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涉外送礼礼仪
在涉外交往中,交往双方往往会遇上对方以礼相赠的情况。
在许多场合,“礼尚往来”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涉外交往中,赠送给外国友人的礼品,意在表达我方对对方的尊敬友好之意。而要争取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不遵守有关赠送礼品的礼仪规范。
外国人初访日本或再次造访日本友人,入乡随俗,互赠礼品。
一般而言,赠送礼品的礼仪主要包含礼品的挑选、馈赠的人……礼品的接受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1)礼品的挑选
挑选原则。选赠送给外国友人的礼品时,一般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恪守四条基本原则。
其一要突出礼品的纪念性。在涉外交往中,送礼依然要讲究“礼轻情义重”。有时,“江南无所有,馈赠一枝梅”,往往更受对方的欢迎。因为在许多国家里,都不时兴赠送过于贵重的礼品。反之,则很可能会让受礼者产生受贿之感。
其二,要体现礼品的民族性。有人曾说:“最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往往就是最好的。”向外宾赠送礼品,其实也是一样。中国人司空见惯的风筝、二胡、笛子、剪纸、筷子、图章、书画、茶叶,一旦到了外国人手里,往往便会备受青睐,身价倍增。
阿拉伯人对送礼有独特的见解,初次见面时送礼可能会被认为是在行贿。
其三,要明确礼品的针对性。送礼的针对性,是指挑选礼品应当因人、因事而异。因人而异,指的是选择礼品时,务必要充分了解受礼人的性格、爱好、修养与品位,尽量使礼品受到受礼人的欢迎。
因事而异,则指的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向受礼人所赠送的礼品应当有所不同。
比方说,在国务活动中,宜向国宾赠送鲜花、艺术品。出席家宴时,宜向女主人赠送鲜花、土特产和工艺品,或是向主人的孩子赠送糖果、玩具。探视病人时,则宜向对方赠送鲜花、水果、书刊、CD,等等。
其四,要重视礼品的差异性。向外国人赠送礼品,是绝对不能有悖对方的风俗习惯的,因此务必要将此视为送礼之时的头等大事,此即涉外礼品的差异性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通过对受礼人所在国风俗习惯的了解,在挑选礼品时,主动回避对方有可能存在的下述六个方面的禁忌。一是与礼品品种有关的禁忌;
在接受礼物时,韩国人不遵守什么特殊的习俗,但一般常说些客套话。
二是与礼品色彩有关的禁忌;三是与礼品图案有关的禁忌;四是与礼品形状有关的禁忌;五是与礼品数目有关的禁忌;六是与礼品包装有关的禁忌。这六个方面的禁忌,有时亦称“择礼六忌”。
涉外交往八不送。为外国友人挑选礼品时,除了应当严守以上四项基本原则之外,还应当了解下列八类物品一般不宜被选作送给外国人的礼品。
第一类,是一定数额的现金、有价证券。不少国家规定,在对外交往中拒收现金与有价证券,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么做的人,难免有行贿受贿之嫌。
第二类,是天然珠宝与贵金属首饰。究其原因,与前者大体相似。
第三类,是药品与营养品。在国外,身体健康状况乃属“不可告人”的个人隐私。因此将药品与营养品赠送给外国人,通常都是不受对方欢迎的。
第四类,是广告性、宣传性物品。将带有广告词、宣传用语或明显的公司标志的物品送给外国人,往往会适得其反,在俄罗斯,他们送的礼物既不奢华也不一本正经,而且通常是在亲戚朋友之间送礼。小巧而又有新意的礼物是最受欢迎的。
被对方误解为是在利用对方,或是借机进行宣传。
第五类,是易于引起异性误会的物品。向关系普通的异性送礼时,千万不要弄巧成拙,误送示爱的物品或对对方不恭的物品。
第六类,是为受礼人所忌讳的物品。在送礼时,若礼品有违受礼人的宗教禁忌、民族禁忌或个人禁忌,也会功亏一篑。
第七类,是涉及国家机密或商业秘密的物品。若将此类物品随意赠予外国人,不管自己有意还是无意,都有损于国家利益,而且还有可能触犯法律。
