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获取人生第一本钱:做人成事好心态
6088800000027

第27章 充满希望地生活

希望像一盏小小的灯火,让我们在苦难中看到光明和美好的一面;希望可以帮助我们在内心产生一种力量;希望让我们相信暂时的不如意是可以转化的;希望就像在无边的沙漠里看见远处有一片绿洲。充满希望地生活,就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有这样一个农家女子:她生长在偏远的小村子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她喜爱一项传统工艺——剪纸,并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这个女孩子不知从哪里听说了这么一个消息:一些外国人喜欢中国的工艺品,大老远跑到山西的农家小院儿去买老太太做的虎头鞋,一双十美元,相当于好几十块钱呢。她想,北京是首都,外国人多,如果把自己的剪纸拿到那里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十八岁那年,她为自己的剪纸作品进行了第一次尝试。她带着省吃俭用攒出来的路费,满怀希望地到了北京。但是她没有想到,北京艺术品市场里的剪纸那么便宜。她带去的作品,一块钱一张都没人要。她险些连回家的路费都成了问题。这次尝试得到的答案是:此路不通。后果是不仅没挣到钱还赔上了一笔数目不小的路费。尽管如此,女孩还是选择了坚持。她坚持继续学习剪纸艺术。

二十二岁那年,她为自己的剪纸进行了第二次尝试。她苦苦哀求,软磨硬泡拿到了父母为她准备的一千元嫁妆钱,交了省城一家美术馆的展览费。这一次更惨,她不仅赔上了自己的嫁妆钱,还欠下了一大笔装裱费,而且成了乡邻茶余饭后的笑料。这样的后果她已经无法承受了,只好一走了之。为还钱她跑到深圳去打工。打工的那段日子尽管她过得很艰难,但她除了每天在流水线上拼命工作外,还挤出时间去上晚间的美术课,处处留心实现自己剪纸梦想的机会。

后来,她做了一次又一次尝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增加,她将自己所能了解到的途径一一尝试:到艺术学校自荐;参加各种各样的评比和展出;给报纸杂志寄作品;报名参加电视台的参与节目;想方设法接触记者;联系赞助搞个人展;请工艺品店和市场代卖;去印染厂推销自己的图样设计,等等。她的尝试有许多都失败了,但她勇敢地承担每一次失败带来的后果。她曾被中介骗子骗走了所有的作品,也曾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每失败一次她都要狼狈不堪地处理善后问题。但她每一次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始终把酷爱的剪纸艺术放在第一位。后来,她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剪纸工作室,靠剪纸维持自己的生活。她满足了。她认为自己获得了成功,因为日夜与她相伴的是剪纸艺术。最后,农家女成了远近闻名的“剪纸艺人”。

一位原籍上海的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给一口饭吃,他就会暂且停下疲惫的脚步。一天,在唐人街一家餐馆打工的他,看见报纸上刊出了澳洲电讯公司的招聘启事。留学生担心自己英语不地道,专业不对口,他就选择了线路监控员的职位去应聘。过五关斩六将,眼看他就要得到那年薪三万五的职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却出人意料地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我们这份工作要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澳大利亚公民普遍拥有私家车,无车者寥若晨星,可这位留学生初来乍到还属无车族。为了争取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四天后,开着你的车来上班。”主管说。

四天之内要买车、学车谈何容易,但为了生存,留学生豁出去了。他在华人朋友那里借了500澳元,从旧车市场买了一辆外表丑陋的“甲壳虫”。第一天他跟华人朋友学简单的驾驶技术;第二天他在朋友屋后的那块大草坪上摸索练习;第三天他歪歪斜斜地开着车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驾车去公司报到了。时至今日,他已是“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了。

这位留学生的专业水平如何我们无从知道,但他的胆识确实让人佩服。如果他当初畏首畏尾地不敢向自己挑战,不给自己以希望,绝不会有今天的辉煌。那一刻,他毅然决然地斩断了自己的退路,让自己置身于命运的悬崖绝壁之上。正是面临这种后无退路的境地,人才会集中精力奋勇向前,从生活中争得属于自己的位置。

面对生活,只要抱有希望,生命便不会枯竭。不论希望大小,只要我们去期待、去完成、去实现,生命将变得美好而有意义。

古往今来,许多人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无能,而是因为不自信。自信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动力。当你不自信的时候,你难以做好事情;当你什么也做不好时,你就更加不自信。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若想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就得与失败作斗争,就得树立牢固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