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针灸按摩一本通
6134800000046

第46章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是指用毫针刺激人体腧穴等部位,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毫针刺法是针刺疗法的主体,临床应用最广,是针灸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

针刺保健,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达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此种养生方法,就是针刺保健。针刺保健与针刺治病的方法虽基本相同,但着眼点不同,针刺治病着眼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而针刺保健则着眼于强壮身体、增进机体代谢能力,旨在养生延寿。也正因为二者的着眼点不同,反映在选穴、用针上亦有一定差异。若用于保健,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宜适中,选穴不宜多,且要以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为主。

一、毫针的构造和规格

(一)毫针的结构

目前临床所用的毫针多由不锈钢制成,也有用金、银或合金制成的。毫针的结构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五个部分。针的尖端锋锐的部分称为针尖,又称针芒;针柄与针尖之间的主体部分称为针身,又称针体;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称为针根;针身与针根之后持针着力的部分称为针柄;柄的末梢部分称为针尾。针柄与针尾多用铜丝或银丝缠绕,呈螺旋状或圆筒状,针柄的形状有圈柄、花柄、平柄和管柄等多种。

(二)毫针的规格

毫针的规格,是以针身的粗细和长短来区分的。

二、针刺法的练习

针刺练习,主要是对指力和手法的锻炼。

(一)指力练习

主要在纸垫上或棉团上练习。用松软的纸张,折叠成长8cm,宽约5cm,厚约2~3cm的纸块,用线如“井”字形扎紧,做成纸垫,或取棉团一团,用棉线缠绕,外紧内松,做成直径约6~7cm的圆球,外包白布一层缝制即可练针。练针时,左手平执纸垫,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如持笔状地持1~1.5寸毫针,使针尖垂直地抵在纸块上,然后右手拇指与食、中指交替捻动针柄,并渐加一定的压力,待针穿透纸垫后另换一处,反复练习。在棉团练习时,因棉团松软,可以练习提插、捻转、进针、出针等各种毫针操作手法的模拟动作。作提插练针时,以执笔式持针,将针刺入棉球,在原处做上提下插的动作,要求深浅适宜,幅度均匀,针身垂直。

(二)手法练习

针刺手法练习是在指力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速刺的练习此法是以左手拇食指爪切,右手持针,使针尖迅速刺入2~3mm,反复练习以掌握进针速度,减少疼痛。

2.捻转的练习捻转是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刺入后,拇指与食、中指向前、向后在原处来回捻转。要求捻转的角度均匀,运用灵活,快慢自如。

3.提插的练习提插是以右手拇指、食、中指持针,刺入后,在原处做上下提插的动作。要求提插的深浅适宜,针体垂直无偏斜。

练副一定程度,可将三种方法综合起来练习,使之成为一体。

(三)自身练习

通过纸垫、棉团的物体练针,掌握了一定的指力和手法后,可以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针练习,以体会指力的强弱、针刺的感觉、行针的手法等。要求自身练针时,能逐渐做到进针无痛或微痛,针身挺直不弯,刺入顺利,提插、捻转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同时,仔细体会指力与进针、手法及得气的关系,以及持针手指的感觉和受刺部位的感觉。

三、针刺前的准备

(一)针具选择

选择针具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形体的肥瘦、病变部位及所取穴位的具体位置,选用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如男性、体壮、形肥,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稍粗稍长的毫针;反之若女性、体弱、形瘦,而病变部位较浅者,就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临床上选择针具的长短主要应该根据所用穴位的具体位置来定,一般是皮薄肉少之处和针刺较浅的腧穴,应选较短较细的针;皮厚肉多而针刺宜深的腧穴应选用较长较粗的针。选针的长度应大于应刺入腧穴的深度,使针刺入后针身露在皮肤上一部分为宜。如应刺入0.5寸,可选用1寸的针;应刺入1寸,可选用1.5寸的针。

(二)体位选择

选择适宜的体位,对于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提高治疗效果、防止针刺异常情况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初诊而精神紧张的病人,或病重体弱者,选用坐位容易发生晕针,一般情况下采用卧位针刺。病人若处于不舒适的体位,常因移动体位而造成弯针、滞针甚至折针等异常情况。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如下。