第八类,是不道德的物品。将不道德的物品送给别人,不但坑人,而且害己,因而是绝对应当禁止的。
(2)送礼的方法
向外籍人士赠送礼品,不仅要重视具体品种的选择,而且一定要注意赠送礼品时的方式方法。
美国人送礼很讲究实用性。但要注意,送礼要送单数,且讲究包装。
根据礼仪惯例,注意涉外交往中馈赠的方法,具体是指在礼品的包装、送礼的时机等两个方面,必须表现得中规中矩,不乱章法。
第一,是要重视礼品的包装。以前,中国人送礼,是只重货色、不重包装的。不管多么高档的礼品,大都“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或者顶多用报纸一包,硬纸盒一装了事。这种作法,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
在国际交往中,礼品的包装是礼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被视为礼品的外衣,送礼时不可或缺。否则,就会被视为随意应付受礼人,甚至还会导致礼品自身因此而“贬值”。
有鉴于此,送给外国友人的礼品,一定要在事先进行精心的包装。对包装时所用一切材料,都要尽量择优而用。与此同时,送给外国人的礼品的外包装,在其色彩、图案、形状乃至缎带结法等方面,都要与尊重受礼人的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考虑。
在德国,生意谈成后可以互赠礼品。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一般不要送葡萄酒,因为德国人对葡萄酒很内行。
第二,是要把握送礼的时机。在涉外交往中,由于宾主双方关系不同,具体所处的时间、地点以及送礼的目的不同,送礼的具体时机自然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千篇一律。
依照国际惯例,把握送礼的最佳时机,最重要的,是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在会见或会谈时,如果准备向主人赠送礼品,一般应当选择在起身告辞之时。
向交往对象道喜、道贺时,如拟定向对方赠送礼品,通常应当在双方见面之初相赠。
出席宴会时向主人赠送礼品,可在起身辞行时进行,也可选择餐后吃水果之时。
观看文艺演出时,可酌情为主要演员预备一些礼品;并且在演出结束后登台祝贺时当面赠送。
游览观光时,上门拜访时,意大利人一般不带礼品,他们往往在第二天甚至更晚一点的时候才送去。
如果参观单位向自己赠送了礼品,最好在当时向对方适当地回赠一些礼品。
为专门的接待人员、工作人员准备的礼品,一般应当在抵达当地后尽早赠送给对方。
作为东道主接待外国来宾时,如欲赠送一些礼品,可在来宾向自己赠送礼品之后进行回赠。也可以在外宾临行的前一天,在前往其下榻之处进行探访时相赠。
(3)区分送礼的途径
送礼的途径,此处是指如何将礼品送交受礼人。在涉外交往中,送礼的途径,主要被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当面亲自赠送,另一种则是委托他人转送。这两种送礼的途径往往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有时,它们各自往往还有某些特殊的要求。
在一般情况下,送给外国友人的礼品,大都可以由送礼人亲自当面交给受礼人。
有些时候,例如向外国友人赠送贺礼、喜礼,或者向重要的外籍人士赠送礼品,亦可专程派遣礼宾人员前往转交,或者通过外交渠道转送。
在选择、赠送礼品上,法国人的高雅、文明、别具一格等特性得到了体现。赠送笨重、铺张的礼物被看作是不善交际的。
如果有必要,礼品可以被提前送达受礼人的手中。
通常,送给外国人礼品时,尤其是委托他人转送给外国人礼品时,应附上一枚送礼人的名片。它既可以放在礼品盒之内,也可以放在一枚写有受礼人姓名的信封里,然后再设法将这枚信封固定在礼品的外包装之上。有可能的话尽量不要采用邮寄的途径向外国人赠送礼品。
(4)礼品的接受
