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华帝王(第二卷)
6128800000010

第10章 宋武帝刘裕

武帝刘裕

京口起兵朝中辅政

刘裕的飞黄腾达,当追溯至元兴元年(4O2)发生的一场大动乱。这年,朝廷以尚书令司马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诸军事、加黄钺,以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发军讨伐荆州都督、桓温之子桓玄。但由于司马元显怯战、刘牢之被收买,桓玄挥师进入建康,从此总揽朝政大权,成了东晋的主宰,而刘牢之这一北府名将,最终也没能逃出桓玄之手。

刘牢之死后,桓玄又先后杀害北府将领吴兴太守高素、辅国将军竺谦之、高平相竺郎之、辅国将军刘袭、彭城内史刘秀武、冀州刺史孙无终等。一时间,北府将领人人自危,惶惶不安。刘裕却镇定自若,他知道自己还不够格,桓玄不但不会杀他,反而会起用他。果然不出所料,桓玄任命从兄桓修为南徐、南衮二州刺史,镇守北府(京口)以后,桓修就以刘裕为中军参军。刘裕后因击破卢循之功,又加官彭城内史,深得桓氏倚重。他不露声色,表面上对桓氏忠心耿耿,暗地里却加紧活动,团结了一大批北府军中下级军官,时刻准备举旗倒桓。

桓玄进入京师之初,罢黜奸佞,提拔贤才,故京师人人欣然,认为从此可平安度日。好景不长,桓玄很快露出了凶相,奢豪纵逸,政令无常,朋党互起,凌侮朝廷,众心失望。

元光二年(4O3)九月,桓玄加快了篡位的步伐,封楚王,加九锡,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了。十二月,桓玄正式即皇帝位。刘裕随桓修入朝庆贺。桓玄一见刘裕,便觉他气度不凡,对司徒王谧说:“刘裕风骨不俗,看来是个人杰。”以后每当游集,都对刘裕另眼相看,引接殷勤,赠赐厚礼。刘裕见桓玄如此看重他,心中甚觉不安,但表面上一点不露,依然不卑不亢,谦恭有礼与其周旋。桓玄的皇后刘氏对刘裕很不放心,私下劝桓玄:“我见刘裕龙行虎步,风度不凡,恐终不能为人下,不如早点除掉他。”桓玄答道:“我刚刚平荡中原,眼下正是用人之际,非刘裕无可用者。等关、河平定后,再作打算吧。”

元兴三年正月,刘裕与何无忌同舟返回京口。一路上,二人密谋回京口后立即分头联络各路反桓之士,以恢复晋室之名,兴兵进京,推倒桓玄。

元兴三年(4O4)二月,刘裕与何无忌、檀凭之等百余人在京口起兵。清早,何无忌身穿传诏服,诈称是朝廷敕使,居前,徒众随其后,一齐冲入,高声大呼,城中吏士惊慌四散,无人敢反抗。桓修毫无防备,当即被斩首。刘裕看着桓修的首级,放声恸哭,下令厚加殡殓。忽然军吏前来报告,桓修司马刁弘得知城中起事,率文武佐吏前来攻城,现已到了城下。刘裕当即登城,高声对城下讲:“郭江州已在浔阳奉天子反正,我等受密诏,诛除逆党,桓玄今日想必已经枭首于大航了!诸君难道不是大晋之臣吗?今日前来,想干什么?”因晋安帝司马德宗被逼退位后,居于浔阳,所以刁弘等人听了刘裕的话,也就信以为真,引兵而退。

桓玄闻知刘裕等举兵反,忧惧无计。有人见他这样害怕,很不理解,对他说:“刘裕等人乃乌合之众,势力微弱,必然不会成功,陛下为何如此忧虑?”桓玄摇摇头,叹道:“刘裕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斗粮之储,而樗蒲却一掷百万;何无忌酷似其舅;这些人共举大事,怎敢说他不会成功!”说完,仍愁眉苦脸,惶惶不安。

