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的时代背景的研究
提要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生于公元1281~1358年,浙江义乌人。倡“阳有余,阴不足”,为滋阴派代表。提出“六气之中,湿热病十居八九”“湿热相火为病甚多”的见解。在其所著《格致余论》中率先列出“痛风”病名,创上、中、下通用痛风方。随着现代痛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对此有卓越疗效。为本病病名正本清源,我经多年探讨,又对丹溪生平时代背景、气候、河流、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进行了考察,参阅了义乌县县志以及明清医籍,写成本文。过去仅在风湿病专业会上作了介绍,今特向内科等各位专家汇报。当否?供参考指导。
一、丹溪生平
朱氏是在元于1279年消灭了流亡在崖山之南宋势力,统一全中国后的第二年,即1281年生于浙江省中部义乌县赤岸镇。朱祖籍山东,西晋时始迁居上址,家近丹溪,故名。其家族世代为儒,丹溪属朱氏西宅派,祖父环,宝间举乡贡进士,父元。丹溪天资聪颖,六岁即能作声律诗赋,世人称“神童”。少年时,家境衰落,不得不到山崖越涧采药为生。稍长,治举子业,乡试不利,弃仕途。30岁时,因母患痹疾,众医束手,而有志于医,自学《素问》三年,似有领悟。又二年,母病渐愈。36岁时,去东阳县八华山,随许谦(云白,朱熹的四传弟子)学习理学,习武练功,这与该县县志所载:“元代尊奉儒学,理学兴盛,县境内有多处书院”是一致的。他在功读理学之时,一面研究医学,上山采药,配虎骨酒,治愈卧床十余年老师的痹病。其师鉴于丹溪对医学有前途,遂劝其专攻医学,寻求高师。40岁左右,丹溪渡浙江,走吴中,出宛陵(安徽宣城),抵南徐(江苏丹徒县)达建业(南京),跋山涉水千余里,历时五载未得良师。后回武林(杭州),闻罗知悌医学精博,遂赴武林山中,诚心拜师求教,风雨交加不动摇,具有立雪程门精神,使罗深为感动,而收其门下。后丹溪日夜攻读,严寒酷暑不辍,医术日益精进。学至三年,名扬四方。由于精读《内经》,深研河间、戴入、海藏、子和、李杲等多家之学,又从罗师深造,成为名医,于48岁时(1328年)回家乡行医,服务桑梓。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既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又有扎实的文学素养,善汲诸家之长,因而认识到江南依山傍海,地土卑弱,“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王孟英:“江浙地近海域,气偏湿热,浊秽戾毒较多。”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点。看到当时医家盛用辛燥之《局方》,深感与临床实际不符。力主在治疗原则上以滋阴降火,勿妄动相火,开滋阴清热之先河,在学术上独树一帜,终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二、时代背景
1. 居住地的简况
义乌县位于浙江省中部。东邻东阳,南界永康、武义,西连金华、兰溪;北接诸暨、浦江。县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南北长而东西狭,面积1102. 8平方公里,处金衢盆地东部。境内低山、丘陵、岗地、平原错杂,地势自东北向西南缓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100~1600毫米,因分布不均而易受旱灾和洪涝灾害。东阳江从东到西南斜贯县境,长39. 75公里,大陈江系山溪,斜穿县北端,境内流长17. 5公里,注入浦阳江。
赤岸镇位于县东南端,东临东阳县,南接永康县。东阳江干流自中央村往南……出枫坑水库往北合石屋坑之水至山盆,合声闻溪,盘溪诸水后名丹溪(相传南齐时,临海太守嫁女给王姓,完婚之日,轿马相连,披红戴玉,极其华丽,映红溪水,故名)。
2. 义乌气候
该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多,空气湿润,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气候特点:春天始于3月26日,终于5月20日,持续时间为56天。本季节暖空气开始加强,冷空气也相当活跃,气温呈锯齿形回升,降雨明显增多,农谚:“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夏天始于5月21日,终于9月25日,持续时间为128天,约4个多月。初夏,冷暖空气常在本县上空交汇、对峙,形成闷热、潮湿、阴雨的黄梅雨天气,称“霉雨”季节;盛夏,晴热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群众称为“上伏下伏大难当,阳光似火水如汤”的三伏酷暑季节,午后常有局部性热霉雨产生,影响本县的台风也在本季居多;秋季,始于9月26日,终于11月25日,持续时间61天。夏末秋初,因受冷空气影响,常出现阴雨天,农谚有:“八月毛雨碎,有米无柴煨。”冬季始于11月26日,终于3月25日,约120天,少数年份出现多雨雪天气,俗称“烂冬”;12月下旬进入隆冬,农谚:“冬至前后,泻水不走。”
