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什么叫做‘人杰’?”时光倒流,在七年前的无极仙府之中,尚是孩童的赵飞云在一次求教中向着他的师父上官无极询问道。
“‘众人之中的杰出者’就叫做‘人杰’。”上官无极答道。
“哦?是吗?”赵飞云意犹未尽,闻言接着问道,“那……什么叫做‘人皇’?”
上官无极笑道:“‘众人之中的帝皇者’就叫做‘人皇’。”
听到了上官无极的解释,赵飞云的兴趣不禁越来越浓,紧接着问道:“那请问师父,‘人杰’和‘人皇’有什么相似或者不同吗?”
“‘人杰’和‘人皇’都具有无穷的智慧和惊人的魄力,这是他们两者的相似点。”上官无极笑道,“可是他们所擅长的方面却又有所不同,这就是他们两者的差异了。”
“哪些不同?”赵飞云兴致勃勃地问道。
上官无极微微沉吟了一会儿,开口笑道:“‘人皇’善于统筹全局,而‘人杰’则精于策划局部;如果说到全局的规划,那‘人杰’不及‘人皇’全面;可是如果说到局部的计算,那‘人皇’就比不上‘人杰’精细了;所以‘人皇’和‘人杰’可以说是各有所长,缺一不可的。”
“缺一不可?”赵飞云好奇地道,“有这么重要吗?”
“是啊孩子,就是这么重要。”上官无极慈祥地笑道,“按照道家的理论所讲,天地万物都是一体两面,阴阳相生的;就好像天和地、日和月、生和死、正和邪等等,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一种正反平衡的表现,它们相生相克,互相依存而又互为因果,如果一方消亡的话,那另一方也必然会随之毁灭的。”
“而‘人杰’和‘人皇’的关系也正是如此,要成就真正的大事,‘盖世人皇’和‘绝世人杰’必须是两者齐备,缺一不可的。这就好像周天子姬发和姜子牙,汉高祖刘邦和张良韩信,蜀主刘备和诸葛亮孔明,唐太宗李世民和李靖以及明皇朱元璋和刘伯温一样。只要有一个伟大的‘盖世人皇’诞生,那么在他的身边至少也要有一个才智无双的‘绝世人杰’尽力辅佐他才有可能成就大业,因为‘盖世人皇’和‘绝世人杰’就好像是一双筷子一样,一定要联合在一起才可以发挥出无与伦比的无敌力量,如果只有‘绝世人杰’的策划而没有‘盖世人皇’的统筹,那处理起事情来必定是取东忘西,难以兼顾。但是反过来说,若是只有‘盖世人皇’的统筹而没有‘绝世人杰’的策划,那做起事情来也必定是破绽百出,漏洞处处,其最后的结果也肯定是功亏一篑,必败无疑的。”
说到这里,上官无极不禁低下头深深地凝视着赵飞云道:“云儿,你千万要记住,你的才能智谋极为惊人,学武的资质也是无比优厚。假以时日,你必定‘文可安邦、武可定国’。成为‘无双国士’、‘绝世人杰’。只不过,你终此一生也只能做一个‘智者’,你决不可能成为‘皇者’。也许对于某一个事件的策划,你可以做到浑然天成,毫无破绽,但是对于天下大局的统筹,你却绝对不能做到顾此及彼,面面俱到。因此你也只是一个‘人杰’,绝不是‘人皇’,无论将来会怎么样,你都只有匡扶宇宙之才,绝无雄霸天下之能。”
“那我又能干什么?”上官无极的一番话说得赵飞云的心里一阵迷茫,喃喃地问道。
上官无极见到赵飞云露出如此神情,心知自己方才的那一番话已经令得这个尚未成熟的孩子对他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为了帮助他重建信心,上官无极无比怜爱地摸了摸赵飞云的头发,微笑着道:“云儿你也不必太过忧虑,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人杰’和‘人皇’都是具有大智慧和大力量的人物,只有遇到真正大事的时候才需要他们两者携手合作,等闲之事是无此必要的。就拿云儿你来说吧,以你的才能资质,将来无论你是想要行走江湖、称霸武林,还是割据一方、裂土称王都是绝无问题的,因为云儿你有这个本事。可是如果将来你是想要逐鹿天下,改朝换代的话,那就决不是只凭你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除非你可以寻得一位真真正正足以雄霸天下的‘盖世人皇’,和他同心协力、互补不足,也只有这样,你们才真正具备问鼎神器,君临天下的机会和可能。”
“是吗……”赵飞云闻言不禁默默地沉思了起来,良久才好奇地问道,“那师父你知道当今天下有什么人可以称之为‘人皇’吗?”
“有一位。”上官无极笑道,“不过我想云儿你是绝对不会辅佐他的。”
“师父你说的是朱元璋吗?”赵飞云闻言也笑道,“我当然没有兴趣辅佐他,我只有兴趣杀了他。”
在顿了一下之后,赵飞云接着问道:“难道除了朱元璋以外就再没有其他人了吗?”
