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红酒半杯
61341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今年春节,我收到俊海兄的一条短信,内容是要我为他的小说集《红酒半杯》写序。因为手上活多,这种事惟恐避之不及,但是他,我想了又想,实在不能拒绝,于是读起他即将付梓的小说集《红酒半杯》。

我与他相识已经20多年。那时,我还是个大学生,但他已经是个风度“扁扁”的作家。那是文学最春风得意的时期,而每缕春风仿佛都吹在他的脸上。他不仅写小说,还是《金城》文学杂志的编辑。这本杂志当时发行量上百万份,著名作家聂震宁、蓝怀昌等都曾在此工作。当时,能在这上面发一篇小说,在广西基本上就可以称为作家了。我羡慕地看着他,看得口水嘀嗒,他也没注意我。

后来,《河池日报》创刊,我经常在副刊上发表一些小说和短文,并给他小说《高岭街的故事》予以正面评价。自此,他的眼睛一闪,才知道还有我这么一个文学爱好者。当他咬紧牙齿郑重决定要在《金城》杂志发表我的小说《大块头的幽默》时,该杂志立马就停刊了,弄得这篇手稿至今下落不明。尽管小说没有发表,但得到了他的肯定,因此,就跟他有了往来。这说明我和他一样都喜欢表扬,而友谊往往都是从相互表扬开始的。

他很健谈,文学掌故一个接一个,作家们的绯闻层出不穷,好像故事发生时他就在身边,或者他就是一台摄像机,已经全程记录。他把这种表达能力毫不保留地放进小说,有时甚至天马行空。但是,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他的作品少了,原因不明。可能是感情的干扰,也可能是下海经商,更可能是对文学失望……有时匆匆一见,不便问他,他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滔滔不绝。不过,他的衣着更为光鲜了,脸庞也更加红润。这么多年来,我从没在他的脸上看到过愁苦,也绝少听到他的怨言。由此可见,暂时离开文学以后,他仍然过得很好。

但是,文学是有上瘾症的。俊海也不能幸免。

2000年10月,俊海兄创作的中篇小说《等你回家结婚》获得了“人民文学·德国贝塔斯曼”文学奖,另一篇小说《很想看见你》在《人民文学》增刊“特别推荐”栏目发表,同年,《人民文学》又推出他的中篇小说《守望土地》。看完他的三篇小说,我知道他绕了一圈之后又飞回来了。这些小说都是他成为广西第三届签约作家后才创作的小说,风格大变,地气重了,烟火味足了,思想力强了。2004年他去鲁迅文学院高研班深造之后,他的小说进入了飞跃时期。读了俊海兄的小说,我在思考他“质变”的原因,终于发现他在《文艺报》上发表的那篇《把垃圾倒掉》的文章。他把20年前创作出版的多部小说视为垃圾,并深刻检讨。每个作家都敝帚自珍,而他却要统统扔掉。我开玩笑地对他说:“虽然你没有重新做人的想法,但却有重新做文的勇气。”

这部小说集是他近十年来的精选,也是他小说的非垃圾部分,共7部中篇、5部短篇。俊海兄的小说除了吸引人的故事之外,还有浓郁的悲伤、奇特的人物。人物命运和小说的主题都能让读者歪着脑袋认真地想几下。因为他不是掉书袋的作家,所以他小说的社会内容丰富。他喜欢巴尔扎克说的“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他主张要写出好小说,一定要去调查和研究社会。他说如果不调查、不研究,他就无敢保证能写出生活的丰富和变化,也无法深刻地认识现实。这些话,20多年前他是绝对说不出来的。那时候,他只注意作家们的逸闻趣事,就像今天的人们爱好影视明星的绯闻一样。

每次看见他,我就会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想起我爱好文学的初期阶段。他常常成为我回忆的催化剂,成为我穿越美好时代的弹簧。鉴于此,我愿意推荐他的小说,愿意在他的文字里寻找过去的气味。

2012年3月22日

(东西: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广西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