

在墨西哥、秘鲁的遗址发掘中,发现许多佛像同中国画中的佛像惟妙惟肖。墨西哥的塑像和古代建筑,在艺术风格上也带有亚洲色彩。秘鲁发现的一块汉文石碑上,刻有“太岁”字样。玻利维亚发掘的原始人遗址,也有汉文字样的雕刻。厄瓜多尔境内,曾经发掘到王莽时代所造的货币。在巴拿马的一块古老纪念碑上,科学家发现“萨基摩尔”的名字,同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谐音。1930年,在加拿大东海岸发掘出的石柱上,刻有中国的篆文。

这些论述对解决这个历史悬案大大前进了一步。当然,目前世界上还有不同的看法,争论还在继续。

不管争论结果如何,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哥伦布是开辟由欧洲到美洲航路的第一个人,促进了商业、航海业的发展,使旧大陆文明的地理视野扩大到整个地球。

现在,美洲的名称是以意大利冒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齐的名字命名的。他经曾两次沿着哥伦布航行过的道路作进一步探测。他在遨游了巴西等地后,于1503年发表一篇游记,提出哥伦布到过的地方,根本不是亚洲,而是“新大陆”。1507年,一个德国教授马丁·华尔西穆根据韦斯普齐的航行资料,印出一张新大陆的地图来,叫“亚美利加”。

根据以上所述,有人认为,以“亚美利加”作洲名是不恰当的。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使用了400多年,就不必再来更改名称了。

石锚与殷人东渡

根据石锚、文物、遗迹在美洲的出土,以及对我国殷商时代可供航海的船只进行分析,航运史学家房仲甫提出:早在3000年前,殷人已经跨越太平洋到达美洲。

1975年冬,美国洛杉矶海域,一个名叫鲍斯·迈斯特莱尔的捕龙虾的人潜到10米深的海底去挖海贝,意外地发现一块中间穿孔的石头,便怀着好奇心把它捡到岸上。这块石头引起历史学家的兴趣。美国考古学家詹姆斯·莫里亚蒂对石头的来历提出了假设:这可能是中国古船的“石锚”,并且推断,来自中国的一艘海船,一部分人随着海船在美洲沿海遇难,一部分侥幸生存的登陆,却永远回不了本国。沉船的木质结构霉烂掉,或被漂走,于是剩下沉睡海底的石锚和压舱石。

后来,在对这个海域发掘中,除了石器以外,没有发现船上常用的铁链,甚至没有铁器。詹姆斯·莫里亚蒂认为,中国人到达加利福尼亚州可能比哥伦布至少早2000年。因为石锚表层有层灰黑色的物质锰,2.5~3毫米,据测定锰的积聚率每千年是1毫米。

1979年4月,莫里亚蒂写信给我国考古学家贾兰坡说,石锚的发现为早期“中国人横渡太平洋航海提供了佐证”,“如果能够拿出这些早期航海的充分历史证据,那么就能把发现美洲的先驱者地位给予伟大的中国人民”。

贾兰坡接到信后,激动不已。可是,谁来回答这个提出的难题呢?有天,航运史学家房仲甫来访问,贾兰坡对他说,“全世界都在等待中国的回答,‘谁最早发现美洲’这个历史难题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啊!”

一年后,房仲甫发表了题为《中国与美洲古代交往》的论文,大量史料证明,中国在古代航海术上曾长期居于领先的地位。从公元前11~前2世纪,中国商船就能从东通过琉球群岛驶向太平洋,南到黄支国(今印度南部)、菲律宾等地,三国时期东吴航海已达空前规模,共拥有5000艘船,最大的可容纳3000人,还派船队到达南中国海,历经数十国。因此,房仲甫郑重宣布,中国在5世纪已具有横渡太平洋的能力。

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纷纷刊登了这篇文章的摘译。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学者纷纷发来贺电,有的寄来各种古代地图,还有自己多年研究的资料。

1980年8月15日,房仲甫接到莫里亚蒂从美国寄来的5块石锚岩样标本,说他希望取得中国地质家帮助,测定它的产地,以便取得中国人最先出现在美洲的“第一个能令人接受的实物证据”。

