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幸福女人的心灵处方
6134200000019

第19章 想开一点,放下一些工作压力大,心理问题成困扰(2)

这就是说,不管这个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都不能脱离于社会环境之外去寻求我们的快乐和幸福,这是不现实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入一个痛苦的深渊。这正好印证了那句老话: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如果非要找那只白色的乌鸦,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心理学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科学的解释:人们从接收一定的外界信息到做出相应的情绪反应,这中间有一个大脑根据以往的认知,对信息进行加工并产生相应的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个体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有三个要素:一是外部信息的刺激;二是已有的认知的参与;三是个体的自我整合作用。

但是由于社会经验以及自我认知的限制,人们根据外界环境信息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并不总是有效的:个体的体验与原有的认知不一致,就会导致冲突。这种冲突,既是促进个体发展、成熟的动力,也可能导致其应激(如彷徨、自责、压抑、痛苦、愤懑等)以及相应的肌体反应(如内分泌失调、失眠等),引发问题甚至身心。

个体通过对外部信息接收角度和强度的转换,或对原有认知在重组、迁移、升华的基础上予以整合,使外部刺激与认知互为进退地实现协调一致,以避免矛盾冲突激化所造成的困境,这就是调适的重要方法——合理变通。通俗地讲就是:通过改变自己来达到身心快乐的目的。

其实,退一步讲,每个人的情绪,都是会有波动的,关键是看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心态去对待它。此期间当有什么事使你烦恼的时候,应当畅所欲言,不要闷在心里。当事情不顺利时,不妨避开一下,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可能会使精神得到松弛。如果要办的事情较多,应先做最迫切的事,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一次只做一件,把其余的事暂时搁在一边。如果你感到自我烦恼,试着帮助他人做些事情,你会发觉,这将使你的烦恼转化为振作,产生一种做了好事的愉快感。一个人的情绪,主要受精神意志控制。保持愉快稳定的情绪,要提高道德修养,要树立远大理想;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最重要的是及时地改变自己,学会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自觉运用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

1.以变应变

就是同样一件事,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去思考,以达到减轻痛苦,缓解紧张的目的,使内心获得平衡。大哲学家弗洛伊德就曾经指出,常见的嫉妒心理有两种:一是希望达到的目的没有达到,便否定该目的的价值或意义,俗称酸葡萄效应。二是未达到预定的期望或目标,便提高目前现状的价值或意义,俗称甜柠檬效应,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便不感到苦恼。所以我们可借用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

2.换脑思考

换一种认知解释事物的方式,更新观念,重新解释外部环境信息,也就是相当于换一个脑袋思考、解释问题。

在个体出现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可以通过换脑法,减少或消除认知与体验的矛盾冲突。

3.让思想升华,把挫折变成财富

人的问题长期不能解决,往往与他们的消极固着有关。如何克服固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位移,即选择一种新的、高层次的、积极的、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固着代替旧有的认知固着,从而改变消极的状态,这就是升华法。“失败乃成功之母”,“化悲痛为力量”,就是从失败的消极因素中,认识其中蕴涵着的积极因素,使之成为个体奋起图强,取得成功的动力和契机。

4.巧妙利用“补偿作用”

人们难免会由于一些内在的缺陷或外在的障碍以及其他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最佳目标动机受挫。这时,往往会采取种种方法来进行弥补,以减轻、消除思想上的困扰。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作用。补偿,就是在目标实现受挫时,通过更替原来的行动目标,求得长远价值目标实现的一种调适方式。

5.从实际出发调整目标

当实现目标过程中受挫时,就会产生紧张或痛苦,避免或缓解这种状况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及时切合实际调整自我,并变换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人生路上,如果所面对的无法改变,那就先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职场莫强求

经常听到许多职场上的女性朋友们抱怨:“待遇不公平”,“潜规则难以接受”,等等,经过一番调查我们发现,这绝非个案,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且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问题。专家们研究发现,当一个人的业绩获得相应的报酬以后,她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更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她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一种比较称为横向比较,即将自己获得的“报偿”与自己的“投入”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做比较,只有相等时,才认为公平。

横向比较只是事情的一方面,还有许多人热衷于做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她才认为公平。

这个世界并不完美,如果一味地强调完美,处处追求所谓绝对的公平,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它会压抑一个人健康向上的良好心境,影响人们聪明才智与创造才能的发挥。最近一项研究证实,如果从上级那里得到公正待遇,那么员工的血压会维持在低水平,心脏病的发病率也比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低30%。因此,专家认为,公正可能给企业员工减小了慢性压力,也意味着员工患冠心病的风险减小。

