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第二次婚恋
6118200000019

第19章 司令员和他的经理儿子

嘭——哗——!

濛濛细雨中,汹涌的浪涛你推我搡地冲击着坚固的海岸,发出擂鼓般富有节奏的轰鸣声,浑厚、深沉,但又隐含着难以遏止的重重的叹息,仿佛心力受瘁似的。

离职休养的军区空军副司令见张达开,步履滞重地踏在用鹅卵石镶嵌着精美图案的五彩曲径中,脸上带着难以名状的复杂表情,缓缓地走进新居——干休所。

这是一座靛青色的二层平顶的小楼,墙高壁厚,几乎成正方形,它背倚虎头岩,俯抱大海。四周有过顶的围墙护卫,远远看去,颇像一位威风凛凛的镇海将军。这里远离海滨浴场,人迹罕至,十分安谧。

“嘭——哗——!”张达开拧着眉毛,心绪烦乱地走进大门。今天的海涛声似乎失去了令人亢奋的魅力,变得分外单调而乏味,简直叫人受不了。他抬腕看看表,见时针已指向九点,脸上的肌肉不由得急遽地扯动起来,宛如海岸岩石下涨落的浪涛所形成的漩涡。

唉,乱了,全乱套了。一个老练军人的生物钟堪称世界王牌。若想五点钟起床,一觉醒来,总是分秒不差。什么闹钟,什么时髦的电脑呼唤器,统统都是聋子耳朵。张达开曾多次这样引以自豪。然而,自从~道命令宣布离休,不久前住进这远离军营的干休所后,生物钟却接连发生停摆,今天一睁眼,都八点多了。他娘的,才六十四岁,莫非就真的老朽了?机件运转失灵了?

“唉!”张达开迈上台阶,排遣郁闷地吁了口大气,他推门进屋,猝然,两条腿凝固似地停住了,两道惶惑的目光怔怔地盯在写字台上。

写字台上,一张印制考究质地精良的名片堂而皇之地占据了桌面的中央位置:

环球经济建筑贸易总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张庐

张达开定定地看着这张显赫的名片,浑身的血液涌到头顶,额上的青筋突突直暴。他冲着二楼儿子居住的房间,大声喊道:

“张庐——!”

“来,来了。”应声从厨房里走出来的却是他的老妻冯秀芝。

张达开不满地白了老妻一眼,又向二楼吼叫:

“张庐——!”

冯秀芝小心翼翼地将一杯煮开的鲜牛奶和一盘蛋糕放在沙发前的茶几上,轻声说:“转了个圈儿就走了。”她似乎还想说什么,但又忍住了。

“走了?”

“走了。”

张达开阴沉的脸上又罩上一层云翳。儿子为什么不肯见我呢?是惧怕么?不会的,现在的孩子……难道是有意疏远?他娘的……张达开心里感到窝火透了。

那日,在街办纸盒厂工作的儿子张庐一身西服革履回到家里,嘴里还哼哼唧唧地唱着《流浪者之歌》,一副落拓不羁和分外得意的样子。

张达开一见儿子这身打扮,气就不打一处来,厌恶地训斥道:“瞧你这一身儿,中不中洋不洋的,像个什么样子?”

但儿子听了却一百个不在乎,反而振振有词地说:“爸爸,您不懂,这叫衣着美。”

“什么我不懂?”张达开的脸耷拉下来。多年身居领导岗位,他极注重自己的尊严,最讨厌的就是不知分寸。他以严厉的目光瞪着儿子,“这身‘洋’,四十年前我学买卖的时候就见得多了。不过,都是些资本家和一些少爷崽子,没有一个穷苦老百姓穿这个的。”

听罢父亲的喝斥,儿子不但没有引起任何震动,反而揶揄地问道:“爸爸,您知道西服是谁的版权吗?要不要我作个介绍?”见父亲一时语塞,便神气活现地接着说,“西服起源于欧洲。上装原是渔民穿的。因为他们终年与风浪为伍,喜欢穿敞领少扣的衣服,后来逐渐演变成这个样子。喏,这条领带,是崇尚时髦的巴黎人模仿居住在深山老林的日耳曼人扎在脖子上的草绳而制作的。至于西装背后开岔的燕尾服,是中世纪欧洲马车夫……”

