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愫眼看世界
6124400000037

第37章 动物的天堂——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小记

天刚蒙蒙亮,低沉的狮吼划破微微泛青的夜空,传向克鲁格国家公园的每一个角落,唤醒了尚在沉睡中的动物,这便是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一天的开始。这也是央视《动物世界》专题里的一个镜头。和动物同时苏醒的还有我们这帮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

为抢行程,清晨六点半我们就被叫早做出发前的准备。太阳刚刚露脸,我们就已在赶往克鲁格国家公园观光的路上。

北半球的冬季时分,正是南非这个南半球国家的盛夏,在两百多公里的里程中,尽显一路的是非洲草原的优美风光,在习惯寸土寸金寸良田的中国游客眼里,这里平展展的大地,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灌木和特有的非洲风景树,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一切让人耳目一新,奇美无比。

所去的目的地属南非北部高原地带,到处都是平展展的地,少有山峰丘陵。平地里最多见的是我们亚洲也有的野鸡毛草和狼尾巴草,这种草是一年生植物,一般长得比较旺盛,在非洲这里竟然长到了半人多高。这给野生动物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空间,难怪人们习惯称非洲为动物的天堂。

南非人口较少,一路上很少见到村庄人烟,见到了一准是大片、大片的住宅区,房子建得简单但有特点。在这里居住的几乎是清一色的黑人。应该说南非自黑人当政以后,黑人平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改善明显,一路上看到的就是证明。只是一路几乎没有看到粮田,不知这里的乡下居民吃什么。偶尔看到宅院里或住宅旁有一些即将成熟的玉米,路口上不时能见到卖煮熟的玉米棒子。

笔直的公路上很少见到车辆,车速大都很快。所以不时能看到被车辆撞死撞伤的动物。

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植被更好的克鲁格国家公园。大家在很有特点的公园门口照了相,作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后,仍集体乘车进园。

克鲁格国家公园,位于南非共和国的东北角,与莫桑比克毗邻,是非洲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其动植物的多样性和完善的旅游设施著称于世。

公园于1898年由当时的川斯维尔布尔共和国总统保罗克鲁格创建,目前面积扩充为2万平方公里地域,南北纵深350公里,属于亚热带气候中平均海拔两三百米的低地丛林。

克鲁格国家公园占地约为台湾的三分之二那么大,拥有全南非最丰富的动物及生态资源。公园里有多条通往深处的道路,其中又以南部的环状路线最为著名,由史库库莎绕行南部一圈,至少可以欣赏到二三十种动物,非常适合作一个整天的路线规划。若想在公园内过夜,有很好的住宿条件,天晴时入住公园内还可以欣赏到旷野中一望无际的星河。

我们的行程没有那么充裕,只有区区两小时的预先安排。没有料想的是,我们进公园走了那么长的一段路,竟没有见到一只动物,就连一只耗子也没见着,尽管大家的两只眼睛都一个劲向四周搜寻着。地陪导游有些坐不住了,说了许多缓解焦躁情绪的话,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和导游有什么相关,只是忧虑动物数量的减少罢了。

当然了,我们来的季节和时间都不是观赏动物的最佳时间。中国的冬季是南非的夏季,水源集中,动物常聚集在水源附近,只要绕行有水的地方便很容易找到动物。而一天中午的气温高,动物多半懒洋洋地躲在树影下休息,不但不容易找到它们的踪迹,也很难猎取好镜头。清晨与黄昏是动物活动力最强的时候,而入夜之后虽然视线不良,却最适宜观赏动物猎食。我们进园的时候接近中午,什么条件都没沾上,所以见到动物的概率就小。

克鲁格国家公园路况良好,主干线都是柏油路,支线小路则为碎石路,据说全公园内建有2300公里长的道路网络,其中900公里为柏油路。依据公园守则,公园的开放时间是每天的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内游客可集体乘车和自行驾车沿规定的道路行驶,但绝不可以超出指定的道路。路标指示明显清晰,车速限在50公里/小时,除了在营地和特定的观景区外乘客不准离开车辆,日落后国家公园内禁止擅自行车,以免伤害夜间出没的动物及避免由此造成的安全事故。公园内的路标多立在路旁矮矮的石碑上,不像一般道路上的标志那么高大明显,为的是不影响动物的行动。

进入公园有8个入口,我们从马里兰门进入这片巨大的自然保护区。第一个惊喜便是钻在保护区草丛中的羚羊,一时间大家的相机便纷纷“咔嚓”作响,紧接着是远处的角马,近处的斑马群。在全神贯注观赏斑马的同时,一头母野猪领着一群小崽从我们的车前穿过公路,有两个小东西还停下来回头看了看我们,挺搞笑的。大家纷纷把镜头对准这小玩艺儿时,它一溜烟钻进了草丛中,谁也没能拍到。