岩样转到北京大学地质系,安泰庠副教授作出的鉴定结论是:五块岩样质地相同,硅藻和放射虫的存在表明,它与台湾中、东部的灰岩同属一类。与此同时,美国几个科研机构也对岩样作了鉴定,结论不约而同:“不同于北美太平洋海岸,而同南中国海岸地区所产的灰岩一样。”

1982年,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地学史学术讨论会上,房仲甫宣读了《殷人航渡美洲考》论文,他用美洲残存的古代遗迹及近几十年来新发现的大批文物,论证了我国商代的足迹已印在这片土地上。在墨西哥的文物中,有刻着源于我国商代的饕餮纹及商代族徽记的甲骨文“亚”字图形;当地奥尔梅克祭司祭祀虎神的典礼高台,同商代的大体一致;祀神的土墩更是一脉相承。此外,奥尔梅克石雕人像、赤陶头像和玉雕人像,竟是中国人的面型,商代特有的半人半虎奇特造型在这里随处可见,等等。

最令人注目的是一块新近发现的“大齐田人之墓”的碑石,据考证可能是战国或秦末从山东放舟美洲的田齐人埋骨遗物。欧美一些学者认为,在3000年前,中国殷商末年,有一批逃亡者曾经到过墨西哥,甚至可能在拉文塔地方建立都城。因此,这批中国人不说哥伦布就是比慧深和尚还要早1000多年。

殷人是怎样去美洲的呢?房仲甫认为,武王伐纣前,纣王曾派大军留驻被征服的“人方”国(今山东省),周公旦攻占“人方”后,殷军无立足地,遂向海外逃亡。当时,造船与航海技术已为远航美洲提供了条件。他描述了一条当年最合理的航线:由山东半岛南下台湾,顺着穿越琉球与日本之间的黑潮暖流,顺西北漂流,经阿留申群岛以南的太平洋海域,一直到北美洲,再沿着加利福尼亚寒流到达墨西哥。

“发现”的新发现

古代印第安人在美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印第安人是否起源于美洲,这至今还是个问题。根据古人类学家的研究,在美洲,有关早期类人猿和猿人的遗迹至今都没发现过,因此认为,印第安人是从其他地区迁移去的。

印第安人究竟来自何处呢?人们从发现的一种叫楔状石核的旧石器找到了有益的线索。楔状石核是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使用的一种工具,主要是用来剥取石片的。近几年来的考古证明,旧石器时代晚期,1万年以前人类使用的细石器工艺,东亚、北亚和北美是属于一个系统。

这种楔状石核在我国华北地区有大量发现,而且年龄最古老,最早的距今约有33000年,北亚蒙古戈壁沙漠和西伯利亚发现的楔状石核年龄稍轻,而北美发现的楔状石核年龄就更年轻了。

1972~1974年间,在河北阳原县虎头粱村附近,就发掘出200多件楔状石核,超过了美洲已发现的楔状石核的总数,也超过了亚洲其他遗址发掘出来的数量。

由此,人们就联想到,从东亚、北亚到北美,印第安人是经由这条路线而逐渐迁移到北美去的。可是,亚洲和北美洲间隔着辽阔的太平洋和一条宽约90千米的白令海峡,印第安人是怎样渡过海洋的呢?地质学家提出证据说,1万年前,亚洲和北美洲曾相连一起,使古代的猎人,从亚洲迁徙到北美,沿途留下了象征他们足迹的楔形石核。

后来,关于谁最早发现美洲又有了新的推断,有人说,最早到达美洲的是4000年前大禹派出的“中国考察队”。

1980年4月,在江苏连云港将军崖附近150米的桃花涧,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岩画。消息在国内外各个大报刊登以后,引起了世界考古学家的关注。美国有一位考古学家特地写信给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并附寄一张在美洲发现的石刻照片。

这块石刻刻在美国格林诺拉的一块圆盘石上,到现在还受到当地印第安人的顶礼膜拜。画面的造型、刻痕的风格同连云港市将军崖岩画的风格很相近。有趣的是,横过90°方向来看石刻,很像一幅北美洲的地图。

