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针灸按摩一本通
6134800000055

第55章 灸法秘方验方精选

历代中医文献所载针灸处方数以千计,近代制定的针灸处方,其数量也相当可观,几乎涉及所有的病种,一病一证多方,或一方治疗多病多证的现象很普遍,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证施治思想,使针灸处方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但针灸处方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又必须与刺灸法密切联系,没有刺灸法的正确配合,就会使处方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逆反的作用,体现了针灸具有明显的刺灸特色。现将临床常用的验之有效的针灸处方介绍如下。

一、保命延寿方(《扁鹊心书》)

处方:关元、气海、中脘、命关。

用法:依次灸关元、气海、中脘、命关(食窦穴),每穴灸10~15分钟或灸5~10壮,亦可用针,均浅刺1寸左右。

功用:培补元气,益肾固精。

主治:年老气血虚弱之证,如少气、懒言、心悸、怔忡、头晕、耳鸣、倦怠乏力、食少、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亦可用于无明显症状者,其目的是保健。

加减:心悸、怔忡加内关、神门以益心气,安心神;头晕、耳鸣加百会、风池以益髓填脑;食少加足三里以健运脾胃之气。

二、补气益血方(《现代针灸医案选·姜德绪》)

处方:足三里、三阴交、绝骨、血海。

用法:各穴均用平补平泻法,以补为主,针刺每次留针30分钟,灸疗每穴可7~14壮,可隔一天针灸一次。

功用:健中补气,养精益血。

主治:气血两虚。症见:头晕,心悸易惊,手颤纳差,身乏无力,语音低微,面色苍白,舌淡,脉细。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皆低于正常值。

加减:若患者兼受放疗,当放疗到一定剂量,往往有热邪入里伤阴的表现,患者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呈阴虚阳亢、肝胃不和时,可配用肾经太溪穴,以养阴潜阳;配肝经太冲穴,以舒肝和胃。

三、强肾壮腰方(《针灸大成》)

处方:肾俞、委中、太溪、白环俞。

用法:肾俞、太溪用灸法,委中、白环俞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并可用灸。

功用:补肾强腰,调经止痛。

主治:肾虚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绵绵不已,劳作则加剧,可兼健忘、耳鸣、遗精带下等。

加减:肾虚症状较明显者,可加关元、气海以大艾炷灸之,以补元气、益肾气。健忘、遗精者加志室、气海、三阴交,以益气固精。带下者,加中极、带脉以固经止带。

四、壮阳方(《临床经验方》)

处方:命门、神阙。

用法:灸命门、神阙。命门用大艾炷灸,神阙用隔盐灸,不拘壮数。

功用:温肾壮阳。

主治:神昏,意识丧失,目合,口开,手撒,尿遗,鼻鼾或呼吸微弱,汗出痰壅,四肢逆冷,脉象细弱等证。

加减:神昏、意识丧失者,加刺人中、十宣,开窍醒神;痰多壅盛者,加丰隆,健脾化痰;四肢厥冷者,加足三里,回阳救逆;汗多者,加合谷、阴郄,固表止汗。

五、程氏安神方(《经验方·程莘农》)

处方:神门、大陵、内关。

用法:仰卧位或坐位,内关直刺1.6~2.6厘米;或艾条悬灸5~10分钟;大陵直刺1~1.6厘米,或艾条悬灸3~5分钟;神门直刺1~1.6厘米,或艾条悬灸3~5分钟。以上三穴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

功用:安神定志。

主治:多种病因所致之失眠症。

加减:本方为治疗失眠的基础方,如心阴亏损不寐,可加心俞、足三里等以滋心阴,养心神;心肾不交之不寐者加肾俞、太溪以滋肾水,降心火,交通心肾;心脾两虚之不寐者加足三里、心俞、脾俞以健脾益气,养血安神;胆气虚之不寐者加胆俞、肝俞、风池以温胆益气宁神;肝经郁热之不寐者加肝俞、胆俞以清热泻火安神;痰热扰心之不寐者加丰隆、心俞、巨阙以清热化痰安神;心火亢盛之不寐者加大椎、曲池、合谷、心俞以清心安神;胃腑不和之不寐者加厉兑、中脘、丰隆以化痰和胃。