在涉外交往中接受外国友人赠送的礼品,大致上有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要欣然接受。当外国友人向自己赠送礼品时,一般应当大大方方、高高兴兴地接受下来。没有必要跟对方推来推去,过分地进行客套。在接受受赠的礼品时,应当起身站立,面含笑容,以双手接过礼品,然后与对方握手,并且郑重其事地为此而向对方道谢。在接受礼品时,面无任何表情,在英国,结婚送礼习俗基本上跟美国一样。最好尽早将礼品送去,因为有的家庭喜欢将礼品陈列给朋友们欣赏,礼物应送给新娘。
用左手去接礼品,接受礼品后不向送礼人致以谢意,都是非常失礼的表现。
第二,要启封赞赏。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许多西方国家里,受礼人在接受礼品时,通常大都习惯于当着送礼人的面,立即拆启礼品的包装,然后认真地对礼品进行欣赏,并且对礼品适当地赞赏几句。这种中国人以前难于接受的作法,已经逐渐演化为受礼人在接受礼品时必须讲究的一种礼貌。在许多国家里,接受礼品之后若不当场启封,或是暂且将礼品放在一旁,都会被视为失礼之至。在涉外交往中接受礼品时,对此务必要予以注意。
第三,要拒绝有方。一般而言,外国人赠送的以下五类物品不宜接受。一是违法、违禁物品;二是有辱我方国格人格的物品;三是可能使双方产生误会的物品;四是价格过分昂贵的物品;五是一定数额的现金、有价证券。如果不能接受外方赠送的礼品,应当即向对方说明原因,并且将礼品当场退还。可能的话,应邀出席私人家宴时,应向女主人赠送小件土特产、小艺术品、小纪念品、小食品、干鲜果品或花束,也可向主人的小孩赠以糖果或玩具等。
最好不要在外人面前这么做。若对方并无恶意,在退还或拒绝礼品时,还须对对方表示感谢。
第四,要事后再谢。接受外方人员赠送的礼品后,尤其接受了对方所赠送的较为贵重的礼品后,最好在一周之内写信或打电话给送礼人,向对方正式致谢。若礼品是由他人代为转交的,则上述作法更是必不可缺的。以后有机会再与送礼人相见时,不妨在适当之时,再次当面向对方表示一下自己的谢意。或者是告诉对方,他送给自己的礼品,自己不仅十分喜欢,而且经常地使用。这种令对方感到他的礼品“物有所值”、备受重视的做法,会令对方极其开心。
2.外国朋友喜欢的中国礼品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每逢节假日赠份好礼让对方怀念这分情谊,并永远记得“礼”与“情”来自中国。
外国人(尤以西方人士)最喜欢中国的礼品,是让生活注入中国原味的小东西。这些东西还应吻合经济、实用、耐用、方便携带等条件。
应邀参加他人的婚礼,应赠送小型艺术品、鲜花或其他日用实物。探视病人,可赠以营养食品、果品或鲜花。
以下几项是送给国外友人的较好的礼物。
(1)景泰蓝
景泰蓝是纯粹中国的原产品,而且国内用它做成的实用品非常多。通常送男士以打火机、笔、拆信刀为主;而女士则以配件饰物、镜子、随身化妆盒大受欢迎。
(2)玉佩
玉本身就洋溢了神秘的中国色彩,象征吉祥保身。由于西方正流行养石头宠物,以东方神秘的玉为新宠,垂挂在身,对他们会是十分吸引人的。
在挑选上以色泽温润,颜色通透为佳,图案带有太极、八卦、龙纹的会深得人心。
(3)手染中国味道的服饰
高身材的西洋人,上下两截式的裤装,反比直筒长衫裙更穿得出味道。尤其是过臀上衫采斜襟、赤色,印有汉字而非花草的最受喜爱,如果再缝上清朝铜扣和玉片,就更能吸引他们了。
这种手染服饰洗涤时不宜久泡肥皂水,也不要用力搓揉,所送礼品,即使已有包装盒,也应再用花色或彩色礼品纸包扎,并用彩带系上梅花结或蝴蝶结。
更不宜用蒸汽熨烫(可将蒸汽熨斗调至无蒸汽处),以免褪色;手洗阴干或烘干即可,这是应叮嘱外国友人的。
(4)绣品
中国的刺绣品中,湘绣最普遍;织锦绣布局较呆板;发绣最细,价格最高;金线盘缠感觉金碧辉煌,价格居中,也最受外国人士欣赏。通常新品价廉,而旧品是愈老愈贵,而且系纯手工较具艺术价值。
这些绣品有的是旧衣服裁下,或者荷包、镜盖布,可用木框装起,或直接用双面胶贴在墙上,十分别致。
(5)柘本、水墨字画、竹制品
这些东西便于携带。竹制品则以竹篮植花草最恰当。其他像银饰、中国汉字纸扇、檀香扇、茶具、瓷器都是很具特色的中国礼品。印有汉字的纸灯笼,因与日本风格雷同,用来送礼,失去中国味道。
3.亚洲国家的馈赠
亚洲国家虽然社会的、民族的、礼物宜当面呈送,但婚礼赠品可事先送去。节日礼品也可派人送或寄送。
