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中学生)
6046100000105

第105章 患有黑暗恐惧症的女中学生

一、病例介绍

张某,女,15岁,初三学生,因怕黑暗,不敢关灯睡觉来诊。

从小胆小,易受惊吓,稍大的声响都会吓得心里“怦怦”乱跳。平时她一直不关灯蒙着被子睡觉,甚至被毛巾捂得浑身冒汗,衣服湿透,仍要蒙起来睡觉。至今不敢进没开灯的房间,晚上不敢独自出门,夜晚上补习班还要紧紧依偎着父母才敢出门走路。自诉怕黑,老怕某个地方会有坏人或出现一个可怕的东西。

患者父母均为机关干部,工作很忙,对孩子学业、生活等关心较少。孩子和偏瘫的外婆由保姆照看,和保姆同住,一直照看到小学三年级。后来外婆去世,孩子也已长大,就辞退了保姆。

患儿为独生女,二胎一产,早产1月,顺产,出生体重2.5千克。发育过程基本正常,只是自幼体弱多病,抵抗力较差,食欲差,有轻度营养不良。

体格检查:患儿发育正常,偏瘦,心肺听诊正常,无明显异常躯体疾病。

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接触好,合作,说话声低,胆怯,对答切题。涉及怕黑问题时,认为自己就是胆小,关灯后,就会想起保姆讲述的鬼怪故事和电影、电视里的恐惧镜头,所以要开灯睡觉。另外父母工作忙,晚上常很晚回家,她一人害怕,所以习惯要躲在被子里才敢睡着。

心理测验:瑞文智力测验显示智商正常;个性测验显示为内向及有些神经质倾向;90项症状清单显示恐惧分偏高。

二、临床诊断

特定性恐惧症(恐黑症)。

诊断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心理测验结果,特定的恐惧对象。

三、案例分析

(1)原因分析:周围的人们对黑暗表现过度恐惧和回避反应,使患儿产生共鸣性学习;不良的教育方式,如为让孩子闭眼睡眠,常讲一些鬼怪故事或老虎、老猫一类的形象来吓唬孩子等,都会造成儿童对黑暗恐惧的心理障碍。

怕黑一方面是缺乏安全感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能引起父母的关注,使他们早些下班或多陪伴她,这是症状能给她带来的好处,因此才能维持症状至今。

患儿早产,幼年体弱多病,营养不良,神经系统显现为弱而不均衡性神经类型,表现为胆小,有神经质倾向;父母工作忙,关心孩子少,使孩子缺乏安全感,行为退缩;保姆陪其睡觉至小学三年级,说明她对成人的明显依赖。这些是孩子发病的潜在原因。

(2)临床症状:恐惧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绪体验,是人类应对危险从而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婴幼儿时期的怕巨响、怕黑暗是自然的,但持续到少年期仍怕黑就过分了。如上所述,引起恐惧症的根源是多种多样的,怕黑暗的孩子往往还伴有敏感、胆怯、依赖性强、易退缩等心理特点。当孩子第一次出现怕黑表现时,如父母一味采取保护措施,而不帮她克服恐惧感,那么黑暗恐惧反应就会被固定下来。

四、治疗及干预

(1)改变认知:向患儿解释其产生黑暗恐惧的原因,让其认识到青少年期怕黑是幼稚可笑的,实质是在寻求父母的保护和获得安全感。黑暗本身不会对人造成多大的威胁性,就像幼时的一件小棉袄,小时候它能保暖,长大了再穿就不合适了,应把它抛弃。

(2)满灌疗法:治疗师和患者先握着手一起进入患者最惧怕的黑暗处,开始患者只有一定高度紧张焦虑,但若在黑暗处能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自己所害怕的黑暗并没给自己带来什么伤害,那么这种恐惧就能减轻,此时治疗师慢慢松开握着患者的手,再在暗处坚持几分钟,反复练习几次,直到患儿不再害怕为止。

(3)家庭治疗:让父母懂得爱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有多么重要。孩子怕孤独和冷漠,需要父母尽可能地和孩子待在一起,玩在一起,增加亲子间的沟通、交流与支持,让其感觉到父母再忙也是在关心他的。即使不能按时回家,但一个温馨而耐心的电话也同样能传递爱的信息,给孩子一份安全的爱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