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愫眼看世界
6124400000034

第34章 开罗史话

一部影片《尼罗河惨案》,让年纪尚小的我对开罗有了粗浅的认识。可以说,那时候还没太弄明白世界有几大洲的时候,就知道有个开罗。当然仅此而已,即便是知名度极高的金字塔,我好像一点也没有听说过。

当然了,几十年过去了,对开罗的认识,以至对埃及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的认识,都上到了一定层次。即便还不曾到过这里,可它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突出的国际地位,足以让学者、让世人对其自觉不自觉地有个了解。

一般来说,中国人都有同情弱者的习性,对非洲、对中东阿拉伯国家似乎格外关注,我也不例外。从对“文革”后期的“亚、非、拉”朋友宣传画的痴迷,到中东后期几次战争,到巴勒斯坦人遭到美以强权的压榨,埃及阿拉伯联盟、对非洲联盟的领导作用,这一切,对我这个偏好关注世界局势变化的从文者来讲,对埃及对开罗是有足够关注度的。

从走出国门的那一刻起,就设想有机会去埃及去开罗走走看看,亲眼目睹老得不能再老的金字塔,亲身感受尼罗河水的温馨。但一直不曾有这个机会,后来的时间里,每走一个世界大洲,总盘算能去躺开罗,直到亚洲、欧洲、澳洲、美洲都走了一圈,开罗之行依然没有成行。随着中央有关出国考察政策的收紧,自知去非洲考察的机会变得越发渺茫了。

2009年11月下旬,有朋友推介去非洲旅游,说有特价团,我动了心思。这些年来,每次考察总要写出点东西来,已经积累了三十多万字,但非洲始终是个空白,我下决心要补上这一课。

2010年元月下旬,我总于鼓足勇气踏上了漫漫非洲路,走进了金字塔故乡,来老了尼罗河畔的明珠——开罗。

开罗,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首都,地处尼罗河三角洲靠南14公里处,城市人口近800万,是非洲最大城市。近年来,开罗省及其附近的吉萨省、盖勒尤卜省并入其中,组成大开罗。

开罗又是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整个中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

开罗的形成,可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的古埃及时期。但作为首都,则历史较晚。

由于太大太古老的原因,当亲身走进开罗时,却不知该从那里入手。认识开罗的过程是在导游的指挥下进行的,所以整个思绪只有跟着他的指挥棒高开低走。

说实话,可能是事先对开罗“印象画”画得太过完美的缘故,真正到开罗后,现实落差让人出乎意料。城区道路虽说宽敞,但是城建的气势、力度相对要差些,远远没有世界大都市的派头。相反,走出非洲第一大机场——开罗机场,到市中心去的一路上,见得最多的是低矮拥挤的民宅和公共用房。民宅之间分布密集,大多都是三、四层高的楼房,相互间摩肩接踵,没有行道树、四旁树,看不到应该有的街区、马路,楼房设计简单且窗户很小,楼的外观没有装饰,同行的旅友对此都感到不可思议。

开罗的高架桥不少,但和北京、上海、纽约、巴黎同级别的都市比,开罗的高架桥及道路设施显得落后陈旧了许多。首先是路面不够平整,斑马线时有时无,护栏和隔离带两侧厚厚的堆着垃圾,有的垃圾堆上还长上了草,街道上极少见到清洁工,相反,到处都能看到马路上厚厚的尘土、果皮、纸屑,街道算得上干净的是轮胎扎碾过的带状区域,其余就大同小异了,有的街道就是稀泥糊糊,让人无处下脚,堂堂的大都市,从高档汽车到掉了漆皮的破车,到马车、人力车,甚至骑人的毛驴、骆驼也堂而皇之的随便走在街上。此情此景,让人感觉仿佛身处在乡下的某个集镇。实话说,中国的县城城市化力度都赶得过这里。

开罗市内的楼层不高,即使市中心也大致一个样,一般四五层、六七层,式样较为老旧,颜色灰暗,和西方和中国的大都市崭新的高楼大厦别致的外部装饰比,黯然失色了许多。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开罗虽为伊斯兰中心,但它的建筑风格除众多清真寺外,穆斯林特点并不突出,不像也门,伊朗伊拉克清一色的方底尖窗,这可能与埃及长期受法老文化、信奉太阳神和受地中海文化及非洲地域文化影响有关。

话将说回来,翻开开罗历史画卷和走进迷人的尼罗河畔,开罗展现给世人的是辉煌独有的另一面。

追溯开罗,只能用有限的时间,透过时空隧道,在开罗的历史长河中徘徊、游弋,休憩,以寻找蛛丝马迹。

话说开罗,不能不先从金字塔的章回说起。金字塔,埃及独有、世界顶级的文物古迹,据史料记载,埃及全国现留存金字塔96座,而最大最耀眼的当属开罗城边的胡夫金字塔及其塔群。