“你给我住口!”张达开见儿子竟然教训自己,一股怒火陡然从胸膛喷射出来,“不管他是马车夫还是日耳曼,那都是人家外国人的事。你别忘了,你是中国的工人。”

儿子不示弱地冷冷一笑:“工人,什么工人?我们现在都快成了臭要饭的了!工厂没有生产指标,一连几个月靠向银行贷款给工人发工资。这个月,每个人才发给百分之八十。哼!这种叫花子我一天都不想当了。我要做买卖,而且要成立公司。我要挣钱,而且要当万元户!”

张达开听说儿子要弃工经商,又惊又怕,恫吓地说:“你敢给我胡折腾,就别再想进这个家门!”

“好哇,那我就告辞了。爸爸,请多保重。再见!”

儿子真的走了,而且真的做开了买卖,还居然当上了什么董事长兼总经理。

“混帐!”张达开刚要发作,见老妻眼里的泪花,满脸怒火立刻冷却了。他沮丧地坐在沙发上,心里又急又气,下意识地揉着两条老寒腿。蓦地,他发现,虽然阴雨连绵,空气并非潮腻腻的,老寒腿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酸痛感。

客厅里挂钟当当的响声把昏然入睡的张达开唤醒,他在沙发上挺了挺腰,觉得身后像坠着块石头似的那样沉重。他想睁开眼,上眼皮宛如嵌着两个重重的铅条,努力了几次才睁开。刚从海边散步回来,怎么就打开瞌睡了?他心里不禁一阵心跳。

客厅里的光线比灰蒙蒙的天空还昏暗,犹如罩着一层浓重的积雨云,压抑中含着阴冷,阴冷中透着一股逼人的寒气,使人从心里感到沉闷和战栗。

“秀芝!”张达开接连喊了两声,除了挂钟的滴嗒声和隔窗而入的海涛声,整个房间阒静极了。老妻去找儿子去了,至今还没有回来。一个三口之家,眼下空荡荡的房间就剩下他孤身一人。他感到十分冷清和孤独,仿佛自己是在荒无人烟的坟茔,又像置身于一座阴森森的古堡。

为了驱逐掉这可怕的孤独,他站起身来,走进寝室。

呵,寝室里冷丁地出现了三个人,而且都笑吟吟地好像是专门在迎候他。从左至右:温存慈爱的妻子,顽童般扮着鬼脸的儿子,血气方刚的年青军官张沪——张达开的长子,还有一个就是张达开本人。

张达开眨眨困惑的眼睛,呆痴地看着这帧十几年前照的“全家福”,嘴唇痛苦地抖动起来。这张合影照片,不仅生动地记叙着往日的欢欣,而且也悲怆地倾诉着严重的不幸。

在那“七斗八斗”的疯狂年代,张达开因为积极推崇大比武的热潮,被打成罗瑞卿的“黑干将”,并被勒令揭发所谓“反革命罪行”。张达开一连几日茶饭无思,夜不成寐。

“达开,不管日后怎么着,我们也不干昧良心的事。”已经受到株连而被停止小学校长职务的冯秀芝安抚丈夫。

张达开一直恪守这样的信条:“战争的幸存者往往把生命看成是多余的,因而他们更无私。”但是,他身上同时肩负着丈夫和父亲的两种身份和责任。他知道,由于自己的强硬态度,不但妻子受到了连累,连刚刚提升为副连长的长子张沪和次子张庐的前途也吉凶未卜。无情未必真丈夫。他怎么能不为儿子的命运而忧虑呢?

恰在这时,在炮兵部队当兵的大儿子张沪回来探亲。当他得知父亲的处境,便毅然决定第二天就离家归队。临行前,他气宇轩昂地站在父亲面前,像一个下级军官向指挥员请示出击的命令:“爸爸,我已经申请去援越抗美了,并且已经被批准。放心吧,爸爸,战场上炮弹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张达开不但明了儿子急迫归队的原因,而且也十分清楚儿子话语的含义。“去吧,军人真正的岗位在战场,我和你妈支持你。”他说完急忙背去身去,当儿子刚要走出门时,他猛地转过身来喊了一声,语调缓慢而凝重地说:“记住,军人的牺牲不单单意味着流血,勇于牺牲的人更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们期待着你胜利而归!”