六、二中腰痛方(《针灸大成》)

处方:人中、委中、尺泽。

用法:先刺人中、委中,后刺尺泽。急性腰扭伤,痛甚者,重泻人中,刺委中出血,再刺尺泽,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

功用:祛淤通络,强腰止痛。

主治:多有陈伤宿疾,劳累时加剧,或闪挫撞击,经络受损,腰部强直酸痛,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俯仰不利。

加减:若陈伤宿疾腰痛者,加肾俞、腰阳关、命门;扭闪腰痛甚者,加支沟、昆仑、束骨、阳陵泉;兼有发热者,刺大椎以泻热邪。

七、腰脊痹痛方(《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腰俞、膀胱俞、长强、气冲、上髂、下髎、居髎。

用法:先刺腰俞、膀胱俞、上髎、下髎,均用补法,再刺长强、居髂、气冲,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腰脊冷病者,可灸腰俞、膀胱俞5~7壮。

功用:补肾壮阳,通经止痛。

主治:腰部冷痛,或拘急不可俯仰,或连及骶、臀、股、膝,疼痛时轻时重,得暖则缓,遇寒冷则加剧,舌淡,脉沉。

加减:若肾阳虚较重、腰脊冷痛者,可加肾俞、关元,针上加灸5~7壮;小便频数者,加水分、气海、关元;腹泻者,加天枢、阳陵泉、大肠俞。

八、程氏腰痛方(《临床经验·程莘农》)

处方:腰阳关、肾俞、次髎、委中。

用法:先刺腰阳关、肾俞、次髎,用补法,留针30分钟;再刺委中,用泻法,不留针;腰痛甚者,也可泻委中出血。

功用:强腰壮肾,通经止痛。

主治:腰脊冷痛,遇寒则重,得热则缓,四肢厥冷,甚则小便频数,下肢浮肿,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缓。

加减:肾阳虚较重、腰脊冷痛、四肢厥逆者,可加关元、气海,并可用灸;若小便频数者,加脾俞、气海、水分,可针上加灸;腹泻者,加天枢、大肠俞。

九、治痹方(《针灸甲乙经》)

处方:会阴、太渊、消泺、照海。

用法:先刺太渊、消泺,再刺照海,后刺会阴,均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若寒邪较重,可灸太渊、消泺、照海各5~7壮,再刺会阴。

功用: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风寒之邪所致的痹证。症见肌肉关节疼痛,或定窜不定,痛无定处,或痛势较剧,痛处有冷感,遇寒则甚,得热则减,苔薄白或淡黄,脉浮弦或浮紧。

加减:若寒邪较甚者,可加灸肾俞、关元,温阳散寒止痛;若风邪较重者,加风门、膈俞、肝俞,祛风活血止痛;若湿邪轻重者,加脾俞、足三里,健脾化湿通痹;若寒邪入里化热者,可刺大椎、曲池以泻热。

十、膝痛方(《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梁丘、曲泉、膝阳关。

用法:先刺梁丘、膝阳关,再刺曲泉,均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若寒邪较重者,可用温针灸曲泉、梁丘各15分钟。

功用:温经、散寒、止痛。

主治:膝部冷痛、肿胀、麻木,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行走,腰腿冷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缓。

加减:若寒邪重者,可加刺阳陵泉、犊鼻、阴市;膝部肿痛者,加风市、阳陵泉及膝关;寒邪入里化热者,加刺大椎、曲池以泻热邪。

十一、胁痛方(《针灸大成》)

处方:支沟、章门、阳陵泉、委中。

用法:先依次针刺支沟、章门、阳陵泉,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然后取俯卧位,用三棱针在委中处的浅静脉上点刺出血。

功用:疏肝调气,通经活络。

主治:胁痛。初起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之变动而增减,胸闷不舒,饮食减少,暖气频作。久则胁痛如刺,痛处不移,舌质紫暗,脉弦或沉涩。

