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云人物,还看浙商。无论在海外还是在国内,我们到处都可以听到关于浙商中的精英的种种财富传奇,包玉刚、邵逸夫……还是让我们先来近距离的聆听一下吧。
一、船王的人生航程
1918年出生的包玉刚,算起来还是宋代包公的第二十九代孙。他是浙江宁波人,父亲包兆龙是一位经营造纸业的商人。包玉刚小时候在上海求学,他上大学时,正遇上日寇侵略中国,书是没法读下去了。他先是到衡阳一家银行当职员,后去重庆中央信托局工作。他以宁波人的精明和兢兢业业的作风,使自己经手的业务蒸蒸日上,所以到抗战胜利,他已是重庆矿业银行的经理了。以后,他又回到上海,担任上海市立银行的业务部经理。许多人都认为,凭包玉刚的业绩和才干,再奋斗几年,行长的交椅一定会是他的了!
然而就在这时,包玉刚却出人意料地向行长呈上了辞职书。1955年,37岁的包玉刚开始了他的“船王”之梦。可是,凭他们包家当时的资金,连一艘旧船都买不起。他专门去了一趟英国,想向一个很谈得来的朋友借钱。可是那个朋友一听说他要借钱买船,就变得像个陌生人一样。不肯帮忙也罢了,他还抖了一下包玉刚的衬衣,讥讽地说:“玉刚兄,你年纪还轻,对航运一无所知,小心别连衬衣都赔进去!”这大大地刺伤了包玉刚的自尊心,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包玉刚两手空空回到香港,只好向香港汇丰银行贷款。可是汇丰银行对航运业不感兴趣,他们认为航运的风险太大。连碰钉子的包玉刚并不气馁,他转身就去了日本。有趣的是,日本银行竟没有要他找日本公司作担保,就同意贷款给他。这样,包玉刚才凑足了77万美元,再次前往英国,买下了一艘以烧煤为动力的旧货船,这货船已经使用了28年,排水量也只有8200吨。包玉刚看着这艘小山一样的旧船,却像得了稀世珍宝一样,请人将它整修一新,并且取名为“金安”号。他说,这个名字,象征着他对经营航运业的设想和构思:“金”字表示要赚钱,而“安”字表示要稳中求胜。
包玉刚确实赶上了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他买下金安号的第二年,由于苏伊士运河因埃及战争而关闭,航运费用猛涨。当年年底,金安号赚的钱,就已经够包玉刚买下7艘新船了!到了1957年的下半年,航运业出现萧条,运价跌到最低点,那些搞短期出租的船主,每天都要赔老本,只有包玉刚却可以凭着合约稳收租金。
尽管连战皆捷,包玉刚仍不满足,他认为单靠经营利润来买新船,这个发展速度就太慢了,一定要设法争取银行的贷款。
包玉刚找到了汇丰银行的高级职员桑达士,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更凭着他对银行业务的熟悉,很快就赢得了桑达士的信任。桑达士了解了包玉刚的长租经营方式和收入状况后,当即拍板同意向包玉刚提供数额不小的低息贷款。
在这场“空对空”的斗争中,包玉刚的良好信用成了最有力的武器。结果,桑达士不但信守诺言贷给包玉刚100万美元,而且还从此确定了与包玉刚的长期合作关系。1962年,桑达士升任汇丰银行总经理,不到两年,汇丰银行便开始投资包玉刚的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汇丰银行实际上成了包玉刚的后勤部,使包玉刚的资金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包玉刚在汇丰银行的地位也稳步上升,后来竟成为汇丰银行的副董事长!
而日本船厂呢,也同样更加信任包玉刚,常常是要包玉刚“先把船开走,慢慢付款!”
1981年,包玉刚的船队总吨位达到2100万吨,比美国和苏联的国家所属舰队的总吨位还要大,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船王”!
