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精典教育)
6066500000035

第35章 专注,最值得让孩子养成的习惯

这个时候,我们谈及的习惯就跟我们的智慧有关系了,这种习惯不是在观察家人的行为中形成的,而是依靠不断的练习才能获得。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先说一下关于专注的习惯,也可以说是即使拥有了很高的智慧,也要依靠这些拥有智慧的人专注一事,这些智慧才能发挥作用。

这个时候,我们也要多听一些成功人士的看法,比方说医务工作者,专家等的看法,我们要从这些事情当中找到我们想要的规律性的东西,然后按照一定的条理做工作。

相反,那些没有上过学的人在面临一些困难的时候显得很无助,他们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这个时候,我们观察这些人对事情的专注力,然后将这些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当然这个划分是科学的。

这个时候,我们还要关注一下什么是专注,专注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的大脑一直不停地工作着,除了昏迷的时候。在其他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中会不停闪过各种想法,无论是在我们睡觉的时候还是没有睡觉的时候,不管我们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这些想法会一直在大脑中转动。

人类经常会把许多事情当成自己的责任,人类总是觉得自己就是所有想法的设计人员,人类控制着各种想法。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我们如何进行思考,就是我们在对大脑中不停转动的想法进行划分,这个是我们人生中主要做的事情。

我们做梦的时候,或者是在浅层睡眠中,我们的想法在大脑中不停闪过,一个接着一个。在大脑不能正常工作,或者是孩提时期以及老年时期,我们都可以观察到一个真理,那就是我们的想法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转动的,但是这些想法具备自主意识。

假如我们想要让儿童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我们对他们讲玻璃如何来的,玻璃是做什么的,这些都毫无用处。

这个时候,儿童也许会跟你谈论灰姑娘的鞋子,那个也是玻璃做的,然后他会跟你说,他拥有一只小船或者是另外的事情。

我们想法的出现就像是一个听话的仆人那样进行着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像主人那样下达指令。有的时候我们会依靠这些想法想起以前发生的事情,也会看到以后要走的方向。

不过,想法是一系列的,有的时候我们不能想我们渴望的东西,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些想法统统储存起来,这个行为就跟白痴一样。

之所以可以认真地想事情,是因为我们有毅力。但是,只有当我们发育完善的时候,我们才能有那么大的毅力约束我们的想法,这个时候,儿童拥有的只是一些天生的个性,我们还不能说他们发育完善了。

不过我们怎么做,才可以让儿童不在学地理的时候想玩具,不在学法语的时候想玩偶呢?假如在房间里学习,孩子会很不想学,甚至会变得非常的消极。

比方说,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儿童常常想一些没有用的事情,那些大脑中出现的各种不可思议的想法会让儿童偏离正常的轨道,每一个想法都按照不同的方向前进。

有一个女孩对自己的老师讲:“史密斯老师,我想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这些事情不像课堂上讲的内容那么枯燥。”

这些对儿童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呢?这些不好的地方就是:儿童把学习的时间用到空想上去了,这是最让人遗憾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儿童长期这样下去,会对所有的事情都不专注,这个时候儿童大脑的运作就会跟不上其他儿童的速度。

怎么才能克服这个不好的习惯呢?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专注的习惯,这样就不用专门训练儿童的毅力。

尽管说儿童在小的时候很善于感知周边的事物,但是他们对事物的专注程度不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这些儿童在尝试过一件玩具之后,会抛弃它转而去摆弄另外一件玩具。

不过,这个时期,我们也可以进行专注习惯的练习。假如这个时候,母亲将被抛弃的玩具重新拿回来,然后摆弄这个玩具,让儿童重新关注它,那么这个就可以当作对儿童专注习惯最初的练习了。

事实上,儿童都渴望自己可以仔细观察,可以用触觉对所有的事物进行感知,这个也是我们常常能看到的事情。

我们认真看看儿童是怎么对一个事物进行观察的,他们会左右不停地乱看,没有一个特定的观察物,就像是一只在百花当中不停穿梭的蝴蝶一样,什么都没有得到,并且很快就飞到了别的地方。

母亲的工作内容很简单,就是要让儿童在对事物进行观察的同时,把注意力放在一件事物上,并且要确保儿童的专注力保持一段时间,一直持续地看同一件事物,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这个事物进行深入地了解。

这里用一个例证进行说明。

玛格丽特此时正在观察一朵刚刚摘下来的菊花。但是,仅仅一眨眼的时间,玛格丽特就放弃这朵菊花了,她开始观察一块圆形的石头和其他的植物了。

她的母亲很聪明,让玛格丽特重新观察这朵菊花,把圆形的花瓣当成花朵的眼睛,把那些花蕊当成花朵的眼睫毛,菊花每天都在草地上,用自己的双眼观察天上的阳光,但是,菊花会一直睁着眼睛。

我们也可以把菊花当作在天亮的时候出现的眼睛,原因是这双眼睛一直在看着阳光。这个时候,玛格丽特开始思考了,到了太阳下山的时候,菊花是什么样子的呢?它会不会跟我们一样,把眼睛合上,然后做一个香甜的美梦,直到太阳再次出现的时候再睁开眼睛呢?