这块圆盘石刻的发现,震动了考古学家。有人联想到中国古书《山海经》的记载,认为这块石刻很可能是大禹派出的考察队队员的作品。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而未能作出定论。将军崖发掘出来的薄长石叶,断面呈梯形或三角形,还有各种楔形、棱柱形的石核,都是属于东亚—北亚—北美的细石器系统。这再次震动了考古学家们,他们联想到《梁书·东夷列传》中的记载,都证明了中国同北美洲之间的文化交流是源远流长的。大禹派出的“考察队”(比哥伦布早3500多年)曾经到达过北美洲的这一推断,当然也就不足为怪了。

爱尔兰人的美洲航行

1982年,联合国会议厅里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会上,当西班牙、美国等34国联合提出一项决议草案,建议把1992年宣布为“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后,爱尔兰和冰岛等国提出异议。

爱尔兰大使诺埃尔·多尔说:“如此自信地肯定哥伦布在15世纪发现美洲,实在过于武断。据我所知,爱尔兰的修道士圣布化丹可能在6世纪时就冒险渡过大西洋了。”

他的话音刚落,冰岛大使赫尔加松又马上反驳说,最早发现新大陆的既不是哥伦布,也不是那爱尔兰修道士,这荣誉应归于祖籍挪威的冰岛人雷夫·爱里克森,他早就登上美洲海岸。

随后,西班牙大使发言坚持发现新大陆的荣耀应归功于他的国家……争论持续了近2个小时。其实,这个争论早在1761年法国汉学家歧尼首先提出来,前后持续了200多年。

1984~1987年,拉美地区21国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先后举行了5次“伊比利亚美洲”会议,讨论“500周年纪念活动”问题。墨西哥代表首先提出:在哥伦布未到达美洲之前,欧美大陆早已有人居住,两大陆人民都是主角,因此不能说“发现”,只是相遇,如果说“欧洲给美洲带来了文化”,那么,美洲也给欧洲送去了文化,因此,只能说两个大陆交流了文化,不存在“发现”之说,只存在相遇之理。“相遇”更接近历史事实,把欧洲人同美洲印第安人纳入平等相待的境界,有利于现在和将来加强两大陆人民的友好合作及国家间关系的发展。“两大陆相遇”的理论立刻得到许多拉美国家的赞同和支持。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墨西哥代表的提议,一致承认“1492年西班牙船队到达新大陆,构成了两个大陆相遇,而不是发现”。关于哥伦布到达美洲500周年所举行的活动,应为“纪念‘活动,而不是’庆祝活动”。

哥伦布相遇美洲已在前面谈过,现在,再说说爱尔兰人的美洲航行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在北美西弗吉尼亚州岩石上发现了壁画和铭文,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早先认为,这些壁画和铭文是印第安人留下的。但现已证实,是用古爱尔兰文刻写的。根据保存在都柏林的历史文献中就有关于爱尔兰航海家们两次旅行的资料,因此得出新的结论:早在6世纪时,爱尔兰人就到达美洲海岸。

北冰洋的发现

寻觅北冰洋的航道

达·伽马和麦哲伦等开辟的航路,打通了西方和东方之间的海上通路,从此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更加繁荣起来,欧洲一些国家对外掠夺进一步加强了。

这两条海上通路的开辟,为欧洲殖民主义者带来了很大的利益。可是,它不是要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就是要绕过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航程实在太长了,很不便利。

人们设想,地球既然是个球体,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都濒临北冰洋,如果在那里能开辟一条海上通路,不就可以大大缩短东西方之间的航程吗?从大西洋到北冰洋,可以有两条最短的航路:一条是西北航路,沿北美洲北岸驶行;另一条是东北航路,沿欧洲和亚洲北岸驶行。

北冰洋上,终年覆盖着冰雪,冰盖面积占了整个洋面的大部分,冰层的厚度约2~4米,海面上还分布了许多漂流的冰山和冰块,开辟这条航道是不容易的。16世纪末以来,西方国家为扩大殖民主义的掠夺,开始寻找通向东方最短的航路。一代代的极地探险家冒险地去北冰洋航行,不是遇浮冰阻挡被迫返航,就是连人带船被围困在冰海之中,壮烈牺牲。18世纪40年代,英国极地探险家富兰克林率领的一个134人的探险队,乘着当时装备最好的船去北冰洋,遇到暴风、冰块,船被打碎,被困在茫茫冰海,耐不住饥饿、寒冷,一个个相继死在冰雪之乡。