职场通用的规则是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做人做事,而没有明文规定的潜规则却说不能苛求上司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老板更有特权。

石小姐刚进公司做行政部助理时,除了基本工资,就没享受过其他的福利待遇。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行政主管孙小明的手机费竟实报实销,这让她很不服气!想那孙小明天天坐在公司里,从没听他用手机联系工作,凭什么就能报通讯费?不行,她也要向老板争取!于是石小姐借汇报工作之机向老板提出申请,老板听了很惊讶,说后勤人员不是都没有通讯费吗?“可是孙小明就有呀!他的费用实报实销,据说还不低呢。”老板听了沉吟道:“是吗?我了解一下再说。”

这一了解就是两个月,按说上司不回复也就算了,而且孙小明每月才一百多块钱的话费,争来争去也没啥意思。可是偏偏她就和孙小明较上劲了,见老板没动静,她又生气又愤恨,终于忍不住和同事抱怨,却被人家一语道破天机:“你知道孙小明的手机费是怎么回事?那是老板小秘的电话,只不过借了一下孙小明的名字,免得当半个家的老板娘查问。就你傻,竟然想用这事和老板论高低,不是找死吗?”

石小姐吓出一身冷汗,暗暗自责不懂高低深浅!怪不得老板见了自己总皱眉头!从此她再也不敢提手机费的事,看孙小明的时候也不眼红了。

还有位在某知名外企工作的夏小姐最近也特别烦,原部门主管跳槽了,还带走了一名部下,自己对公司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现在一个人干3个人的活,压力特别大。但眼见自己在公司已苦干了三年,仍然没有被升职加薪。而自己对上司提出的一些新想法,也未被重视。

夏小姐出身书香门第,父母对她从小要求严格。从小学到大学她历任班干部。她性格内向、敏感、胆小、压抑,不够自信,追求完美。很多大型外企都有一套很成型的组织管理体系,上面一旦决策下来,下级被要求严格实施执行,较少鼓励创新。思想活跃的夏小姐遇到风格沉稳的上司,感到没有被重视,心里自然会有失落感。由于夏小姐的一些个性的缺陷,使她不会很好地及时与上司、同事沟通,而是把职场的怒气和不快指向自己或家人,采取压抑、回避、退缩的行为模式来应对工作中的矛盾冲突,让自己感觉很受伤。

如果你工作兢兢业业,却不如那些能力比自己差但会和领导搞关系的人受重用,这使你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在这种处境中,不仅压抑人的良好心境,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扼杀聪明才智与创造才能。

(1)不必事事苛求公平。人的心理常常受到伤害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每件事都应当公平。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我们不必事事都拿着一把公平的尺子去衡量,否则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2)设法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来求得公平。比如,有些人认为只要工作踏实肯干、业务能力强就应得到领导的青睐,而把主动与领导搞好关系的举动错误地当成了溜须拍马。其实,领导也是人,而人都需要得到别人尊重与肯定,所以有些看似不公平的事正是自己不成熟的观念与言行造成的。

(3)改变衡量公平的标准,不公平是一种进行比较后的主观感觉,因而只要我们改变一下这种比较的标准,也能够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感。比如,自己这次没评上职称,觉得很“不公平”。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想,就会发现这次评选职称的名额有限,许多和自己条件一样甚至强于自己的人也没评上,也许这样一想,你也就能心安理得了。

中年女性怎样面对心理压力

人的一生中,有两个重要的转型期,一个是青春期,一个就是中年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的身体处于神经——内分泌的调整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尤其是处于这一时期的的中年女性,她们生活压力大,家庭负担重,承受的心理压力往往远远超过男性。

这些压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三对矛盾。

(1)工作与家庭的矛盾。工作要求敬业、进取和开拓精神;家庭里却被要求成为温柔、贤惠、本分的妻子、母亲。这种不同角色的反差所引起的冲突,必会对她们心理产生影响。

(2)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的矛盾。传统上,中年女性被要求在家庭生活中担负比男人更多的责任,因此她们在社会上与男性竞争时,不得不背上沉重的包袱,从而加大了压力。

(3)过高期望与这一期望难以实现的矛盾。不少中年女性事业心较强,对自己的期望值比较高。但是,由于社会性别的歧视,有些人常常遇到挫折,使期望难以实现,以致出现心理障碍。过重的心理压力必将导致身心疾病的产生,损害自身的健康。在生理方面,中年女性往往有一种疲劳感,自觉身体虚弱无力,即便多休息也不易缓解。此外,还容易出现头晕、偏头痛、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有过重心理压力的女性,可能有长期或频繁发作的烦闷、不快和失眠,或出现暴躁易怒、空虚、无故悲伤和失落感。那么中年女性应如何调节心理压力呢?

