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功并非偶然:扎克伯格的创业分享
6101200000057

第57章 企业的发展需要此起彼伏的质疑声

年仅28岁的扎克伯格掌控着有着50亿美元收入的公司,这在常人看上去有些超乎寻常,各种质疑的声音从未间断,因为他们总认为这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所不能达到的高峰。但是,事实摆在眼前,任何质疑也不能否认扎克伯格的能力,反而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Facebook的发展,因为这个年轻人有资本得到所有人的尊重。扎克伯格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声从来没有直接反击过,他只是在属于自己的位置默默付出着努力,凭借着那种相信自己注定会改变世界的信念,用自己的成绩证明着自己的实力。

扎克伯格在不断实现众人都认为难以达到的预期目标之后,在2009年,他又制定了年底用户达到2.75亿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在当时看来是遥不可及的,质疑声一如既往的潮水般涌来,当时想获得大家的信心和支持是很困难的,因为一时间,很多人都在怀疑扎克伯格是否有一些年少轻狂,是否有一些不切实际。面对这些负面的杂音,此起彼伏的质疑声,扎克伯格不置可否,他用自己冷静的态度,自信满满的心态,近乎完美的运营方式,慢慢地向着自己的目标靠近。事实上,到2009年的八月份,一切质疑都在事实面前灰飞烟灭了。到九月份,Facebook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每天的新用户高达100万,用户总量奇迹般地冲破了3亿大关!可见,对于扎克伯格而言,质疑声只是化作一股鞭策的力量,加快了他前进的脚步,丝毫不会减慢他行进的速度。

在面对质疑的时候,扎克伯格的对策不是肤浅的与之争辩,而是选择用最直接的方式,让Facebook做的更好,让现实的数据证明质疑者是错误的,而当质疑的声音化成反对他的实际行动的时候,扎克伯格同样无所畏惧,他的回击方式更是王者气质十足,他会用极为巨大的成功,将反对者的声音淹没在尘埃中,在巨大的基数中,那些质疑的声音显得实在是不值一提。沃顿商学院的专家们敏锐地发现,过去,Facebook选择推出新功能以及改变隐私设置时,并不会对网站的迅猛增长造成多大的影响。

因为,作为对网站最近变化的反应,尽管有些博客作者和评论家关闭了自己的Facebook账户,不过,大体趋势还是积极的。沃顿商学院新媒体总监肯德尔·怀特豪斯说:“一位用户的抵制是否能取得成功很值得怀疑,即使你设法让一百万用户关闭了自己的账户——这可是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这些人也只不过是Facebook1%用户群体的四分之一。”这样的质疑声只占了多么微小的比例。可见把Facebook强大到可以不被任何反对者伤害,这就是扎克伯格对于质疑声最好的回答。

扎克伯格因为对人类交流方式极大的推进作用,当选了美国《时代》周刊评选2010年度人物。不难想象,能够当选《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其地位必将是举足轻重的。这是对扎克伯格最为有力的肯定。但是,扎克伯格当选为《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的,还有很多反对声和质疑声。听到扎克伯格当选了《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后,竟然有1万多名抗议者拥向《时代》周刊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办公场所,举行抗议活动。很多人都产生这样的质疑:如此年轻的马克·扎克伯格凭什么成功当选?他的成就究竟在哪里?尤其是美国科技大会的卡拉·斯威舍就曾经称他为“幼童总裁”。但扎克伯格又一次用自己的实力说话,当她看了电视台对扎克伯格60分钟的专题采访后,她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向扎克伯格公开道歉。

《时代》周刊之所以将2010年年度人物评给扎克伯格,是因为“他完成了一项此前人类从未尝试过的任务:将全球5亿多人口联系在一起,并建立起社交关系。”它是这样评价扎克伯格的:为把世界上超过十亿的人连接起来并且在他们中间建立网络联系;为交换信息而创建的新系统;为改变我们现有的生活,马克·扎克伯格当之无愧为2010《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马克·扎克伯格的当选,其实是社会化网站进入主流,并在各种层面上开始影响社会的标志。

质疑声对于扎克伯格而言,从未停止过,但是扎克伯格带领Facebook不断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过,他懂得让企业的发展跑在质疑声的前面,用事实证明,那些质疑声是错误的,在扎克伯格这里,质疑声不再是负面的阻力,而是被他化为了督促Facebook不断进步的动力。成立于2004年的Facebook,如今已经拥有近6亿用户,相当于全球近1/10的人口。该网站每天有大约100万新用户注册,每分钟处理17亿次互动。在CSDN SD2.0大会上,来自Facebook的高级研究科学家蒋长浩说,“超过50%的Facebook用户每天都在登录网站。”这更是Facebook对于各种质疑声的有力回击。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遍流行,我们已经进入了“Facebook时代”,科技的社会化显然成为当前最大的发展趋势。扎克伯格在接受《时代》周刊的视频采访时说:“Facebook本身就是社会化威力的最大获益者,他最开始只是做了对其他人也有价值的一个东西,但口碑效应使这个Web服务不断增长。”显然,扎克伯格所说的口碑效应包括的不仅是正面的夸赞,还有负面的质疑声,但就连质疑声,也被扎克伯格化为了变相的宣传力量加以利用,为自己的企业发展注入了一股推进力量。

“青年创业路标”

曾经的小孩子在一片质疑声中勇敢成长,已经变成了一个网络“奇才”。扎克伯格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的坚持和努力没有白费,面对质疑他的成绩比什么言辞都有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交网络的普遍化,Facebook这个平台必将继续发展,为个人和小团队发挥潜力创造更多的机会。当然质疑声将会一直此起彼伏伴随Facebook的成长,但是扎克伯格早已懂得如何将这些质疑声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不断的改进Facebook,进一步发挥它强大的特色功能,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有趣,便捷,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