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郊外的工地上干活的时候,有一位皮肤黝黑的汉子和我守地。这工作清闲,但很少有人愿意干。第一,太危险。虽然每月可以多拿几百块工钱,但是吃住都在工棚里,遇贼丢东西那是常有的事。一旦这样的事发生,损失就得从工资里扣。第二,大多人都住在青岛本地,有妻有儿,谁愿住阴暗潮湿的工地?
这位汉子和我一样,来自外地。他不像我,没日没夜地喜欢说话。偶尔,碰上个新鲜事,他也只是抬头瞅瞅,便自顾着干活去了。几年时候,俩人一时不分地一块守在工地上,熟路得不行了,他才开始和我搭讪。
他没读过几年书,却时常爱念一句诗:“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清波里依洄。”他说,这是他有一次买纸巾,印在绿色包装外壳上的。我曾告诉过他后面的那几段,可他却固执地说,他偏爱这一句,就这句写得好。我取笑他:“写得好,你知道是谁写的吗?”他反问我:“你吃的每一粒米都去调查是哪出产,是谁种的么?”
当然,他不认识徐志摩,他也不知道,这首诗是用来描写那可遇不可求的爱情的。
每年西南风过境的那些天,他总是痴痴地站立在施工的楼顶上,对着风来的方向念叨:“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清波里依洄。”
深夜,我问他,家中是不是有你深爱的女子等待着你回去?他不答话,泪湿了衣襟。而后,一骨碌爬起来,对着西南风吹来的方向说:
“这风里,有我家乡的味道。”
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个贵州人,尚未娶妻。早年丧父,家中仅有老母。因母亲羸弱多病,生计无法维持他才外出打工。我问:“你什么时候回去?”他说,这得看什么时候有钱。等他有钱了,他就回去,娶个媳妇,生个孩子。
没过多长时间,青岛郊外的工程便结束了。我们这帮靠苦力吃饭的兄弟只好再次卷起铺盖,乘坐火车,天南地北地找活儿干。
我和他是在广东道别的。那个清早,大伙儿正热火朝天地干着,一向老实勤恳的他竟然停工四处询问,今天是什么日子。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些天,广东受台风影响,没日没夜地下着大雨,狂风阵阵。他说,他要回家去了。我拉住他说:“你疯了,我们都干了半个多月了,你现在走,一分钱都拿不到!”后来,是他的一句话打动了我。夜里,他喃喃地说:“在青岛,这可是刮西南风的时候了。”
时光就这么飘然远去了。我时刻在想,那位皮肤黝黑的贵州汉子,是否成家有了孩子?是否还和从前一样,喜欢那段“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的小诗?
不过,在外没干几年我也动身回家去了。兴许是受了他的影响,每每天边刮起西南风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家中在田耕作的老母,闻到了父亲旱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