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原名以文,后称李寿成,又改为李秀成。1823年(道光三年)出生在广西梧州府藤县长恭里新旺村,父亲李世高,母亲陆氏,只生李秀成、李明成两人。
他的家贫寒、困苦。他们没有自己的田地,也租不到半点田地,只得给地主做雇工和开垦山地种植一些吃的过日子,虽然年年从头到尾牛马一般地辛勤劳动,却还是食不裹腹,时常受饥寒交迫的威胁。
李秀成便是在这样一个穷苦家庭里成长的。作为一个贫雇农的儿子,在当时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的。然而,命运也给他带来希望之神,使他有机会学到一点文化,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期里,一直使他受益匪浅。这是因为他的舅父是个村塾教师,在李秀成8岁那年,他舅父把他带过去读了两年书。在他10岁时,尽管跟着他舅父读书不交学费等,但他家实在太苦了,不但供不起他念书,而且家里人口太少,缺乏劳动力,只好把他叫回来帮助父母解决家里的困难,他就这样中途辍了学,这真是贫穷的孩子早当家啊!
后来,还是靠他舅父的力,把他保荐到当地各个村塾去做帮工,使他能得到一些工钱回来分担家里的负担。他在村塾里一边做帮工,一边乘休息时间,看些历史典故。那时候,村里的学童,都是地主、富农的儿子,秀成在那里做帮工,就必须还得侍候他们。虽说都是儿童,但人家是人上人,自己是人下人。而他要保持这份工作,还要低三下四地去取得他们的欢喜,除了侍候这些少爷,整理桌椅和书本、扫地等事外,还得陪着他们玩,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故地动他一下,打他一把,有时逗他哭,甚至,把他当马骑,或叫他做狗爬过他们的胯下。对这一切,他都逆来顺受。生活的经历给他划下了一条阶级鸿沟,深深地刺痛了他的自尊心,在他心里埋下了深刻的阶级仇恨。
在李秀成的一生里,有一个突出的性格,就是“外柔内刚”。“外柔”即他在外表、行动上表现得委婉、顺从;“内刚”就是做事坚强、果断。李秀成这种性格,早早形成于童年时在各村塾做帮工的时代,在那痛苦的、无时无刻不受人欺压的日子,尽管他尽量地忍耐,在外表上装得如何的软弱,但在他内心,时时表示出反抗与愤恨。他的性格就这样年复一年地磨炼而成。
在秀成的时代,私塾读的是四书、五经,除私塾读的经书外,常常有外地人背着书到各个私塾门前来向学童出售,大多是各种各样的应用书,其中以古典小说最受学童的欢迎。李秀成由于在村塾做帮工,有机会从教师或学生和他舅父那里借些书来看,再加上他已有两年学习的功底,又长期在村塾的特定环境下,耳濡目染,逐渐学会了写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章,所以,他后来写得一手《明顺》的本章。后在太平军中,他还随他的家庭教师学习了七天的天文知识,这对他影响比较大,在每次出征前,总是要看一下天象,选择吉利的日子出征。
少年时,对李秀成影响最大的还是《东周列国志》和《三国演义》这两部演义小说。他把《东周列国志》读得很熟,他在自述里用的“不忿”等词汇,都是从《东周列国志》中学习过来的。还有在《东周列国志》里叙述的越王勾践灭吴的故事,也一直影响到他被捕在狱中的行动。还有其中的“刚柔相济,相机而动”也一直影响他在村塾的少年时代,以及他在日后的所作所为。他还常常用《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为榜样教导将士和士兵。在李秀成一生军事生涯中,他用兵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专以智取”,“兵不厌诈”,这正是他从《三国演义》中运用过来的,还有他从童年开始形成的“外柔内刚”的性格在以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发挥,其原因也是跟《三国演义》的影响分不开的。
几年后,李秀成已经长成“小大人”了,因此,他承担了更多的家务活,而且在村塾的头一年里,他的父亲因为过度劳累而病死,所以,家中的一大堆活儿都由他干,他不得已每天天未亮就起来,煮饭、劈柴、扫地,然后又匆匆吃过早饭,急忙赶到村塾做帮工,下午回来,又得上山锄地,种些粮食。后来,年龄太大了,就再没去村塾当帮工,而是承担起家中的生活重任。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整天上山干活,开荒种粮,砍树烧炭。尽管一年到头,一家人都累散了骨头,但日子还是非常艰难,稍稍碰到天灾、人祸,就会被寒冷与饥饿所折磨。但他没有向面临的重重困难低头,而是挺起胸脯向生活的恶魔搏斗,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苦黑暗的岁月。正当他挣扎在无穷的黑夜的时候,前方终于来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