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幼儿情商与教养0~3岁
6139600000025

第25章 注意事项

孩子心理疾病的矫正与转化

儿童多动症

不要把孩子平时比其他孩子好动、调皮、打仗、做恶作剧的行为视为多动症。“多动症”全称是“注意力缺乏多动障碍”。

其表现:注意力根本不能按家长或老师的要求集中,很容易被任何细小的变化所吸引,将注意力转向别的无关的事上,做事不专心,经常分心。

不安宁,过于活跃,忽然高兴,忽然生气、忧伤,总是不断地折腾,不能控制自己多动的行为,即使家长批评也无用。

冲动性,经常做出一些危险性的动作或破坏性的动作,比如拿东西砸别的小朋友,或拿小刀把别人的衣物割破,趁不注意往人身上泼水等。想起什么就干什么,经常重犯。

一般7岁左右发病,并持续半年以上。一般意义上的儿童多动只是好动不称为病,可以通过调整、鼓励来扭转。

真正多动症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遗传因素

患儿的父母年幼时也有过多动症。

生理因素

如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糖代谢障碍等。

疾病和脑损伤,比如中耳炎、癫痫病患者,脑组织的器质性损伤等常引起多动症。一些常用的治疗药物如巴比妥和代纳丁都会引起患儿明显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出现多动症,造成脑损伤的可能也极大;母亲怀孕时严重的撞击,服用过多有害于胎儿脑组织的药物;幼儿时所患的脑炎、脑膜炎、颅外伤等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等,都可能引起多动症。

心理因素

在缺乏关心和温暖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也多有可能出现多动症;而过分溺爱与苛求也同样会引起多动症。过分溺爱会使孩子从小任性不能形成自控能力;过分严厉、苛求会使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情感受到压抑,最后导致行为异常。

形成多动症的病因有很多种,有时并不是单一原因导致的,因此要采用多种治疗方式来矫治。如药物治疗、自我控制训练和教师、家长行为管理技术、训练相结合等等。

恐惧症

造成此症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家庭或环境提供的现实恐惧性及对未知的可能危及自己安全的事物的恐惧,也可能因对曾经有过的不安全记忆形成恐惧,如曾被狗咬、溺水而怕狗、怕水等。对于幼儿来说各年龄阶段的心理不同,其恐惧的情况也会不同。例如2岁孩子容易被大的响声惊住,被陌生的事物如火车、雷电等惊吓;2岁孩子也怕父母会离开自己(哪怕只一会儿);三四岁时对黑暗、未知的东西更多些惧怕了;5岁就好得多,虽然仍然怕黑,但只是因为怕在黑暗处跌倒,碰伤自己;6岁的孩子反倒是一个充满恐惧的年龄,妖怪、被丢失、单独睡觉是列在首位的几种恐惧。下面介绍几种克服孩子恐惧的解决方法。

害怕狗猫等动物

有的孩子在两三岁时可能害怕,因为他们已隐约懂得这些动物是会伤害人的,但他们的知识还不能区分危险的狗与不危险的狗,一般来说,如从未咬过,这种恐惧在五六岁时会自动消失。解决方法是初时对孩子的害怕漠然置之,然后让孩子看这些动物的图片,让他们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通过故事、书、电视、电影),训练孩子接近狗,让孩子与狗多接触等。

怕阴雨天

孩子在3~4岁时对恶劣的天气极为恐惧。要设法消除孩子对天气的过敏反应,如纠正孩子的偏见,教给孩子一些有关天气的实用知识,利用真正的暴雨天气锻炼孩子的勇气等。

怕黑

孩子怕黑的原因有很多种,父母要了解孩子怕黑的真正原因,同孩子谈心,用做游戏的方法消除孩子的恐惧,采用一些如一起做夜间检查,给孩子调光灯、手电等方法让孩子放心睡觉等。

怕登高

孩子对高的恐惧似乎是天生的,3岁以前因无高的概念而不怕登高,随着父母自身怕孩子有闪失而担忧,3岁的孩子对高度及其危险已有所认识而恐惧,如不能给予克服,则此恐高症可能会困扰终生,因此要设法帮助孩子克服怕高的恐惧。首先要树立孩子的信心,无声地帮助他们,握住孩子的手到达以前未及的高度,让孩子当旁观者看自己或其他孩子登高,给予尝试与鼓励(无论成功与否),其次利用梯子给孩子训练,在真实情境中训练爬梯子的高度,带孩子去乘玻璃观光电梯,在公园练习等。

