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芸芳: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2009届本科毕业生
我是北京外国语大学2009届日语与国际贸易专业的应届生,因为公派留学日本一年,回来时已经是2009年3月初。虽然错过大好时机,可是,我却在短时间内搞定了工作。作为这些人中的一员,我的经历倒是给了大家一个启示:只要有实力,机会永远有。
我是个娇小柔弱的女孩,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目标。因为英语出色,大二通过CET6级;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能力强,学院团支部书记;我被学院选为公派交换留学生。当时,我就考虑到这一去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的求职。因为,我在东京法政大学学习的时间是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底。无论如何,我都赶不上国内应届生求职的黄金季节。但是,如此难得的公派留学机会,我自然也不愿意失去,我只得托国内的同学帮我留意校园招聘会及所有的招聘信息。
2009年2月底,同学告诉我,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又在大批招人,而且特别需要日语专业的人才,估计我回国还能赶上。得到这一信息的我,立即按同学给我的E-mail地址发去了自己的简历,并简单说明了自己还在日本留学的情况。不久,我就收到对方的回复,表示对我非常有兴趣,希望在我回国后能面谈。这是我在日本投出的第一份简历,第二份简历我投给了三菱物产。
我投给德勤的简历,在我回国后没几天也得到了回音,德勤通知我去公司考试。我按指定时间,来到德勤所在的外滩中心,却发现第一场考试是笔试,而我误以为面试。当时我就带了一支圆珠笔,其他什么文具都没带,而同去的其他大学生都是有备而来。
临考试,我想将手机调成震动,无奈1年没用过的手机已经变得陌生,各种功能按键一时也记不清楚。胡乱按了几个键,响声依旧,还引来监考老师的责备。我既委屈又懊恼,一紧张更不知道按什么,索性把手机关了。这下可好,连时间都不知道了,答题速度也不好控制。全英文的试卷比我想像中的要难,尤其是阅读理解。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笔试成绩对我似乎没太多影响。因为一个多小时的笔试结束后,我和另一男生被留下,直接进入第一轮面试。还没来得及喘气的我,又匆匆进入面试环节。面试官问我觉得自己考得如何?我非常坦白地承认,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不如听说,所以笔试的阅读部分做得不大好。考官讶异于我的回答,通常学生都是读写强于听说,我怎么反着来?我解释道,我在日本留学期间,同学中有不少来自欧美,大家平时交流都用英语。面试官顺势就要求我用英语回答后面的问题。我当然明白,英语面试是免不了的程序。既来之,则安之。幸好同学和师姐帮我指点的“面试心经”还有点用,部分问题还在意料之中,我发挥得不错。
德勤的第一轮面试之后,我还收到了日本商社部长的面试通知,第二天就接受了部长下属的面试,顺利过关。周三,那个日本商社就电话通知我,告诉我已经被录用了,要求我去实习一周,然后签“三方协议”。我告诉对方,自己还有一些事情要办,希望能过几天再实习,商社答应了。其实,我心里是希望等等德勤的消息。
一周以后,德勤依旧没有任何音信。我听同学说,要是一周后还没消息,估计就是没戏了。于是,我一门心思去商社实习,实习第三天就签了“三方协议”。无巧不成书,就在我打算把协议拿到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手续的那个上午,德勤的电话来了,让我下午去面试,而且是直接见合伙人(Partner)。
接到电话后,我觉得真是哭笑不得。德勤省略了最残酷的第二轮淘汰面试,让我直接进入最终面试(Final Interview),基本上就等于要我了,可见如今日语人才的需求确实很大。可已与日本商社签订的“三方协议”如何是好?虽然德勤的面试通知晚了一步,但我并不想放弃。尤其是在商社实习了几天后,我感觉这份工作和我想像中的工作有距离。机会不能错过,我果断地决定参加德勤的最后一面。
我见到了两位面试官,德勤的JapanesePartner。整个面试过程全部用日语交流。一男一女两个面试官表情严肃,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连珠炮似地抛给了我。“你为什么要选择德勤?”“你在学校里都组织过什么活动?”“你对审计工作有什么认识?”……
问题围绕着我的简历展开,当男面试官看到我的简历上写着会闽南语,问我闽南语说得怎么样?我肯定地回答,自己是福建泉州人,所以闽南语很流利。听到他的回答,面试官一直紧绷的脸稍稍有了变化,我注意到男面试官的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下,露出了难以察觉的微笑。
我突然感觉自己有希望了。因为,日本留学的经验告诉我,台商和日本商人生意上的往来非常多,而闽南语更便于和台湾人交流。据我所知,德勤除了很多日本客户外,还有很多台湾客户,所以我流利的日语和闽南语将有助于和客户更好地交流,开展工作。
果然,最后一面结束后不久,德勤的人力资源部就通知我,德勤决定录用我。
回国一周内拿到第一个Offer,第二周又拿到一个Offer。别人都惊讶于我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还能如此轻松地搞定工作,而且还是在错过了求职黄金时机之后。我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对于我而言,最难的已经不是找工作,而是在两个Offer间如何取舍。
显然,德勤的审计工作要比日本商社的助理工作辛苦得多,自然挣得也多。但是,日本商社的报酬已经不低了,而且工作较之德勤自然是轻松了不少。一个小女生有必要去干一份拼命的工作吗?而且审计工作对我来说,完全是新的,自己能适应吗?