离开罗市中心不远就到达胡夫金字塔群,尼罗河边有段地域就可以看见金字塔群中最高的两座。

从开罗市中心向西南乘车大约二十分钟,就到了胡夫金字塔入口处。和较为平坦的开罗城比,胡夫金字塔处在沙丘形成的高地上,站到这里,开罗全城可尽收眼底。盈门第一座金字塔就是胡夫金字塔,塔身原高141.5米,经几千年风蚀现高131.5米,相当于三十多层楼高了,四周底边长230米,是用230万块石块砌成,平均每块石头重2.5吨,据说当时动员20万民工用10年时间建设而成。

从外观看,胡夫金字塔就是一座规则的石块垒起的石山,打眼看也没有什么看头。但仔细品味,这个四千七百年的老古董,很是有些让人称道的东西,四条边长一样长,四条棱一样高,棱与底边的夹角一样均匀。四千多年前没有任何测量测绘设施,能把如此庞大的建筑工程从技术层面上掌握到如此精准,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况且,构成金字塔的石头间的接合非常严谨,石块之间没有任何粘合物,又都是那么随意放置。仔细观察和用手触摸,印象跟普通岩石没有什么区别,游客经许可可以不借用任何工具随意爬上去,就这么简单的手法垒成的塔身,几千年没倒没塌,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更称奇的是塔的内部,胡夫金字塔内有三处墓室,第一处原是胡夫的墓室。几年后,工匠们开凿了第二座墓室,有人认为这是安葬王后的,第三处墓室即实际安葬胡夫的地方,人们称它为“国王墓室”。游人可以进入塔内墓室参观,遗憾的是这次行程没有此项安排,据说,法老墓设计豪华,很是有些看头。

紧挨胡夫金字塔的是他的儿子建造的金字塔。此塔稍低于胡夫金字塔,很显然,做儿子的是不想也不能高于父亲的规格,第三座金字塔相对要小许多,紧接着后面还有一座变了形的低矮金字塔,有金字塔中的代表作胡夫金字塔,人们便无心再去了解其他金字塔。

绕过胡夫金字塔,乘车来到侧后的坡地,便是与金字塔齐名的狮身人面像。埃及古代法老的离奇想象真让人折服,法老们一生不仅要给自己建金字塔墓,作木乃伊身,还要雕凿狮身人面像。按他们理解,这样做一能体现威望,二能进入天堂。不过这些离谱的想法,太折腾贫苦百姓了。

狮身人面像的策划者有一个理由是能站住脚的,那就是认为狮子是力量的化身,因此古埃及的法老们把狮身人面像放在他们的墓穴外面作为守护神,开罗的狮身人面像距胡夫金字塔350米,面朝东,后身正对胡夫儿子哈夫拉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也叫“司芬克斯”,阿拉伯语的意思是“恐怖之父”,身长73米,高21米,脸部宽5米。它的头是按照哈夫拉法老的样子雕的,远远望去,这座怪兮兮的东西除了名气齐天外,可真没什么看头。

走近狮身人面像,先要穿过一处地下迷宫。很显然,这是当时的配套工程。这处迷宫没有什么太别致的地方,但它精美的几何体设计无不令人称颂,穿过地宫,攀上几十级窑洞式的隧道台阶,便到狮身人面像的近处。和金字塔不同,这里有形似城堡的石坎,与狮身人面像形成二十来米的空中距离,挡住了游人与狮身人面像的零距离接触。但游人能仔细地看到狮身人面像的全貌。

来此的人密密麻麻,挤得连路都走不过去,选个恰到的角度照相成了一件难事。汇聚到这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球人,什么肤色什么长相的都有,因为这里是埃及是开罗的精华所在,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相传司芬克斯常命令过路的人猜他给出的谜语,猜不出的人即遭杀害。说公元前1425年时期的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四世年轻时做过一个梦,梦中司芬克斯告诉他,自己不喜欢被埋在沙土中。图特摩斯做了国王后,下令把司芬克斯墓周围的沙土清除,然后把他的梦刻在一块石头上并置于雕像前,至今这块石头仍摆放在司芬克斯的前足上。

司芬克斯雕像雄伟壮观,表情肃穆,凝视远方,早年土耳其人攻打埃及时,曾以司芬克斯的鼻子和胡须做靶子打炮,严重毁坏了狮身人面像的面部结构,造成面部无鼻无嘴。据说被打掉的鼻子和胡须现存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有四千七百年历史的诱惑,来埃及观光的人不会错过去埃及博物馆参观的机会。

坐落于开罗市中心解放广场的埃及文物博物馆,建于1902年,是世界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埃及文物博物馆。该馆收藏有古埃及从前至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绘画、金银器皿,珠宝、工艺品、石碑、法老棺木,纸草文书30多万件,其中大多数展品年代超过3000年。

博物馆分为两层,展品按年代顺序分别陈列在上百个展厅中。一层陈列的是公元前27世纪到公元前22世纪古埃及时期和公元5世纪罗马统治者时代的文物,二层是木乃伊、珠宝、绘画、纸草文书和随葬品等文物。