怕打针及去医院

打针的疼痛、出血以及医生的表情、医院的环境均是孩子恐惧的理由。我们首先要纠正孩子的错误观念,让他们了解注射器及打针的程序以及时间,其次教会孩子一些对抗恐惧的技巧,如保持安静、数数、分散注意力,让孩子观看不惧怕打针的孩子与成人打针等,最后要培养孩子对医生与医院的好感。

怕水

有的孩子怕水是天生的,有的则是后天因某种因素造成的。孩子怕水首先会在学习游泳时表现出来。要防止怕水成为终生的恐水症应从小让孩子玩水(不要怕弄脏,不要怕着凉),使孩子生来就适应水,学会在水中娱乐,最后应教会孩子游泳。从科学的角度讲,孩子愈早学游泳愈好,因为那时孩子还有爱玩水的天性(这与人类来自于大海深处的积淀记忆有关)。教会孩子将头埋进水里。学会换气呼吸,自然度过此阶段,然后表扬孩子在水里的进步,鼓励孩子,让他找到安全的方法与技巧,最后尝到在水中嬉戏游玩之乐。带孩子到大海边旅行等逐步使孩子不再怕水。

怕死

大多数孩子在5~6岁时开始提出有关死亡的问题,但他们认为这是老年人的问题,把意外危险死亡与自己的关系排除在外。在孩子7岁左右对死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开始恐惧。此时,父母要与孩子共同讨论有关死亡的原因,与孩子讨论疾病、生死等生命问题,教给孩子应有的常识。

考试焦虑的转化

家长通常比较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而不太关心孩子对考试的感受及考试时的情绪。如果孩子担心考不好,对父母说他一到考试就害怕、心慌、紧张,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书也看不进,许多家长一定会不以为然:做学生的哪有不怕考试的,考试紧张没什么大不了。这里要提醒家长注意,这种现象是孩子考试焦虑的反应。对考试焦虑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老实、顺从、负责任、守纪律、学习努力、自尊心强、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在家长眼里,他们算是“乖孩子”、“懂事的孩子”,可正是他们常常敏感、多虑、缺乏自信,担心考不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担心考不好被老师、同学看不起,所以对考试容易出现上述过度焦虑反应。处于过度焦虑的学生,他们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温习功课,可效果却是事倍功半,父母要了解这一点,以便帮助孩子调节情绪,把焦虑降到适宜水平。为此,父母应从以下方面帮助孩子:

对于考试目标不要订得太高

如果孩子是担心达不到父母过高的要求或自己订的过高目标而过度焦虑,则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订一个能达到的目标。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不要说“你看人家如何如何”。对孩子分数的降低,不要给予过分的指责,因为他自己已经很难受了。

指导孩子合理制定复习计划

要孩子给自己订一个适当的目标后,再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计划要定得宽松些,然后就静下心来按计划复习功课,不去多想考试的后果。一旦专心温课,也就不会焦虑了。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家长多记住一些孩子成功的事迹。特别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创下的“奇迹”。经常用这些成功的事情鼓励孩子,目光坚定、语气肯定地对孩子说:“你能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父母首先要相信孩子。

给孩子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孩子伏案学习的形象对父母而言是一幅最美丽的图画,可千万注意,要给孩子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让孩子做一些他喜欢做的事,这样可使他心情愉快、放松,才能保证有更好的精力去学习。

深呼吸和放松训练

在考前孩子过度紧张时可以让孩子做深呼吸,一边慢慢地吸气、呼气,一边默念自我激励、自我放松的话:“我能行!”“我已尽力了!”如果孩子经常过度焦虑,可向专家请教,学习作放松训练。

社交恐怖的转化

社交恐怖的特点是强迫性的恐惧情绪,想像出恐惧对象自己吓唬自己。社交恐惧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和“威胁”,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痛苦和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二是间接经验,看到别人或听到别人在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自己就会感到痛苦、害羞、害怕。

