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植莲、爱莲、赏荷、绘荷的历史久矣。齐白石大师的家乡有民谣:山顶一枝荷花,山下一对金虾。据说这是他自幼就绘荷画虾的缘分。我到湖南湘潭县白石铺看到,层层梯田遍植莲藕,这是田莲,粉红的荷花果然一直开到山顶上!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的是湖莲,更美。清朝文人周敦颐在《爱莲说》里写道:“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也。”他把莲花人格化了。文学就是人学。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成了中国文人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当代德国科学家巴特劳特也发现了莲叶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他做个试验:将炭黑撒到莲叶上,再用喷壶洒水,污物便和着水珠一同滚落,莲叶洁净如初。他从显微镜里看到,莲叶表面是许多乳头状小包,包上有一层很薄的蜡膜,污物只能停留在小包的尖端,很容易被水珠带走。于是他仿制出一种“自洁薄膜”,用在建筑物和汽车表面,一阵雨过后,那上面的灰尘污物很快就被洗净了。
中国、外国都有莲花,从不同的视角看它,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德国科学家的思路与中国文艺家的灵感真是大不相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