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谁说你懂管人管事
6095200000126

第126章 拓宽上下沟通的渠道

在今天,企业中的沟通早已不再局限于办公室中面对面的谈话,它以各种方式渗透在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优秀的管理者总是善于利用机会与员工们进行沟通,通过种种途径来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多了、畅了,矛盾自然就少了,这也是中国式管人智慧的一种体现。

(1)用正面的交流来建立彼此的信任。美国达纳公司是一家生产诸如铜制螺旋桨叶片和齿轮箱等普通产品,主要满足汽车和拖拉机行业普通二级市场的需要,拥有30亿美元资产的企业。20世纪70年代初期,该公司的员工人均销售额与全行业平均数相等。到了70年代末,在并无大规模资本投入的情况下,它的员工人均销售额已猛增了3倍,一跃成为《幸福》杂志按投资总收益排列的500家公司中的第2位。这对于一个身处如此普通的行业的大企业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凡纪录。

1973年,麦斐逊接任公司总经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原来厚达35厘米的政策指南,代之而用的是只有一页篇幅的宗旨陈述。其中有一条是:面对面的交流是联系员工、保持信任和激发热情的最有效的手段。关键是要让员工们知道并与之讨论企业的全部经营状况。

麦斐逊说:“我的意思是放手让员工们去做。”他指出,“任何做这项具体工作的专家就是干这项工作的人,如不相信这一点,我们就会一直压制这些人对企业做出贡献及其个人发展的潜力。可以设想,在一个制造部门,在方圆2.3平方米的天地里,还有谁能比机床工人、材料管理员和维修人员更懂得如何操作机床、如何使其产出最大化、如何改进质量、如何使原材料流量最优化并有效地使用呢?没有。”他又说,“我们不把时间浪费在愚蠢的举动上。我们没有种种手续,也没有大批的行政人员,我们根据每个人的需要、每个人的志愿和每个人的成绩,让每个人都有所作为,让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尽其所能……我们最好还是承认,在一个企业中,最重要的人就是那些提供服务、创造和增加产品价值的人,而不是那些管理这些活动的人……这就是说,当我处在你们的空间里时,我还是得听你们的!”

麦斐逊非常注意面对面的交流,强调同一切人讨论一切问题。他要求各部门的管理机构和本部门的所有成员之间每月举行一次面对面的会议,直接而具体地讨论公司每一项工作的细节情况。麦斐逊非常注重培训工作和不断地自我完善,仅达纳大学,就有数千名员工在那里学习,他们的课程都是务实方面的,但同时也强调人的信念,许多课程都由老资格的公司副总经理讲授。在他看来,没有哪个职位能比达纳大学董事会的董事更令人尊敬的了。

麦斐逊强调说:“切忌高高在上、闭目塞听和不察下情,这是青春不老的秘方。”一个在通用汽车公司有着16年工龄、被解雇的工人说:“我猜想解雇我的原因是由于我的活儿质量不好。但是,在这16年里,有谁来向我征求过改进质量的意见呢?从来没有过。”上级不能体察下情,必然会造成上下级的严重对立。

(2)利用局域网打开沟通新天地。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大部分的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便于上下级和各个部门的有效沟通,先进的网络资源为公司间的沟通提供了更为便利优越的条件。试想一下,你有一个好的想法,组织专门的讨论会可能会非常烦琐:要找到相关人员,还要定一个大家有空的时间。但如果你换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在公司BBS上发布一个帖子,让大家对你的想法进行公开的讨论,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你对你的上司有小小的建议或是申诉一下自己的委屈,那么E-mail的快捷与隐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起码可以给上司留个面子。当然,如果你是经理,对于员工工作的不到位,用E-mail进行提醒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不妨就试试看。

有的员工对总经理的办公室总是会有恐惧感,倘若你想要找某个员工谈话,就应该避免让员工去你的办公室。身为经理的你一定要走进他们中间,走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并在员工工作的时候与之沟通,此时若用局域网或者内部论坛进行交流,就可打破那种过于正式的氛围,让团队成员与你交谈感觉更舒适,你应仔细倾听他们的话,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随时作出必要的回应。记住,你的表现越认真,积极的影响就越突出。惠普公司的“周游式管理法”正是满足了这种需要,才变得如此有效。

比尔·盖茨在微软公司内部,采用网络和员工联络,打破了管理上的层级之分,减少和避免了多层管理带来的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将自己的想法贯穿始终,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公司营运的计划掌握企业内部的情况并进行决策。