加减:胁肋胀痛甚者,加丘墟、外关、太冲以疏肝解郁;胁肋刺痛者,加内关、丰隆散淤通络止痛;食少者,加中脘、足三里以调胃气;嗳气频作者,加膈俞、内关以宽胸舒膈。

十二、项强方(《医学纲目》)

处方:承浆、风府、后溪。

用法:先针承浆,只捻转不提插,平补平泻法;再刺风府,直刺用泻法;再刺后溪,直刺用泻法。均行针1~2分钟,后留针20分钟。进针前可先行推拿手法以加强疗效。

功用:疏风散寒,通经解疼。

主治:颈部感受风寒之邪,颈项僵硬疼痛,不能回首。或各种原因引起的落枕。

加减:颈项部疼甚者,可加天柱、风池,针用泻法,以加强通经止痛之效,如针后加火罐、按摩、热敷,则效果更佳。

十三、伤寒无汗方(《针灸甲乙经》)

处方:风池、天柱、商阳、关冲、液门。

用法:先刺风池、天柱,针用泻法,行针1~3分钟,再刺商阳、关冲、液门,均留针20分钟,用浅刺法。

功用:发汗解表。

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颈项强痛,腰腿酸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加减:恶寒发热、骨节痛烦重者可加大椎、风门,针用泻法,以加强驱风散寒之力。

十四、解表清热方(《针灸集锦》)

组成:风池、大椎、陶道、身柱、合谷、少商。

用法:先刺风池、大椎、陶道、身柱、合谷,针用泻法或透天凉手法,留针20分钟,再用三棱针刺少商出血。

功用:疏风解表,清热利咽。

型治:发热恶风,头痛有汗或无汗,咽喉肿痛,咳吐黄痰,口干欲饮,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加减:咳嗽痰多者,加肺俞、列缺,针用泻法以清肺化痰;头痛甚者,加太阳、上星,针用泻法以清头部之邪。

十五、泻胃热方(《素问·水热穴论》)

处方:气街、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用法:先刺气街,再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均用泻法,得气后留针15分钟,出针。

功用:清胃泻热。

主治:胃中积热。牙痛牵引头脑,面颊发热,其齿恶热喜冷,或牙龈溃烂,或牙龈出血,或唇舌颊腮肿痛,或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

加减:热甚者加内庭、丰隆,清泻胃热;牙痛者加颊车、下关、地仓,通经止痛;牙龈出血或溃烂者加颊车、内庭,通经泻热;便秘者加支沟,泻热通便。

十六、泻心方(《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列缺、曲池。

用法:重泻列缺、曲池,得气后留针15分钟,出针;烦热较重者,可泻曲池出血。

功用:清心泻热。

主治:发热,心烦,心胸憋闷,口唇干燥,汗出如珠,舌红,脉细。

加减:心烦甚者加刺内关、神门、通里,清热镇静除烦;高热者加大椎、合谷,通经泻热;汗出者加阴郄、复溜,以滋阴清热,固表止汗。

十七、五心烦热方(《针灸大成》)

处方:内关、涌泉、十宣、大陵、合谷、四花。

用法:先刺十宣出血,再刺大陵、四花,均用泻法;后刺合谷、内关,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最后轻刺涌泉,得气后出针。

功用:清热除烦。

主治:发热,午后热甚,四肢及心胸烦热,口渴,面赤,舌红,脉数。

加减:潮热者加大椎、太溪,养阴清热;失眠者加神门、三阴交,镇静安神;口渴者加金津、玉液、然谷、太溪,养阴生津止渴。

十八、伤风头痛方(《针灸大成》)

处方:风池、合谷、丝竹空。

用法:先刺风池、丝竹空,再刺合谷,均用泻法。若头痛甚者,可先刺丝竹空出血,再刺风池,后刺合谷,得气后,均留针20分钟。

功用:祛风活络,通经止痛。

主治:发热恶风,头痛阵作,遇风则重,如锥如刺,甚则头皮肿起成块,舌淡,苔薄白或微黄,脉浮。

加减:若风邪入里化热者,加刺大椎、曲池,以通经泻热。前头痛者,加上星、阳白;头顶痛者,加百会、前顶;后头痛者,加天柱、后顶;侧头痛者,加率谷、太阳;此四者均为对症局部取穴。