1.仰卧位适宜于取前身部(头面、颈部、胸腹、四肢前面)的腧穴,如印堂、百会、膻中、中脘、足三里等穴。

2.侧卧位适宜于取侧身部(侧头、胁肋、侧腰、臀部、四肢侧面)的腧穴,如头维、太阳、下关、肩髑、外关、风市、阳陵泉等穴。

3.俯卧位适宜于取后身部(头颈、背、腰、臀、下肢后侧)的腧穴,百会、风府、风池、大椎、背俞穴、承扶、委中、悬钟等穴。

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头面、颈、胸、四肢的部分腧穴,如上星、印堂、天突、肩髑、曲池等穴。

5.侧伏坐位适宜于取侧头、面颊、耳、颈侧、上肢的部分腧穴,如头维、太阳、风池、颊车、听宫等穴。

6.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顶、后头、项、肩、背、上肢的部分腧穴,如风池、风府、肩井、天宗、背俞等穴。

临床上选择体位,应以医生取穴准确、操作方便,患者自然舒适、能够持久留针为原则。同时还要注意:对活动障碍者,应根据患者本身的体位,选取便于取穴的体位;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者,最好选取仰卧位,以防晕针;选穴处方时便要考虑到体位,尽可能采用一种体位进行取穴针刺。

(三)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包括针具消毒、腧穴部位的消毒和施针者手指的消毒。作为保健针灸,针具可采用煮沸消毒,即将针具用纱布包扎好,放入清水锅中进行煮沸,一般在水沸后煮15~20分钟就可达到消毒目的。也可用药物消毒,即将针具置于75%酒精中,浸泡30分钟,取出拭干应用。现代临床上常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针刺的腧穴部位,一般使用75%乙醇棉球在欲刺的穴位皮肤上,由中心向周围擦拭消毒;或先擦2%碘酊,稍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脱碘。穴位皮肤消毒之后,切忌接触污物,防止重新污染。施针者手指用清水洗干净,并在针刺前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

四、进针法

进针法指将毫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操作方法。毫针操作时,一般将医者持针施术的手称为“刺手”,多为右手;按压穴位局部的手称为“押手”,多为左手。持针姿势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之间相对,其状如握毛笔。

(一)单手进针法

只用刺手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单手进针的方法很多,现主要介绍以下两种:

1.夹持针柄进针法右手拇、食指指腹夹持针下柄下段,中指指腹紧贴针身旁边,依靠拇、食指关节的屈伸运动,将针刺入穴位。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针身进针法右手拇、食二指夹持针身下端,针尖露出二、三分,对准穴位,运用指力、腕臂力快速刺入穴位长针、短针均可运用本法进针。此外,还可用拇、食指夹持针身,中指指腹紧贴针身下端,针尖露出二、三分,当针尖抵达穴位时,运用指力、腕臂力将针快速刺入穴位。此法也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毫针进针。

(二)双手进针法

刺手与押手相互配合将针刺入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4种:

1.指切进针法左手拇指甲切掐穴位,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刺入穴位。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左手拇、食二指持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针尖露出二三分,并固定在穴位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双手配合,左手下压,右手捻转,将针刺入穴位。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左手拇、食二指将穴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指中间刺入。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进针。

4.提捏进针法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位的上端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

(一)针刺的方向

指针尖所朝的方向。确定针刺的方向主要根据以下三个方面。

1.依循行定方向采用“迎随补泻”手法时,补法针尖须与经脉循行的方向一致,顺经而刺;泻法针尖须与经脉循行的方向相反,逆经而刺。

2.依腧穴定方向根据穴位的局部解剖,针刺某些穴位时,必须朝某一特定方向进针。如哑门穴,针尖应朝下颌方向缓慢刺入;廉泉穴,针尖应朝舌根方向缓慢刺入;背部第一侧线穴位,针尖应朝脊柱方向刺入等。

3.依病情定方向根据病情的治疗需要,为使针感达到病变所在部位,即达到“气至病所”的目的,针尖应朝向病所,采用适宜的行气手法。

(二)针刺的角度

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它主要是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局部解剖特点和治疗要求而确定的。一般可分为直刺、斜刺和平刺3种针刺的角度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左右,垂直刺入。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深刺或浅刺均可适用,尤其是肌肉丰厚处的腧穴,如腰、臀、腹及四肢等处的腧穴。