三月,刘裕率军与桓玄手下的骁将吴甫之在江乘相遇。刘裕手执长刀,大呼一声,率先冲入敌阵,士兵见状,人人奋勇,无不以一当十,只一战便斩吴甫之,大获全胜。刘裕乘胜进击,遇到了右卫将军皇甫敷的阻击。刘裕与檀凭之各带一支人马与敌决战。檀凭之战败阵亡,只剩刘裕孤军作战,被敌兵层层包围,只得背倚一棵大树与敌厮杀。面对强敌,他面无惧色,越战越勇。皇甫敷高声呼喊刘裕:“汝欲怎样死法!今日是死定了!”刘裕怒目圆睁,大声叱责,皇甫敷挺戟猛刺,慌乱中竟未刺中。正在危急时刻,刘裕的援军赶到,一箭射中皇甫敷的面额,皇甫敷应弦倒地。刘裕挺刀向前,只见皇甫敷挣扎说道:“君有天命,我死后只求君能照顾我的子孙。”刘裕点头,斩其首,又对其后代厚加抚慰。

刘裕这两仗打出了威风。桓玄听到两将战死的消息大惊,一面继续派将出战,一面悄悄预备舟船,准备形势紧急就溜之大吉。

桓谦率大军迎战刘裕,无奈部下多为北府人,都畏服刘裕,没有斗志。而刘裕兵将斗志正旺,刘裕身先士卒,将士皆殊死而战,喊杀之声惊天动地,鼓噪之音震动京邑,桓谦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桓玄闻讯,率亲信数千人,诈称出战,坐船逃遁而去。刘裕率军乘胜进入建康城,派刘毅、何无忌追击桓玄,自己坐镇京师。

刘裕进入建康之初,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应付自如,指挥若定,他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因而政纪肃然,令行禁止,拨乱反正;他的主簿刘穆之鼎立协助,入京后,凡重大处分刘裕都委托于他,他也尽心竭力辅佐刘裕,虽时间仓促,但事事得体,件件有方。又发布命令纠正桓玄时弊病,不过十日,建康风俗顿改,民心安定。

四月,刘毅等在峥嵘州(今湖北鄂城县)击败桓玄军,桓玄败退江陵,不久被杀。次年三月,白痴皇帝司马德宗被迎回建康,重登皇帝宝座。四月,刘裕以南徐、南青二州刺史的身份领北府兵回镇京口,后解南青州刺史,加领南衮州刺史,北府旧兵全掌于刘裕一人手中。

入京辅政功成自威

义熙四年(4O8)正月,尚书右丞皮沈来到京口,首先面晤刘穆之,称朝中计议欲以中领军谢混为扬州刺史,还有人建议刘裕在丹徒领扬州刺史一职,朝事实际上交给尚书仆射孟昶处理,朝廷命他来征求刘裕的意见。刘穆之一面听着,心知按功名与实力,本应由刘裕入京继任扬州刺史,而如今却提出了这么两条建议来,分明是刘毅等人不愿让刘裕入京辅政而定的计谋!想到这里,他对皮沈说要上厕所,就急急走了。他匆匆写了一张纸条:“皮沈始至,其言不可从。”刘裕正在与皮沈谈话,从左右手里接过条子看后,就暂令皮沈外出,将刘穆之召进,问:“卿讲皮沈之言不可从,是什么意思呢?”刘穆之便将自己的想法一一陈述:“公兴复晋室皇祚,勋高万古。既有大功,便有大位。仁大勋高,难以持久,公观今形势,岂能居谦自弱,甘心作一守藩之将呢?刘毅、孟昶诸公虽然当初一时推功,却并非宿定的臣主之分。公与他们势均力敌,最终必会互相吞并。扬州为朝廷根本,不可交给别人。一旦失去权柄,就再难得了。”刘裕听了这一番话,早就动了心,他何尝不想入京辅政,掌握朝廷大权呢!只是自己位高权重,若伸手要扬州刺史一职,怕引起朝野疑心,影响自己的形象。刘穆之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继续说道:“公功高勋重,不能直接要求任扬州刺史,不然,朝廷疑畏交加,异端互起,必引出大祸。现今朝议如此,可先暂且应酬一下,最好的办法是公先回京师共议此事,公一旦入京,他们决不敢越过公而另授他人了。”刘裕听了连连点头。