德勤的知名度非常高,但那家日本商社的世界排名也是前20.很多人都劝我选商社,因为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女人是被当作男人用的。可我心里觉得商社那种静态的办公室工作自己并不喜欢。犹豫之际,德勤的一个师姐告诉我,“在德勤的一年,不是使人憔悴,而是使人坚强。”就因为这句话,我最终选择了德勤。我觉得,乘年轻多学点东西,吃点苦没什么不好,全新的工作可以教给我非常多的东西,给我更多挑战,让我看到自己的未来。
面试成功之后,很多同学问我,我是如何征服德勤的。我想这里面的因素有很多,实力、技巧等等都可能影响面试结果。但是这里我和大家交流的是面试过程中的交谈技巧,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学习模仿的技巧方法。为了保证面试的效果,我建议大家要做到“四要”、“九不”。
(一)四“要”
1.要自然诚实:要Be yourself(忠实自己),Tell thet ruth(说实话),Never lie(不撒谎)。
说话要自然。好比照相,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们在讲简历的时候也强调过,千万不要撒谎。外国公司绝不会雇用一个不诚实的人。中国公司往往对谎言的包容性比外国公司大得多。
偶尔不明白的,要在适当的时候发问。当然并不强求听懂对方英文的逐字逐句,懂大概的意思即可。如不是关键字句,也就不必老问。如果英文实在是听不懂,您也不必为此太在意。您越是自然、坦然,您就越有可能在面试中多拿几分。而且也可能因为放松的缘故,基本上都能听懂,会话也能多沟通几句,没准儿也就成了。
2.要简单而精确。
第一,Concise&Precise既不要太罗嗦,也不要过于简单。中国人在谈话时往往有两大问题。一是说话显得太罗嗦,一个事要摊开几个支叉,各个支叉下又有几个小支叉,反反复复三四个层次,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在讲什么了。可谓“张口千言,离题万里。”二是太简单,太含糊,不符合precise的要求。
第二,Be Specific说东西一定要具体。比如说,别人问您在做几个项目。按中国人的回答习惯,通常都是说四五个项目。但用英文说,four or five deals,会显得很不确切,不如说four deals好,或者说出具体哪四个。
3.要有重点
要有Selling Point。说话要有点有面地说,不妨平常就做些练习。而且通篇一定要有一个有重量级的卖点,而不是随便的一个点。
要先捡重要的说。因为您的谈话随时可能被人打断,一旦打断,重要的东西也许就没机会说了。
4.要镇定回答提问
如果对提问不是特确定,您不妨重复一下,或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样既可搞清问题,也可争取到思考的时间。
很多难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主要是考查大家的逻辑和分析能力。您只要有充分的自信,就能自圆其说。而不怯场是很重要的。
记住,诚实 坦率 智慧=好印象
(二)九“不”
1.不谈政治。即使谈到也要表现得稍微中性一点或主观感情色彩不要太浓,言语也不宜太激烈。
2.不谈工资。很多人在招聘会上就问工资,我相信正式的外企是不会在招聘会上就透露工资底牌的。因为这种面试阶段还没到要谈工资细节的时候,问这种敏感问题是不恰当的。而且外企也不喜欢一个完全冲着工资来的人。所以上来就问工资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不妥的。
3.不要冷场。有时面试人员就是故意在考您的应变能力,尤其是在招推销员的时候。如果您连冷场都处理不好,那别人也不会相信您是个优秀的推销员了。
4.不要支配招聘人员及话题。有时招聘人员显得年纪比您轻,资历比您浅,或显得比较谦逊,您就有可能在潜意识里想支配他。但如果您一旦真的支配了他,他就会觉得不舒服了,自然您也就没什么好下场了。
5.不要过多解释或抱歉。比如迟到了,您说抱歉就行了,或者加上真实的原因。不要罗列太多原因。因为大家都知道迟到是很难免的事情,有各种理由,很诚恳地表示抱歉就行了。不要编故事,往往是越编越离谱。
