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收入颇为窘迫的缘故,这几年的家用一直是大哥在给。每月月初,父亲都会陪同母亲一块儿去大哥家里吃饭,顺便取走当月的家用。
这是母亲最开心的一天。她清早便会在屋里反复唠叨,说中午要去大哥家里吃饭。而后,父亲便从衣柜里小心地翻寻出几套稍好的衣裤换上,对镜整理一番,随母亲出门。这几套衣物是前几年大哥从城里买来的。父亲始终叮嘱母亲,要进城去看望孩子,就得穿得体面些,不能让他丢了脸面。
他们一直在客厅里商量,该买点什么东西上大哥家去。大哥的孩子已满五岁,每每听到月初的敲门声,便一面欢蹦着前去开门,一面欣喜地叫着爷爷奶奶。我想,他对大哥大嫂的情感,一定不如我的父母来得亲切。
四岁前,他一直呆在母亲的怀抱里。在城市里娇生惯养的大嫂,根本不懂得如何照看孩子,于是只能交给母亲悉心看护。于是,那漫长而又艰难的四年里,孩子叫得最多的词语不是爸爸妈妈,而是爷爷奶奶。他第一次蹒跚学步摔倒时,是父亲帮他擦去泪水,教他如何勇敢地迈出人生的步履;他第一次在夜里惊醒时,是母亲将他抱在温热的怀里,让他沉沉睡去;他第一次高烧流涕时,是父亲用厚实的棉衣裹着他,心急如焚地坐车去找城里的诊所。
我至今仍记得大哥前来接走孩子的那个午后。父亲一言不发地坐在房间里,把旱烟抽得吧啦直响。孩子是被强行抱走的,他一路哭喊着爷爷奶奶,似乎当时要领走自己的根本不是至亲的父母,而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大哥说,他五岁了,该念书了。孩子走后,父亲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似乎是在赌气,以至于后来的几次月初,他都铁青着脸,不肯陪同母亲前去。后来不知是母亲如何劝慰,他才放下本性里的倔强,和母亲一道踏上漫漫的山路。
此次去时,恰逢大哥加班。大嫂提议去附近的饭店吃一顿,被母亲拒绝了。母亲从冰箱里取了剩菜,洗切完毕之后亲自给大哥打了电话,问何时回来。
母亲一直系着围巾在客厅里等待。孩子饿了,吵嚷要吃饭,母亲从提来的口袋里取出零食。大嫂饿了,执拗不过,只好独自去楼下买了快餐。
大哥开门进屋时,城市已经灯火阑珊。他见母亲还系着围巾坐在那儿,便生气地问大嫂:“我不是让你领爸妈出去吃顿大餐吗?”大嫂刚要说话,便被母亲打断:“是我不愿去吃的。既然回来了,那我就可以炒菜了。”
“我在外面已经吃过了,不想再吃了。”大哥满面红光,显然为应酬喝了不少酒。母亲说:“那也得再吃点儿,外面做得再好,哪能比家里的好吃?”
有孙儿的陪伴,父亲高兴得也喝了不少酒。母亲搀他回来时,我已在屋里睡了许久。
第二天,大哥打来电话,说昨天喝多了,忘了给母亲家用,让我坐车进城一趟。话语中,似乎还有些怨责母亲,为何不提醒他没领家用。
我心里有些不悦,索性将郁积的情感都宣泄了出来:“哥,你虽然是咱们村里最有知识的人,但你真白读那么多年书了!咱爸妈稀罕的不是你那点家用,而是那顿难得一次的团圆饭。”
后来,大哥再不让他们主动进城。每周末,他都会领着大嫂和孩子来村里看看。他说,他终于读懂了父母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