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6132000000028

第28章 本研究的优点、创新点和局限性

面对当今世界自然生态、社会人文生态和人的心性生态“三大危机”,人类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提倡生态中心主义以唤醒人们生态理智的同时,还必须对人的现实存在有一种批判的意识和超越的精神,也就是说要拥有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的视角并与其他学科联手来研究和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有学者提出:生态学与绿色科学的任务是用猛药救死扶伤以拯救自然生态危机;生态伦理与法制的任务也是用猛药治疗社会流行狂妄病以限制与规范社会公众行为;生态哲学与宗教的任务是用温药调理人的良心与心智以确立人的生态意识与生态理念;生态美学与诗文艺术则不用药而用美感熏陶以培养人的生态情怀与审美旨趣。姑且不去谈“四分法”是否成立,该分法至少给出两点思考:一是拯救生态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哪种学科都无法独当一面地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二是无论什么学科都有其强项与弱点,世界上没有万能和完美的理论和范式,生态语境下的学科只要把自己的宗旨定位在有利于消除或减轻生态危机这一视域上就应该免受求全责备的非难,任何学科、任何理论与范式都不要奢望一劳永逸地解决生态问题。

一、本研究的优点与创新点

本研究提出的以“返朴归真”思想为哲学基础、以“天人合一”为审美终极旨归的老庄生态美学思想“道性同构”范式,包含了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有机整体自然观的构筑,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构筑,对人与自然对立观的否定和人与自然和合共生、协同进化理念的构筑,对人类强势霸权观的鞭挞和人与自然万物、当代人之间和代与代之间公平思想的构筑。诠释老庄生态美学思想和构筑“道性同构”范式,旨在为生态哲学与美学存在论的丰富内涵和确立天人和谐审美观奠定基础,同时为当代人通过人性修养以完善自我精神、通过回归自然与万物灵性的交流以生成生态审美情怀,通过寻找“回乡之路”——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以臻及审美生存的“适然世界”而发挥观照作用。

本研究从生态美学生存观的高度深入研究人与自然生态、人与社会人文生态和人与自身心性生态的关系,以及人在面临危机时如何审美生存等问题,这对促进人的生态意识和绿色精神的确立、社会生产方式和生存文化的转型以及广大民众生活方式、价值观与审美观念的转变,推进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参考价值。其优点与创新点主要是:“疏浚了一条历史文化脉络”、“打通了一条中西文化通道”和“导出了一个新型的审美生存命题”,同时还提出与诠释了一些新观点。

第一,疏浚了一条历史文化脉络。本研究提出并诠释了以“返朴归真”为哲学基础、以“天人合一”为审美终极旨归的老庄生态美学,提出并构筑了“道性同构”范式。这是本研究的一个优点。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中国生态哲学与美学丰富了内涵,而且更在于疏浚了中国古代生态智慧与当代人寻求和谐生存方式及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历史文化脉络。

追渊溯源,无论是宇宙生成观维度还是人类生存观维度,“天人合一”思想都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观点。《周易》的阴阳变易理论,最早提出人应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阐明了天地、阴阳对立统一、和谐一致的普遍规律。老庄生态审美思想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非常美妙的奇葩。老子的“自然”、“无为”生态审美观和庄子的“齐物”、“逍遥”生态审美观都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不可强不为而为之,要充分尊重万物生存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平等,要懂得放下物欲、减轻物累,逍遥自由地生存于天地大美之境。老子“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揭示了中国早期的生态审美思想:人应克制个人欲望,顺应万物本来的情形,维持自然万物本来的状态。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自由思想,反映出人不满于现实生存非自在的状态,向往超越现实达到自身与自然自由统一的审美生存状态,是人类早期的生态审美存在论。此外,儒学从关注社会人文生态、佛学从注重人的心性生态的不同的角度宣扬“天人合一”的超然思想。这些早期的生态审美思想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都是人类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现代生态哲学与美学的发展可以使我国早期的这些生态审美思想同当代文化结合,重新放射出思想光辉。“浙中绿岛”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范例,是老庄生态美学思想“道性同构”范式在当代社会的伟大实践。武义案例证明,老庄生态美学思想“道性同构”范式,是力主人与自然生态、人与社会人文生态、人与自身心性生态和谐统一的,当代人在深刻领悟运用了“天人合一”思想所包含的诗性智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之发挥成宇宙之道,昭示人的心性配合宇宙之道的审美体认和体验范式,从而实现了人生境界、哲学境界与审美境界的高度统一,积极地推动了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道性同构”范式的构筑顺利疏浚了从老庄生态智慧到当代生态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文化脉络,使当代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找到了源远流长的理论基础,同时也给古老的生态审美思想赋予了鲜活的时代精神。