刘裕进京后,朝廷果然以他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总掌政事。义熙五年(4O9)二月,南燕主慕容超派军攻破东晋宿豫(今江苏宿迁县),不久,南燕又侵扰济南。南燕的侵扰引起了东晋人民的强烈反响,要求讨伐南燕的呼声甚高。刘裕经过分析权衡,认为征伐南燕一来可以满足人民的抗敌要求,二来如果征伐成功,自己的功业声望就可以完全压倒刘毅等人,因此立即下令北伐南燕。

刘裕北伐南燕的打算立刻遭到朝廷一些人的反对,豫州刺史刘毅竭力阻止刘裕亲自带兵北伐,说宰相远出,易倾动根本。刘裕不听,决意亲自出征。四月,刘裕率水军自建康出发,沿淮河、泗水到达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又沿陆路出发,六月,进围广固(今山东青州市西北)。慕容超慌忙向后秦求救,姚兴不敢轻举妄动。刘裕精神抖擞,指挥大军全力猛攻,次年二月,攻下广固,灭南燕,生擒慕容超,送至建康斩首。

这次北伐南燕的胜利,收复了青、衮广大地区,朝廷内外无不赞颂刘裕的功德。刘裕的功业,此时已经超过祖逖、桓温,他的声望一下子大大提高,朝中再也无人能与他相抗衡了。

此时,突然接到报告,卢循、徐道复反,已攻下长沙、巴陵(今湖南岳阳市)、南康(今江西赣州市)等城,兵锋直指建康。江州刺史何无忌自浔阳(今江西九江市)南下,抵御徐道复,战死于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刘裕听到这一消息,大惊失色,慌忙班师南归,把大队人马甩在后面,只带了几十人,于四月间赶到建康。

刘毅听说卢循、徐道复挥师东下,直指建康,决心率军与其交锋,趁机显示一下自己的能耐。刘裕写信劝阻,并派刘藩前往谕止。刘毅见信大怒,对刘藩说:“当年只是一时推功而已,你就以为我真不如刘裕!”说完,把信狠狠地摔在地上,率舟师二万,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溯江而上,阻击卢、徐。五月,二军战于桑落州(今江西九江市东北),刘毅大败,丢掉全部船只和辎重,只带了几百人狼狈逃回。

刘毅兵败的消息传到建康,顿时人情汹汹,惶惶不安。由刘裕带回的军队,因连续征战,士卒多有创伤,有战斗力的只剩数千人。因此,朝廷里人言藉藉,都欲迁都,认定了刘裕难以抵御卢循,再三恳请迁都。刘裕坚决不同意。

卢循击败刘毅后,从被俘士兵口中得知刘裕已经赶回建康,心里害怕起来,欲退还浔阳,攻取江陵,据江、荆二州以抗朝廷。徐道复力主乘胜进击,卢循犹豫多日,才勉强同意进军建康。这样,刘裕就赢得了周密布置的时间。卢循率大军兵临建康城下时,刘裕已完全做好了防卫准备。经过近两个月的相持,卢循一无所获,终因帅老兵瘦,只好退回浔阳,准备西取荆州。刘裕亲率大军出战,在破冢(今湖北江陵县东南)、大雷(今安徽望县)等地大破卢循军。刘裕得胜后,得意洋洋地回到建康,派遣其他将领继续追击围歼卢循等。义熙七年(411)二月,朝廷军攻克始兴,徐道复战死。四月,卢循在交州(州治龙编,今越南慈山、仙游地区)兵败投水而死。

刘裕在镇压了卢循、徐道复之后,威望进一步提高,官至太尉,自感羽翼丰满,该进一步采取行动了。

翦除异己扫清道路

刘毅在桑落州遭惨败以后,威信扫地,后来为了挽回声誉,竭力要求追击卢循,刘裕接受长史王诞的建议,不让刘毅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自己亲率大军征讨卢循,以刘毅监太尉留守,总管后方事宜。刘裕得胜而归,威望大增,刘毅却毫无建树,更增添了怨望之情。不久,刘裕下令迁刘毅为荆州刺史。刘毅见刘裕居中掌权,自己只是镇守一方的藩将,心中不服,便欲利用荆州的军事力量,与刘裕决一雌雄。

一日,刘裕接到刘毅的请求,要兼督交、广二州。刘裕虽然知其有野心,但仍然很痛快地答应了。不久,刘毅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请以丹阳尹为南蛮校尉后军司马,毛修之为南郡太守。刘裕压住心中的不快,又一次痛快地答应了刘毅的请求。接着,刘裕安插自己的亲信刘穆之任丹阳尹这一重要职务。刘毅又请求到京口为先人扫墓,然后再西下赴任。刘裕欣然同意,并亲自赶往仉塘与刘毅相会。