借助先进网络模式,盖茨将公司员工,按各个项目分成许多不同的“工作小组”。微软公司内部的各个不同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交给不同的“工作小组”负责开发,以便能够让工作人员发挥其创造力,设计出最佳产品。

微软公司的这种企业文化,使企业得以灵活应对变化中的市场,不远离消费者。通过网络连接,员工能够及时了解企业与经营者的经营理念,领会上级意图,明确责权赏罚,避免推卸责任,打消“混日子”的想法。而这一点对于以“工作小组”为运作核心的微软公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比尔·盖茨不止一次提到电子邮件用起来极为方便。利用网络,他可直接与员工讨论工作问题,及时指出错误,帮助员工及时改正错误,限定期限,形成高级系统,保持高效运作。员工利用网络办公,不需要和公司的管理人员直接见面,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某项工作进行热烈讨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比尔·盖茨的日常工作中,一条电子信息通常只是一两句并不诙谐的话。也许比尔·盖茨将向三四个人传送此类信息:“让我们取消星期一上午9点的会议,每个人用这段时间来准备星期二的会谈。怎么样?”对此,往往得到很简洁的回答:好的。

如果这样的交流看起来很简单,那么请记住:微软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每天会收到几十条这类电子信息。一个电子邮件就好比会议上作出的一个陈述或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人们在通信过程中所想到或要质询的东西。为了商业目标,微软公司设有电子邮件系统,但是,就像办公室里的电话,它还为社会或个人提供其他多样的服务。例如,徒步旅行者可以为要找到坐骑上山会把电话打给“微软徒步旅行者俱乐部”的所有成员。

每天,比尔·盖茨都要花几个小时阅读来自全球的员工、客户和合作者的电子邮件,并作出答复。公司中的每一个人都可把电子邮件传送给他,而盖茨是唯一一个读它的人,不必担心礼仪问题。

当比尔·盖茨旅行的时候,每天晚上,他都把自己的便携式计算机和微软公司的电子邮件系统连接起来,补充新的信息,同时把他在这一天旅行中所写下的东西传递给公司的职员。许多接收盖茨的信息的人甚至都没有意识到他不在办公室里。当盖茨从遥远的地方和他们共同的网络联系起来时,也可以点一下某个图标,以便了解销售情况,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并可以得到任何基本的管理数据。当盖茨在千万里之外或几个时区之外时,只有检查一下他在公司中的电子邮箱才能让他放心,因为坏消息几乎总是从电子邮件中传来。所以假如没有什么坏消息传来的话,盖茨就用不着担心了。

(3)加强非正式的沟通。在优秀的企业中,管理者的命令总是能够被迅速地执行。这正是因为在这些企业里,多种的沟通方式,尤其是非正式的沟通使上下随时保持交流的结果。优秀企业里信息沟通的性质以及对这类沟通的运用,都是显著不同于它们那些不那么出色的同行们的。优秀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不拘形式的、开放性的信息沟通交流系统。交流的模式和强烈程度能使需要交流通气的人们之间,得以保持经常的往来接触,而且仅仅由于这类接触的经常性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如同级之间是处于半竞争状态下),就能使得整个系统的混乱和无政府倾向受到很好的控制。企业中信息交流的频繁与深入是显而易见的。它们所以能做到这一步,往往首先是由于坚持采取非正式的交流方式。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旦达航空公司是一个以人为重心的公司,它提出“旦达为家的感觉”的哲学理念,并全力去付诸实践。这家在公司内部彻底实行这套哲学理念,员工薪金付得比别家航空公司高,而且尽可能避免裁员。

旦达的成功来自许多小事情的集合,而门户开放政策决定了旦达的风格。前任总经理毕伯解释说:“我的地毯必须每月清洗一次,所以我找机械师、飞机驾驶员以及机上服务人员全都来见我,如果他们真想告诉我们一些事情,我们会给他们时间。他们不必层层向上报告。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没有一个人有‘行政助理’来挡掉求见者。”当然,这是采取门户开放政策所发挥的效果。

1979年2月,旦达航空公司机械工人伯奈特少领了38美元薪水,公司未付他清晨两点提早上班修一具引擎的加班费。这位41岁的技工写信给旦达公司总经理贾瑞德,向他反映了这件事。3天后,伯奈特拿到了38美元,以及一封顶头上司写给他的道歉信。

