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住方面,人类的远古祖先也曾创造了灿烂的建筑文化,经历由岩洞到穴居、半穴居,直到直立式房屋这样复杂的演变过程。而人类居住环境的改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
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乃至更早的原始人群,他们怎样在茫茫的大自然中保护自己呢?岩洞是人类最先找到的安全的地方,也是人类最早居住的地方。从考古资料来看,人类最早是居住在天然的岩洞中,他们往往选择空间较小、地面平坦、不透风且比较干燥的山洞,出口一般比较隐蔽。岩洞的地点多选择在比较温暖的地带,靠近水源,一般在森林旁边。这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能力微弱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气候的变迁,农业的发展,人们的不断迁徙,一些人群进入广阔肥沃的黄土高原。可是在这片宽广的大地上,岩洞很少,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穴居—在黄土中挖洞。由于黄土高原的土层丰厚,土质均匀,粘性很好,其土壤结构呈现垂直节理,因而特别适合挖洞穴居。同时,黄土高原地势较高,距离地下水比较远,因而洞内比较干燥,无需防潮处理,因此,远古祖先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修筑了无数的穴居建筑。在中国的其他地方,这种建筑也相当的普遍,如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等地,都发现过远古人类的穴居建筑。
穴居一般分为两种,即横穴和竖穴,主要是依据挖洞的形状来区别。横穴是早期的原始居民仿照天然的岩洞,在一些断崖上开挖一种跟断崖成直角,与地面平行的洞穴。可是这种断崖渐渐不能满足当时人们的需要了。于是人们开始在平地或土沟挖洞,逐渐发展为竖穴。竖穴就是在丰厚的黄土层垂直向下挖,建筑一个个适合人们居住的洞穴。由于一般竖穴都是面口小、底部大,形似一个大口袋,故又称之为“袋穴”。穴居现象在原始社会非常普遍,在中国发掘出的很多文化遗址中都能找到,如洛阳涧西孙旗屯遗址中就发现了非常典型的袋穴,山西西荫村也发现了这种坑式的穴居。
穴居的空间都是在地下,
人们一般也都在地下活动。可是,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能力的提高,又发明了半穴居的房屋,居住的舒适程度开始提高。开始的时候,穴居建筑外部并没有遮盖的东西,一遇到风雨,人们就得寻找东西来掩盖洞口。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其实挖洞并不需要往下挖得太深,只需要在上面搭上棚子,来遮盖洞口就行,这样半穴居建筑开始出现。早期的半穴居一般都是挖好的洞穴外面用树枝相互交叉,形成一个支架,然后再覆上树叶。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开始使用柱子,建筑直立的墙壁,修筑比较大的房子。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开始修筑各种各样的房子,包括方形房屋以及圆形的房屋。如半坡遗址中就出土了很大的房子,适合多人居住和举行较大型的活动。半穴居是人们建筑发展的一种过渡形式。人们在半穴居的建筑过程中,逐渐发明了木骨墙壁和柱子,并开始懂得防潮防火和使用新型的石制材料。到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能够建造比较简陋的直立型建筑。
■审美意识
人类对美的追求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特性,早在旧石器时代的母系社会初期,远古人类就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在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余,制造一些装饰用的器物,这从诸多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石器中,人们发现一件带孔的石器,它的形制明显经过人们的加工与磨制;在山峪村遗址,也发现一件用石磨磨制的钻孔装饰品;在北京山顶洞人遗址,人们更是发现许多经过精心设计、修饰的石制品;不仅包括钻孔的小石珠、砾石等,还包括钻孔的兽牙以及刻有花纹的鸟骨等。
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表现得更为强烈、明显,且更多集中表现在工具,尤其是陶制品上。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彩陶图饰和陶塑。彩陶上刻有各种各样图案,如表现动植物形象的鱼纹、鸟纹、蛙纹、鹿纹、人面纹和植物的花纹等;还有很多几何图案花纹,如涡纹、三角纹、螺纹、条纹、宽带纹、连珠纹、圆点纹等;图案中甚至出现了象征起伏的波浪和同心扩散的水波以及由渔网和织物纹理的艺术剪裁等。现在的人们还能从图画中找到当时人类高度发达的审美意识,在一些遗址出土文物的图案中,人们发现穿着衣裳的人物、飞翔的小鸟、嘴中衔鱼的水鸟、丰满的大鱼、跳跃不止的青蛙等。
更集中体现远古人类审美意识的是其各种各样的装饰品。从出土的装饰品来看,不仅装饰品的原材料很多,如陶、石、骨、蚌、玉等,而且品种繁多,如头饰、颈饰、发饰等。仅半坡遗址发掘出来的装饰品就多达1900多件;另外,在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也发现大量的装饰品。这些都表明人们开始注意和重视美化自己、装饰自己。到了新石器时代,这种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如龙山文化的黑陶开始使用镂空、透雕等技术,标志人们对美的追求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