刘毅到江陵赴任后,独断独行,变易地方守宰,安插亲信,又擅自割豫州文武、江州兵力达万余人自随。对此,刘裕都假作不知。不久,身患重病的刘毅上表朝廷,请求让堂弟、衮州刺史刘藩担任自己的副手。刘裕知时机已到,表面上答应,暗地里迅速作好了讨伐荆州的准备。

刘藩自广陵刚一入朝,就被逮捕,罪名是与刘毅、谢混共谋不轨。刘裕以诏书宣布刘毅等罪状,赐刘藩、谢混死。又亲自率大军讨伐荆州,派手下的两员得力战将王镇恶、蒯恩为前锋,火速出发。

王镇恶与蒯恩都是刘裕一手提拔起来的战将。王镇恶是前秦名相王猛之孙,秦亡后辗转随叔父入晋。他熟读诸子兵书,果决能断,有大将之才。征广固伐南燕时,有人向刘裕推荐王镇恶,刘裕急派人将其召来,二人相见后只交谈了一会儿,刘裕便暗暗称奇,留其在府中住了一夜。第二天,他把王镇恶介绍给诸佐吏:“镇恶是王猛之孙,真所谓将门有将啊。”又马上给王镇恶任以官职,留在军中。在以后的征伐中,王镇恶屡立战功。

蒯恩出身贫贱,当年东晋征讨孙恩时,他被县里派往刘裕军中服劳役,充当马士,负责备马料。他身高力大,常背大捆,而心中热切盼望能有冲锋陷阵建立功业的机会,有时把马草扔在地上,怅然叹道:“大丈夫弯弓三石,奈何充当马士!”刘裕听说后,立即发给他器仗,令其随军作战。蒯恩以其勇猛忠谨,甚得刘裕的喜爱和信任,成了他的心腹将领。

王镇恶与蒯恩率百舸为前锋,诈称是刘衮州西上,所以荆州方面毫不提防,很快就到了距江陵城2O里的地方。二人舍船率兵步行,突然出现在江陵城内,经过一天的激战,刘毅兵败自杀。

刘裕率大军来到平定后的江陵,采纳原刘毅府中谘议参军申永的建议,宽租省调,节役原刑,礼辟名士,荆州人大悦。

豫州刺史诸葛长民是与刘裕共谋举事者之一,及刘裕执掌朝政,二人就开始貌合神离。刘裕征讨刘毅时,明里以诸葛长民监太尉留府事,暗里又特派刘穆之防备他。刘裕自江陵班师还建康,诸葛长民天天与公卿大臣在新亭奉候,都未能迎到。忽听刘裕已乘轻舟于夜里人不知鬼不觉回到东府了,不觉大惊,连忙登门问候。刘裕热情邀请诸葛长民共坐,屏退左右,二人畅谈起来。连平日很少谈到的事都提及了。诸葛长民见刘裕如此推心置腹,无所不谈,心中疑惧尽消,痛快极了。正在这时,刘裕事先安排埋伏于幔中的壮士丁旰突然冲出,于座中将诸葛长民杀死。

义熙十年(414)三月,谯王司马文思擅自捶杀国吏。司马文思是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的长子。司马休之在刘毅死后接任荆州刺史,颇得江、汉民心,刘裕对此很不高兴,但又不好无故加罪于人。现在其子犯罪,正是机会。刘裕先诏令诛杀司马文思的爪牙,宽宥司马文思。司马休之闻讯,上疏谢罪,请求解除荆州刺史一职。刘裕不准,却将司马文思送往荆州,让其父处置。司马休之上表请求废掉司马文思的王爵,并又一次写信给刘裕谢罪。刘裕对此大为不满,认为其不亲自杀子,就是包庇儿子,并以此为借口,准备兴兵西讨。

次年正月,刘裕亲率大军征讨司马休之。雍州刺史鲁宗之认为自己早晚难被刘裕所容,与儿子竟陵太守鲁轨起兵应司马休之。司马休之上表罗列刘裕罪状,勒兵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