尽管包玉刚有显赫的威望,但数十年来,他一直遵循着父亲的教诲:“脚踏实地地工作,平易近人地待人,身体力行地做事。”这也许是浙江人所共有的秉性吧。
二、慈善大使邵逸夫
(一)十里洋场少年暗生“娱乐心”
邵逸夫1907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邵氏兄妹八人,逸夫排行老六。有趣的是,邵逸夫和大哥邵醉翁、二哥邵村人、三哥邵山客的名字如出一辙,皆源于陶渊明的田园诗篇,原为“号”,叫惯了也就成了“名”。
邵逸夫自幼受英文教育,中学时入美国人开办的“青年会中学”读书,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当时的上海十里洋场,娱乐事业已经相当发达。耳濡目染之下,少年邵逸夫暗生“娱乐心”。邵逸夫的父亲邵玉轩,是旧上海有名的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经营漂染、财务等多种生意。上海剧院“笑舞台”的老板因无力还债,惟把“笑舞台”当掉,邵玉轩遂派当律师的长子邵醉翁接收了该剧院。邵醉翁走通俗路线,大演武侠戏,“笑舞台”一时颇受欢迎。
1923年,邵家已趋败落,所有家业中只剩下一幢房子和“笑舞台”一家剧院。邵氏兄弟毅然卖掉房子,举家搬进“笑舞台”,破釜沉舟,成败在此一举。
1925年,邵氏兄弟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拍摄了第一部无声影片《立地成佛》。
《立地成佛》原是邵醉翁编导的一部话剧。此前“笑舞台”演出后曾轰动一时,邵氏兄弟目光如炬,用所赚之钱买来一部电影摄影机,花两千大洋拍成了这部影片。
随后,“天一”又相继拍摄了由胡蝶主演的几部影片:《梁祝痛史》、《珍珠塔》、《孟姜女》等。藉此几部影片,“天一”打出了“天下”,与当时的“明星”、“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三足鼎立于上海滩。
(二)步入影圈艰苦创业东南亚
邵逸夫真正步入电影圈是1926年。这一年,他中学毕业,准备升读大学。兄长邵仁枚(邵山客)发自新加坡的一封电报,注定了他一生的“影运”。
抵达星洲后,邵逸夫与兄长组成“兄弟档”,拓展电影市场。
20年代的东南亚,只有大城市才有戏院,加上交通不便,人们很少有机会进城看电影。电影发行工作不易,可想而知。每天,邵逸夫把放映机、影片菲林及放映所需其他物件搬上一辆租来的老爷罗厘(一种马车),自己坐上去,浩浩荡荡开往各市镇,甚至乡村、园林、矿场。只要有人烟的地方,邵逸夫从不放过。
有很多时候,罗厘只能驶到一个小市镇,无法再进入其他偏僻乡村。这时随车携带的一辆脚踏车便派上了用场。邵逸夫骑车分几次将电影工具送至放映地点,待电影放映完毕,再分批把所有的工具载回停放罗厘的市镇。
蕉风椰雨中,邵氏影业渐有起色。到1939年,邵逸夫返回上海探望大哥时,邵氏已拥有139间戏院,分布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尼各地。
(三)历经磨难拍摄首部粤语片
1931年8月6日,一场大火袭击了香港“天一”制片厂,烧毁了几乎所有的厂房和影片拷贝。事发后,邵村人和邵逸夫相继抵港,替换备受打击的大哥醉翁,重整旗鼓。
两年后的秋天,邵逸夫制作了第一部粤语有声片《白金龙》,由粤剧名伶薛觉先主演,风行一时,随后,邵氏兄弟改“天一”为“南洋”,专门拍摄粤语片,成绩斐然。
1941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陷香港和新加坡,邵氏影业遭受重创。邵逸夫本人也被日本皇军扣留,关入地牢,十天后方获释。后来有人提及此事,邵逸夫连连摇头:“过去的事,不提也罢。”
(四)建设影城资产已逾百亿元
战后,邵逸夫决意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他和兄长邵仁枚找人将未受战火摧毁的几间戏院装修一新,重新营业。之后几年,邵氏影业渐渐恢复。
1955年,邵逸夫在香港新界清水湾建成“邵氏影城”。这块由他二十年前以每平方英尺45分从英国政府手中购得的46英亩荒地,现已“开垦”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影城,城内除了宏大的行政大楼和多座片厂外,还建有一条古装街,两旁尽是多式仿古建筑。影城年产影片50部,约占香港每年拍片总数的一半。