宗教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但却在馈赠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1)形式重于内容
对亚洲国家人士的馈赠,名牌商品或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是上好的礼品。至于礼品的实用性,则屈居知识性和艺术性之后,尤其是日本人和阿拉伯人,非常重视礼品的牌子和外在形式。
对日本人而言,越是形式美观而又无实际用途的礼品,越受欢迎,因为日本人有送礼的癖好,送他这样的礼品,他好再转送他人。
(2)崇尚礼尚往来,而且更愿意以自己的慷慨大方表示对他人的恭敬。
在亚洲,无论何地,人们都认为来而不往是有失尊严的。这涉及到自身形象。因此,一般人都倾向于先送礼品与他人。而且,收到礼品,在回礼时则常在礼品的内在价值、外在包装上更下功夫,以呈现自己的慷慨和对他人的恭敬。
(3)讲究馈赠对象的具体指向性
选择和馈赠礼品时十分注意馈赠对象的具体指向性,这是亚洲人的特点。
在挪威,商人出席对方晚宴的第二天,应当给主人送上一份礼物一般说来,送给老人和孩子礼品常常是令人高兴的,无论送什么,人们都乐于接受。若是送他人妻子礼品,则需考虑交往双方的关系及对方的忌讳。如阿拉伯人最忌讳对其妻子赠送礼品,这被认为是对其隐私的侵犯和对其人格的侮辱。
(4)忌讳颇多
不同国家对礼品数字、颜色、图案等有诸多忌讳,如日本、朝鲜等对“4”字有忌,把“4”视为预示厄运的数字。而对9、7、5、3等奇数和108等数颇为青睐,对“9”及“9”的倍数尤其偏爱(但日本人不喜欢9)。阿拉伯人忌讳动物图案,特别是猪等图案的物品,而日本人则忌讳狐狸和獾等图案。
4.西方国家的馈赠
西方国家与东方国家不同,在礼品的选择喜好等方面没有太多讲究,其礼品多姿多彩。
(1)实用的内容加漂亮的形式
元旦、圣诞节时,可送日历、烟酒、名茶或糖果。出席各种宴会,可酌情赠送花束或花篮。
西方人对礼品更倾向于实用,一束鲜花,一瓶好酒,一盒巧克力,一块手表,甚至一同游览、参观等,都是上佳的礼品。当然,如果再讲究礼品的牌子和包装,就更好了。
(2)赠受双方喜欢共享礼品带来的欢快
西方人馈赠时,受赠人常常当着赠礼人的面打开包装并表赞美后,邀赠礼人一同享受或欣赏礼品。
(3)讲究赠礼的时机
一般情况下,西方人赠礼常在社交活动行将结束时,即在社交已有成果时方才赠礼,以避免行受贿之嫌。
(4)忌讳较少
除忌讳“13和星期五”这个灾难之数和一些特殊场合(如葬礼),礼品的种类颜色等有一定讲究外,大多数西方国家在礼品上的忌讳是较少的。
礼物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物都表示送礼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求人、或联络感情等等。所以,你选择的礼品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物非同寻常,倍感珍贵。
黑色和紫色是拉丁美洲忌讳的颜色,因为会使人联想到四旬斋。
实际上,最好的礼品应该是根据对方兴趣爱好选择的,富有意义、耐人寻味、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因此,选择礼物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在人际交往中,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交往中人们常常互相馈赠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情感。然而,由于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不同,礼物又常常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所以,送礼赠物中也存在着不少禁忌习俗。送礼的禁忌主要表现在礼品的种类、包装、颜色、数量和送礼的对象、场合、时间以及送礼的语言等诸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