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巴菲特投资学大全集
6097000000039

第39章 破解巴菲特集中投资的奥密

长期以来,在投资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分歧:多元化投资与集中投资。

多元化投资者主张为了安全起见,应当把鸡蛋分置于不同的篮子里,这样即使一个篮子里的鸡蛋被打碎了,也不至于带来太大的损失。而集中投资者则主张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好好地盯着你的篮子,不要让鸡蛋打碎。集中投资者认为,如果将鸡蛋分置于不同的篮子中,你势必会对其中的一部分照顾不周,这样就很容易发生意外,与其如此,还不如全力以赴地照顾自己装满了蛋的篮子。

与这两种投资策略相对应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就像我们常常在好莱坞电影里看到的那样,那些股票经纪人随时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里,他们管理着由上百只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每一只股票的波动都牵扯着他们的神经。他们疯狂地记录,同时对着数部电话大喊大叫,眼睛随时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数字,稍有风吹草动,便迫不及待地敲击键盘。。而他们的偶像——巴菲特的生活与工作则显得悠闲得多,他绝不是工作狂,相反,他有大把的时间可自由支配。他从不关注股价的短期变化,所以他可以从容地为自己做早餐,躺在地板上与自己的哲学家朋友电话闲聊。此外,他总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讲话轻声细语。与其说他是一种投资家,倒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位思想者与哲人。巴菲特这种颇具传奇色彩的成功与经历,不仅源于其天生的自信,更多的是来源于他那非同寻常的集中投资模式。

什么是集中投资沃伦· 巴菲特一直将自己的投资方略归纳为集中投资,那么什么是集中投资,巴菲特又是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它的呢?

这是一种有别于活跃派资产投资组合,但又能击败指数基金的战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思想构成巴菲特集中投资的雏形。费舍尔是著名的集中投资家,他对巴菲特的影响在于,他坚信当遇到可望而不可即的极好机会时,唯一理智的做法是大举投资。

半个多世纪以来,集中投资这种方法不但科学合理而且长期被我们这行所忽略,它与人们想象的多数经验丰富的投资者的做法大相径庭。历经20 世纪90 年代的新经济风潮衰退后,人们才又重新认识集中投资为何物。

集中投资看似一个极为寻常的想法,但看似寻常最奇崛,它根植于一套复杂的彼此相关联的概念之上。如果我们将这个想法“举起来迎着光”,仔细观察它的方方面面就会发现,它的深度、内涵以及坚实的思想基础,都蕴藏于清亮的表面之下。

集中投资的精髓可以简要地概括为: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将你的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取胜。

集中投资者必须掌握的最复杂的原理是选股模式。

事实上,集中投资是一种极为简单的策略,不过即使如此,人们对它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误区,需要我们澄清一些彼此相关的概念,以更好地挖掘它的深度、内涵及思想基础。只有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才能将集中投资这一策略看得明白而透彻。

一般说来,关于集中投资最为简洁明了的定义为:选择少数几种能够在长期的市场波动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将你手里的资本分成几份资金投向它们,一旦选定,则不论股市的短期价格如何波动,都坚持持股,稳中取胜。这是一种极为简单、有效的策略,建立在对所选股票透彻的了解之上。一旦你决定运用并坚持这种策略,将使你得以远离由于股价每日升跌所带来的困扰。不过,做集中投资者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美好,由于一旦失误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使得大多数人明知这是一种绝佳的策略,却不敢轻易去尝试。

从进入投资行业以来,巴菲特一直对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投资组合嗤之以鼻。他从不做过多的投资,如果一时没有选到合适的股票,他便一直等待下去。他说,身为一个独立的投资者的最大优势便是,他可以站在本垒永久地等候一个好球,如果他想让球精确地到达他的肚脐眼上两英寸而不是其他地方的话,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就可以一直站在那儿等,直到球有一天直直地打过来了。巴菲特建议那些总是频繁操作买进卖出股票的投资者,给自己的投资数量做个限定值,比如你可以限定自己在一年内只买卖一至两次,或者更少,这样你可以在选择股票的时候更加理性与谨慎。

集中投资的最大益处在于投资者能够对即将购买的股票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其将你的钱分成若干小份频繁操作,不如集中力量做几个大的投资行为。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生活中你没有必要要求自己凡事皆对,只要你不做太多的错事就好了。

有人将多元化组合投资与集中投资分别喻为“狐狸策略”与“刺猬策略”,因为传说中狐狸被认为知道许多小事,而刺猬虽然只知道一件大事,但非常管用。巴菲特似乎就是那个知道大事的刺猬,他对股价每日的波动、股票的短期收益漠不关心,但他知道如何把握某只股票的最佳时机。