北冰洋上,有许多海、海湾和海角的名称,都是为纪念极地探险家而命名的。如东北航路上,荷兰探险家巴伦支,俄国探险家拉普帖夫、楚科奇等;西北航路上,英国探险家戴维斯、巴芬,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等。

直到19世纪末,人们终于在北冰洋地区完成了重要的探测和发现,开辟了北冰洋的航路。

1876年,极地航海家诺敦瑟德从挪威海岸乘捕鲸船出发,航行到叶尼塞河口。1878~1879年,他乘“威加号”船同俄国“勒拿号”一起,第一个从大西洋沿着欧洲、亚洲北海岸,一直航行到太平洋,从而证实在北冰洋进行航海是可能的。

另一个著名的极地探险家挪威人南森,在横穿格陵兰岛南部和对新西伯利亚群岛区域浮冰考察以后,准备利用浮冰做交通工具,深入到北极内部。1893年,南森乘“弗兰姆号”沿亚欧大陆北海岸航行到新西伯利亚群岛,在那里,他让自己的船冻结在冰块上。以后,浮冰载着“弗兰姆号”漂行到了北纬85°57′。这里离北极点还有几百千米,无际的冰野伸展到远方,再也无法前进了。他们登上冰块,徒步向北极挺进。由于冰冻条件不好,到达北纬86°12′时只得返回,这时已经是1896年了。南森和“弗兰姆号”的北极之行证明了北极地区不是一块大陆,而是冰雪遍布的海洋。

1903~1906年,挪威极地探险家阿蒙森和6个同伴乘渔猎型小船“约阿号”第一个由海上自东向西,从格陵兰出发,穿越戴维斯海峡、巴芬湾,沿着北美洲北海岸航行。他们战胜了暴风和巨浪,无边无际的浮冰和冰山,狭窄的峡湾水道,险恶的暗礁,在北极地区度过3个漫长的冬天,终于越过了北极地区望见了威尔士角,再从北冰洋穿越白令海峡,到达太平洋东岸的诺姆城。当地的人们排起队伍唱着挪威国歌,对他们表示隆重的欢迎。他们开辟了北冰洋的西北航路,考察了北极群岛的几个岛屿,还测量了北磁极。

1914~1920年,阿蒙森曾从挪威乘“摩德号”船,沿欧洲、亚洲北海岸一直航行到白令海峡。

1926年,在阿蒙森率领下,“挪威号”飞艇第一次横过北极。飞艇于5月11日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起飞,穿越北极上空,于5月14日到达阿拉斯加,降落在巴罗角。

北极的奥秘

过去,北极曾经是个神秘莫测的地方。

人们这样描绘过它:“长年不化的冰和雪……永远是寒冷、雾、风……极昼和极夜,惊人的北极光……所谓白昼啊,太阳就像落山的时候那样,24小时在地平线上打转,冷冷的,是个无力的太阳。勇敢的冒险家一个接一个地企图进入这个地球上的‘空白点’……但是,他们中间很少有人回来过。”

在通往北极的道路上,曾经埋葬了挪威、意大利、奥地利、美国、英国和德国等许多国家探险家的尸骨。

1897年7月11日,瑞典人安德烈莱、斯特林伯克和富林格3人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乘“飞鹰号”气球前往北极探险。气球吊篮里装有当年最好的仪表、武器和食物以及雪橇。气球以每小时25千米速度向北飘去,消失在茫茫冰原之中,音讯全无。事隔33年,才被挪威猎人发现那些当年的飞行记录和日记。原来,他们在气球飞行了60多个小时后就撞冰山失事,在冰上坚持了3个多月,最后在冻饿中死亡。

直到20世纪初,人类才到达北极点,至于谁最早到达北极,一开始就发生了争论,涉及了两个美国人詹姆斯·柯克和罗伯特·皮尔里。

美国探险家柯克说,1908年3月21日,他在当地的两个爱斯基摩人陪同下,带着26只狗,乘两架雪橇,从加拿大的斯瓦提渥格出发,于4月21日到达北极。

直到1909年,柯克用了12个月的时间,才回到格陵兰岛,在土拉附近收藏好导航仪和日记。柯克乘雪橇途经1200千米来到乌彼尔尼克,然后乘船到达丹麦。1909年9月1日,他在设得兰群岛的一家电报局向《纽约先驱报》编辑部发出自己到达北极的电报。