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入。适用于骨骼边缘的腧穴,或内有重要脏器不宜直刺深刺部位,或为避开血管及瘢痕部位而采用此法,如胸背部及关节部等处的腧穴。

3.平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刺入腧穴,又称平刺或沿皮刺。适用于皮肉浅薄处的穴位,如头皮、颜面、胸骨等处的腧穴。有时在施行透穴刺法时,也用这种方法。

(三)针刺的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腧穴的深度。以既有针下得气的感觉,又不伤及组织器官为原则。但在临床操作中,还必须结合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体形、病位、病性、腧穴部位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而言,男性、青壮年、体壮、形胖者,宜深刺;女性、老年、儿童、体弱、形瘦者,宜浅刺。病变部位较深者,宜深刺;病变部位较浅者,宜浅刺。表证、阳证、虚证及新病者宜浅刺;里证、阴证、实证及久病者宜深刺。四肢臀腹等皮肉丰厚处,宜深刺;头面胸背部等皮肉浅薄处,宜浅刺。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横刺。对于眼部、延髓部、躯干部的腧穴,由于其内有重要器官,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以免发生意外。

六、行针与得气

行针又称“运针”,是指进针后为了获得针感、调节针感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得气指毫针刺入腧穴后,通过行针,使针刺部位获得的经气感应,又称针感。行针与得气有密切的关系,行针是得气的前提条件,得气是行针的目的与结果。行针的手法可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一)基本手法

1.提插法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方法运用提插法时,提插幅度要均匀一致,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快慢一致,每分钟60~90次;用力均匀,勿时轻时重;保持针身垂直。通常认为,提插幅度大、频率快、用力重、操作时间长,其刺激量就大;反之,其刺激量就小。对于刺激量的大小,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

2.捻转法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交替旋转捻动动作的操作方法。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旋转,谓之左转;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旋转,谓之右转;左右旋转反复交替进行构成捻转法运用捻转法时,捻转角度要均匀一致,一般宜掌握在180°左右;频率快慢一致,每分钟90次左右;用力均匀,勿时轻时重;不能单向捻转,以免针身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疼痛,导致滞针。通常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操作时间长,其刺激量就大;反之,其刺激量就小。对于刺激量的大小,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

(二)辅助手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对基本手法的补充,目的是促进获得针感,加强与调控针感。临床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以下几种。

1.循法循法指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循按的方法本法能激发经气,推动气血运行,促使针后易于得气。针刺不得气时,可用循法催气。

2.弹法弹法指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本法有催气,行气的作用。

3.刮法刮法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感的传导与扩散。

4.摇法摇法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其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5.飞法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食指持针柄细细搓捻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本法能催气、行气、增强针感,宜在肌肉丰厚处施术。

6.震颤法震颤法指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感。

(三)得气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的经气感应。

1.得气的表现针下是否得气,可从两个方面分析判断,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应;二是医者刺手指下的感应。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有时还会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应,这些感应有时还可沿一定的方向和部位怜导、扩散。少数敏感者还可出现循经肌肤瞤动、震颤,或出现循经性皮疹带,红、白线状现象。在患者产生感应的同时,医者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感应。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到针下空松、虚滑。正如《标幽赋》所说:“轻滑慢而未来,沉紧涩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2.得气的意义得气与否及气至的速迟,不仅关系到针刺的疗效,而且可以借此推断正气的盛衰,疾病的预后及转归。《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金针赋》指出:“气速效速,气迟效迟。”一般而言,得气迅速,疗效较好;得气缓慢,疗效较差;不得气者,难于取效。临床上若经反复施用各种候气、催气手法后,经气仍不至者,多属正气衰竭,预后极差;若初诊时不得气或得气缓慢,经使用正确的针刺方法治疗之后,开始得气或得气较快,表示病人正气恢复,预后良好。

3.促进得气的方法针刺时,患者不得气或得气缓慢,在分析原因后,要采用调整纠偏、候气、催气、益气等方法促使得气。

若因取穴不准,或虽取穴准确但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不当所致者,通过取准穴位,或调整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便可得气。

当针下不得气时,需取留针候气的方法等待气至,在留针过程中还可采用间歇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以待气至。

此外还可采用前面论述过的循法、弹法、刮法等辅助手法催气。

对于体质虚弱、正气不足而致针刺不易得气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而采用下列方法:一是多选用具有补益作用的强壮穴,如足三里、气海、关元等;二是采用补法,如针刺补法、灸法、温针灸等;三是加服适当的补药,如四君汤、四物汤等。促使机体正气渐复,经气充实而易于得气。