这样一来,玛格丽特对这朵菊花有了浓厚的兴趣,母亲说完这个故事之后,玛格丽特依然在观察着这朵菊花。

之后,也许玛格丽特会把菊花抱在怀中温暖它,也许玛格丽特会亲一下它作为鼓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母亲找到了可以让儿童保持好奇心以及在观察中拥有快乐的方法。

总是在课堂中进行训练,儿童就会觉得很无聊并且不放松。就算是儿童已经养成了专注的习惯,他们依然会认为学习是一件累人的事情。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分界线,儿童如何发展需要依靠母亲的智慧以及敏感性。

第一步要做的是,让儿童在做数学题或者是读书的时候提高注意力,不要对着学习的教材昏昏欲睡。

当发现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没有那么积极的时候,就不要继续下去了,可以换一个学科进行训练,等到儿童的积极性回来之后,再继续之前没有完成的训练。

假如在课堂上,儿童没有专注到训练上,这个时候假如母亲和教师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结果就是儿童在大人的强制力下被动地前进。

这个时候要求我们,还是要进行课堂训练,不过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让儿童感觉开心和放松。

那些想要让课堂训练变得有趣的老师一定要了解基本的教学理念,例如说,他们需要了解,什么年纪的儿童该学什么样的课程,老师用什么样的方法会让儿童认为这个训练是轻松有趣的。

老师要了解,怎么进行训练,儿童就不会有过度用脑的情况发生,并且在玩游戏的时候保持充沛的体力。

老师还要了解,怎样做才能让儿童对这个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让儿童想要获得更好的成绩,才能激发起儿童孝顺父母的情感。用这样的方法,就不会因为不好的目的让儿童养成不好的性格了。

不过,教师一定要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那就是不要让儿童天性中的动机把他们对于知识的追求替换了。虽然说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天性的表现之一,不过我们进行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这个目的进行的。

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做安排好的工作,这个我就不再强调了。在这里,我想讲一下父母在对儿童进行教导的时候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第一步,父母要做一个清楚明了的表格,在表格上注明在这个时间段中儿童要做的事情,并且标明做这件事情需要耗费多长时间。假如说可以让儿童养成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做一项工作的习惯,那么我们的教导就算是成功了。

这样做,不但可以让儿童按照一定的条理做一项工作,也会让他们变得更加的努力,因为他们明白,时间段跟时间段是不一样的,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要做的工作的时候,下次就不会有更多的时间做这项工作了。这成为儿童专心做一件事情的动力。

第二步,不要用过长的时间进行一个训练。针对不到8岁的儿童,一般来说一个训练不要多于20分钟。

我们这么安排是有科学依据的:首先,时间短会让儿童觉得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够专注才可以完成读书或者是做数学题的工作。其次,假如说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一项训练,儿童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吸取知识,这样好像儿童很乐意进行这个训练,这也算是一个收获。

假如说我们把每个训练都安排得恰到好处,比方说,在儿童思维清晰的时候做数学题,在大脑不高速运转的时候让儿童读书或者练习书写等。

我们依靠这样的依据进行我们的训练,最开始是需要思考的训练,然后是需要仔细认真的训练,假如按照这个规律,那么就算是进行半天训练,儿童也不会有累的感觉。

在一般课程或者是小课程的期间,还要不时提醒儿童,让他们专注在训练上。儿童想要别人称赞他,想要别人支持他,不过这种支持不仅仅是在言语上,还需要用金钱进行支持,这样儿童就会更加勤奋。因此,我们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适度的鼓励。

那么在儿童完成得非常好的时候,我们要给的鼓励是什么呢?是不是要在休息的时候彻底放松呢?

假如一个男孩本来打算用20分钟的时间把两道数学题做出来,同时保证答案正确,但是实际上他只花了10分钟就完成了,这样一来,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让他进行自主活动了,他可以选择在院子当中嬉戏,也可以做别的让他高兴的事情。

如果说这个男孩下一个学习任务是写出6个m,他一共写了6行,不过通过检查发现,一行中就找到一个对的,这个时候规定的时间用完了,不过男孩没有写好6个m,如果他在剩下的m当中找到一个准确的,那么他也可以自由地进行交通工具的绘画练习了。

进行学校教育的时候,我们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儿童是不是优秀的,这也是用来激发儿童的一个动力。

我们要在快下课的时候,让儿童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可以让儿童对训练保持兴趣,不过这也是我们进行学校以外的教育所要进行的主要训练。