张沪走了,但不久又回来了。然而回来的不是儿子有血有肉的强壮身躯,而是一张凝聚着儿子鲜血和崇高情愫的牺牲通知书。他牺牲得很壮烈,在左臂被炸断的情况下,还用残存的右手发射出最后一发炮弹,把一架美式F——105飞机打得凌空开花,实现了他那“与高炮共存亡”的誓言。

张达开得到噩耗,滴泪未掉。因为他的泪水被炽热的怒火所烧干。他已经被“专政”,就要锒铛入狱了。

本来就心力衰竭的冯秀芝哪里经受得住这样冷酷的双重打击,晕厥病倒了。

就在张达开被带走的时候,在初中读书的张庐抱着他的腿,哭嚎地说:“爸爸,你不能走,你走了我和妈妈怎么办哪!”

张达开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不要哭!我走了,你不要上学,要好好照料你妈妈。”

张庐委屈地哭诉道:“红卫兵说我是狗崽子,已经把我开除了。”

张达开想安慰小儿子,但却一句话也说不出。

在他身陷囹圄不久,冯秀芝也被“看管”起来,张庐便沦落为一个道地的流浪儿。直到张达开被释放出狱,张庐才被作为“可以改造好的子女”在街办纸盒厂当了一名工人。

张达开和冯秀芝每当听说别人的子女上了大学,或者出国深造,心里就引起一阵深深的内疚,总觉得对不起儿子,欠了儿子的债。所以有意无意间,对儿子的溺爱多子管教,原谅多于责备。谁想到……

窗外淅淅沥沥的,像是下雨,又似下雾。雾裹着雨,雨扯着雾。水涟涟,雾漾漾,混沌一片。

张达开久久地望着这帧“全家福”,心里一团疑云。这张照片冯秀芝有好几年没有拿出来过了,怕被张达开看到引起对长子张沪的怀念和伤感。可是,她今天不仅拿了出来,而且还放在醒目的地方,好像唯恐张达开看不到。其用意何在呢?是委婉地提醒、暗示和规劝,还是明确地警告、指责和表示气愤?着实令人费解。

客厅里的挂钟当当地敲打了十一下,冯秀芝出去找儿子还没有回来。

张达开觉得肚子里一阵咕噜噜响,还没有到午饭时间,竟然空落落的了。

冯秀芝终于将儿子找回来了。

一进客厅,冯秀芝示意地捋了捋张庐上衣的下摆,张庐迟钝地对着坐在沙发上的张达开叫了一声“爸”,一副不肯委曲求全的样子。

张达开“嗯”了一声。但是,当他一撩眼皮,摄入眼帘的却是儿子大为不恭的表情,心里腾地升起一股怒火。他正要训斥儿子,见老妻两眼闪着哀求似的目光,便抑制住了。的不忍心再让老妻为他们父子之间的隔阂和嫌隙而伤心。他看得出,这天来,冯秀芝是左右为难。在妻子与母亲这个天平上应该哪头重哪头轻,冯秀芝难以决断。她觉得哪一头对于她都十分重要。如果一屁股坐在老头子一边,儿子对家庭将会更冷漠和疏远。老两口都是年过花甲的人了,倘若儿子执意不回来,姑且不讲万一出个差错,有个闪失,就是孤独和惦念这一点,作为当母亲的就感到受不了。如果站在儿子一边,老头子会更加生气。他本来就患有高血压症,常言说“百病气上得”,老头子要气出个好歹可怎么的了哟!所以她点击这个又挂念那个,背地里没少流眼泪。身为妻子和母亲是多么的不易呵,她把整个心血都无偿地奉献给了丈夫、子女和家庭。女人的牺牲既平凡又伟大。

