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忠信花灯
6018500000003

第3章 历史渊源

古老的艺术

忠信镇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传说忠信的名字为明朝廷所赐,旨在嘉奖当地人民忠义信实。因为正好处于河源市连平、和平、东源三县的交界处,忠信镇成为了商品的集散地,辐射周边数十个乡镇,人们于是把这些乡镇统称为“忠信地区”。

忠信镇隶属河源市连平县,忠信地域包括忠信镇、高莞镇、油溪镇、三角镇、大湖镇、绣缎镇等,地处粤北九连山灯塔盆地,东邻和平县,南接东源县,西靠新丰县,北靠九连山脉,地势平坦,山清水秀。该地总面积600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多,共有63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社区。

据《连平州志》记载,素有“福地”和“小平原”之称的忠信镇,人口密集,市场繁荣,自古以来就是周边4县16镇的商品贸易集散地。新中国成立前还没有公路,货物从周边汇聚到忠信,从忠信运到河源码头,再由东江水路转运各地。新中国成立后,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忠信成为东江流域的交通枢纽,省道官汕线(官渡—汕头)、忠定线(忠信—定南)和粤赣高速公路在此交会,交通便利。这里的商贸活动十分活跃,民间文化也丰富多彩,最著名的就是这一带盛行的特有的民间艺术“忠信花灯”和“上灯(个别地区叫吊灯)习俗”。

花灯源于汉,盛于唐,流行普及于宋代,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民间观灯、制灯的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并且不断被发扬光大。我国历代花灯的制作十分讲究,品种繁多,特色迥异,虽内涵不尽相同,但均源远流长,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大瑰宝。

传说花灯起源于汉朝。汉武帝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皇宫都要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于祭祀仪式彻夜举行,必须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习俗的开端。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带来燃灯礼佛的仪式,正与道教神仙术燃灯敬神不谋而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家家挂灯,花灯大放异彩,形成一个独特的习俗。隋炀帝在《元夕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一诗中写道:“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元夕即指正月十五元宵,可见灯市在当时已具相当规模。

唐朝,元宵放灯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唐朝盛世,经济富庶,国泰民安,灯市更是盛极一时。元宵放灯活动规模盛大,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老少妇孺,无不外出赏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地著词声。”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灯市的规模及盛况。

宋代,花灯发展到了高峰。《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又称东京,今河南开封)宫廷扎做灯山,有普贤、文殊佛骑狮子、白象等款式的灯,此外还有舞鱼、舞龙等活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的情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见当时不仅灯市规模宏大,鱼舞、龙舞等各种活动也十分丰富。在元宵灯会这一天,男女老少走上街头,观赏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于是元宵灯会便成了许多青年男女约会定情的缘机。“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不仅描写了元宵灯会的繁华热闹,也形象地表述了青年男女对灯会的向往和期盼。

明清时期,花灯活动尤为盛行,样式变化万千,种类逐渐增多,规模也有所发展。“漂河灯”、“牛儿灯”、“孔明灯”、“狮灯场市”等灯节是这时期的主要灯会活动。还有一种“敬灶神”点红灯的习俗,民间也较为盛行,且流传至今。大年三十晚,各家各户均要通宵点一盏红灯,以示对灶神的尊敬。贫家小户要在门前挂上红纸灯笼,中等家庭就悬挂四方形檐灯或六方形官灯,富贵之家则挂圆形大纱灯。

新中国成立后,花灯艺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其制作工艺也是花样翻新,奇招百出。传统的制灯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融合,形、色、光、声、动相结合,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相统一,使花灯这门古老的艺术更加绚丽多彩。

深厚的人文积淀

河源人是纯客家人,境内绝大多数是“中原衣冠旧族”。据出土文物考证,连平县地域早在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群居住。随着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中原人因逃避战乱而数次大规模地往南迁移,成了有独特人文风俗和方言的“客家人”。据《连平县志》记载,忠信地域在南宋端平元年(1234)就有人居住,居民从江西庐陵迁来,如“大湖曾姓人氏是宋末元初,迁居忠信大湖围,分居连平、和平、河源之处,及绣缎墟各处,亦万人”。据各姓氏族谱考证,自南宋以来,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陆续经福建、江西等地辗转迁入连平忠信。

客家先民在忠信地域定居,除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传统的风俗习惯和刻苦耐劳、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还引入了传统的中原文化,忠信花灯就是中原花灯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忠信花灯是随着客家先民的迁入而兴起的。根据各姓氏的族谱记载,定居在当地的居民居住时间最短的约有二十五世,最长的达三十世;若以一世为二十年计算,最早迁来的居民已有六百多年,则忠信花灯流传也有六百多年。清雍正八年(1730)卢廷俊纂修的《连平州志·风俗篇》记载:“上元喜簇花灯,作龙狮各种戏舞,唱采茶歌……”“上元”即是元宵节。从史料中可见,忠信花灯和上灯习俗当时在连平已经盛行。

忠信花灯习俗实质为一种集体的祭拜祖宗活动,是客家人留恋故乡热土的一种情结。它体现了客家先民念祖归宗的那份虔诚,战胜困难、不断进步的那种希冀,也是联络宗亲、加强交流、增进团结的一根纽带,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忠信花灯上灯的时间是在正月初九到十五之间,每年的元宵节是忠信花灯活动的高潮。

古代的元宵灯会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忠信花灯习俗也有固定的时间地点,时间固定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办花灯会的地点固定在宗族祠堂。宗族各户齐聚一堂,舞龙舞狮锣鼓助兴,鞭炮齐鸣,继之盛大的花灯酒会,宗族内的男女老少聚餐同饮,共同庆贺,气氛比过年还要热烈隆重,是万民同欢的一个盛大节日。

在落后的农耕生活中,客家先民整日劳作,无暇串门聚会,即使在邻近的村落、同宗的乡亲之间,也缺乏交往,疏于联络,于是花灯活动就成了客家居民交往的一次重要时机。每年元宵节当天,忠信地区的各个宗族祠堂都进行同一主题的宗族活动——上灯酒会。这是客家人一年一度的重大聚会,既是花灯的盛会,也是宗亲邻里之间情感交流的盛会。

忠信花灯文化是建立在中原文化和客家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一种人文积淀和融汇。中原文化为忠信花灯提供了基础,又与忠信地区的文化相融合,并受到迁移途中各地域风俗花灯的影响。

宋元时期,忠信花灯在与当地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如增加了剪纸图案和绘画图案,而剪纸从用料到手法都与北方的剪纸艺术一脉相承;再如增加了灯盖,使其形似宫廷灯,奠定了忠信花灯的雏形。

明末清初,忠信花灯融入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花灯特点及内涵,花灯的整体结构从上到下已有了灯盖、灯身和灯裙。灯盖的体积比灯身稍大,两者的比例趋向完美;灯身是忠信花灯的核心部分,其形状各异,常采用镂空的做法,令点灯后整体通透;灯裙由两层组成,内层灯衣为白纸,外层为红纸,全部剪成长条状。花灯下圆上方,呈圆柱形,这种形态和结构经过历代忠信手工艺人的实践,成为一种较为固定的灯型和工艺传承至今。

今天的忠信花灯,已成为设计独特、造型美观、制作精良,并集绘画、剪纸、书法、对联、诗词、编织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品,是中华民间艺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