现在父母一般都关心孩子的学业,但对孩子的人际关系好坏则很少问及。这种做法是很不明智的。这不仅因为人际关系不良会令孩子苦恼,而且人际关系与孩子今后的事业成功息息相关。美国著名作家卡耐基曾精辟地指出,一个人的成功等于“85%的人际关系+15%的专业知识”。因此,父母在关心孩子学业的同时,也别忘了关心一下孩子的人际关系。为此,父母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改善亲子关系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有话越来越不愿和父母说,而是更愿意和同伴及朋友讲。父母要关心孩子的人际关系,自己应首先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当孩子能把父母看做朋友,能平等地谈话时,孩子才愿意将他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困难和烦恼向父母倾诉。

改善孩子的性格

研究者发现,“人缘好”的性格特征:尊重并关心他人,富于同情心;对工作负责,给人以可靠的感觉;忠诚、老实,从不骗人;有耐心,不急躁;办事公道,主持正义,热心集体的事;待人真诚,热情开朗;学习成绩优良,喜欢帮助别人;有独立见解,又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爱好广泛,和谁都能玩到一起;脾气随和,有幽默感。家长应帮助孩子进行自我认识,看有哪些不良的个性特征,从而改进。

教给孩子社会交往技巧

社会交往技能包括如何开始与别人交往、如何获得知心朋友、怎样才能使别人喜欢你、如何与别人交谈、如何倾听别人谈话、如何赞美别人、如何向别人道歉、如何提意见。给孩子挑选一些关于如何提高交往技能的书籍,并给孩子创造一些交往机会进行练习,并鼓励孩子大胆与同学、陌生人进行交往。

转移刺激

即暂时转移引起社交恐惧症的外界刺激。由于外界刺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消失,其条件反射在头脑中的痕迹会逐渐淡薄,有时还可消除。也可以采取反复刺激法,即让有社交恐惧症的孩子反复接触引起恐惧的刺激,使其逐步适应,进而消除恐惧感。

不良习惯性动作

不良习惯性动作是指孩子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或者在精神受到刺激和身体感到不舒服时总是表现出某些刻板的不良习惯性动作的病态反应。常见的有吮手指、咬指甲、啃咬各种物品、眨眼、摇头、挤眉弄眼、肢体抽动等。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男孩较多见。

纠正这些不良习惯需作长期、耐心的努力。如对吮指儿童可给他玩具,或设法引起患儿对外界环境的兴趣,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对咬指甲儿童可定期修剪指甲,甚至可戴手套,使他无法再咬。对患儿不要歧视、恐吓和责骂,而要鼓励和启发他们建立信心,与父母及老师配合,及早纠正这些不良习气。

儿童遗尿症

正常小儿自2~3岁起已能自控排尿。儿童遗尿症指的是5岁以上孩子还不能控制排尿,夜间入睡尿床或白天尿湿裤子。遗尿症分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功能性遗尿症多因控制排尿的能力差所致,器质性遗尿症则是由全身性疾病或泌尿系统本身的疾病所致(如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等),这里讲的遗尿症是前者即功能性遗尿症。

功能性遗尿症多数由精神因素引起,如婴幼儿时期排尿习惯训练不良或强烈的精神刺激、心理紊乱,如抑郁、多动症、习惯性抽动或其他不良习惯的儿童等常伴有遗尿症,儿童孤僻,缺乏信心,或睡眠深沉等也都可引起遗尿。遗尿多发生在夜间,偶尔白天午睡或清醒时也可发生。发生频率不一,每周1~2次,或每夜一次甚至一夜几次。健康欠佳、劳累、过度兴奋紧张、情绪波动等可使症状加重;有时自动减轻或消失,又可复发。约半数患儿可于3~4年内发作次数会逐渐减少而自愈,也有一部分患儿持续遗尿直至青春期或成人,往往造成严重心理负担,影响情绪、性格和学习。

对遗尿症患儿要采取综合措施矫正:

要排除器质性遗尿症

详细询问病史,做必要的检查,如排除糖尿病、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畸形等。

控制饮水,主动排尿

午后应适当控制饮水量,排尿间隔逐渐延长,每次排尿务必排尽,晚饭后不宜进行兴奋活动,睡前排尿,睡熟后应在其经常遗尿时间之前叫醒,使其习惯于醒觉时主动排尿。

医生指导

顽固性遗尿症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治疗,但药物副作用较大,且效果一般,需慎重使用。

心理疏导

遗尿儿童本身心理负担很重,父母绝对不能在小儿发生遗尿时加以责骂、讥讽、处罚等,否则会加重患儿心理负担,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