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6065300000004

第4章 排中律:错就是错

排中律首先可以看作是一种事物的内在规律,即任一事物在同一时间里要么具有某属性要么不具有某属性,没有其他可能。同理,排中律作为一种逻辑思维的规律,即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换言之,任何人不能在相同条件下同时既赞同一个命题又否定这个命题。

《墨经》中有这样的提法:“不可两不可”。“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不可两不可也”,这就是排中律的体现,因此,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有时也被称为“两不可”。

甲:“你相信世界上有鬼吗?”

乙:“说世界上有鬼,这是迷信,我不同意;但要就此断定世界上没有鬼,这我也不同意,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

上文中乙说的话就是典型的“两不可”,世上有鬼还是无鬼是两者必居其一的,但乙对“世上有鬼”和“世上无鬼”这两个互为否命题的命题同时都加以否定,这就违反了排中律。

对两个互为否命题的命题同时都否定,违反排中律;但对两个观点相反的命题同时否定,却不一定违反排中律。

甲:“你认为人是自私的吗?”

乙:“我不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但我也不认为所有的人都不是自私的。”

上文中乙说的话就不违反排中律,因为“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和“所有的人都不是自私的”虽然观点相反,但这两者并不互为否命题。“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的否命题是“有些人不是自私的”;“所有的人都不是自私的”的否命题是“有些人是自私的”。

另外,排中律在古印度的逻辑系统中并不适用。因为古印度的逻辑系统中除了承认“是A”、“不是A”这两个状态外,还承认“既是A又不是A”和“既不是A又非不是A”这两种状态。

这不是说排中律错了,而是因为古印度逻辑里的“既是又不是”和“既不是又非不是”指的是事物在不同发展过程中或者不同前提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特性,而排中律并不排除具体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中间环节或者有多种状态和各种可能性。排中律只是要求事物在确定的阶段和确定的前提下,具有确定的属性,即使这种属性可能暂时并不能被人所认识。同时,排中律也不排除人们因为对事物的不确定而对某命题采取“二不择一”的态度。

甲:“你觉得人类是进步的吗?”

乙:“我觉得人类既是进步的又不是进步的。如果从进化的角度说,人类目前处于进化的顶端,是进步的;但人类并不完美,还有很多人性的缺点,所以人类又不是进步的。”

这里乙说的第一句话表面上违反了排中律,但他接下去的话表明,“既进步又不进步”是他在不同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因此并没有违反排中律。乙只是对“进步”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从而得出“既是又不是”的看似违反逻辑的结论。

类似这种通过对标准进行不同的定义从而得出的看似矛盾的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比如“酒既是好东西又不是好东西”、“他既爱她又不爱她”,等等。

违反了排中律或者错误使用排中律也会导致一些奇怪的悖论,比如古希腊的芝诺所提出的著名的“飞矢不动”悖论:

一次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去的箭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学生答道:“那还用说,当然是运动的。”

芝诺道:“的确如此,这是很显然的,这支箭在每个人的眼里都是运动的。但现在我们换个考虑方式,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

学生答道:“有的,老师,任何一个瞬间它都在一个确定的位置。”

芝诺问道:“在这个瞬间里,这支箭所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

学生答道:“是的,这支箭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它自身体积一样形状大小的空间。”

芝诺继续问道:“那么在这个瞬间里,这支箭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学生答道:“是静止的。”

芝诺道:“在这个瞬间是静止的,那么在其他瞬间呢?”

学生答道:“也是静止的。”

芝诺道:“既然每一个瞬间这支箭都是静止的,所以射出去的箭都是静止的。”

把芝诺的话精简一下就是:射出去的箭在任何一个时刻里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所以在这个位置上它是静止的,而这支箭在所有的时刻里都是静止的,所以箭是不动的。这个结论初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显然严重违背了我们观察到的现实。那么究竟错在了哪里呢?

答案是:他错误地使用了排中律。他认为箭在每一个时刻都不是“运动”的,根据排中律,箭在每个时刻就都是“静止”的。但实际上,“运动”和“静止”本来就是和时间有关的概念,脱离了时间流动单看某个时刻,这两个概念就没有意义了,或者至少和原本的意义不一样了。因此,箭在任何时刻都“静止”并不妨碍它在一段连续的时间里是运动的。

排中律的运用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在论证过程中经常用的“反证法”、“枚举法”等。特别是那些“逻辑思维测验题”,都或多或少地运用到了排中律。

一位公主招亲,她为了考验求婚者的智慧,准备了金、银、铅三只匣子,并把带有自己肖像的首饰放在其中的一个匣子里。然后她让工匠在三个匣子上各刻了一句话。金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子中”;银匣子上刻的是:“肖像在金匣子中”;铅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子中”,公主把这三个匣子给求婚者看,并且声明,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只有正确推理出肖像在哪只匣子里的求婚者才算是通过了测试。

如果你是求婚者,你会选择哪一只匣子?

金匣子上刻着“肖像不在此匣子中”,银匣子上刻着“肖像在金匣子中”,这两句话互相是否命题,根据排中律,两句话必定有一句是真的。既然公主说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铅匣子上的肯定是假的。而铅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子中”,因此肖像就在铅匣子中。

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就是“排中律”的典型运用。下面还有一些相似的趣题,你能利用排中律一一解答吗?

一户人家失窃了,警方询问了甲、乙、丙、丁四个嫌疑人,得到如下的回答。

甲说:“是丙偷的。”

乙说:“我没偷。”

丙说:“我也没偷。”

丁说:“如果乙没有偷,那么就是我偷的。”

现已查明,罪犯就是其中的某一个人,四个人中只有一人说了假话。那么到底谁是罪犯呢?

再看另一个趣题:

一个院子里住着四户人家,每家各有两个男孩。

这四对亲兄弟中,哥哥分别是甲、乙、丙、丁,弟弟分别是A、B、C、D。一次有位路人问:“你们究竟谁和谁是亲兄弟呀?”

甲说:“乙的弟弟不是A。”

乙说:“丙的弟弟是D。”

丙说:“丁的弟弟不是C。”

丁说:“甲乙丙三个人中,只有D的哥哥说了实话。”

如果丁的话是可信的,你能帮路人弄明白谁是谁的哥哥吗?

在第一个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甲和丙的话互相矛盾。根据排中律,两句话中一定有一句是假话。又因为已知条件说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那么乙和丁的话就都是真话。乙没有偷,所以是丁偷的。

在第二个题目中,假设甲说了实话,那么甲是D的哥哥。其他人说的都是假话,所以丁的弟弟就是C,丙的弟弟不是D,也不是C,只能是A或B;而甲说,乙的弟弟不是A,根据排中律只能是B,这样丙的弟弟就是A了。

所以得出:甲—D,乙—B,丙—A,丁—C是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