在巴菲特8 岁时,曾以每股38 美元的价格买下3 股城市建设公司的优先股,他的姐姐也以同样的价格买了3 股。不久之后,股价下跌至27 美元,他的姐姐每天都在向他唠叨这件事,让巴菲特非常厌烦。后来当股价回升至40 美元时,为了摆脱令人头痛的唠叨,巴菲特将自己和姐姐手中的股票一起卖掉了。在扣除佣金之后,他从中获利5

美元,可是很快股价从40 美元一路飙升至200 美元,令巴菲特心痛不已,他决心要永远记住这次教训。

在后来的职业生涯里,巴菲特果然从中汲取教训,他与他的客户之间从来没有太多的联系,他认为这种关系有利于自己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来实施投资策略。他说,依照对集中投资的偏好,他曾将手中40% 的资金投资在美国运通公司,而如果这一情况被客户知道的话,他们肯定会非常担心。他们会向你提出一些问题,或是邮寄他们所能搜集到的所有材料让你看。如果你运气好的话,可能只是被浪费了一点时间,如果你运气差的话,你的投资计划与步骤可能就此被打乱。巴菲特说,这就好比一个外科医生在实施大手术时,却一边工作一边与病人闲聊一样危险。

许多投资者可能都对集中投资感兴趣,除了这一策略表面上的含义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问题被提及。如何从成千上万只价格不断变化的股票中选择适合投资的股票?在集中投资的策略里,到底应该持有几种股票才算“集中”?每种股票的持股时间到底应该为多久?我是不是真的该运用这种策略?

对每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头脑里充满疑问是再正常不过的。不过,要回答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连巴菲特本人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而且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里,谁敢说自己掌握到驾驭市场变化的不二法门。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通过对大师的研究,使我们了解到那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及其奏效的原因,并从市场的变化中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以上这些问题我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去寻找答案。

解读“少而精”的投资方略多年来,巴菲特形成了一套他自己选择可投资公司的战略。他对公司的选择是基于一个普通常识:如果一家公司经营有方,管理者智慧超群,它的内在价值将会逐步显示在它的股值上。巴菲特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分析潜在企业的经济状况以及评估它的管理状况而不是用于跟踪股价。巴菲特使用的分析过程包括用一整套的投资原理或基本原则去检验每一个投资机会。我们可以将这些原则视为一种工具带。每一个单独的原理就是一个分析工具,将这些工具合并使用,就为我们区分哪些公司可以为我们带来最高的经济回报提供了方法。

巴菲特的基本原则将会带你走进那些好的公司从而使你合情合理地进行集中证券投资。你将会选择长期业绩超群且管理层稳定的公司。这些公司在过去的稳定中求胜,在将来也定会产生高额业绩。这就是集中投资的核心:将你的投资集中在产生高于平均业绩的概率最高的几家公司上。

一次,一位记者在请巴菲特对普通投资者提出一点忠告时,巴菲特说了这样一番话:“如果你对投资知道得非常有限,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多元化投资对你就毫无意义了。

你不妨将精力放在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上,并从中选出了5 到10 家价格合理且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

传统的投资理论出于风险的规避需要,主张多元化投资,投资者手里一般握有一些超出他们理解能力的股票,有时甚至在对某只股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买入。

这些人应当好好地考虑一下巴菲特的建议,买5 到10 只,甚至更少的股票,并且将注意力集中在它们上面。巴菲特认为,投资股票的数量绝不要超过15 家,这是一个上限,超过这个数量,就不能算是集中投资了。

少而精一直是巴菲特的选股原则。如果投资者手里握着几十种股票,他不可能将每一只股票都了解得透彻,而这是非常危险的。

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那种通过撒网来降低投资风险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你对这些公司知之甚至少,更别说有特别的信心了。。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有限的,就我本人而言,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里,能够有信心投资的企业也不过两三家。

凯恩斯的这番见解,一直被认为是集中投资的雏形,他向我们传达出了这样一种资讯,在个人有限的知识与经验之下,与其多而广地选股,不如选择少数几种你了解并对它们十分有信心的股票。

凯恩斯的理论对巴菲特可谓是影响深远,使他对“少而精”的选股策略深信不疑。

此外,另一位名叫菲利普· 费舍尔的杰出的投资咨询家也曾说过:“我知道我对公司越了解,我的收益就越好。

许多投资者,甚至包括那些专业的投资咨询家,他们从未意识到,购买那些自己根本不了解的公司的股票比你没有被告多元化的投资要危险得多。费舍尔一生都坚持自己的这种思想,他在晚年曾表达过大致相同的见解:“最优秀的股票是非常难以寻觅的,如果这是容易的事,岂不是人人都可以轻松地拥有它们?但我知道我的目标是寻找最好的股票,不然我就宁愿不买。

不论是凯恩斯还是费舍尔,他们都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同样的信息,即少意味着多。