教师对儿童的看法是让儿童专注于一件事情上的动力,有的时候这种做法不受儿童欢迎,原因是在这种做法中有一种一定要比其他儿童优秀,一定要站到成绩的顶端的指引性,这一点让人很难接受。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阻止这种做法,更不能助长这种做法。

那些表现比较突出的儿童会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为了取得好成绩,儿童之间会用各种不好的手段进行竞争。

不过,现实中,儿童也要适应当今的社会,有的时候,在一些训练中,我们会取得较好的成绩、会获得鼓励或者会得到称赞等,无论是在体育上,比如说踢足球、打网球等或者是在绘画上,当我们表现得比较优秀的时候,就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不过对于高分之下的人来讲,尽管他觉得不满意,不过也没有办法进行改变。

对别人的看法从一个训练开始到最后始终都在。如果说儿童面临的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他在进行学校教育的时候就有了这种意识,也就不奇怪了。

这是每一个母亲的工作。母亲会告诉孩子,取得好的成绩不用骄傲,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也不用沮丧。

换句话说,母亲对于儿童的喜欢以及怜悯被儿童看了出来,这个时候,儿童就不会因为竞争失败感到沮丧和伤心了。

这个时候,儿童会因为自己的弟兄取得好的成绩而开心,他的弟兄也会为他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觉得心疼,这个时候,他的成功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最后,假如我们用一个数字对儿童的奋斗进行评价,只要是高的数字就可以获得物质上的鼓励,不过我们鼓励的是儿童的努力,不是一时的聪明活动。

也就是说,我们给予的物质奖励是儿童奋斗之后的结果,假如说所有的儿童都按时上课,遵守规则,专注做训练,努力,听话,他们都会获得奖励。

这个时候,没有获得奖励的儿童不会再嫉妒那些获得奖励的儿童了。

如果我们仅仅用一个数字引发儿童在训练上的冲动,那么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原因是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儿童的专注力放在了怎么做才能把别人竞争下去的想法中,他们就不会追求应当掌握的知识了。

事实上,不管是什么方式的打分,就算是对孩子的行为打分,也会让儿童的专注力下降,原因是这种用数字进行衡量的做法更让儿童感兴趣,这样做他们就可以一直注重自己的活动以及专注力了。

儿童在训练的时候进行奋斗,本来就是想让自己的父母更开心一点,所以我们可以用这个理由鼓励儿童更加用心学习,不过我们不能经常用。

假如我们做得过度了,会让儿童觉得这像是一桩买卖,比如我们会讲:“要想让母亲开心,你一定要做到这些”,“你不能做让我不喜欢的事情”等,大人用这些说法当成束缚儿童做出准确活动的方式。

不过,如果经常重复这句话,儿童跟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会变淡,儿童努力训练的目的也变了性质,而儿童不喜欢听到别人说自己不孝顺,所以习惯了撒谎。

不过,儿童对于知识本来就有很大的兴趣,在知识的作用下,儿童可以有学习的冲动而且可以专注地进行学习,我们都明白这件事情,所以我们要帮助儿童对知识从心里有想要学习的冲动。

不过,我们也能观察到,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有一些看起来很优秀实际上却表现不够好的老师,他们没有帮助儿童建立兴趣,而是扼杀了儿童对知识的追求。到后面的时候我会详细讲一下这个问题。

显然,专注力不属于我们身体中的一部分。不过,大脑要做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称作我们本身拥有的力量呢?这个我们也不清楚。

我们的专注力跟大脑的思考没有一点关联,不过我们进行活动的时候,必须要借助大脑的活动才能够完成。

大脑在工作的时候产生的专注力,是按照父母以及教师的指导形成的,他们用了很多种方法,才让儿童专注在一项工作上。

到儿童成长了之后,父母就能让儿童进行毅力的练习了,在以后的工作中,儿童需要依靠自己的毅力专注地完成它。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社会当中,所以外面有很多刺激的东西,这个时候父母要教育儿童,只要他们依靠自己的毅力专心地做一项工作,就意味着他们是成功的人。

虽然儿童的大脑自己在进行着思维活动,不过我们有必要让儿童知道他们会面临怎样的困境。不过如果儿童没有毅力的话,他们的想法就会变得天马行空,只有依靠毅力他们才能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这个对于他们来讲就已经成功了。

有的时候,母亲会心疼地对失败的儿童讲:“你努力过了。”实际上,这个也是一种鼓励,这种鼓励是给予那些依靠毅力付出过的儿童的。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这一点,通常,那些经过教导的儿童才具备专注力,也就是说,只要人们把专注力放到智力的发挥上,那么就可以成功。