气温:沿东阳江两岸的平原与丘陵地带在17℃以上,各月平均气温的年差为24. 7℃,年平均最高气温21. 9℃,日最高气温高于或等于35℃,平均每年有35天左右,历年极端最高气温达40. 9℃。
降水:降水年平均在1100~1600毫米之间,以南部山区最多,北部山区次之。降雨量,稠城镇平均为1303毫米,年最大1843. 6毫米,年最小870. 9毫米;降水日数: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3天,最多年175天。
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均在73%~82%之间,年平均为77%,最大年达80%,最小年73%;最大月达87%,最小月51%。
3. 生活习俗
旧县志称颂本县民情风俗:颜宗流风薰被,民多尊长孝亲,忠心为国:崇礼仪,尚孝义,勤劳,俭朴,耿直好武。过去以多代同居为荣,有多至五代的,以辈分高的年长男子,占统治地位。
主食:以大米为主,米粉、小麦、番薯为辅。客来先泡茶敬烟,烧子汤,喜饮酒(黄酒),菜蔬海鲜肥甘。
4. 当时的经济、贸易情况
忽必烈称汗后,1271年11月建国,国号大元,称元世祖。1279年2月灭南宋,在中国境内实现大统一,疆域比汉、唐时期更加辽阔,特别是忽必烈将其开放经济管理制度推向江南,创建了元朝国民经济的繁荣局面条件。如在文教上,蒙古人尊孔,沿袭宋代重理学,采取农桑为急务,设劝农官,编成《农桑辑要》等书,推广黄道婆的织布技艺;实行宗教包容互相团结的政策,兴修水利,开通大运河;造船业,当时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每只大船有人员千人,且有先进导航设备,商业繁荣。泉州是当时最大的贸易港口,设有“行泉府司”控制海船15000艘,当时指示航行的六胜灯塔,至今仍在泉州保存下来。西方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盛赞大都“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输于此城,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浙江省会杭州,在元灭宋时,城市未遭到大的破坏,城市商业在南北统一运河开通后,迅速得到恢复。元·著名戏剧家关汉卿,在元灭宋不久到杭州,他作曲说“这答儿忒富贵,满城中锦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楼阁参差,并无半点儿闲田地”。意大利商人鄂多立克说:“杭州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
由于忽必烈采取了以上各种措施,从而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庶晏然;年谷丰衍,朝野中外”,号称“治平”的盛况(见《滋溪文稿·卷14·碑铭》)。明代封建史家宋濂等人在《元史·食货志》中提出:“世称元之治,以至元。大德之间为首者,盖以此。”其经济方面的治绩,堪与前代“文景”“贞观”“开元”之世相媲美,有的甚至大大超过了这些治世,如疆域之大,超过了历代。
三、痛风病名的提出
由于义乌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嗜食酒肉厚味等情况,因而有痛的发生的条件,丹溪在67岁时,著《格致余论》一书(1347年),内有痛风论一篇,明确提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己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这里他明确指出:本病因是自身血分受热,再受风寒湿等诱因而致,与一般风湿病先从外受六淫不同,此其一;由于血热,又受寒凉,热血得寒,而污浊凝涩,此其二;其痛所以夜剧,是行于阴之故,此其三。
在治法上,虽指出“以辛热之剂,流散寒湿,开发腠理,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然亦有数种治法稍异,谨书一二,以证予言”。从所举三个病例看,一是60多岁男性患者补血温血,以四物汤加桃仁、牛膝、陈皮、生甘草,入生姜研潜行散(即单味黄柏);二是30岁女性患者,因食味甚厚(肥甘厚味),性情急躁,挛缩数月,诊为挟痰与气证,当和血疏气,导痰,以潜行散入生甘草、牛膝、桃仁、通草、炒枳壳,姜汁煎,半年而安;三是20多岁的鲍姓男子,痢后患痛风,叫号撼邻,诊为恶血入经络,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所下未尽,留滞隧道,所以作痛,用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牛膝、黄芩、陈皮、生甘草,入生姜,研潜行散。这三个病例,第一与第三所用药物基本都是四物汤加活血通络药;第二例明确指出是饮食肥甘,其治不用导滞药,而用活血通络、理气药;这三个病例都用潜行散、生甘草,以苦寒燥湿,清热解毒是其特点,这与丹溪所说“湿热相火为甚”的论点是一致的。
在《丹溪手镜》中,将痹列为十一,痛风十三,清楚表明二者非同一病证。《丹溪心法·痛风》中,尽管有寒、有湿、有热、有痰之不同,但所创制之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力求通治。从组方遣药看,是将清热燥湿之二妙散,泻火行水之龙胆、防己,活血祛瘀之桃仁、川芎,燥痰祛风之南星、白芷,祛风通络之桂枝、灵仙,消积和胃之神曲于一炉,共奏疏风祛寒宣于上,清热利湿泄于下,活血祛瘀,燥痰消滞调其中,以达到三焦同治之目的。当然,我们主要在于了解其思路,而不能不加化裁地用古方以治今病。