巴菲特非常善于从这些伟大的投资家身上汲取营养并灵活运用,从进入投资界开始,他便坚持“少而精”、“宁缺毋滥”的选股思想。

对集中投资者的忠告巴菲特赖以战胜市场取得突出业绩的法宝便是集中投资。他认为自己的投资方略并无丝毫的神秘性与特别之处,也并未超出一般认真从事投资业的人的理解范围。不过,虽然做个集中投资者远没有取得MBA 文凭那么麻烦,但它仍需你花时间来好好学习一番。

对于那些对集中投资充满好奇并跃跃欲试的投资者,巴菲特曾提出下列的忠告:

(1)将股票看成是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而且要一直坚持这一观点,否则你千万不要踏入股市。

(2)认真。仔细地研究你所拥有股票的企业,包括企业的竞争对手在内。拥有一家企业的股票,意味着你对本企业以及它所在的行业相当精通。

(3)不要试图在短期操作中运用集中投资,你至少愿意在某只股票上花5 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在实行集中投资战略时,长期的投资能体现出企业真实的价值,并增加投资的安全性。

(4)切记永远不要举债来进行集中投资。债务所带来的压力会使你变得脆弱,缺乏承受市场考验和被动的承受力。在一般情况下,那些不靠举债进行投资的集中投资者将能更轻松地达到目标。而对那些举债进行投资的人而言,一旦银行突然要求提前还款,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损失。

(5)集中投资者需要有正确的心态和性格,不能做到这一点,你最好尝试其他的投资方式。

大多数普通投资者热衷于探听各种小道消息和内幕,但却没有耐心去读一下那些透过正规管道发布的企业的年度报告。巴菲特奉劝投资者,与其花大把的时间与股友或经纪人谈论市场形势,还不如花上半个钟头认真阅读一下你拥有的股票的公司发布的最新资料。

集中投资策略被巴菲特发挥到了最佳,而且比起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投资组合来,它更容易为普通投资者所效仿。但时至今日,它所被应用的范围依然没有多元化投资组合广泛。许多人不禁纳闷,在这个全世界最擅长模仿和跟风的行业里,华尔街对集中投资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其应有的重视。

有人说,抄袭是最隆重的赞美,集中投资没有被华尔街大量抄袭和复制,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它所受到的冷遇。为什么人们会拒绝这种被许多投资家实施并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绩的观点呢?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惯性使然,就像人类了解的任何一次进步都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推翻了旧的、流行的模式,新的模式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在科学史上有许多后来被证明是错误与不完善的学说都曾经在几个世纪里为人们所广泛认可,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某种观念占上风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对他的正确性提出质疑。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旧观念时,新观念才能在旧观念的危机中一步步为人们所接受。许多人认为,传统的多元化投资策略与集中投资策略在目前正处于这种较量中,虽然前者仍为大多数经纪人所采用,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集中投资者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这种策略的优越性,这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不久的将来会实施这一投资策略。

巴菲特和他所倡导的集中投资策略被认为是如此不同寻常,甚至有人说他是一个违反常规的投资者。巴菲特对此不以为然,他说:“我一直认为违反常规这个词十分有趣,因为我觉得哥伦布就是一个违背常规的人,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人们是这样看他的。

人们习惯于将他们不熟悉的人或事简单地指斥为违背常规,而不是去重新检验他们的理论。”看来,巴菲特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违背常规之处,他认为自己的策略是再普通不过的,任何人只要愿意学习,就能和他做得一样出色。

多年来,由于巴菲特在投资行业里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许多人认为他的成功是独一无二、无法效仿的。甚至有人用著名古典大猩猩模拟法来比喻巴菲特的成功:

如果你将足够多的大猩猩放在一间屋子里,从统计学的角度讲,其中有一只一定会发生“巴菲特现象”。这种模拟实际上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虽然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叫沃伦· 巴菲特的世界首富,但凭借集中投资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却不少,较早的如凯恩斯、费舍尔,与巴菲特同时代的如他的同事查理· 芒格,这些人都是杰出的集中投资者。

虽然集中投资策略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多元化投资组合会就此终结。让大多数投资者放弃他们早已习惯的思考及行为模式是相当不易的,另外,由于目前学术界对集中投资的研究力度不够,让那些以讲授多元化投资组合而著称的教授放弃原有的观点在情感上也很难做到。所以,尽管集中投资策略已经显露出巨大的生命力,但距其成为主流的投资理念尚有一长段路要走。不过,对于那些对集中投资尚心有疑虑的人而言,巴菲特及其追随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将会是一股很强的动力,将他们推向传统投资观念的面前,以新的理念进行投资。

不过,投资是一项复杂而充满了变量的事业,策略的成功说明了你具有比他人更容易实现目标的可能,而不是保证。身为一个集中投资者,并不意味着成功,只能说明你离目标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