公园的管理员工作和驻地,墙上悬挂着数个动物头颅标本装饰物,大多是野牛和羚羊,尺寸巨大。

在这里,空气沉闷潮湿,茂密的亚热带丛林上空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云,但进入保护区后的心情却是明快的,虽然夏季并非是观赏动物的最佳时机,但在这片富含野生动植物宝藏的地区,发现新奇的事物并非难事。

成群觅食的黑斑羚掩映在树丛之中,稍有风吹草动便警觉地竖起耳朵,处在生物链底层的它们在公园内是拥有10万之众的大部队,是此地最常见的食草动物,也是大型猫科动物和犬科食肉动物的狩猎物。在适者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它们以量取胜,保持着自身的生存地位。它们亦是擅跑的健将,体态匀称健美,奔跑跳跃摆脱地球引力的姿势十分轻盈。棕褐色的毛发光洁润滑,晶莹闪亮的眼神永远显得天真无暇,上帝造物一定是赋予它许多爱心的。

导游介绍说,在适当的地点才能发现合适的动物,夏季因草木茂盛,很难一眼发现或寻觅到动物。当然只要静下心来,以好奇的眼光环顾四周你永远不会感到失望,到此的旅游者只要发现动物,便会停车关闭汽车油门,静静地享受与野生动物共处的奇妙时刻。

大羚羊、水羚、黑羚羊、白脸牛羚、跳羚、小羚羊等构成羚羊庞大的家族,在树木掩映之中没有见到太多种类的身影,倒是在一处不小的湖边见到上千只大群条纹羚羊种群,很是壮观,值此大家才隐隐约约感受到自己置身于非洲野生动物园。

兰角马,体型比黑角马大,常混迹于成群的羚羊和斑马当中,虽然面相迥异,实际上也是羚羊的一种,在旱季成群迁徙,具有在几十公里外嗅到水源的特异功能。羚羊的大家族中,或善跑或善藏或涉水,各自具有躲避捕食者的生存本领。在这里我们频频见到,兰角马聚集成群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它们不时四处张望。

斑马这种美丽动物不可不提,遍布全身的黑白道,给人类以启迪创造了车行道上的斑马线,从此便车走车路,人走人路,和平共享。斑马的条形色为保护自己起到了特殊作用,因为食肉动物都是色盲,成群奔跑中斑马黑白相间的条纹可以迷惑敌人,使其难以分辨出弱小的个体,在自然界中把色彩作为防身武器的这种方法可谓登峰造极。斑马野性不可驯服但很团结,有时遇到食肉动物袭击时会围成一圈儿一致把屁股冲外,如果真有不怕死的敢往上冲,可以好好蹄它几下子!

据资料讲,克鲁格国家公园总部萨库扎营地建立在萨比河畔,创立于1898年,园内设有图书馆,餐厅,邮局,加油站,洗衣店,银行,露天剧场,博物馆,警察局和飞机场,以及供国家公园住户孩子上学的学校。住宿设施为茅草屋顶的度假屋,设备齐全,价格当然不菲。

当地导游说,公园中有鸟类490多种,只要留心亦会有许多鸟不时映入眼帘,短尾鹰,白背兀鹫,鱼鹰,食蜂鸟,珍珠鸡,犀鸟和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飞羽,为保护区增添了更多的情趣。只是我们到的这天,运气没有这么好,见到的鸟类不多。

非洲象,平均每天消耗300公斤植物的最大动物,一年平均毁掉1000多株树木。由于惊人的食量,在非洲其它地区正面临绝迹,但在克鲁格却呈显过剩,自1967年以来已经有1.3万头象被有计划地捕杀,以保持公园内的生态平衡,南部非洲国家曾提议国际社会开放象牙贸易,收入所得用于完善保护区设施。我们在这里没有见到大象,也就没法知道它的风采,从以前在别的地方见到的大象情况看,象以庞大的身躯慢条斯理,却有丝毫不费吹灰之力地蹂躏树木。其实这种破坏也是自然生态的组成部分,大象为其它食草动物开辟了生存的空间,避免树木过于茂盛。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以匆忙的脚步走过这片巨大伊甸园的一小部分,并没机会目睹很多野生动物和动人的狩猎场面,甚至没有见到犀牛,长颈鹿和鳄鱼,这多少成为我们的遗憾。

来日方长,相信下次来访会有更奇妙的经历等待着我们。

二〇一〇年二月八日晚写于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