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孩子怎样读书
6134400000010

第10章 像蜜蜂那样辛勤地吮取积累

——摘录读书法

贤明的古人在他们所著的书中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如果我们从古人的书中发现什么好的东西,我们就把它摘录下来。我们把能够这样彼此帮助看成是极大的收获。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纵顾古今,大凡珍惜光阴、寻求知识而又有点建树的学者,恐怕十之八九都注重读书摘录之功。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札记之功,必不可少;如不札记,则无穷妙绪,皆如雨珠落大海矣!”(札记,就是摘录笔记的意思)这个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如果读书不作摘录,那么,书籍的天云中蕴集的雨露,就可能不被人们全然吸收滋润智慧的心田,而像落入人们思维之外的茫茫大海,瞬间便无影无踪了。

历史学家吴晗在一次报告会上曾说:“有些青年写信问我,怎样掌握学问?我的回答是,要想掌握学问,就要多读、多抄、多写,此外,没有什么秘诀。……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只有把这‘三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不断熟练,不断攀登事业的高峰。”可见,吴晗同志把摘抄笔记,视为获取知识、攀登事业高峰的必不可少的阶梯。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留下了他们治学的艰辛和摘录的足迹。

清代叶奕苞,据说天资迟钝,记忆力相当差,但他却背熟了许多名篇警句,并成为文学家。奥秘在哪里?他自我介绍说,这完全靠的是苦功夫。

叶奕苞每读一本书,遇到自己特别喜爱的地方,就用纸片摘录下来,反复吟读十余遍,然后把它贴在墙壁上。这样每天都要摘上十几段,少的也有六七段。每当读书作文告一段落,在房中散步的时候,就借此机会再读读墙上的那些文章、段落或警句。他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必须有计划地把墙上的内容从旧的到新的读上三五遍,直至滚瓜烂熟,一字不漏为止。墙壁贴满了,就把前两天所贴的收下来,藏在书笼中,然后再换上新摘录的。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叶奕苞曾对好友说,一年下来,我起码可以积累三千多段精彩的文字。几年之后,肚子里装的货色就相当多了。写起文章来,何愁没有材料呢?常常看到有些人书读得不少,可就是不肯细细咀嚼,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用不着几天,又全忘了,肚子里还空空的,倒不如采用我这种笨办法,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实际收获却不小。

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梁启超,热情地向人们推荐过一种读书方法。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是录抄或笔记”。

梁启超说,我们读一部名著,看见它引证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不免要惊叹一番,说:这个人不知有多大的记忆力,记得这样多的东西,真是天才!其实呢,哪里有这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多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一个大学者平日读书时,身边总放着许多小本子或纸片,读书看见有用的资料,立刻把它抄下。短的抄全文,长的作摘要,资料积累得丰富了,再加以整理研究,便可以写成一部著作。搜集资料如披沙拣金,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是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开这条路。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读书摘录呢?我们说通常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选准目标,定向积累,防止盲目摘抄。也就是说,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的实际,今后奋斗目标,以及某学科某项重大科研课题等,有目的地集中摘录有关的文献资料。

在这里,要切忌没有明确目标随意摘录,纵然摘录本子一大摞,但真正能用得上的却很少,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会影响摘录的情绪,久而久之,学习收获也甚微。

第二,持之以恒,养成习惯。俗话说:“一日一根线,十年织成缎。”摘录全靠点滴积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只有你不断地记,不要由于偷懒、忙碌和忘记,而一日中断,这样的‘记事簿’,才能使你得到益处。”我们不要因为工作忙,时间紧,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只从兴趣出发,高兴则记,扫兴则弃,防止记记停停,知识的积累,就在我们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之中。

第三,经常翻阅,善于运用,防止只摘不用。俗话说:“摘而不看一阵风,摘而不用一场空。”就是说,经常翻阅、运用,才能巩固记忆,把摘下的知识不断化为己有;经常翻阅、运用,才能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学到更多的东西。

第四,做好分类,便于查找和补充。我们经常做摘录,时间久了,就会有十几万、二十几万,甚至数百万字的资料。如果这些摘录,不进行科学的分类,就会变成杂乱无章的资料堆。

那么怎样进行分类呢?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宜,不能一概而论或者千篇一律。这里主要根据个人的工作、业务、兴趣、学习的内容以及主攻的方向等来确定分类。一般来讲,可先分若干大类,每一大类下,再分若干小类。每一类再按时间和笔画顺序排列。这样既方便翻阅和查找,又方便今后的整理和补充。这样,每一类实际上就成了一个专题摘录数据库。

第五,做卡片式摘录为宜。通常来说,书本式和卡片式两者中以卡片式摘录为宜。这是因为:卡片式便于分类,便于翻阅,便于补充,便于整理,便于收藏。

只有勤于摘录的人,才能成为知识渊博而有所成就的人。

摘录非今日,惟须积年多,且看溪涧水,万汇始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