尽管儿童会在一方面的能力很强,另外一方面的能力很弱,不过一旦我们让儿童养成专注的习惯,那么他们身体中蕴含的能量就可以爆发出来了。

假如我们可以把必须要做的工作跟自己喜欢的工作之间的矛盾消除,那就太好了。假如可以让儿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训练,这对于母亲来说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这种想法不是特别不易实现,不过我们要关注的重点在于我们要防止儿童在做喜欢的事情时养成不良的习惯,比方说没有专注力。

现阶段,大家经常说的就是压力太大的事情,我们也看到了压力太大造成严重后果的两个原因。

不过我们在找寻原因的过程中发现,造成大脑压力太大的原因竟然是没有养成专注的习惯。

如果每个人从内心来讲都认同,我们没有做一件错事,只是我们没有完成该做的事情,对于事情的惦记会让我们坐立不安,也会让我们在努力做完这项工作的时候身心俱疲。

这个也是在学校进行教育的儿童没有完成训练的关键因素:有很多的想法,没有办法在规定的时间段中做完一个训练;他们对课堂有了一种恐惧的心理。

后来,儿童越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越办不到,最后搞得自己特别的累,就算是他们专注地上了12个课时,也没有感觉像现在这么疲惫。

当儿童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父母在儿童的课后训练中有很大的影响,不过父母不应该直接完成儿童要做的事情。

不过,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那些有着很多烦恼的父母会说:“安妮很晚都没做完课后训练,她太辛苦了,还要做很多事情;汤姆在10点的时候还在读书,我们在这个方面没有管过孩子。”

这种让儿童身体疲惫甚至精神也疲惫的训练方式,如果父母不予理睬,不仅会让儿童养成不好的习惯,更不会取得进步。

实际上,假如家人使用科学的方式,那么儿童不专注的情况就不会发生了。没有集中注意力是儿童自身造成的,跟训练不训练没有什么关联。

假如在读书的时候,儿童没有集中注意力,那么父母就要用合适的方式帮助儿童改掉这个毛病,让儿童可以在一个或者是半个小时之内专注做一个训练。

假如儿童没有办法进行专注训练,那么父母要严厉一点,期间不能让儿童觉得家长心软。在儿童完成训练之后,可以允许儿童玩耍或者是读喜欢的书。

这样一点一点地进行转变,儿童就会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后练习没有困难了,并且在完成训练之后,他们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一些快乐的事情。这个时候,儿童还认识到,一旦专注做一个训练的时候,就会完成得更加出色。

不过,无论在什么年代,我们都不希望14岁以下的孩子有课后练习。尽管说强迫儿童完成各种课后练习,看起来是家长以及学校赢了,不过这么做对儿童没有一点好处。

现实中,我们把所有要完成的练习都排到上午就行了,尽管上午要学的很多,不过儿童还是可以做完的。

对儿童的约束是训练儿童专注力的最好方法。一个刚刚来的佣人或者是刚刚工作的学校老师,认为自己完全可以控制好鼓励或者处罚的力度。

不过,约束力的使用也有一套科学的方式,我们对儿童进行鼓励或者是处罚都要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都要根据活动的最后结果进行判断。在儿童做了这样的活动之后,只有按照既定的规律进行鼓励或者是处罚,儿童才不会受伤。

在《罗莎蒙德和紫色瓶子》这本书中,它的作者艾奇沃思讲了一个寓言,讽刺了所谓的公平的准则。

那些女孩对于化学专家窗前的紫色的小瓶都很厌恶,不过我们在跟社会进行沟通的时候发现,我们不想做一些一定要做好的工作,然后我们会有一些不想要的收获,这个时候,我们就能明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工作是不对的。

在现实生活中,母亲只有认真地思索以及拥有不会动摇的信心,才可以按照公平的准则进行奖励或者处罚。

母亲一定要仔细地观察和思考,为什么儿童会出现这样不好的习惯,之后,母亲还要寻找适当的方式进行处罚,以便帮助儿童改掉这个习惯。

就算是儿童处于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当中,母亲也要在适当的时机对儿童进行一点处罚,这是一定要做的。

不过,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些完成得出色的儿童拥有了回报,不过那些做得不太好的儿童就会接受惩罚。

母亲跟儿童都要具备接受失败的勇气和准备,假如母亲觉得做得不好的儿童太可怜了,想要在物质上给他奖励,让儿童的心理达到平衡,这个时候,就是她做得不对了。这种做事的方式让儿童有了这样的认知,以为自己做的是对的,以后还要按照以前那种不对的方式进行。

母亲要在儿童的教育上耗费很多的精力,不然的话儿童不会按照既定的规则办事。大部分时间内,母亲要阻止儿童做出不对的、随心的活动。

儿童做得不对,父母要让他看到后果,这种方式可以让儿童接受更好的教导。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个男孩一直不吸取知识,到最后这个男孩就不知道很多的事情,不过在儿童变成这样的状态的时候,他的父母会接受严厉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