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之所以提倡“以始为终”,是因为着手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的工作情况了解得更透彻,也不会在工作中误入歧途,白费工夫。当我们接手任务的时候,心里早就打定主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把任务完成,把问题解决。
以建筑为例,在拿起工具建造之前,必须先有详尽的设计图;而绘出设计图之前,须先在脑海中构思出每一个细节。有了设计图,然后才会有施工计划,这样按部就班,才能完成建筑。假使设计稍有缺失,以后弥补起来,可能就事半功倍。设计蓝图代表愿景,整个建筑过程均以它为准绳,因此宁可事先追求尽善尽美,以免亡羊补牢。
如果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设计,就不可能有切实的行动,更不可能获得实际的结果。高效能人士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他们往往在做事之前,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清楚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哪些事是必须做的,哪些事往往看起来必不可少,其实是无足轻重的。他们总是在一开始时就怀有最终目标,因而总是能事半功倍,能卓越而高效。
一开始时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意味着从一开始时你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从一开始时你就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至少可以肯定,你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方向正确的。那种看似忙忙碌碌、最后却发现自己是背道而驰的情况是非常令人沮丧的。这是许多效率低下、不懂得卓越工作方法的人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他们往往半途而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无用的事情上。
有这样一件事情:
几个人走进一片丛林,开始清除矮灌木。当他们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清除完这一片灌木林,直起腰来,准备享受一下完成了一项艰苦工作后的乐趣时,却猛然发现,不是这块丛林,旁边还有一片丛林,那才是需要他们去清除的丛林!有多少人在工作中,就如同这些砍伐矮灌木的工人,常常只是埋头砍伐矮灌木,甚至没有意识到要砍的并非是那片丛林。
一开始时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会让我们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方法,养成一种理性的判断规则和工作习惯。如果我们一开始时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就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眼界。
每一件事和每一项工作都会有其特定的最好结果,这个最好结果就是我们做一件事和一项工作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标。在开始做事之前,只要明确地记住了最终要的结果,就能肯定,不管哪一天,干哪一件事,都不会违背你为之确定的最重要标准,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为这个最终目标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一开始时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能帮助我们很快地确定事情的重要性,它是让我们永远走在做正确的事的大道上的重要保障。这个“最终目标”会时刻提醒我们,这件事虽然紧急,却并不重要,那件事虽然看起来还可以拖延,但它却有助于我们向目标更快地迈进。
无论是对于工作,还是其他事情,一般人都强调有始有终,如果能够把开始当做重点来规划,这样做事会更加完满。
工作中,每天都会面对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处理,而且有许多事情看起来还显得非常紧急,比如,下一个小时的某个会议,给某个客户的回信等。陷入事务性的圈子会把人变得忙忙碌碌。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每个人在一天所做的事情中,至少有一半以上并不是十分重要的。
换句话说,可能我们每天在用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是在正确地做事,却不是在做正确的事。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工作方法,也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只有尽力克服,才可以将事情做得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