当另一个探险家皮尔里得知他的同行柯克比他早一年到达北极后,愤慨地向许多报纸发电报,指责柯克在说谎,认为他从未去过北极。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皮尔里从事北极探险工作已有25年,前后曾组织8次北极考察队,在那里度过了9个冬天。他研究了冰雪覆盖的格陵兰,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从印德晶斯峡湾出发,通过格陵兰直达最北端,最后证明格陵兰是个岛屿。

皮尔里怀着雄心壮志,向北极点挺进,去夺取地球顶点王冠上的明珠。他打破过去航海家利用短促的夏季航行的传统,而凭借冬季的坚冰,乘雪橇闯进北极。

1906年,皮尔里曾到达北纬87°8′,的地方,离北极只有270多千米了,没有能到达北极。1908年7月,他乘“罗斯福号”到达埃尔斯米尔岛,带领队员和爱斯基摩人,乘狗拉雪橇向北极进发,一路上陆续撤回支援队。1909年4月1日,皮尔里带着6个同伴,继续挺进,露宿冰原,每天疾行40千米,于4月6日到了北纬87°57′地方。路途实在太劳累了,北极近在咫尺,也无法迈步,只好躺下睡觉。几小时以后,他们继续向北挺进,终于到达了地球的顶点——北极。

1909年9月5日,皮尔里等人顺利地返回“罗斯福号”船上,船行驶到拉布拉多半岛的印第安——哈尔波尔。皮尔里从那里发出了一份电报:“星条旗已在北极升起!”

皮尔里回到美国后,看到了全国一片狂热的激动情景,却很快发现庆贺这次人类夺取地球顶端这顶王冠的辉煌胜利,荣誉不属于他,而是他过去的同事柯克。

这事很快引起议论,“北极皮尔里俱乐部”成员要求柯克拿出证明。而柯克惟一能够作证的日记、用具偏偏留在格陵兰岛上,后来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了。科学家们认为所应用的材料不充分,不能证明最先到达北极的资格。舆论、社会各界也不理睬柯克,他的希望幻灭了,终于愤然离开了美国。

皮尔里向国家地理协会出示了自己的笔记和用具,因此,皮尔里替代了柯克,夺得了这顶王冠。国会通过一项专门法案,证实皮尔里确实到达了北极。有12个国家向他颁发荣誉勋章。从此,全世界公认皮尔里是北极的最早发现者。

近年来,人们对北极冰川的考察以及飞机、卫星拍摄的照片,发现同柯克在1908年作的关于极地探险中第一次描述的一些现象相似。例如,柯克曾描述和拍摄了极地冰原层范围的冰的高层物质。他自己并不知道他发现了在濒临埃尔斯米尔岛的陆架上已形成的其中的一个“冰群岛”。空中摄影表明,这些冰群岛正缓慢漂流,正好在柯克向极地出发途中穿越过的地区按时钟方向运动。而柯克当年描绘的北极,根本不是一块大陆,而是浮冰群。现在,已证实了柯克简单而大胆的描述是符合事实的。

科学家们为了判明科学真理,消除对柯克的不公正,在纽约州成立了詹姆斯·柯克协会,主张确认柯克的功绩,并在一个历史博物馆内设立了一个纪念柯克的陈列馆。现在,支持柯克的人越来越多了,同时批评皮尔里的人日益增多了。甚至有人怀疑皮尔里没有真正到达北极点。理由是,他确定了去极地的道路和返回经过漂流的浮冰群道路,并没有计算磁偏离,为了确定纬度,未进行天文观测,应该说计算是极不正确的。而皮尔里往返极地每天行程,不会有那么长的距离,因为迄今还没有一个极地探险队能超过这个路程。争论还在继续。