1959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邵逸夫不惜重金,先后拍摄了《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巨片,在世界影坛崭露头角。与此同时,邵氏兄弟在香港、新加坡推出“每月一院”计划,致力于组建放映国产片的影院网。短短几年,邵氏在东南亚的影院增至130余家。
1967年底,由邵逸夫投资的香港无线电视台正式开播。邵氏影视业渐入佳境。
1971年,邵逸夫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上市,面值两元的股票,以六元的价格,升水四元让公众认购。1972年、1973年香港掀起股票狂潮,邵氏股价上升至33元,1973年股崩之前,邵氏更是大送红股。这一段,邵氏大赚特赚了一笔。随后,邵逸夫用所赚之钱,大量购买地皮,并购入香港电影的股份,将公司业务多元化。目前,单是邵氏片场,已拥有面积80万平方英尺的土地,随着地产价格的飞升,令邵逸夫跃居香港十大富翁之列。据香港《明报》估算,邵氏资产目前已逾百亿港元。
(五)知人善任功成七分靠打拼
邵逸夫最喜欢吟唱台湾歌手叶启田的一句歌词:“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邵逸夫从两千大洋到百亿资财,从老爷罗厘到罗斯劳斯大房车,其间数次磨难,矢志不渝,概出于此。
“我喜欢不停地工作。成功之道是要努力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运气只是其次。”
邵逸夫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与他的知人善任有关。60年代,他聘得有“宣传鬼才”之称的邹文怀当他的《电影周刊》主编。邹氏跟随邵逸夫11年,常令邵氏影片“起死回生”、“化腐朽为神奇”,平平无声的影片也能卖个满堂红。
其后,他大胆启用仅30岁的李翰祥,拍摄了卖座率极高的影片《貂婵》。该影片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其中著名影星林黛获最佳女主角奖,李翰祥获最佳导演奖。
(六)在商言商两只眼睛看影业
曾有人讥讽邵氏制版所拍多得媚俗之作,对此,邵逸夫不以为然。他表示,在商言商,不赚钱的影片不拍,赚钱少的电影亦不拍。
“在香港,我永远用两只眼睛看一部电影。一只是艺术家的眼睛,另一只是商人的眼睛。”邵逸夫曾不止一次盛赞在国际电影界颇负盛名的卢燕女士。卢燕曾就职于邵氏公司。她主演的《倾国倾城》、《瀛台血泪》一度倾倒众生。另外,邵逸夫所赏识、至今仍活跃影坛的恬妞、钟楚红、缪骞人等也堪称演技一流,多次获奖。据统计,1958—1973年15年间,邵氏出品在亚洲电影节上共得大小奖项46个。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邵逸夫称自己制片相当“严谨”,绝不拍劣片。若拍得劣片,宁愿烧了,也不让“出街”。据称,邵氏在迄今的37年间,烧掉的影片以十部计。
邵逸夫一生有两大爱好:气功和看电影。
每天清晨五点半起床后,邵氏首做之事是练一小时的气功、一小时的少林拳,然后于林间漫步5000步。人称15年前,邵氏尚未懂得气功时,每天靠人参支撑体力,他一年要进食天字第一号人参四两。
邵逸夫看电影之多,也堪称一最。中国的外国的,文的武的,好的差的,他逢片必看。他藉此了解电影动态,以确定题材,制定拍摄计划。上世纪60年代,他每天工作16小时,至少要看两部影片。其间,他曾创下日看9部、年看700部的纪录。
(七)慷慨捐献赤子常怀爱国心
1974年,英国女王颁给邵逸夫CBE勋衔,三年之后,英女王再次颁授他爵士位。一则表彰他对香港娱乐事业的大贡献,也是对其热心公益的肯定。
1985年1月,邵逸夫以“邵氏基金会”的名义一次捐款1.06亿港币,受益的有香港大学、浙江大学、台湾国际艺术学院。浙江大学在风景秀丽的玉泉山风景区还修建了一座科学馆,命名为“邵逸夫科学馆”。
同年3月,他又捐款1000万港币给中国保护莫高窟壁画工程,受保护面积达3000平方米。
2003年新春伊始,邵逸夫第六次慷慨解囊,向内地162所学校捐款1.101亿港元。至此,他在内地捐款总数已达6.658亿港元,赠建项目246个。
对内地教育,邵逸夫说:“内地培养师资刻不容缓”,“一个先生五十个学生,十个先生五百个学生,作用就大了。”
1990年5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2899号行星,我国政府特将此星命名为“邵逸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