当针下得气后,还要注意守气,保持针感持久勿散。可用刮法、震颤法等辅助手法或按法、弩法等守气,以持续发挥针刺的治疗作用。

4.得气强弱的选择得气的强弱,应因人、因病而异。一般来说,急性疼痛、痹症、痿症、偏瘫等疾病得气强则效果好;失眠、心悸、面肌痉挛等疾病得气弱却效果显著。气血虚弱、久病年迈之人,得气宜弱;气血旺盛、体壮年轻之人,得气宜强。总之,得气的强弱,应以患者舒适、疗效显著为原则。

七、针刺补泻

补法,泛指能鼓舞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正常的针刺方法;泻法,泛指能疏泄邪气,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针刺方法。

(一)常用补泻手法

1.捻转补泻法以捻转时用力的方向,或捻转的角度、频率、力度、时间分补泻的手法。针刺得气后,在得气处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速度快,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轻、速度慢者为补法;在得气处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速度快,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轻、速度慢者为泻法。或者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时间短者为补法;反之,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时间长者为泻法。

2.提插补泻法以提插时用力的方向、力度、频率分补泻的手法。针刺得气后,在得气处重插轻提,下插时用力重、速度快,上提时用力轻、速度慢者为补法;在得气处重提轻插,上提时用力重、速度快,下插时用力轻、速度慢者为泻法。

3.徐疾补泻法以掌握进针、出针以及行针的快慢分补泻的手法。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4.迎随补泻法以针刺方向与经脉循行方向是否一致分补泻的手法。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刺入施术者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方向刺入施术者为泻法。

5.呼吸补泻法将针刺手法与患者呼吸相结合分补泻的手法。患者呼气时进针、转针,吸气时退针、出针为补法;患者吸气时进针、转针,呼气时退针、出针为泻法。

6.开阖补泻法以出针时是否按压针孔分补泻的手法。出针时迅速按压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不按压针孔为泻法。

7.平补平泻法进针得气后,施以均匀地捻转、提插手法,适用于虚实不明显或虚实夹杂的病症。

(二)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

1.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是产生针刺补泻效应的基础。机体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以产生不同的调整作用,呈现出不同的补泻效应。当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扶正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虚脱状态时,针刺还可以起到回阳固脱的作用;当机体处于邪盛状态而呈实热、邪闭的实证时,针刺可以起到清热启闭、祛邪泻实的作用。例如,胃肠功能亢进而痉挛疼痛时,针刺可以解痉止痛;胃肠功能抑制而蠕动缓慢、腹胀纳呆时,针刺可以加强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功能,消除腹胀,增进食欲。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是产生针刺补泻效应的主要因素。

2.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是产生针刺补泻效应的重要条件。有些穴位能鼓舞人体正气,促进功能旺盛,具有强壮作用,适宜于补虚益损,如气海、关元、命门、膏肓、足三里、百会、神阙、中脘、背俞穴、原穴等。有些穴位能疏泄病邪,抑制亢进的功能,具有祛邪泻实作用,适宜于实证,如人中、委中、十宣、八风、八邪、井穴、荥穴、郄穴等。当施行针刺补泻时,应结合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以便取得较好的针刺补泻效果。

3.针刺补泻手法针对机体不同的虚实状态,采用相应的针刺补泻手法,是获得补虚泻实效果的关键。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刺补泻手法作用于机体时,可以产生“补”和“泻”所特有的规律性效应,是产生补泻效果、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主要手段。上述各种单式、复式补泻手法,就是古今针灸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因此,要想获得满意的补泻效果,其施术手法至关重要,必须恰当施用。

八、留针与出针

(一)留针法

将针刺入腧穴并施行手法后,使针留置穴内,称为留针。留针的方法有静留针和动留针两种。静留针法指在留针过程中不再行针;动留针法指在留针过程中必须间歇行针施术,多用于针感迟钝者。临床上留针与否、留针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病症在施术后可不留针或酌情留针15~30分钟,而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疾病,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如急性腹痛、三叉神经痛、痛经、破伤风、角弓反张等,留针时间可达数小时。小儿一般不留针或少留针,后头部、眼区、喉部、胸背部的穴位不宜久留针。