旦达航空公司最有趣的一个观念是,管理部门可以互相交换工作。例如总裁坚持所有的资深副总经理都要接受从事公司里任何工作的训练(虽然不可能开飞机)。即使身为资深副总经理也应充分明白彼此的业务,以便万一有必要时,任何人均可以替代他人工作。而且,圣诞节的时候,高级主管还需加班帮助行李工人。

同样,旦达公司的主管多花许多时间,只是为了与员工聊聊家常。高级主管一年至少要跟员工聚会一次,公司里的最高阶层与最低阶层直接交换意见。花在沟通意见上的管理时间多得惊人,简直令那些不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人无法想象。例如,最高主管单位一年内连续举行4天会议,只是为了和亚特兰大的随机服务员谈话而已。资深副总经理们一年通常要花100多天,风尘仆仆往返于各地,还不包括清晨一点或两点搭机查勤大夜班。从高级主管开始即彼此密切地交换意见。每周一上午有个幕僚会议,检查所有的计划、所有的问题与公司财务。然后,资深副总经理领着自己所辖部门的各主管吃午饭,让他们知道最新情势。因而公司的事很快且定期地传遍全公司上下。

IBM公司在这方面也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开门政策是它原来的老领导人沃森的哲学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对它的35万名员工仍在实行着。

董事长对于任何员工的投诉,依旧一一亲自答复。开放政策在旦达航空公司也颇盛行,“开放”在列维·斯特劳斯公司里意义重大,人们把它叫做“第五大自由”。

让管理人员走出办公室,这也是有助于促进非正式交流的。在联合航空公司,艾德·卡尔逊把这称之为“有形管理”,也叫“巡视管理”(MBWA)。惠普公司把它叫做“周游式管理法”,并把它当做至关重要的“惠普之道”中的一项主要信条。

科宁玻璃公司在它新建的工程大楼里装设了自动扶梯(而不是普通电梯),为的是能增加面对面接触的机会。明尼苏达采矿制造公司里,凡是员工人数达10人左右的单位,就发起举办俱乐部,唯一的目的就是想增加午餐时以及平时随时解决问题的机会。一位花旗银行的高级职员说,他们有个部门里,营业部和贷款部负责人之间有着分歧,长年累月解决不了,后来这一帮人全都搬进同一层楼去,把办公桌往一起一靠,这分歧也就烟消云散了。

这些都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要有充分的交流通气。惠普公司所有最宝贵、最重要的规则,都是跟更多的交流沟通有关的。就连惠普公司社会性的和物质性的环境也都能促进这种沟通:你到该公司位于帕洛阿托的总部和工厂里去转转看,用不了一会儿,就会看见一群群人,坐在有黑板的房间里,在无拘无束地研究问题。这些临时性的会议,每个都多半包括有研究与开发、生产制造、工程技术和市场销售等各方面的人员。这是跟那些平庸的大型企业截然不同的。在那类企业里,经理和分析人员们从来不跟用户照面或交谈,从来不跟推销员们见见面或谈谈话,从来也不瞧一眼或摸一下产品。惠普公司的一位职员在谈到该公司中央实验室的组织时说:“我们并不真清楚,到底什么结构才算最好。我们有把握的只是一点,那就是要从保持高度非正式沟通下手,这才是关键。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持住这一点。”明尼苏达采矿制造公司也有类似的信念,因此,它的一位高级经理才这么说:“你们对出色企业搞的那套分析只有一点不对头。你们该加一条第九项原则,那就是信息沟通。我们这里的人相互间常有大量直截了当的交谈,这就省掉了好些书面的或正式的繁琐程序。”

所有这些例子,实际上都表明保持上下级之间经常不断的非正式沟通是企业昌盛的法宝。

(4)用各种方式构造万能沟通。如果将沃尔玛公司的用人之道浓缩成一个思想,那就是沟通,因为这正是沃尔玛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沃尔玛公司以各种方式进行员工之间的沟通,从公司股东会议到极其简单的电话交谈,乃至卫星系统。他们把有关信息共享方面的管理看做公司力量的新的源泉。当公司仅有几家商店时就这么做,让商店经理和部门主管分享有关的数据资料。这也是构成沃尔玛公司管理者和员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

