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登出《宝玉何在》的启事之后,这消息又神秘地“封锁”了十年。
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和日寇侵犯北京,都缺乏识璞的行家,没抢走这块大璞。也许此后才被锯掉一角,露出翠来,成了中央银行的“镇行之宝”。1949年,解放军部队在上海码头边发现一只沉重的大木箱,混乱之中未能装船运往台湾。战士们打开一看,立刻上缴。陈毅市长派人秘密地将此大璞运回北京,藏入国库。
看见报纸的寻宝启事,国家计委的处长领王树森等人悄悄地进入山洞看大璞,哈,果然是它!1982年由国务院四位副总理批准,将这块巨型翡翠交给了王树森所在的北京玉器厂。又请数十位专家学者制订雕刻加工方案,列为“绝密工程”,由王树森、高祥、陈长海、蔚长海四位工艺美术大师带领四十多名技术美术人员,将自身“锁”在一处小楼上,整整琢磨了七个寒暑。如此小心谨慎是必要的,别说丢损,就是出现丝毫差错也不行。譬如那“含香聚瑞”薰(香炉),是从整块翡翠里挖出来的四套“碗”,再扣在一起组成空心的薰和底座。“群芳揽胜”大花篮,要从整块翡翠里不断根地“活出”两条连环扣的链子来,而“活”一只环儿就要个把月,两人对面工作,每条链子三十六个环,还得对称,不严加保护怎么成?他们全身心地向这些国宝倾注血汗,王树森和陈长海大师的最后一滴血也融进了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