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商务礼仪规范手册
6073800000050

第50章 2。涉外迎送礼仪

迎送规格

来宾迎送规格的确定,通常依据是来访者的身份、访问性质和目的,两国关系以及国际惯例。

确定迎送规格,主要是确定哪一级人员出面迎接,这是接待来宾的一个礼遇规格,应根据主管部门接待要求来办。主要迎送人通常都要同来宾的身份相当,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完全对等时,可灵活变通,由职位相当的人士或由副职出面,总之,主人身份与客人的身份不能相差太大,以同客人对口、对等为宜,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当事人不能出面时,无论作何种处理,都应从礼貌出发向对方作出解释。

如果来宾只是过境,规格可适当降低,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两国的外交关系或政治需要,可打破常规,安排较大的迎送场面,给予较高的礼遇,但要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以免造成厚此薄彼的印象。

一般性的迎送仪式相对要求宽松一些,适用于一般来访者,可能是官方人士、专业代表团、文艺体育团体,也可能是长驻我国的外方使节、外国专家、记者等其他人士到任、离任。仪式同样要郑重,但不必过分渲染、夸张,要充分表示出尊重和友谊。

另外,还有一些纯属私人性质的来访,迎送的安排要以礼貌、方便、实际为原则。

礼宾次序

所谓礼宾次序,是指国际交往中对出席活动的国家、团体、各国人士的位次按某些规则和惯例排列的先后次序。一般说来,礼宾次序体现着东道主对各国宾客所给予的礼遇,在一些国际性的集会上则表示各国主权平等的地位。礼宾次序安排不当或不符合国际惯例,会引起不必要的争执与交涉,甚至会影响国家关系,因此在组织涉外活动时,对礼宾次序应给予重视。常见的排列礼宾次序有:

(1)按身份与职务的高低排列。

这是礼宾次序排列的主要根据。一般的官方活动,经常是按身份与职务的高低安排礼宾次序。如按国家元首、副元首、政府总理(首相)、副总理(副首相)、部长、副部长等排列。各国提供的正式名单或正式通知是确定职务的依据。由于各国的国家体制不同,部门之间的职务高低不尽一致,故要根据各国的规定,按相当的级别和官衔进行安排。在多边活动中,有时按其他方法排列,但无论按何种方法排列,都要考虑身份与职务的高低问题。

(2)按字母顺序排列。

多边活动中的礼宾次序有时按参加国国名字母顺序排列,一般以英文字母排列居多,少数情况也有按其他语种的字母排列的。这种方法多见于国际会议、国际体育比赛等,如联合国召开联合国大会、各专门机构的会议和悬挂会员国国旗等均按此法。联合国大会的席次也按英文字母排列,但为了避免一些国家总是占据前排席位,因此每年抽签一次,决定本年度大会席位以哪一个字母打头。国际体育比赛代表队名单的排列、开幕式出场的顺序,一般也按国名字母顺序排列,东道国一般排在最后。代表团观礼或理事会、委员会等,则按出席代表团的团长的身份高低排列。

(3)按通知代表团的日期先后排列。

在一些国家举行的多边活动中,这也是排列礼宾次序经常采用的办法之一。东道国对同等身份的外国代表团,按派遣国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排列,或按代表团抵达活动地点的时间先后排列,或按派遣国决定应邀派遣代表团参加该活动的答复时间先后排列。采取何种排列方法,东道国在致各国的邀请书中,都加以明确注明。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往往是复杂的,所以礼宾次序的排列常常不能只按一种排列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叉,并考虑其他因素,如首先按正式代表团的规格,即代表团团长的身份高低来确定,这是最基本的。在同级代表团中则按派遣国通知代表团组成日期先后来确定,对同级和同时收到通知的代表团则按国名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在安排礼宾次序时所考虑的其他因素包括国家之间的关系、所在地区、活动的性质、和对于活动的贡献大小以及参加活动人的威望、资历等,例如,常把同一国家集团的、同一地区的、同一宗教信仰的或关系特殊的国家的代表团排在前面或排在一起。对同一级别的人员,常把威望高、资历深、年龄大者排在前面。有时还考虑业务性质、相互关系、语言交流等因素,如在观礼、观看演出、比赛,特别是在大型宴请时,在考虑身份、职务的前提下,将业务性质对口的、语言相通的、宗教信仰一致的、风俗习惯相近的国家安排在一起。

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耐心、细致、反复考虑研究,设想多种方案,以避免因礼宾次序方面的问题引起一些不愉快。

称呼礼仪

各国、各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各异,称呼与姓名均有不同。在社交场合,称呼和姓名很有讲究,如果弄错了,容易闹笑话,有的甚至引起对方反感、误会。以下为称呼礼仪要求: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成年男子不论婚否,均称先生;对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统称小姐;对不了解其婚姻状况的女子可称小姐或女士,对戴结婚戒指的年纪稍大的可称夫人。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姓氏、职称、军衔等,如“威廉·泰勒先生”、“校长先生”、“少校先生”、“戴维斯小姐”、“秘书小姐”等。以夫人称呼妇女时,可以用其丈夫的姓名,如“约翰·史密斯夫人”,也可用丈夫的姓,本人的名,如“玛丽·史密斯夫人”,如以女士称呼时,一般用妇女本人的姓名。对部长级以上或地位高的人,称“阁下”、职衔或先生,如“部长阁下”、“大使先生阁下”,但在美国、墨西哥、德国等地没有称“阁下”的习惯,因此在这些国家可称先生。对有地位的女士可称夫人,对有高级官衔的妇女,也可称“阁下”。