自打张庐回到家的那一刻起,这座冷清静僻的小楼立刻变得像前面的大海一样不安宁了。

“庐儿,电话!”冯秀芝接了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忙得几乎脚跟不沾地。

“喂,搞到一批驴皮阿胶?多少钱一吨?要,香港来的商人说肯出大价钱,我们先统统买过来!”张庐连呼带喊,念的都是生意经。

“大伯,您好。”一个穿着入时的少女拿着一卷图纸跑上了二楼。

“大叔,忙呵?”一个服饰讲究的中年男子提着一台日本三洋收录两用机径直往二楼冲。

楼下是连续不断的电话铃声和络绎不绝的人流,楼上是嘈杂喧嚣的声浪和浓浊刺鼻的烟云,楼上楼下像个鼓号齐鸣的西洋乐团,被搞得乌烟瘴气。

“这些男男女女都是跑来干什么的?”张达开的脸像堆满了炸药,碰到点火星就会爆炸似的。

冯秀芝慢声细语地说:“庐儿讲,有的是他们公司的,有的是来洽谈生意的。”

“我们这个家都变成交易所了!”

“小声点儿。孩子刚回来,你要觉得乱,就到外边溜个圈儿去吧。”

“哼!”张达开强忍满腹的火气,悻悻地走出了房间。

雨虽然已经不下了,但迷潆的天空仍飘撒着零星的雨点,从门口的披厦上滴落而下的水流,噼噼叭叭地敲击着水泥地,格外刺耳,令人心烦。

张达开像躲避瘟疫似的,大步流星地离开宿舍,恨不得一步十里,躲得越远越好。对于家中这个乱糟糟的场面,他是既陌生而又熟悉。

出生于小商人家的张达开十五岁就被父亲送到省城华丰粮油公司当学徒。他父亲经商一生,最后却穷困潦倒,便把发财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张达开学徒的这个公司与官僚军阀和富商大贾明来暗往,沆瀣一气。整日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张达开负责沏茶倒水,把盏点烟。搅得他喘不过气来。

想不到,昔日的旧景如今却在自己的家里重现了。真是见鬼!张达开虽然知道这样联系未免欠妥,但是给予他的感官刺激却是一样的。

不知什么时候起,绵绵细雨变成了鞭梢一样的雨丝,在海风的甩动下,抽击在脸上隐隐作痛。

傍晚时分,海面上起了大风。轻舒的海浪霎时间变得像条条巨鲸,凶神恶煞般地扑向海岸。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峰,雪白的水珠在半空中泼撒,飘飘扬扬,茫茫一片。

张达开一动不动地挺立在海岸边一块突兀的岩石上,任凭浪花飞溅在身上、脸上,起伏的胸膛像汹涌的海面一样难以平静。他烦躁地思索着,不安地联想着,甚至把他与儿子的分歧反过来倒过去地进行对比,到头来还是觉得张庐的所作所为是搞歪门邪道。娘的,说老子僵化、固执、守旧,见了马克思我也不认帐!

不知是停留过久还是血压有所升高,张达开觉得像喝了两盅劣质烧酒,头有些晕胀,嗓子干辣辣的疼痛,两条腿也有些发软。该回去了,不然老妻又会牵肠挂肚的。他吃力地转过身子,脚步踉跄地回到宿舍。

果然冯秀芝在门口焦急地张望。她想把他搀扶到寝室,他却执拗地挣开老妻的手,径直来到客厅。楼上的欢笑声仍然没有减弱,猛烈地撞击着张达开的耳鼓。

“张庐,刚才公司来电话,问那笔业务到底干不干?”

“当然干。”

“嚯,到底是个开创型的人才。”

“要干就要大干嘛?”

想到这里,他感到自己蒙受了难以容忍的嘲弄、奚落的耻辱。儿子曾尖刻地讥讽过他:“爸爸,不要动不动就来那个想当年,你们过去搞的那一套是‘大锅饭’,已经此路不通了!”莫非过去搞的都错了,其中包括流血的和不流血的?可那是历史呵!而且是千百人苦苦奋斗的历史呵!他苦苦思索着,思索着……

一声惊天动地的轰鸣,阴霾的天空竟然响起一声霹雳。

接踵而来的,将是急风暴雨,惊涛骇浪!

1985.2.15.于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