十九、伤寒头痛方(《针灸大成》)

处方:合谷、攒竹、太阳。

用法:先刺攒竹、太阳二穴,再刺合谷,均用泻法。若伤寒较重、头痛剧烈者,可用三棱针刺太阳出血。

功用:通经散寒,去滞止痛。

主治:微恶风寒,头胀痛或剧痛,项背疼痛喜按,舌淡,苔薄白,脉紧。甚则可见恶心,呕吐,眩晕,面色苍白等症。

加减:恶寒者,可加大椎、曲池,以通阳解表散寒;发热者,加曲池以通阳泻热;若项强,加大杼、天柱,行太阳之气,通经止痛。前头痛者,加上星、阳白;头顶痛者,加百会、前顶;后头痛者,加天柱、后顶;侧头痛者,加率谷、侠溪;眉棱骨痛者,加鱼腰、阳白;若鼻塞较重者,加印堂、鱼腰、迎香等。

二十、祛风止痛方(《针灸大成》)

处方:曲池、风市、外关、阳陵泉、三阴交、手三里。

用法:先刺曲池、手三里、外关,再刺风市、阳陵泉、三阴交,均用泻法。若有发热者,重泻曲池,以祛热邪;风邪甚者,重泻风市。均留针30分钟。

功用:清热祛风,通经止痛。

主治:风邪侵袭机体所致的病证。症见有四肢疼痛,痛无定处,遇风则甚,甚则四肢肿痛,活动受限,舌淡,苔薄白,脉浮缓。

加减:如新感外风或外风较甚者,可加风池以疏风清热。

二十一、止嗽方(《针灸大成》)

处方:肺俞、足三里、膻中、乳根、风门、缺盆。

用法:肺俞、足三里、乳根、缺盆、风门皆用补法,膻中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功用:补益肺气,降逆止嗽。

主治:久嗽不愈。症见:咳嗽,痰白,气短,自汗,易外感,语言低微,纳呆,舌淡,脉浮。

加减:痰清稀量多者,可加脾俞、太白、丰隆以健脾化痰。气虚症状明显者,可加灸气海、关元、膏盲俞、太溪以补益元气。外感症状明显者,可加风池、列缺、太渊、外关以疏散表邪。

二十二、理肺化痰方(《针灸大成》)

处方:俞府、天突、膻中、肺俞、足三里、中脘。

用法:天突、膻中用泻法,留针15分钟;俞府、肺俞、足三里、中脘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功用:宣肃肺气,化痰平喘。

主治:哮吼嗽喘(哮喘)。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苔腻,脉滑。

加减:缓解期可改用膏肓俞、气海、关元、乳根、太渊、肺俞、太白、脾俞、太溪、肾俞、足三里、中脘以补元气,益肺、脾、肾三脏之气,截断伏痰之源以治哮喘之本。

二十三、消食和胃方(《杂病穴法歌》)

处方:璇玑、足三里。

用法:璇玑向下平刺1.6~3.3厘米,足三里直刺4~5厘米,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功用:健胃消食,理气止痛。

主治:食积停滞,胃脘痞满,腹部时痛,嗳腐吞酸,厌食,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而黄,脉多滑数。

加减:胃脘胀闷而痛欲呕吐者,加中脘、下脘,针刺用泻法,以行气消食,和胃止呕。腹痛泄泻者,加天枢,上巨虚,针用泻法,以消食导滞,行气止痛。

二十四、胃痛方(《针灸治验录·杨永璇》)

