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语出《三十六计·擒贼擒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摧毁敌人的主力,捉住它的首领,以瓦解它的整体力量。就像龙在陆地作战,其本领无从施展而陷入绝境一样。对于企业而言,战略的实施尤为重要。在实施过程中,要首先抓住关键因素,然后按战略意图有计划地展开。
企业一旦选择了合适的战略,战略管理活动的重点就从战略选择转移到了战略实施阶段。所谓战略实施就是执行达到战略目标的战略计划或战略方案,这是将战略付诸实际行动的过程。再好的战略如果不能进入实施阶段,那无异于纸上谈兵,毫无意义。
然而,战略实施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它涉及大量的工作安排、资金和时间。而不像在战略制订和选择过程中,所参与的人员只是高层管理者。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中相关的每一个人都要参与到战略的实施之中。
一、建立实施战略计划体系的目的
企业在选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相应的政策之后,战略的实施就成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战略的实施比制定战略更困难。原因是战略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比如①各种活动之间协调不力;②抓不住战略重点,日常事务总是干扰战略的实施;③出现战略管理者控制不了的外部不稳定因素;④中、下层管理者素质、能力低;⑤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内外各种活动的监控不够等。
为了减少或防止上述问题,提高战略管理实施的有效性和效率。管理者应提出一些有效措施。如,①建立一个战略实施的计划体系;②当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调整企业的职能;③调整战略目标等。
建立战略实施计划体系的目的是:
1.建立战略实施各方面,使各环节、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2.保证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与企业的宗旨、目标和战略相一致。
3.明确战略重点和阶段性。
4.为评价各级管理职能部门的人员的业绩,提供具体的工作标准。
二、中间计划
中间计划是介于长期战略规划与具体计划之间的计划。
中间计划的作用:①就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将公司的宗旨、目标、战略变成对其每一个战略经营单位及各部门的具体要求,保证战略的实施;②中间计划的时间,一般是1~2年,从而使战略长期规划具体地划分到各个不同的阶段来完成,明确了各阶段的重点;③中间计划可以使长期规划在空间上层次化,使战略规划能具体地落实到各部门、各环节;④中间计划把长期规划细化到一定的时间段和空间层次,便于高层战略管理者指挥、监督、控制、协调。
三、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更加具体,它是完成某一活动的具体安排。
行动计划是各经营单位或职能部门在某个时间段,具体的经营活动和职能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预算
中间计划制定之后,就要为此而编制预算。预算实质上是以货币形式编制的计划,它是公司战略的最后形式。如果,预算太高,非公司能力所及,要么重新修订预算,要么重新改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