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功并非偶然:扎克伯格的创业分享
6101200000013

第13章 面对选择,千万冲动不得

面对选择的时候,保持冷静的头脑,是对创业者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创业的事业能够走得长远的必要保证,一时冲动的选择,往往会让多年心血付诸东流。在这个开放的时代,网络工具越来越普遍,隐私问题也就显得越来越敏感。马克·扎克伯格创建Facebook就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透明。然而,这个愿望的实现必将伴随着隐私问题的产生,面对是绝对保护用户隐私,还是引导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分享自己的生活,这个左右为难的选择,需要扎克伯格超凡的的冷静和前瞻性,因为他的一时冲动,可能会给蒸蒸向上的Facebook带来灭顶之灾。

面对网络时代用户隐私应当更为开放还是更加保守的选择,扎克伯格有他自己的考虑,虽然他很年轻,但是面对这种事关Facebook生死存亡的选择,扎克伯格懂得这不是凭借一时冲动就能立刻做出决定的。Facebook一直坚持对其不断增长的透明度做出的种种承诺,而扎克伯格也在关注一个逐渐显现的问题——谁掌控着你的信息?2009年中的一次访谈中,回答他对Facebook最大心愿时,他的回答出奇地长,像是一次主题演讲,很具体的阐述了关于如何把握网络时代信息透明度这个问题,他的选择是很有远见的,对这个问题分析得很透彻,咋听之下可能有些难以理解,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绝不是冲动之举。但是,扎克伯格这种目光长远的选择却不见得被现在的用户接受,所以,两种选择之间,出现了矛盾,而扎克伯格一如既往的,无论面对什么质疑都没有冲动冒进,他做出的判断显得极为理智。“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透明,这种趋势会是未来10~20年所有变化的动力。”扎克伯格在他的演说中层层递进的解释说:

“假定未来没有大规模的暴力活动或者其他政治性的分裂和瓦解,但究竟会发生什么,谁也难料到。你问人们如何看待透明度,人们脑海中的画面是很负面的——一个充满监视的世界图景,人们可能会描摹一个反乌托邦的未来,透明度会导致集权还是权力的消解?我确信更大的透明度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坦白说,我不知道其他部分是(是否我们会不断受到监视)如何运作的。”

“我给大家描绘两个场景,和硅谷中的两间公司有关。当然,实际情况没这么极端,但他们代表两个极端。一面是Google,主要取得和追踪已有信息,他们称为爬网。他们爬网,取得网络上的资料放入他们自己的系统。他们想打造Google地图,于是派出拍摄车辆,认认真真地去拍你家,然后做出Google街景系统。Google是个伟大的公司。”他犹豫了一下,接着说,“但是,如果照此逻辑,推向极端,就有点可怕了。”

“另一个场景是在我们公司。允许人们分享他们想分享的东西,给他们提供优秀的工具控制如何分享,你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共享信息,但是想想那些在Facebook上不想分享给所有人的内容,是不是?你可不想这样的信息被爬网,被索引,比如你和家人的度假照片,你的电话号码,所有发生在公司局域网里的事儿,所有私人短信和邮件,所以很大一部分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化了,但是仍然有另一大部分不可以对所有人开放的。”

“这是未来10—20年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如果世界朝着越来越多分享的方向前进,就一定要确保它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生,而不是集中的方式,人们自行把信息放在网上,并且自行控制他们的信息和整个系统的交互,而集中的方式会导致人们被一些监控系统监视,我认为这对未来世界很重要。”他笑了笑,但笑得有点紧张。意识到他的声音有点激情过头了。“这是我个人最关注的部分。”

从这段演讲中可以看出来,扎克伯格对于如何控制用户隐私的选择是有他的深思熟虑在里面的,Facebook在他领导下做出的一次次改革也是有针对性的,绝不是一时的冲动而为。扎克伯格一直在不断地引导用户,希望用户逐渐公开他们在 Facebook 上的资料。后来扎克伯格多次宣传“极端透明度”和“你只有一个身份”的概念,扎克伯格极为相信透明化,他认为 Facebook 的使命就是让社会更加公开。扎克伯格的选择的是在网络上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社会”,也就是说鼓励用户贡献和分享更多的信息。但是Facebook 的各项公开透明政策,更像是Facebook 和用户之间的一场博弈。Facebook不断推出新的功能和新的政策来鼓励用户贡献和分享信息,每当这个功能或政策超出用户可接受的底线时,它会推出新的隐私控制功能,让用户控制自己信息流向。

几年来,Facebook 不断地小心翼翼的试探着用户新的底线,虽然提升社会的透明度这一选择从长远来看是正确的,但是扎克伯格却没有操之过急,始终没有太过冲动,而是保持了一种理智的态度,循序渐进的引导用户走向信息透明化。有的创业者踌躇满志,给自己设定很大的目标,很冲动的去挑战强势的竞争对手。结果,三天两头失败,最后没了自信,做其他事情也放不开手脚了。由此可见,面对选择的时候千万冲动不得,务必对眼前的机会说“不”,做自己想做和该做的事,才是最根本的一点。这需要创业者深谋远虑,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首先要看清楚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市场大环境,决定企业这个小环境。创业者要看看企业擅长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扎克伯格就是知道facebook所擅长的社交网络的经营;然后再瞄准市场大环境,看看市场需要什么,自己的机会有多大,再通过facebook掌握的平台逐渐信息透明化。把环境看清了,再选择就更准确了。

要像扎克伯格一样避免冲动选择,就要弄明白眼下消费潮流的走向和市场特点,渴望坦诚交流而又不想自己的隐私外泄是当下网络世界的一大消费潮流,所以扎克伯格就在这两点之间找到平衡做出选择,而没有冲动盲目的做出选择。比如,饮料等一次性消耗品的市场优势在于,人们前一次的消费几乎不影响后来的消费,市场时时存在,并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而逐步扩大,该行业的企业不愁没饭吃。而家电类等耐用品,就比前者就呈市场劣势,在人口没有重大增长的相对静态的条件下,市场容量会日益变小。这也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再次,创业者要尽量预测出未来5年所属行业的发展趋势。扎克伯格在他的主题演讲中就全面的阐述了互联网在未来的发展趋向,从而据此制定了Facebook的发展战略。

创业者避免冲动,就要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擅长,什么事不擅长;什么事有利,什么事不利,明确了这些方向后,创业者还要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一般瞄准未来5年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选择,企业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竞争力。许多人做事一窝蜂,容易冲动行事,结果盲目地把企业带上了绝路。面对各种热潮,面对眼前盈利的诱惑,创业者必须学会冷静,面对选择,千万冲动不得,要冷静判断,做自己该做的事。

“青年创业路标”

由此足以见得,创业阶段,任何一个选择,都不能冲动而为,扎克伯格虽然面对诸多选择,但是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没有因为一时冲动就做出让Facebook蒙受损失的决定,这源于他遇事冷静的性格,还有对于自己所在行业的深刻了解和精准预测,这些品质都值得我们创业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