随着飞机、飞艇的出现,使探险家们能更好地来征服北极了。

1925年5月21日,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率领的北极探险队,乘两架多尼尔水上飞机,向北极飞去。飞机飞行了近8小时,离北极已近,可飞机油箱里的燃料已耗去一半,只得在冰上着陆进行考察。一架飞机发动机被震坏沉没了;另一架险些同冰山相撞。他们曾被围在冰上20多天,最后在冰上用冰刀、木铲削平冰山,修筑冰上跑道,驾驶一架修好的飞机才飞离冰原。这次飞行虽然遭到失败,却首次探测了30万平方千米的北极区,第一次知道北冰洋海深3600米以上,并且肯定了那里没有大陆。

1926年5月9日,美国人拜尔德和白纳特驾驶一架单翼三发动机飞机,从斯匹次卑尔根出发,首次飞达北极上空。

1926年5月12日,“挪威号”飞艇从金斯湾出发飞抵北极上空。飞艇下降到距冰面100米处,投下了挪威、美国和意大利国旗。最后,“挪威号”飞艇穿过北极飞往北美洲,在阿拉斯加的小城泰勒着陆,行程3200千米,从此打开了从欧洲越过北极到北美洲的最短航线。

1928年4月15日,澳大利亚探险家维尔金斯,驾驶一架单翼单发动机飞机由加拿大北部冰海出发,经过20小时20分钟飞抵斯匹次卑尔根的一个无人岛,从美洲到达欧洲。

1937年5月21日,前苏联巴巴宁探险队4人,在北极的大块浮冰上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站”。他们在浮冰上漂流了274天,经历2600千米的路程,测到北冰洋的真正深度是4290米,并发现深海里的海藻等生物,还看到海鸥、海豹和北极熊。

北极探险家们的活动,再次排除了那里“有陆地而没有生命”的假说。1937年6月18日~20日,前苏联飞行员齐卡洛夫驾驶远程运输机“斯大林空路号”,从莫斯科飞越北极,直接飞抵美国华盛顿州,在温克温机场着陆,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航程9650千米,飞行时间63小时17分。

1954年,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开辟了跨越北极的欧美定期航线。从此,北极的空中禁区被打破,美、英、日本也相继设立航班,大大缩短了航程,节约了运费。例如从东京到伦敦,北极航线比莫斯科航线缩短航程1100千米。

大洋洲的发现

古代,人们一直以为世界的南面有块陆地,连接着南非和东南亚。托勒玫还特地把这块地方画在地图上。

自从火地岛和新几内亚相继发现后,使人们更加相信:那南面的地方是确实存在的了。17世纪初,西班牙人已全部征服了秘鲁,开银行、办农场,进行残酷剥削,印第安人受尽虐待而大批死亡。西班牙、葡萄牙人为寻找新的奴隶和黄金,就千方百计地去探索这个“南面的地方”。

第一个踏上澳大利亚土地的是一位荷兰航海家威廉·扬茨。

1605年11月,荷兰东印度公司“杜夫根”号船长扬茨率船从班达东航,到新几内亚海域去寻找黄金,进行贸易。他先沿新几内亚南部海岸航行,抵达今托雷斯海峡西段,然后朝东南方向行驶。1606年3月,他在澳大利亚约克角半岛西部海岸登陆。当时,他不知道自己脚下正是“未知的南方陆地”,而误以为是新几内亚海岸,觉得“没有什么有益的事”可做,就按照原路线返航,从而失去了澳大利亚第一位发现者的荣誉。同一年,由葡萄牙人贵罗斯率领的一支西班牙船队从秘鲁出发,第一个到达北极的人——皮尔里远航在南太平洋上,经过土阿莫土群岛,一直航行到新赫布里底群岛的一个大岛。贵罗斯断定自己是哥伦布第二,发现了另一个“新大陆”。为了个人的名利,贵罗斯竟然抛下同伴不顾,径自返航,赶回西班牙去报告伟大“发现”。

被抛弃留下的船队船长托雷斯出生在葡萄牙,发现那里不是什么大陆,而是个岛屿,于是带领船队继续向西航行。他们沿着新几内亚南岸前进,来到一个珊瑚丛生的海峡,就是今天的托雷斯海才真正完成了一次巨大的发现:这个海峡把新几内亚同“南面的地方”隔开了。可是,他没有得到发现澳大利亚的荣誉。