(1)保持良好个性。中年女性应注意培养踏实、克制、有涵养、坚韧、热心、勇敢的个性,不要软弱、孤僻、过分内向。

(2)保持健康的情绪。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的未来,经常提出有上进性的目标,激发健康情绪,防治消极情绪。正确认识自身与常观规律,适应规律。心胸豁达,不囿于一时一地的得失成败。

(3)增强适应能力。中年女性要努力调整自我,增强适应能力,学会对各种现象作出客观的分析,正确的判断;在生活中遇到矛盾时不退缩、不沮丧,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4)善于解脱压力。人生征途上常是顺境与逆境交替,失败与成功并存。中年女性要做到遇事想得开,不钻"牛角尖",身处逆境时能进行自然安慰、自我解脱,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5)及时宣泄不良情绪。当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出现悲伤、愤怒、怨恨等情绪时,要勇于在亲友面前倾诉,作合理的宣泄;在他们的劝慰和开导下,不良情绪便会慢慢消失。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年女性在家庭中既要赡养老人,又要培育子女,这就要求处好人际关系。首先要理解、尊重他人,真诚相待。理解与宽容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两大法宝。

(7)科学生活方式。生活单调是许多疾病形成的原因之一。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对于提高身体素质,防止积劳成疾至关重要。合理安排生活节奏,做到起居有常、睡眠充足、有劳有逸,学会在繁忙中求得休息,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工作之余养花植树、欣赏音乐、练习书法、绘画、打球、练太极拳等,可以怡人情志,调和气血,利于健康。

(8)加强体育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持之以恒。

放弃不等于失去

在开导别人时,我们经常说要拿得起,要放得下,可当事情轮到自己头上时,才真正明白“拿得起”固然容易,可要做到“放得下”,的确很难。这里所谓的“放得下”,其实是一种心理状态,就是遭受打击或者不如意的事情时,能轻松的把心理上的重压卸掉。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的养生经验就是奉行著名的“三不主义”,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计较”。这是“放得下”的心理素质的最好体现。

实际情况是,在工作与生活中“放不下”的事情真是太多了。比如孩子们升学,做父母的心就很难放下;又比如丈夫的事业前途起伏不定,老婆也会忐忑不安放不下心,怕男人有钱变坏了;再如遇到挫折、失落或者因说错话、做错事受到上级或同事指责,以及好心被人误解受到委屈,于是心里总有个结解不开、放不下,等等。总之有些朋友就是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想这想那,愁这愁那,心事不断,愁肠百结。长此以往势必产生心理疲劳,乃至发展为心理障碍。

英国科学家贝佛里奇指出:“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家,养生学家孙思邈,享年102岁。他在论述养生良方时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勿把愤恨耿耿于怀。”他指出这些心理负担都有损于健康和寿命。事实也是如此。有的人之所以感到生活得很累,无精打采,未老先衰,就因为习惯于将一些事情吊在心里放不下来,结果在心里刻上一条又一条“皱纹”,把“心”折腾得劳而又老。

治病救人讲究“对症下药”,如果你被上述情况所困扰,我们给你开一个最简单可行的方子:万事“放得下”。在十年浩劫时期,有位从部队调到地方工作的师级干部,因不服某些社会现象的横行,而被打成“老右派”。当时批判他的大字报铺天盖地。但这位干部也真绝,在大热天居然披着棉大衣去看大字报。别人以为他“发寒热”,他却幽默地说:“这就叫心定自然凉。”有位著名演员在受审查的“牛棚”里,不但说笑如常,而且还自编了一套“牛棚健身法”,直到如今,他还在用此法锻炼身体,年过八旬照样到戏曲沙龙引吭高歌。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是一种境界,一种“放得下”的超然之境。具体一点讲,在通常情况下,“拿得起,放得下”的洗礼素质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1)把虚名放下。一项调查显示,越是高智商、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来讲反而越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若能对“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2)潇洒地放开紧握金钱的手。正如李青莲在《将进酒》中所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放开紧握金钱的手,是最为潇洒的“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