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功并非偶然:扎克伯格的创业分享
6101200000054

第54章 无视错误比犯错更可怕

许多创业者都不容许失败,以致许多员工明知计划不可能,还要一口答应下来,逞强逞能,直到纸里包不住火的时候,才承认自己的无知、无能。结果,造成了很大损失。要知道这种无视错误的做法,远比犯错误要可怕千倍万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明智的创业者懂得给自己的企业给自己的员工犯错的机会,但是,绝不是说犯错是目的,而是要我们在发现错误之后立即改正,从错误中吸取经验,避免以后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毕竟,无视错误要比犯错可怕,一旦形成不敢面对错误的企业风气,后果不可设想。

Facebook是一个敢于犯错更善于改错的企业,扎克伯格会提拔曾失败但勇于负责的人,因为他们知道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从失败中寻求发展。能够勇敢接受失败,给员工犯错的机会,是Facebook勇于接受错误的一种坦荡表现,上高层到员工,都没有无视错误的思维习惯,这样反而能让大家展开手脚,有所作为,最终的“得”要大于“失”。

动态新闻事件可以说是Facebook所犯下的一次重大错误,对动态新闻的反对意见主要在于,它把太多关于你的信息发送给了太多的人。《亚利桑那野猫日报》(Arizona Daily Wildcat)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学生用户纷纷说Facebook的动态新闻就是偷窥”一文。文章引用了一位一年级菜鸟的话:“网站不应该强制记录你在自己页面上的活动。”而在密歇根大学,《密歇根日报》(The Michigan Daily)引用了一位三年级学生的话,她从浏览者的角度指出了问题所在。“新版Facebook让我感到很不自在,”她说,“让我觉得它就像是一个偷窥者。”许多人开始用“盯梢本”(Stalkerbook)来称呼这项服务。你在被偷窥的同时也成了一个偷窥者,谁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无疑,这次facebook犯了一个大错。

当时,扎克伯格人在纽约,虽然对于自己倡导信息透明化的初衷背道而驰,但是,他还是很明智的,他知道无视错误的鸵鸟行为会让Facebook蒙上更大的阴影,他也清楚现在愤怒的用户需要什么,他更知道面对错误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他在宾馆房间里熬了一整夜,写出了一篇新博文,宣布了新的隐私控制功能的上线。和以前相比,他的语气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这篇文章的语气恳切真诚,充满了对于facebook所犯错误的歉意。“我们真的把这件事情搞砸了,”这是博文的第一句话,接下来他写道,“在解释新功能的作用方面我们做了一件非常糟糕的工作,而在给予隐私控制权方面,我们甚至做得更糟糕……我们并没有立即构建一个隐私控制功能,这是我们犯下的一个巨大错误,我为此向你们表示歉意。”

扎克伯格知道无视错误远比犯错误可怕的多,所以他同时宣布,在几个小时之内他会在一个名叫“互联网信息自由流通”的小组上参加一个实时公开讨论,主题是动态新闻。扎克伯格认识错误的态度是很诚恳的,很快就得到了用户的谅解,并且,就在他自己亲自道歉的同时,扎克伯格的团队正在日夜兼程的赶制出动态新闻的补丁程序,让这个错误的危害降到最低。这样面对错误勇敢承认,并且迅速采取补救措施的行为,很有大将风范,而很多大型企业,都是在一次次错误中得到历练,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认识到错误立即积极改进的方针让扎克伯格获益匪浅,今天,Facebook已经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并拥有一大批稳定的用户。而扎克伯格在网络事业发展的平台上,也越来越有心得,经验越来越老道。可以说,没有早期的不足、缺陷,没有扎克伯格的执着的改进,就没有Facebook今天的胜利。扎克伯格认为,Facebook还可能经历多次失败,有些可能是一般大众看得到的,有些可能较不明显,但是他不怕犯错,因为商业上的成功依赖于大胆尝试,毕竟机会广大。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只要出发点是正确的事情,就值得坚持。动态新闻虽然遇到很大的阻力,在现实中被证实要想推广很有难度,但是,经过改进之后,动态新闻的作用还是不可小觑的,可见这个功能的思路是正确的,只是可能执行起来有些操之过急。扎克伯格告诉他的团队:“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能找到成功的路径。”接着,扎克伯格给每个人做思想工作,耐心倾听他们遇到的困惑和技术问题,并给大家做细致的讲解。员工们自信、执着地坚持了下来。一个项目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执行的过程中不到位、缺乏经验,导致错误的结果。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很容易失去耐心,甚至自我怀疑,乃至放弃了那份执着。扎克伯格认为,一个团队必须具备面对失败的勇气。只要方向正确,就应该坚持下去,找到成功的通路。

容忍失败并吸取犯错的教训不断改进,是每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备的素质。亨利·福特曾两次破产,而后才成功推出T型汽车,并获得重大成功。不论犯了多大的错误,只有坚持下来勤于改进,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扎克伯格对每一个员工灌输正确对待失败、尊重失败的思想,甚至提出“没有失败说明工作没有努力”。不惧怕失败,将失败看作走向成功的铺垫,是Facebook的理念。于是,你会在Facebook看到这样一种独特的现象:遇到失败以后,面对的不是批评、斥责或者评估损失,而是“残酷无情”的剖析过程,即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找到成功的通道。在扎克伯格看来,这才是对的尊重,也让犯错变得有价值。扎克伯格认为,失败是成功的一种需要。因此,在管理上他更强调行动,不能因为怕犯错而拒绝执行。由此,Facebook形成了一种容忍失败的企业文化,这种绝不漠视错误的独特的企业文化,让Facebook始终走在行业的最前沿。

(1)绝不漠视错误。

扎克伯格很清楚,只有绝不无视错误,才会向成功迈进一步,而员工的竞争力也会在犯错的考验中得到更大提升。Facebook不计较过程中的失败,只管最后的成功,因此最后成功的才算数。比如,一个方案最后失败了,员工的绩效会打折扣,但不会影响他的长期发展,除非他一再失败。这种企业文化,让每个人都对工作充满了热情。

(2犯错不可怕,要学会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生意场上,多少人败就败在“不会学”上。扎克伯格在这次失败中,了解到了用户隐私的底线,再开发类似功能的时候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为日后其他新功能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犯了错误,没有自省,不善于把这个错误当作教训,就无法抓住问题的关键,以后还可能犯同样的错误。在工作中,有的人做得很漂亮,有的人做得一塌糊涂,这可能与经验、反应有关系;但是如果你总是失败,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为此,扎克伯格引导每个人从犯错中获得成长。

(3)无视错误不会成长。

美国3M公司有一句关于创业的“至理名言”: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只青蛙接吻。成功需要经验积累,做任何事都要在不断错误中跌打滚爬,从而不断积累经验财富,不断前行,最后到达成功的彼岸,而那些无视错误的人,注定是不会快速成长的。在企业管理中,扎克伯格引导每个人直面困境,敢于与困难“接吻”,这样的管理理念值得每一个创业者学习。

“青年创业路标”

扎克伯格在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之前,可能有过若干次错误的尝试,但是如果他选择无视那些错误,那么他永远都不会做出正确的决定了。新加坡华人企业家连瀛洲,在被问到成功的基础是什么时,这样回答:“四个字,正确决策。”对方又问,正确决策的基础又是什么呢?他回答:“两个字,经验。”对方再问,经验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连瀛洲脱口而出:“是错误决策。”在管理中把错误当作进步的阶梯,而绝不是自欺欺人的无视错误,从而逐渐累积对市场的经验,培养敏锐力和判断力,是创业者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