君主制国家,按习惯称国王、王后为“陛下”,称王子、公主、亲王等为“殿下”,对有爵位的人既可称爵位,也可称阁下,一般也可称先生。

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学位的人,可称呼他们的职务,同时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查理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桑尼博士先生”、“卡特医生”等。

对宗教界神职人员,可称呼其宗教职位,如“牧师先生”、“阿杜拉阿匐”、“罗斯神甫”等。

在社会主义国家及有些民族主义国家,人们习惯上以“同志”相称,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人之间也互称“同志”,前面可加上姓名或职衔,如“某某同志”、“医生同志”、“主任同志”等。

迎送程序

迎送的程序和相关礼仪是迎送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狭义上的迎送概念。迎送的程序一般分为五个方面,即掌握来宾到达或离开的时间,安排有关的迎送人员向来宾献花、介绍,以及安排来宾乘车,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细节性的事务。

(1)掌握时间。

为了顺利地迎送客人,必须要准确了解客人所乘交通工具的抵离时间,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由于现代交通工具常常会受气候条件等意外原因影响,要想做到既不让客人扑空,又不让迎送人员长时间等待,那么,作为东道主,一定要仔细掌握抵离的准确时刻,绝不能出现让客人等候的现象。

(2)安排迎送人员。

安排有关的迎送人应该和主要迎送人商议并征得他们的同意,至少应该让他们知道有谁参加迎送,同时,还应确定各位迎送人的正式头衔,以备主要迎送人在介绍和翻译时使用,以防止出现差错。安排迎送人员的数目不宜过多,握手是很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但应在客人来访过程中,与主要人物或主要部门负责人握手。

(3)献花。

对于来宾,在迎送仪式上要安排献花,这也是国际交往中的一项重要仪式。献花一般由儿童或女青年奉献。主人与客人握手后,把花献上。献花须用鲜花或鲜花扎成的花束,且要保持整洁、鲜艳。献花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和一些黄色花朵。有的国家习惯送花环或一二枝名贵的兰花、玫瑰花等,但也要注意,有些国家在献花方面有某种禁忌,如接待信仰伊斯兰教人士时,不宜由女子献花,而且要注意献花的时间,适宜在迎送人和客人握手完毕之后。

(4)介绍。

客人与迎接人员见面时,应相互介绍。我们知道,通常的原则是,先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在迎接外国来访者时,应先将前往欢迎的人员介绍给来宾,然后由来宾中的主要负责人再介绍他方人员。

被介绍者应微笑点头或者说声“您好”、“Hello”作为招呼语,千万不可面无表情,无所表示。在双方介绍人士时,遇到外宾主动与我方人员拥抱时,除女士之于男士或男士之于女士外,我方人员不应推卸或勉强应付,而应作出相应的表示。

有时,介绍时还要递送名片,涉外人员使用的名片最好能用两种文字印刷,这样就可以方便对方通过他所熟悉的文字知道你是谁,也便于今后查找你的名片时,能读懂相关信息,而且,人们都对能讲或能使用自己母语的人发生好感,记忆也会较为深刻,这无疑会有利于你们关系的进展,即使你是重要人物,也千万不要认为人家都会记住你的名字或联系方式之类的信息,还是应该使外宾感到方便为佳。

(5)陪车。

不论迎送都应该安排陪车,有的安排主人陪车,也有的安排其他人员陪车。如果主人陪车,应该坐在客人的左侧,翻译可以坐在加座上,也可以在司机旁边,但不宜和迎送人员坐在一起。上车时,应该请客人从右侧进去,而不要再在车内找位。如果客人自己已坐下,就不要让他重新更换座位了。

在车前可装上小旗或标牌,以为标志,便于其他接待人员辨认区分。

迎送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迎送车辆应事先妥为安排,不可临阵调遣,给人以仓促之感。

迎送身份较高的客人,事先应在机场或车站、码头安排贵宾休息室,准备饮料。

客人的住处、膳食应事先安排好,如有条件,在客人抵达之前就应将住房地点、房间号码、用膳方式、日程活动安排、联络方式、联络人等事宜通知到具体客人,如做不到,也可将上述内容打印成文字材料,在客人到达时分发给每位客人,或通过对方的联络秘书传达,这既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又可使客人心中有数,主动配合。

客人到达后,一般不要立即安排活动,应给客人留下一定的休息或适应时差的时间。

指派专人协助客人办理入境手续及机票或车票、船票和行李提运、托运手续等事宜,客人到达后,应尽快进行清点并将行李取出,送到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