澳大利亚的意思是“未知的南方陆地”。当时,托雷斯的发现西班牙当局作为一种秘密,没有公布。

1616年10月,荷兰东印度公司“安德哈特号”船长德克·哈托从好望角出发,利用西风向东航行6500多千米后,然后向北到爪哇。这里正是咆哮的西风带,狂风把“安德哈特号”刮得远离航线,他意外地发现了澳大利亚西海岸,并在沙克湾入口处的一个岛上登陆,且将一块金属牌系在岛上的一根柱子上,用来证明这奇迹般的发现。这块刻有德克·哈托格名字的金属牌现珍藏在阿姆斯特丹里克斯皇家博物馆。

1642年,为了揭开“南面的地方”的秘密,塔斯曼从爪哇出发,经过毛里求斯群岛,先向南,然后折向东南航行,在澳大利亚南部发现了塔斯马尼亚岛。然后,他沿着新西兰的南岛和北岛航行,向北到达汤加、斐济,再到新爱尔兰岛,最后沿新几内亚北岸航行,回到爪哇。

这次航行有许多重要发现,使人们知道,澳大利亚并不是南方陆地的一部分,周围分布着许多大小岛屿,并绘制出一些精确的地图。但是,他也作了一些错误的判断,把新几内亚跟澳大利亚当作一个整体。

英国海军部命令探险家威廉·丹皮尔率领载重300吨的大帆船“鲁巴克号”前往南太平洋,探寻“未知的南方陆地”。1699年8月,丹皮尔一行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沙克湾登陆,去寻找食物和淡水。当沿着海岸向北行进时,一路上不见树木,但见那荒凉缺水的土地,遇见了一些赤身裸体、生活贫困的土著居民,回国后写了《新荷航行记》一书,说的就是新荷兰(荷兰人最早对澳大利亚的称呼)的发现和奥秘。

1768年2月30日,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率领“努力号”大帆船及船员43人,奉命前往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帆船经大西洋南下,绕过合恩角,于1769年4月到达社会群岛,1770年航行到新西兰岛,比塔斯曼到此要晚120多年,他在绕岛航行后,确认了岛的位置,并发现南、北岛中间隔着一个海峡,便登上北岛。然后,他沿澳大利亚东岸航行。

1770年4月19日,库克等一行在澳大利亚东部悉尼附近的植物湾登陆,井以英王乔治三世的名义宣布:南纬38°以北澳大利亚东岸的整个地区,归英国管辖,并将这一地区命名为“新南威尔士”。

库克的这次发现终于澄清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南太平洋存在“黄金岛屿”和“未知的南方陆地”的种种臆想,使他成了发现澳大利亚的大探险家。他在日记中说,“在某些人看来,他们可说是世界上最不幸的民族,可是实际上他们都远比我们欧洲人幸福……他们生活在温暖的气候中,享受着非常新鲜的空气”,“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大多数谷类和各种果类都生长得很茂盛,这里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饲料,足以饲养运入的所有牲口”。

从这以后,英国议会根据库克等建议,开始向澳大利亚流放罪犯。后来,这个地方成了英国长期统治的殖民地。

最晚发现的大陆

南面的地方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南极洲曾经是个深奥莫测的地方,古代和中世纪的地理学家,往往把南极周围画成一个无边无际的海洋,或者画成一个环形的海岛,有时也把它画成一个宽广的大陆,叫做“南面的地方”。

从16世纪起,在几乎所有的地图上都画着南极的土地。地理学家都是凭着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因为谁也没有见过这块土地,所以难怪他们把大陆的轮廓画得多么不相同啊!

