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在纸面上谈论用兵。后比喻不切实际的空谈。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是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由于他从小熟读兵书,所以对用兵之道,会引经据典,说得有条有理,这样,使别人误认为他是一个合格的将才。但是,他的父亲却始终不承认儿子精通兵法,善于用兵。他甚至说:
“我的儿子将来要是不做赵国的将军,那倒是赵国的福气;万一不幸让他当上赵国的将军,那他一定是个败军之将。因为他从没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一旦真的领兵打仗,绝对会出问题!”
知子莫若父,赵奢对儿子的看法十分正确。秦昭王四十六年,秦王派大将王癈攻打赵国的上党,赵国大将廉颇奉赵王之命率兵二十万救援上党。他采取固守政策,坚守长平,和秦军相持了四个多月,秦军没能攻下长平。
于是,秦王采用宰相范睢的离间计,到赵国去传布谣言说:“秦兵所惧怕的,只有赵括一个人。廉颇是个无能之辈,再过些日子,他就要投降了。”
赵王听信了谣言,便派赵括去代替廉颇领兵。赵王召来赵括,问他说:
“你能击败秦军,为国争光吗?”
赵括大言不惭他说:“要是碰上秦国名将白起,那我还得考虑一下对付的办法,现在是王癈领兵,我一定把他打得落花流水。”
于是,赵括在接掌廉颇兵权以后,立即改变固守的策略,不久就被秦兵围困。这时,秦王悄悄改派白起为主将,而以王癈为副将。结果,白起大败赵括,赵军四十万人马被俘后全被活埋,而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也在突围时中箭身亡。
赵国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国家的有生力量,国家的元气大伤。从此以后,赵国好长时间才恢复到战前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