游览开罗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参观埃及文物博物馆。从外观看,埃及文博馆没有多大气势,至少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巴黎卢浮宫、华盛顿国家航博馆比,矮小了不少。况且,烦人的是来此参观还不能携带摄像器材。

进入一楼大厅,古王国时期的卡夫勒王座像,盘腿书记坐像、拉赫梯普国王及王妃坐像,中王国时期的彩色木雕士兵像,新王国时期的拉美西斯二世等依次摆开。陈列最为突出的有第十八代法老王朝图卡蒙陵墓中出土的1700件文物,其中有金质御座、37公斤的黄金面具,黄金棺、黄金饰物,图坦卡蒙及王后的精美浅浮雕像,法老的撵车、兵车,王后的珠宝首饰和衣箱等等。

二层陈列有埃及历代一些法老及其后妃们的木乃伊,其中保存最完好的是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

此外,馆中还展出许多古埃及平民的日常用具,如各种木制、皮制的生活用品,梨、锄等农具,棍棒、斧、箭等武器,琴、弦、鼓、笛等文化用品。

在这里,你可以透过五千年时空隧道,了解一个完整的埃及。展品在常人眼里除了古老外,不在觉得有什么,有的展品甚至有些破旧,但无不散发着强烈的文化魅力和艺术魅力,无不钦佩人类祖先的伟大。

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流经非洲九国、流遍整个埃及的非洲母亲河。它以6700公里的长度冠以世界第一长河,当它流入和流经埃及时,全然成了能通航的黄金水道。在埃及的1530公里的流程中,形成了3到16公里的河谷,并在埃及中北部形成三角洲,浇灌了埃及三分之二的耕地,养育了百分之九十六的人口。

尼罗河流经开罗市中心,创造了两岸城市的旖旎风光。真切地说,在开罗,最叫得上漂亮、优美的城市风光就在尼罗河两岸,这里才真正有着气派的大楼,高级酒店和夜生活基地,从这个角度讲,开罗才够得上大城市。

真正和尼罗河亲密接触,是这天晚上的夜游尼罗河。傍晚时分,我们来到游船上,落座后便开始供应晚餐,晚餐是自助的正宗埃及风味,甜点较多,菜也不少。云南旅友小妹为大家请了红酒。

酒足饭饱后,集体欣赏夜色下的开罗市的迷人风光,当然,精彩不止这些,在船上还十分满足地欣赏了中东有名的“肚皮舞”。不由分说,“肚皮舞”是独具中东风情的一种舞蹈,舞者打扮美丽,穿着特定的演出服装,在极具中东特色音乐的伴奏下,偏偏起舞,不时有被欢快气氛感染了的年轻游客主动上前同舞一曲。

留存在心里的《尼罗河惨案》从此将演义成尼罗河难忘的美妙时刻。

开罗有被誉为“千塔之城”的美称,如到过这里你会体验到这不是夸张,偌大的开罗市到处都能看到形态不同,大小不一的清真寺。位于开罗市西北端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最具代表性。这座地势较高、规模宏大的清真寺,是模仿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清真寺的式样建造的。该寺建于1830到1848年间,带有浓厚的土耳其建筑风格。清真寺建筑规模宏大,特别惹眼的是那个大大的圆穹顶,周围还有多个小穹顶作为陪衬,四周是四幢细高的塔楼,对角线上有两座细长的光塔,像两支伸向天空的火炬。整幢建筑呈乳白色,给人以素净的美感。

诚然,开罗的厚重不仅仅局限于历史呈现的“塔、博、河、墓”,产生于六十年前的《开罗宣言》,就足以体现开罗现代的辉煌,让全球的正义人士、特别是华夏儿女久久地印在记忆深处。

1943年,当中、美、英三国首脑汇聚开罗,讨论联合应对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非义之举,安排他们失败命运的时候,中国丢失的河山的去留,牢牢牵着四万万中国同胞心的议题,沉甸甸的摆在领袖的桌上。

经多番唇枪舌战,元首们终于达成一致,确立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归还台湾及澎湖列岛,归还东北三省于中国等条款写进宣言,并征得苏联领袖斯大林同意并支持后,《开罗宣言》出台了。

《开罗宣言》无可置疑地成了全球特别是亚洲人民决战法西斯的一支强心剂。中国人民血洗了五十年即半个世纪的耻辱,东北三省及台湾和澎湖列岛如期回到祖国怀抱。

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人民把开罗看着吉祥地。新中国成立不久,便和埃及建立了外交关系,埃及政府人民没有忘记中国对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正义力量和正义事业的支持。

这种友好的情谊一直保持数十年不变。作为来埃及旅游的中国人能深深地感受到埃及人对中国游客的友好态度,难怪他们不分场合,见到中国人就笑脸相迎,时不时来一句“你好”、“清凉油”!

六十年过去了,台湾和东北都已经时过境迁,但《开罗宣言》作为历史的产物和历史见证,将永留史册。

二〇〇一年二月六日于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