后来,欧洲的航海家们在寻求黄金和殖民地的时候,曾经有意或无意地深入到南方,逐渐接近大陆的边缘。人们也曾多次组织专门考察队到南极去考察,但是都没有成功。冰块、云雾和风暴,掩盖着南极的秘密。

1772年7月13日,库克率领193名船员,分乘“冒险号”和“果敢号”再次向南航行,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去寻找这块神秘的大陆。1773年10月,暴风雪把两条船分开了,库克只好率领“冒险号”继续南航,绕南极航行了一个大圈,航程达86700多千米。他们曾两次冒着危险突破南极圈,可是遇到了一些冰山和一望无际的浮冰,毫无所获。他们在海上整整漂泊了一年半,已经精疲力竭了。强烈的风暴,使库克最后寻找南极大陆的希望幻灭了。

库克回国后说,南极不可能有大陆,即使有的话,也只是些小岛而已,它上面全被冰雪覆盖着,是人们难以到达的地方,对人类毫无用处。

人们相信了库克的说法。从此,很长时间就不再有人去寻找这块深奥莫测的大陆了。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又开始向南极挺进。不过,吸引人们前去的,却是南极海域里的鲸和海豹等动物。当然,随着捕鲸事业的发展,南极探险又活跃了起来。

1819年7月,俄国航海家别林斯高和拉扎列夫奉沙皇的命令,率领探险队180多人,乘坐“东方号”和“和平号”两艘不大的帆船,横渡大西洋,向南极驶去。他们绕着南极航行了一圈,几次冲进南极圈。冰块、冰山和冰原,威胁着航行,南极特有的风暴,掀起骇人的巨浪,船桅被吹断,帆船被冰块撞漏。他们看不见小岛的存在,也望不到大陆的影子。

第一年,他们在南极绕了半圈,闯进了南极圈。后来,由于夏季结束,冰山挡路,不得不驶向澳大利亚悉尼港停泊过冬。这次航行,他们虽然没有发现大陆,但是却发现了海水的颜色在变换,成群海鸟在顶空盘旋,还有陡峭的平顶淡水冰山……这些不都是临近陆地的象征吗?他们坚定了信念:南极一定有大陆存在。

第二年,南半球的春天降临了。两艘帆船继续绕南极另一个半圈航行。再一次闯进了南极圈。依然看不见大陆的一点影子。失败在等待他们。正在绝望的时候,有个船员开枪打死一只冰山上的企鹅,准备用它来佐餐。当企鹅被剖开后,发现嗉囊里有几个小石子。

小石子只有在陆地上才有,可是最近的岛屿离船也有几千千米,企鹅是不会跑这么远的。那么,离船不远的地方,一定会有陆地存在。

这几个小石子重新燃起了航海家们的希望。1821年1月,他们终于在南纬68°29′,西经75°40′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岛屿,定名为“亚历山大岛”。从此,俄国人就说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是别林斯高,还把岛南面的海叫别林斯高海。

美国人说,南极的陆地是美国“哈罗号”捕鲸船船长巴梅尔在1820年9月1日首先发现的,比俄国人早50天。美国人说,巴梅尔因追捕海豹,扬帆南驶,发现一个被冰块阻塞的海峡(大概是奥尔良海峡),在它的一侧就是大陆。几个月后,巴梅尔再往南方探险,发现了一批庞大多山的岛屿,这就是现在称为巴梅尔岛的地方。美国人还说,巴梅尔曾到别林斯高船上访问过,告诉他已到了南极大陆。别林斯高听了后,懊丧而激动地说:“这是我倒霉,您走运。请您接受我忠诚的祝贺!”

谁最早发现了南极洲。美国人和俄国人在争论。英国人又不同意美国人和俄国人的说法,认为,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是英国探险家布兰斯菲尔德,时间比巴梅尔要早10个月。

英国人说,1819年,一艘双桅船“威廉姆斯号”的船长布兰斯菲尔德,命令水手驾船进入一个大海峡,这就是现在的布兰斯菲尔德海峡。1820年1月10日,他们还发现在这个海峡南方的陆地和在东北边的一些岛屿。

不管争论结果如何,世界第五大洲的南极洲后来被人们相继登上,并正在揭开它的奥秘。

登上南极洲

从19世纪30年代末开始,美国、法国和英国的三支探险队先后到达南极大陆,发现丁威尔克斯地、阿得里地和维多利亚地。

罗斯率领的英国探险队除了发现维多利亚地高达4000米的山地外,还发现了一个深深切进大陆的海(罗斯海),它被巨大的冰障(罗斯冰障)所隔断。冰障长800千米,高10~70米。在一个岛上(罗斯岛),发现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给它取名为埃里伯斯火山。

1898年,挪威探险家波尔赫格雷维克率领的探险队,终于找到攀登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