第二,打通了一条中西文化通道。本研究以新的视域发掘了老庄生态美学思想,将“道”的两个基本特性“虚极”与“静笃”设定为两条审美进路的基点,通过诠释“自然而然”宇宙之道和“无为而为”人类之德两个审美维度以通达“和合共生”的自然衍化优态境域和“诗意栖居”的人类生存至美境界。这是本研究的又一个优点。其意义不仅在于阐明了在老庄生态美学观照下当代人审美存在何以可能,而且更在于打通了从老庄“返朴归真”生态审美生存思想到海氏“诗意栖居”生态审美存在哲学之间的中西文化通道。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人通过生态审美实现诗意存在虽然带有乌托邦的性质,但它凭借生态的情怀与审美的态度超越了现实的工具性与功利性,从而克服人类的贪婪、自私和短见。生态审美是一种原发于心性深处即灵魂天性上的意识活动,生态审美意识凭借自然内在的魅力(中国古代谓之“气”、当代西方叫做“场”)可以突破理性的控制和超越现实的羁绊,人潜移默化地不知不觉地产生对大千世界乃至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生命的审美感、亲和感和同情心。在生态审美活动中,人类摆脱了“低俗粗陋的实际需要”,欣赏自然、热爱自然、融入自然。“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审美情怀。人一旦确立了审美生存方式,审美就成了一种生命的需要也即精神的需求,就会超越物质需要的层面而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从而克服主体性偏颇而建立起人与自然的主体间性关系。老庄生态美学旨在通过自然、无为、齐物、逍遥的审美过程,使人的心性密切配合宇宙之道而臻及“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它与海格德尔通过“天地神人四方游戏”审美过程而实现人“诗意栖居”的生态审美存在论有着天然的关联。而“道性同构”范式的确立直接打通了从老庄到海氏的中西文化通道,从而使生态美学在新的维度上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主体间性审美存在的高度。人类不仅应该放弃人类中心主义“万物有用”的纯功利观的立场上看待自然,也不仅应该站在一般生态学“万物有命”的生物观立场上看待自然,而且更应该站在生态哲学与美学“万物有命有灵有性有美”的整体的本质的审美立场上来看待自然,把自然当作有生命、有灵性、有美质的主体来对待,把人对生态的审美当作最完美的生存方式和最高超的生存境界。生态哲学与美学预言,在中西生态文化特别是中西生态哲学与美学的不断交流与融合的情况下,“天人合一”将被视为人类生存的最高准则。当绿色成为全球社会的一种时尚时,当生态文化成为当代世界文化的主流时,当生态审美成为人类重要的生存方式时,生态问题就有望得到根本解决,从而人也有望诗意地栖居在适然世界之中。

第三,导出了一个新型的审美生存命题。本研究通过“浙中绿岛”武义案例的考察与应用,为当代人全面树立现代生态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和自身心性的关系,自觉珍视和保护自然生态,促进生态文明进程并关注人类自身心性的净化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同时为当代审美生存不仅不应该排斥现代化而是应该合理利用现代绿色科技以保护、拯救和优化生态环境,以实现人类生存于“适然世界”的优态境域提供了鲜活的佐证。这是本研究的创新点所在。其意义不仅在于证明了老庄生态美学思想在接受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检验后所具有的时代价值,更在于导出了“人,活在上帝与牛顿之间”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存命题,以及为当代人何以实现更新更美更有境界的“活”的应然性、必然性和适然性给出了一个形而上的启示。

