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出身贫苦,七八岁时父母看他聪明送他读书,只念了几个月的私塾,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几年的飘泊流浪生涯,整日挣扎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回到皇觉寺后,他立志勤学,似乎觉得多念点书好。
朱元璋曾非常感慨地回忆说:“朕在幼年,家贫亲老,无钱求师学习,兄弟力耕田亩之中,后人佛门,以致圣人、贤人之道,一概无知,几乎毁了一生。”
投身军旅后,尤其是李善长、冯国用等人投奔朱元璋之后,他们引古论今,出谋划策,纵谈天下形势,使朱元璋大开眼界。朱元璋实在是佩服他们的学识,深感读书的重要,于是发奋读书。他率军每到一地,立即招揽儒士,留置幕府,与他们朝夕相处,让他们讲经论道。他早起晚睡,抓紧时间读书,利用征战的空隙,挤时间学习。
1356年三月,朱元璋攻克集庆,改名应天府。同时他令有司访求古今书籍,藏于内府,专供自己阅读。
攻占了婺州之后,他又聘请了当地十三位儒士,让他们轮流讲解经史。他渐渐地从儒家经义中悟出了不少真谛。儒家的思想文化对他潜移默化,使他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娃,成长为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一次朱元璋对侍从詹同说:“三皇五帝之书,没有传世,所以后人很少知道他们的事迹,汉武帝寻求遗书,六经才得以问世,于是唐虞三代的治世也才得以让后人知晓。”他非常钦佩汉武帝的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
明王朝创建后,明太祖没有忘记寻求天下书籍,并特地在南京奉天门东边盖起了文渊阁,将诸子百家经典藏于阁中。他每天处理完公务,就抽空去那里读书,有时竟达到终日忘倦的程度。他经常对周围的人讲,孔子之言,万世之师。为寻求治国平天下的良策,他阅读了百家之书,并虚心向名儒们请教。他曾让范祖干为他讲述和剖析《大学》的精华,他又跟宋濂学习《春秋左传》,他还命许存仁为他讲解孟子的要点,再从陈南宾学习《尚书洪范》,他还亲自著书立传,撰写了《御注洪范》。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元璋的勤奋与刻苦,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不耻下问的求学态度,使他的学问大增。加之他能将读书和他的戎马实践,平定天下的鸿图大志融为一体,使那些熟读经史的大儒也另眼看待,以致他们从心底里叹服朱元璋的学识不在他们之下。宋濂曾描述过他代朱元璋笔录文诰的情景说,皇上口述,若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朱元璋常自己亲自写文诰诏书,可谓口若悬河,出口成章,一气呵成,使文臣为之逊色。
明太祖的悟性极高,他不仅能写出通俗易懂的公诰、文章,而且也能撰写四六对偶的骈体文。徐达初封国公时,他亲撰诰文:
“从予起兵于濠上,先存捧日之心,事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接着又说:“太公韬略,当宏一统之规,邓禹功名,特立诸侯之上。”四六对偶毫不逊色。他亲自撰写的《御制皇陵碑》,也堪称杰作,全篇用韵,脍炙人口。明太祖还倡导朴实的文风。1373年,他就诏令各级政府的公文,禁止再使用唐宋时的四六骈体文,反对大臣们在奉章中词藻华丽,言而不实。1376年,刑部主事茹太素奉本陈述时务,上疏洋洋万言,明太祖叫人给他读,听了一会,朱元璋勃然大怒,立即将茹太素召来,痛打一顿。第二天,他又耐着性子让人再念给他听,越听越觉得还有些内容,其中有四件事挺有道理,于是全部予以采纳。他非常感慨地说:
“为君难,为臣也不易。”但他认为茹太素的进言,有五百字就足以说明问题。于是他又下令让中书省制定出大臣们以后陈言奏章的格式,要求删去繁文,力求简明。随后又制定了《案牒减繁式》,并颁行全国。
明太祖一生著述不少,诗最多。诗兴大发时,思潮如涌,气势宏伟,他的诗多表现其胸怀及抱负,很为世人推崇。如《咏雪枝》: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阳,依旧与雪齐。
有不少的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指出,虽是登基之前所作,但已表现出其帝王之相。根据记载,在明太祖的《御制文集》中,收有他的各种诗歌一百余首。
总体说来,明太祖的诗粗犷豪迈,有气魄,虽不很精,但却透出英武之气,表达了他的凌云之志,如《诗雨诗》:
片云风驾雨飞来,顷刻凭看遍九垓。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被解释为一种涵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把忠、恕、孝、悌、智、勇、恭、信等都包括在内。朱元璋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要治理好天下,仁义道德是治国的根本。俗话说:失道者,人民不肯来投,得道者,人民不肯离去。道之所在,自身就应该与之同化。因此,教化德治这一“柔道”不得不提倡。
楹外近聆新水响,遥空一碧见天开。
这首诗也被世人看作是他政治上锐意革新的内心表露。
再如《早行》:
忙着征衣快着鞭,转头月挂柳梢边。
两三点露不为雨,七八个星尚在天。
茅店鸡鸣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
等闲拥出扶桑田,社稷山河在眼前。
又如《咏菊花》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又如《不惹庵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猩。
山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真是见诗如见人。诗写得惊天动地,气吞山河,犹如他率千军万马,驰骋沙场一般,痛快淋漓。
明太祖不仅能作文写诗,而且对联对仗也极工且有幽默感,他写给徐达的对联: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一年除夕前,他微服到各家查看欣赏对联,突然发现有一家没有对联,忙向前打听,得知这家是阉猪户,还未来得及写,于是他诗兴大发,提笔书写对联一副:
双手劈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转天,他又来到这家门口,却不见门口挂出对联,前往打探,主人回答:这是皇上的御书,我已高悬中堂,燃香拜圣。明太祖听到后喜上眉梢,令赏银五十两,此事被传为佳话。
明太祖学习历史主要是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
早在1365年六月,他就让儒士滕士滕毅、杨训文编集古代无道昏君如夏桀、商纣、隋炀帝等人的恶迹,目的是引以为戒。称帝以后,他又告诫群臣说:“前代得失,可为明鉴。”
他读了《宋史》,发现宋太宗改封椿库为内藏库,于是指责说:“人君应以四海为家,以天下之财供天下人之用,何必分公、私之别。”他认为:“汉高祖刘邦豁达大度,世人皆知,然而却还忌恨丘嫂,故封其子为羹颉侯,内怀猜忌之心,诛杀功臣,观其度量也未有那么宽宏。”明太祖在历史上最推崇汉武帝、成吉思汗等人,对布衣出身的刘邦也特别崇敬。他广泛地借鉴吸收以上帝王们治国平天下的经验,可以说歼灭群雄,推翻元朝,创建大明,直到治国抚民,从内政到外交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充分地借鉴了前人的历史经验、教训。清代史家赵翼说:“明太祖是以布衣起事的,他与汉高祖一样,因此其臣下儒士也多以汉高祖之事说古论今。明太祖确实心中总装着一个汉高祖的影子,以他为楷模,为人处事多仿效他,甚至胡、蓝之狱,诛戮功臣,亦仿刘邦屠戮韩、彭之例,然有过之。”此评当为中的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