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本身是一种可以使人获得心理满足的活动,少儿做游戏纯粹是由于乐趣使然。然而,早期有观点认为,少儿游戏是毫无意义的,是在消磨时间。发展教育学家则对游戏很感兴趣,他们认为,通过游戏可以看出儿童认知图式的出现和运作,并且使儿童有机会锻炼和增强已经具备的能力。尽管儿童是由于兴趣而非增强技能的原因玩游戏,但他们在享受游戏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其情绪以及智力也得到了发展。从这点来说,游戏是儿童真正重要的工作。游戏是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一种特殊教育活动,是他们认识世界、模拟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游戏是少年儿童在与社会交往中,渴望参与成年人的社会活动与其身心发展的局限性相矛盾的产物,是少年儿童丰富的想象和现实的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游戏不仅能使孩子强壮体魄,也能使其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勇敢、坚毅、合作、克服困难等良好品质,也能陶冶情操,发展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游戏具有全面的教育价值,它对培养少年儿童健全的个性,促进少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有特殊的作用。游戏对少儿教育的作用、影响,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而应从战略高度去认识,并从各方面牢牢占领这块阵地,使少年儿童健康、活泼、快乐地成长,以发挥游戏教育作用,提高游戏的全面教育价值,更好地完成我们的素质教育任务。现在大量被现代人视为早已过时的传统游戏,包括粘知了、捉蜻蜓、掏苇柞子、摸鱼、捉泥鳅、拉家雀、掏蛐蛐、打柴叉、挖壕沟打野战、爬树、爬山、到水塘稻田中玩等典型的农村游戏,由于它们扎根于真实的大地,因而极具生命力。但这些质朴无华的村童游戏已经随着城市文明的快速发展而渐渐消失了,有人不无感叹地称之为“另一种人文精神的失落”。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是应该也可以重拾这种弥足珍贵的人文精神的。儿童游戏文化是儿童成长的“精神植被”,抢救并恢复传统多彩的儿童游戏文化,构筑健全的儿童文化生态,关乎民族、国家的今天与未来。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工作。游戏具有全面的教育价值,游戏是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的阵地,同时也是我们进行民族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渠道。让我们跟孩子一起,用彩色的笔绘出五彩的光,“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在全社会的关怀下,快乐、健康、茁壮地成长。
游戏规则
1.将小朋友分成两组,每组4~5人。
2.准备一架小型跷板,游戏者依次从主持人的箱中任选一束纸花(颜色和重量各有不同),先将纸花放置在跷板的另一头,然后站在跷板的这一头,用双足猛地跳到跷板上,使另一头的纸花突然弹起,两组的人争取在花落地之前用双手接住,最后接得多的一组即可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