《丹溪心法·痛风63》中列举了分别体质和不同证候的加减用药,对我们研究防治本病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如治湿痰痛风、气实表实、骨节痛方、阴火痛风等,均有很好参考价值。余如二妙散、趁痛散,更易洞悉其方义,这里不赘。
四、中医病名的成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1)唐·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认为:“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
(2)朱丹溪谓:“又有痛风,而痛有常定处,其痛多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清·汪昂提出:“症见四肢上或身上一处肿痛,或移动他处,色红不圆块,参差肿起,按之滚热,便是痛风。”
(3)明·龚廷贤在《万回春》中指出:“一切痛风,肢体痛者,痛属火,肿属湿……所以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疮痛疽者最多;”“多因酒色、损伤,筋脉空虚”,亦是致病主要因素。
盖脾胃位居中州,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居下焦,为先天之本,司二便,主五液,内寓元阴元阳。若过嗜肥甘,恣啖酒肉,则损伤脾胃,纳化失健,聚湿蕴热,酿痰,痰浊中阴,升降悖逆,诸病由生。多饮则伤神耗血,损胃耗津,动火生痰,发怒动欲,可引起吐血、消渴、痈疽、失明,危害无穷。若房室过度,或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则戕伤肾阴,气化不利,不能分清泌浊,水液代谢失职,致浊毒稽留,蕴结膀胱,而引起腰痛、石淋、尿血,甚至“关格”等尿闭、呕吐危重证候。
(4)明·李蠧在《医学入门》痛风中指出:“久则手足蜷挛,甚则身体块瘰。”清·林佩琴在《类证制裁》中对痛风症状指出:“……其手弯曲,身多块瘰,其肿如脱,渐至摧落,其痛如掣,不可屈伸。”
本病可见恶寒发热,而痛痹以寒湿侵犯关节,其疼痛部位多固定不移为主,且恶寒发热症状较少。
临床特点为周身重滞不舒,如周身缚扎不适,肉色不变。
(5)清·谢映庐《得心集医案·诸痛门·四肢肿痛》描述:“四肢肿痛,手掌足跗尤甚,稍一触动,其痛非常,适俯仰转侧,不敢稍移,日夜翌坐者,身无寒热,二便略通……此必热伤营血,血液涸而不流……名为痛风也。”
本病对饮食宜忌,提出较早,朱氏在当时虽未明确提出忌食某些食物,但却指出“更节厚味自愈矣”的见解,确从临床实践中来。明·虞博(公元1515年)在《医学正传》中说:“若能食厚味,下有遗溺,上有痞闷,须将鱼腥面酱酒酢皆渐去之”;孙一奎更明确提出“虽鱼、面、酱、醋、酒皆断之”的意见,这与现代医学要求避免高嘌呤食物,不谋而合。当然,其中有些食物的禁忌,不见得合理,但主张饮食以清淡,还是可取的。
我认为对待祖国医学的研究,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绝不宜完全按照现代科技水平去衡量取舍。同时,任何一项成果,要靠几代人的努力,才能逐渐完善,中医学对某一疾病的认识,同样亦不例外,是历代医学家不断深入发展,逐渐积累而来。所以,研究中医学中某一疾病,需要从不同历史时期中有所发现的合理内涵,把其系统整理,使其成为一个较完整的资料,是我们所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否?供参考!
§§焦树德
焦树德,男,1922年5月生于河北省辛集市。早年向外祖父学习中医,1941年开业行医,1950年通过卫生部高级医师考试,后在北京市第二医院任住院医师。
1955~1958年在卫生部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毕业,获银质奖章。分配在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工作。1984年调入中日友好医院。
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专家室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学位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美国中医药研究会学术顾问,新加坡中医学院毕业医师协会永久顾问,全国图书奖、科技进步著作奖评委会评委,全国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内科学会副主任、中药学会理事,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收录于英国《剑桥国际名人辞典》。
焦树德教授擅治内科疑难重病,提出“继承传统,博采众长,突出特色,创新发扬”的学术观点,在诊治类风湿方面,创立了“痹”新病名及诊治规律。创制了痹冲剂、痹康复Ⅰ号、痹康复Ⅱ号等治痹的新药。曾到世界各地多次讲学。主要著作有《用药心得十讲》《方剂心得十讲》《从病例谈辨证论治》《医学实践录》等数部。曾发表医学论文7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