6.如果明确被告之因为某种原因不能被录用,不要死磨硬缠,因为外资公司的许多决定通常不是招聘者本人的个人决定。但如果有很充分的理由,您也可据理力争,但一定要很有礼貌。反正也是一个“死”,不如争一线希望,“死”个明白。
7.不要当面询问面试结果,完毕后,说谢谢就行了。
8.不要请求招聘人员帮忙。有的人知道招聘人员是自己的校友、老乡、朋友,就说多谢您帮忙了,这是很不professional的做法。这种习惯也有人带到美国去。他们见到中国人做人事经理的,就说请给咱帮帮忙,来套近乎。您应做的努力就是要认真准备,如果自己实力不行,也就没什么机会了。说这句话倒是越帮越忙。
9.不要问招聘人员的学历,尤其对于那些毕业于名校的学生更应避而不问。招聘人员不定有个什么学历,除非他自己愿意说,或自己暗示出来,或递话让您去问,否则最保险的做法是免提。
记住这“四要”、“九不”,一定会对你的面试有所帮助。
背景资料:去美国公司面试前要了解美国文化
美国人的文化习惯和我们中国人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如果你将要去一家美国公司面试,而你却对这些差异一无所知的话,这无疑会大大减低你的成功率。以下列举了一些美国的习俗,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1.培养主动意识
一位美国老板说:“中国员工虽然很聪明,但是缺乏主动性,总是被动地等着你去安排工作。这也许是中国人的习惯。美国人则不同,你是公司的一员,你有权力说话,有权力发表你的意见。我开会时先提出问题,然后谈我个人的看法。问有没有意见,大家都不说话,我就指名道姓叫他们说。有趣的是他们指着自己的鼻子反问我:是叫我吗?我没有意见。'我认为这并不是好事情。每一个人都有思想,怎么会没有意见呢?这说明他们对这件事根本不关心。要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公司,这才是一个优秀的员工素质。”
因此在面对一个美国上级时,你不一定事事都惟命是从,如果你有比上级更好的想法和意见,你完全可以直言不讳,对方反倒会佩服你;但要知道对方有不肯服输的脾气,假如你的意见提出来经不住推敲,那就毫无价值。所以在美国公司工作,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面对一件事,要先想想让自己来处理该会怎么做?
2.强化竞争意识
美国人爱看广告。因为广告上产品都是大牌,所以看广告既能获得最新讯息,也是与别人攀比竞争的标准。美国人做事很执着,不肯轻易放弃。尽管美国人与一个相识不久的新朋友交谈,喜欢问对方HOMETOWN在哪儿?但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他们的祖先来自世界不同的地方,美国人对家乡理解的意义要比我们对故乡眷守的概念更为宽阔深远。在美国人看来大家来自不同的HOMETOWN,起跑线是一样的,竞争是平等的。
美国人不爱谈家世,由于出身不好而自感羞愧这类事,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不存在的。他们也不希罕上辈留给他们的家业。靠上代留下的遗产过日子,他们并不感到光彩。很多人从小就有独立的习惯,虽然信仰上帝,但是很少有人相信“命中注定”。美国人还爱与人攀比,如果你有一辆汽车,那么我就要想办法拥有两辆,即使只有一辆,那么牌子也要比你好。攀比又是竞争的动力。公司也常常给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从上到下,大家在竞争舞台上地位都是平等的。
3.树立商业意识
美国人做事很实际。自己付出了劳动,就要相应地得到报酬。这些都可以在合作之前谈清楚,同意则干不同意则罢。如果老板让你加班,你可以当着老板的面把加班的条件说清楚。这种做法会得到美国上司的称赞,因这行为极具商业意识。在工作中制定工作计划,提出有关方案,一定要注意这些方案在打败竞争对手后,能不能为公司创造财富。这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美国人很重视投资,但更重视投资后的回报。
此外,工作时精力充沛,开朗爽快,无拘无束;与别人商谈,永远称呼“我们公司”——这些特点都是与美国人融洽的良好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