沃尔玛公司非常愿意让所有员工共同掌握公司的业务指标,并认为员工们了解其业务的进展情况是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干好其本职工作的重要途径。分享信息和分担责任是任何合伙关系的核心。它使员工产生责任感和参与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在公司的重要性,觉得自己得到了公司的尊重和信任,他们会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沃尔玛公司是同行业中最早实行与员工共享信息,授予员工参与权的,与员工共同掌握许多指标是整个公司不断恪守的经营原则。每一件有关公司的事都公开。在任何一个沃尔玛商店里,都公布该店的利润、进货、销售和减价的情况,并且不只是向经理及其助理们公布,而是向每个员工、计时工和兼职雇员公布各种信息,鼓励他们争取更好的成绩。萨姆·沃尔顿曾说:“当我听到某个部门经理自豪地向我汇报他的各个指标情况,并告诉我他位居公司第五名,并打算在下一年度夺取第一名时,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慰的了。如果我们管理者真正致力于把买卖商品并获得利润的激情灌输给每一位员工和合伙人,那么我们就拥有势不可当的力量。”

总结沃尔玛公司的成功经验,交流沟通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管理者尽可能地同他的“合伙人”进行交流,员工们知道得越多,理解就越深,对公司事务也就越关心。一旦他们开始关心,什么困难也不能阻挡他们。如果不信任自己的“合伙人”,不让他们知道事情的进程,他们会认为自己没有真正地被当做合伙人。情报就是力量,把这份力量给予自己的同事所得到的利益将远远超过将消息泄露给竞争对手所带来的风险。

沃尔玛公司的股东大会是全美最大的股东大会,每次大会公司都尽可能让更多的商店经理和员工参加,让他们看到公司全貌,做到心中有数。萨姆·沃尔顿在每次股东大会结束后,都和妻子邀请所有出席会议的员工约2500人到自己家举办野餐会,在野餐会上与众多员工聊天,大家一起畅所欲言,讨论公司的现在和未来。通过这种场合,萨姆·沃尔顿可以了解到各个商店的经营情况,如果听到不好的消息,他会在随后的一两个星期内去视察一下。股东会结束后,被邀请的员工和未参加会议的员工都会看到会议的录像,并且公司的报纸《沃尔玛世界》也会刊登关于股东大会的详细报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了解会议的真实情况。萨姆·沃尔顿说:“我们希望这种会议能使我们团结得更紧密,使大家亲如一家,为共同的利益而奋斗。”

良好的沟通对员工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鼓舞,通过自身的参与和工作被肯定,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对公司的重要性。任何员工都是可以被激励的,只要他们被正确对待,并得到适当的培训机会。如果对员工友善、公正而又严格,他们最终会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因此,沃尔玛公司想出许多不同的计划和方法,激励员工们不断取得最佳工作实绩。

公司每次的股东大会上,经理人员们都喊口号、唱歌,向退休者致敬,并且表扬取得最高销售额的部门经理,向获得最佳驾驶记录而赢得安全奖的卡车司机表示敬意,为店面陈设最富创意以及在业务竞赛中获奖的员工鼓掌致谢。萨姆·沃尔顿说:“我们希望员工们知道,作为经理人员和主要股东,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为沃尔玛公司所做的一切。”

所有的人都喜欢赞扬,因此,沃尔玛公司寻找一切可以赞扬的人和事。员工有杰出表现,公司都会给予鼓励,使员工知道自己对公司多么重要。以此来激励员工不断创造,永争先锋。由此又促使员工以正确的方法行事。沃尔玛相信,做到这一点,人类的天性就会表现出积极的一面。

沃尔玛公司还积极鼓励员工讲出自己建设性的想法,在公司经理人员办公会议上,经常邀请一些有真正能改进商店经营的想法的员工来和大家分享他的心得。例如,公司邀请那些想出节省金钱办法的员工来参加经理会议,从他们的构想中每年可以节约800万美元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想法都是普通常识,只是大家都认为公司已经很庞大而没有必要那么做罢了。其中一名运输部门的员工,对于拥有全美国最大私人卡车车队的沃尔玛公司却要由其他运输公司来运送公司的采购货物感到大惑不解,她提出了用公司自己的卡车运回这些东西的办法,一下子为公司节约50万美元以上。公司表彰了她的构想,并给予她奖励。多年来,沃尔玛公司从员工那里汲取了很多好的想法,并激励员工不断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进一步增强员工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真正感到自己的“合伙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