(二)出针法

在施行针刺手法、留针,达到治疗要求后,将针拔出的方法,称为出针。

九、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针刺治疗虽然比较安全,但是,如果对人体解剖部位缺乏全面了解,操作不慎,疏忽大意,或犯刺禁,或针刺手法不当,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异常情况,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及时处理并加以预防。现就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分述如下:

(一)晕针

晕针指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发生的晕厥现象。

1.表现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冷,脉沉细弱;严重者会出现神志昏迷,四肢厥冷,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血压下降,脉微欲绝。

2.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手法过重,而致针刺过程中发生此现象。多见于初诊者。

3.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拔出。扶持患者仰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给饮温开水或糖水,轻者即可恢复。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指掐或针刺水沟、素髂、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涌泉等急救穴,或者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强壮穴,即可恢复。仍未恢复者,可考虑采用现代急救措施。

4.预防根据晕针的原因加以预防。对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选穴宜少,手法宜轻。选择自然舒适且能持久留针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对饥饿、疲劳者,待其进食、体力恢复后再行针刺。医者在针刺过程中要精神专一,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变化,询问其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及时处理。

(二)滞针

滞针指针刺过程中发生的针下滞涩、行针困难现象。

1.表现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滞涩,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勉强捻转、提插时,病人感到疼痛。

2.原因患者精神紧张,毫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医者行针手法不当,持续单向捻转,以致肌肉纤维缠绕针身造成滞针;或留针时间过长,患者因体位移动;或因病痛造成肌肉痉挛所致。

3.处理因患者精神紧张,局部肌肉强烈收缩造成者,嘱其不要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医者可在局部循按,或弹击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即可拔针。因单向捻转而致者,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

4.预防对精神紧张者,针前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时手法宜轻巧,不可捻转角度过大,或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配合,避免因肌纤维缠绕针身而滞针。

(三)弯针

弯针指针身在病人体内形成弯曲。

1.表现针柄改变了刺入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出针均感到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

2.原因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强;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留针时移动了体位;或因针柄受到外力碰击;或因滞针处理不当,造成肌肉猛烈收缩,牵拉针身,形成弯针。

3.处理出现弯针后,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若针身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较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若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顺势分段退出;若因患者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的体位后,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防断针。

4.预防医者施术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避免进针过猛、过速。患者的体位要舒适,留针时不得移动体位。注意保护针刺部位和针柄不受外物碰压。

(四)断针

断针指针身折断在体内,又称折针。

1.表现行针或出针时发现针身断裂,断端部分针身露在皮肤上面,或断端全部陷没于皮肤之下。

2.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锈蚀、裂痕,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针刺手法过猛、过强,致局部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移位,或针柄受到外力碰撞;滞针、弯针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

3.处理医者态度必须镇静,并嘱患者不要惊慌,保持原有体位,防止残端向深层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皮肤之外,可用镊子将针取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低而可见者,可用左手拇、食指在针旁挤压,使断端显露后取出;若折断部分全部陷入皮下,无法用上述方法取出者,必须在X线下定位后,手术取出。

4.预防针前必须认真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要求者剔除不用;避免过猛、过强行针;留针时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保护针柄免受外力碰撞;操作时应将针身留2~3分于皮肤之外,不要全部刺入,选针时注意留有余地;及时处理滞针与弯针,不可强行硬拔。

(五)血肿

血肿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

1.表现出针后针孔出血,局部青紫肿胀疼痛。

2.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针刺部位皮下血管丰富,针刺时手法过重,甚至捣针;个别患者为凝血机制障碍所致。

3.处理针孔出血者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压迫不止者冷敷止血;出血量少而局部青紫肿胀不大者,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出血量多,局部青紫面积较大,肿胀疼痛较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24小时后再作热敷,以促使局部淤血消散吸收。

4.预防针具要经常检修,消除针尖钩曲;熟悉穴位局部解剖,避开血管针刺;在眼区等皮下血管丰富处施术时,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切忌捣针;经常出现血肿者,应作血液病学检查,属血液病者不宜针刺治疗;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十、针刺的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于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针刺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

4.孕妇不宜刺小腹部、腰骶部腧穴,以及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通经活血穴。妇女行经期,若非为了调经,亦慎用针刺。

5.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6.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