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时尚至死
6003700000036

第36章 时尚与艺术这对邻居

4月中旬,Burberry在北京举行盛大的现场直播活动,向全球推广英国音乐、数字技术与时尚,该活动通过 Burberry 官方网站以及合作网站进行全球现场直播,并通过“Burberry 零售剧院”系统向Burberry全球五十多家零售店进行转播。

Burberry并不是一个大方的时装品牌,它很少举行类似的艺术类活动,也不喜欢赞助。喜欢往艺术方面投资的是 Chanel、Prada、马爹利(Martell)、万宝龙(Montblanc)等,Chanel有流动艺术展,Prada 有艺术基金会,Martell 有“年度非凡艺术人物”、Montblanc有“国际艺术赞助大奖”,Burberry可什么也没有。

品牌想要与艺术搭界一般通过几种方式进行———赞助艺术、品牌产品即是艺术品、举行艺术性很强的发布秀。Chanel、Prada、Martell、Montblanc是通过赞助艺术的方式与艺术扯上关系,借艺术活动塑造它们的形象,这是一种“顺势巫术”———艺术的力量通过赞助与冠名传递给了时尚。举行艺术性很强的发布秀,是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让·保罗·高提耶(Jean Paul Gaultier)、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等的拿手好戏(随便广告一下,这方面知识可参考笔者的著作 《世界顶级服装设计师T O P20》)。但这类喜欢在 T 台上玩艺术的品牌,其店铺中的衣服却中规中矩毫无艺术性可言,反差最大的当是梅森马丁·马杰拉(Mason Martin Margiela),其成衣难以让你联想到 T 台上它的后现代艺术性。

最值得关注的是,“品牌产品即是艺术品”这一链接,事实上关于时装的艺术性与商品性,时尚界一直争执不下。现代时装的开创大师之一保罗·波列(Paul Poiret)在1913年断然说:“我是一个艺术家,不是一个裁缝。”他第一个给设计作品加上“马扎尔”、“拜占庭”之类的标题,而此前的行规是使用数字。但香奈儿则认为他不过是个做衣服的罢了,谈何艺术。而著名的时装评论家、《国际先驱论坛报》的时尚评论员苏熙·曼奇斯(Suzy Menkes)则折中道:“真正的时尚必须是功能性的,因此只能被划归应用艺术或手工艺一类。如果服装不能穿,它就不是时尚,但它可能是艺术。”

艺术与时尚的关系是如此纠结,20世纪60年代艺术对时尚青睐有加;70年代艺术却敌视时尚,认为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肮脏;80年代两者又亲善起来;90年代时尚入侵艺术;21世纪头十年,时尚则堂而皇之进入艺术馆办展。所以《时尚的哲学》一书的作者拉斯·史文德森说:“在20世纪艺术和时尚已经成为两个邻居,两者有时互相拍肩问好,有时又彼此不容? ?时尚与艺术互相接近的方式,使得在两者之间作出明确的分辨变得非常困难。”纵观近十年来,时尚从外部包围艺术的幅度在加大,但时尚本身的艺术性却在减少,再也看不到梅森马丁·马杰拉(Mason Martin Margiela)、川久保玲那样的时装艺术家,崛起的是ZA RA、H&;;amp;M 这样毫无创新精神却受众最大的高阶“麦时尚”。

所以拉斯·史文德森的判断可能是对的:“如果创新性是一个倾斜的水槽,那么如今的时尚正在沿着水槽向下走,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它才能重新向上,重新具有创新性。”我认为,这基本取决于时尚对艺术的再次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