一个能揭示自然时空奥秘和生命存在真谛的新命题的诞生往往就意味着一场文化革新的来临或者说意味着文化观念的历史转向。存在哲学与美学在世界文化史上曾有两次大的转向:17世纪,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并将此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确认“我”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从而导致我与世界相分离的二元论,形成了人与自然相对立的存在方式。人类生存文化的第一次历史转向,使人类远离了老庄倡导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存在境界,从而也使人类一步步陷进生态危机的深渊。20世纪,海德格尔以“天地神人四方游戏”的“此在”为基石,通过此在规定、此在话语、此在操心、此在意愿进行一系列哲学思辨,使存在的展现和本质在“此在”中得到一一领悟,并最终走向“诗意栖居”这一存在的至美境界,从而又将人的生存方式转向“世界返魅”的新轨道,人类在生存文化的第二次历史转向中重新看到了走出危机、通达诗意生存的希望。可以说,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完成了人类生存文化的第一次历史转向,将人类引向依仗“牛顿”而远离“上帝”的“必然世界”,从而导致人类中心主义猖獗,过分地扩大了现代科技的万能作用,最终造成生态危机,使人远离自然而无家可归。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的存在命题完成了人类生存文化的第二次历史转向,重新将人类引向接近“上帝”而远离“牛顿”的“应然世界”,但是人在精神境界上回到了“上帝”的身边却在现实生存的层面上又无法拒绝现代化并且对现代科技表现出越来越显然的依赖性,这样就造成了人的身与心处于矛盾纠缠之中而成了无意识的分离状态。心向往自然的、本真的、诗性的、审美的“应然世界”,而身却依依不舍,逗留于充满现代化诱惑的、实在的、知性的“必然世界”之中,从而使海氏诗意存在理论陷入无意识身心分离和无法通过实践检验而缺乏现实意义的困惑之中。21 世纪初,余潇枫针对“必然世界”与“应然世界”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范式所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理论缺陷,发现了“应然”与“必然”之间通过审美思想的沟通与哲学范式的规定而可能找到某种“适然”的审美生存之平衡点,提出了“人,活在上帝与牛顿之间”的审美存在命题,旨在将人引向既不违背“上帝”神圣精神旨意又不拒绝“牛顿”现实文明成果的“适然世界”。可以说,这是人类生存文化的第三次历史转向。在这一人类生存文化新的历史转向时,人类终于找到了既适合自然又同时适合自己、既亲近“上帝”又不排斥“牛顿”、既注重高超精神境界又不拒绝正常物质需求的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双重文化旨归的生存美学思想。本研究导出的“余氏命题”必将为传承、借鉴和创新老庄和谐生存审美思想和海氏诗意存在审美理论,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心性关系,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现代科技,引导人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从而诗意栖居在“适然世界”而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同时,本研究还提出和诠释了一些新观点:一是对“三生万物”的“三”传统主张为天、地、人“三才”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三”是指天、地、气“三元”,天与地在气的中和下衍化创生出人与自然万物。这一观点可以从生物学考古阐明的蓝藻等早期生物诞生于迄今35亿年前而人类诞生于迄今 300 万年前的历史事实得到证明。这就把人重新放置于与万物平等的生态位上,从宇宙生成的本原上避免陷入人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理论陷阱。二是诠释了余潇枫“顺道”新道学论,从而超脱了长期以来围绕老子道学的核心思想究竟是“自然”还是“无为”的争论,同时也否定了关于“自然即无为,无为本自然”两者无分别的传统道学观。三是通过“浙中绿岛”案例调研,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完全可以在不牺牲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实现生活富裕;完全可以在确保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构成危害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物质生活需要;完全可以利用“绿岛效应”,在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四是提出了“返朴归真”新内涵——回乡之路既是寻找家园的过程,也是构筑家园的过程,从而为古老的“返朴归真”思想注入了时代精神,即不仅是返归到原始状态,而且是通达到更适合于人与万物衍化创生的适然世界。五是提出“道性同构”范式的时空限度性,“人性”可与宇宙之道同构,但不可能同一,人性与天道在时空上永远存有一定的天然距离,这样就可以正确把握天人合一观,避免造成天人混淆的听天由命消极观或人定胜天狂妄观。六是提出“生态和谐发展观”新概念,这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的否定,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补充与完善。它为即将到来的生态文明社会确立新的发展观提供了参考性思路。七是揭示了人类即将迎来的“生态社会”将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自我心性高度统一和谐的理想社会,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形态,最终都将殊途同归通达“生态社会”。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一,论据不够充分,在工业化的当下可用于借鉴的现实经验比较缺乏,一些提法可能缺少足够的理论基础与事实依据的支撑,研究的方法也可能会出现不够完善的现象。就“老庄生态美学”这一提法来说,本研究的理解是:生态哲学是对人的现实存在的反思和批判,从而树立生态的生存方式;生态美学则旨在引导人们通过审美进入生态存在的境界。鉴于老庄生态思想有着哲学理性与美学韵味兼容的特性,本研究提出了“老庄生态美学思想和哲学范式”的概念,但作为一种学术理论体系是不够成熟的,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拜师交友结社以不断地规范、完善和发展这一研究课题。

第二,需要论证的关系比较复杂,纵向从先秦道学“天人合一”思想到当今“浙中绿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横向从中国老庄“返朴归真”哲学思想到西方达尔文“适者生存”生物进化论,再到海德格尔“诗意栖居”存在主义理论,又回到当代中国余潇枫“适然世界”生存命题等,时间、空间、学科领域等跨度都很大,研究驾驭的难度较大,整个研究论文难免存有零散的现象。这些缺点有待于今后在深入研究时予以重视与克服。

第三,余潇枫教授针对“必然世界”与“应然世界”两种生存范式所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理论缺陷,提出了“人,活在上帝与牛顿之间”的存在命题,旨在将人引向既不违背“上帝”神圣精神旨意又不拒绝“牛顿”现实文明成果的“适然世界”。为当代人提供了既适合自然又同时适合自己,既亲近“上帝”又不排斥“牛顿”,既传承老庄生态智慧又不抵制现代科技文化的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生存美学思想。本研究倡导的“余氏命题”必将为传承、借鉴和创新老庄和谐生存审美思想和海氏诗意存在审美理论,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心性关系,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现代科技,引导人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从而生活在“适然世界”而发挥理论指导作用。但是,“余氏命题”是一种崭新的审美存在观,在理论体系上还需要进一步建构与完善。再者,本研究对其缺少系统研究和深层解读,因此对个人认知因素依赖性较强,研究结果存有效度问题。况且“适然世界”是一个理念也是一种实践体验,其实现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动态过程,仅仅通过某个既定区域的实地调研很难获取共性全面的案例和翔实可靠的数据。也就是说,“浙中绿岛”的实践经验不一定适合于中国的大西北或者南非等区域与国家,因此研究结果存有实际应用价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