处方:中脘、足三里、公孙、三阴交、内关。

用法:足三里、公孙、三阴交均用补法,内关用泻法,中脘用提插补泻法中之补法,针后加拔火罐。亦可在足三里、中脘加灸。

功用:温中散寒,调脾和胃。

主治: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症见:胃痛隐隐,泛恶吐涎,喜暖喜按,纳食减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加减:脾虚泄泻者加天枢、大肠俞以调肠腑气机;手足不温者加灸手三里、悬钟以益气血而温阳;胃脘痛甚者加梁丘通经活络,和胃止痛。

二十五、呕吐方(《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膈俞、章门、上脘。

用法:先针膈俞,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后用艾炷灸膈俞、章门、上脘各7~10壮。

功用:和胃降逆,益气止吐。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或有泄泻,或有胃中嘈杂,吞嗳酸气,或有发热恶寒,胁痛,或有胸胁胀块,急躁易怒。本方可用于急、慢性胃炎、幽门梗阻、胰腺炎、胆囊炎、神经性呕吐等病。

加减:急性呕吐,发热恶寒者加大椎、合谷、内关,针刺用泻法,以退热止吐。食积呕吐者加下脘、足三里,针用泻法,以健胃消食,理气止吐。痰饮内阻、呕吐清水加中脘、阴陵泉、丰隆,针用平补平泻法,中脘加艾灸以温中益气。

二十六、呃逆方(《医学纲目》)

处方:期门、膻中、中脘。

用法:以上三穴均用艾炷灸。根据气逆的原因,决定穴位先后施灸的次序。

功用:疏肝和胃,降气止呃。

主治: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以致影响饮食、睡眠,舌质淡,苔薄白,脉多弦。

加减:情志抑郁,喜太息者加太冲,针用平补平泻法,以加强疏肝解郁之效。胃中寒饮、呃逆不止者,加膈俞,针刺用补法,再加艾灸,以温胃化饮,降逆止呃。

二十七、腹痛方(《类经图翼》)

处方:水分、天枢、阴交、足三里。

用法:仰卧位,先取足三里,使针感放射至足,持续运针几分钟以止痛;天枢针后加灸,灸至病人腹内感到温暖为度;水分、阴交,针刺之。诸穴得气后均留针30分钟。

功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寒凝积冷脐腹痛。症见:脐腹卒然而痛,疼痛剧烈,无有休止,得温稍减,不思饮食,肠鸣腹冷,大便泄泻或秘结不通,甚则手足厥冷;舌质淡或青,苔白润,脉沉紧而迟。

加减:脐腹剧痛者,加三阴交、气海以温中止痛;大便溏泄者,加大肠俞以通调肠腑之气;不思饮食者,加中脘以健运脾胃;肠鸣腹冷者,加灸关元以温暖下元。若为寄生虫引起的脐腹疼痛,取脾经血海、大横,任脉关元、中脘,经外奇穴四缝等,以针法为主。

二十八、通便方(《针灸大成》)

处方:章门、照海、支沟、太白。

用法:先针刺支沟1.6~3.3厘米,针感向下放散至手指,向上放散到肘、肩;照海针1~1.6厘米,太白刺1~1.6厘米,针后两穴局部有胀痛;章门针刺1.6~2厘米,针感有时可向腹后壁放散。以上诸穴均可留针30分钟。

功用:顺气通滞,降气通便。

主治:便秘。症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胁腹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加减:嗳气频作者加内关、合谷以理气宽胸;腹中胀痛者加天枢、大肠俞以疏导肠腑气机;纳食减少者加中脘、足三里以健脾助运。

二十九、利水方(《浮肿病中医简易方选》)

处方:水分、脾俞、肾俞、列缺、天枢、关元、足三里、复溜。

用法:先取脾俞、肾俞,得气后持续运针,两分钟后出针,然后再取列缺、水分、天枢、关元、足三里、复溜,诸穴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有时脾俞、肾俞、水分、关元可加灸。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水肿。症见:半身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身重食少、手足不温,口中不渴,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沉迟或沉细。

加减:半身以下肿甚者加阴陵泉、商丘以健脾利水;食欲不振者加中脘温运中土;小便短少者加中极以利膀胱气机。

§§第六章 靳三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