“可能还有一位吧……”上官无极闻言竟也似沉思了起来,喃喃地说道,“只是现在他的火候还太浅,还远没有成为‘人皇’的资格。将来也许有这个可能吧,如果假以时日他可以再成熟一点,再老练一点的话,也许他的确会有这个可能的……”
“师父,你当年所说的那一位火候不足的‘人皇’就是他吧,就是如今正站在我眼前的朱棣吧!师父,今时今日的朱棣他真的已经成熟了,非常成熟了,如今的他已经完全成长为了一位真正的‘人皇’,一位足以气吞天下的‘盖世人皇’。”
从遥远的回忆之中清醒了过来之后,赵飞云便立刻被一种巨大的喜悦给包围了起来,眼看着此时正站在自己面前豪情大发的朱棣,赵飞云突然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无比自豪地想到:“能赢的!师父!我们真的能赢的!我是第一次如此确定地相信,我们一定能赢的!”
赵飞云此时的心中在想些什么朱棣并不知晓,不过在他听到赵飞云最终所给予的必胜评价之后整个人登时都无法抑制地兴奋了起来,在突然上前几步冲到了赵飞云的身前之后,万分激动的朱棣便猛地环抱住了赵飞云的双肩,高亢地笑道:“好!好!赵兄弟你这就说对了!要想获得成功,谨慎的筹划和细心的准备当然必不可少,但是在此之前,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也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本王当然也知道朝廷的强大,但是在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以后,本王相信今日的我是绝对不会再输给任何人了,无论他是谁!”
“王爷会成功的。”赵飞云微笑着点头道,“一定会的!”
“哈哈哈哈哈……”朱棣闻言仰头大笑,十分惬意地道:“本王当然相信我一定会成功,不过这也还需要赵兄弟的倾力相助才有可能。赵兄弟,如今本王已经将所有的一切都示明,不知赵兄弟……啊不……应该是赵军师有什么意见啊?”
听到朱棣已经以“军师”的职位相称,赵飞云当即也明白到自己现在已经完全没有推脱的理由了。朱棣已经满足了他的要求,展现出了他自己全部的实力。既然如此,那赵飞云此时也应该兑现自己的诺言,全心全意地襄助于朱棣了。
想到这里,赵飞云便微微一笑道:“王爷真是过奖了,赵飞云不过只是一个小人物,哪里会对王爷的鸿图大志有什么意见。只不过在看到了王爷如此充足的准备之后,一时之间有些意外想要发出几句‘感慨’罢了。”
“哦!‘感慨’?”朱棣闻言也是微微一笑,不急不缓地说道,“那本王就‘洗耳恭听’赵军师的‘感慨’吧。”
看见朱棣那一脸好似准备听戏的模样,赵飞云突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微笑着道:“王爷,这里毕竟是王爷个人的密室禁所,赵某老待在这里似乎也不太礼貌,我看不如我们还是回到花园之中再谈吧。”
“好,没问题。”朱棣一心只想听到赵飞云的奇谋妙计,至于究竟在哪里谈论这些朱棣并不放在心上。在退出了这个储藏着无数武器的地宫之后,朱棣和赵飞云便又回到了王府的花园之中,更在湖边凉亭之内安坐了下来。
燕王府的内廷花园乃是燕王朱棣闲时游览散心的地方,为了保证安全,也为了不被打扰,凡燕王朱棣所在之处,周围二十丈内决不允许任何人踏足一步。除非是受到了燕王本人的传唤,否则就是有天大的事情,也只能是由世子等极为有限的几个亲信可以走近朱棣的身边禀报,若有违反者无论是谁都必遭严惩,决不宽待。
所以赵飞云此时和朱棣身处在湖边凉亭之内,四周除了奇花异草就只有奇山怪石,连半个人影也看不见。无论他们在这个凉亭之内讨论些什么都不必担心会被第三人得知,真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密谋场所。
燕王府的设置极为周到,在凉亭之内早就已经备好了一瓶佳酿美酒,朱棣亲手为赵飞云斟满美酒,微笑着说道:“这一瓶乃是我王府珍藏的百年竹叶青,请赵军师品尝。”
赵飞云也不客气,拿起酒杯来就浅尝了一口,闭上了双眼静静地回味道:“好酒,此酒色泽碧绿,味香气醇,品之如飘然于云端之上,回味无穷,回味无穷啊。”
“哈哈,‘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朱棣也端起酒杯来浅品了一口,闭目笑道,“古人视酒为圣贤长伴,这其中也许确有不同凡响之处啊。”
“也许吧。“赵飞云闻言长叹了一声,睁开双眼微微苦笑道,“只可惜看来我和王爷看来是无此福份静下心来参悟这圣贤之道了,因为我们将要走的路绝不是圣贤之路。”
“不错。”朱棣闻言也是苦笑了一下,幽幽地叹道,“的确不是,只可惜箭在弦上,我们已经是非走不可了。”
看着朱棣此时罕有地露出了一丝悲凉的神色,赵飞云突然话锋一转道:“王爷相信神话传说吗?”
“不信。”朱棣笑道,“本王从来不相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本王只相信我自己。”
“好!强者本来就应该相信自己!”赵飞云满意地点头道,“只可惜世事有时就是难以尽如人意,有些你相信的东西却做不了,有些你不信的东西却偏偏要去做,有时候甚至还非要做到不可。”
听出赵飞云似乎话中有话,朱棣的神色在那一刹那间变得无比严肃,极为认真地道:“愿闻其祥。”
赵飞云笑道:“王爷在北平苦心经营数十年,如今兵强马壮,粮饷丰足,已经足以和朝廷一争长短了。而王爷现在唯一所欠缺的,也就是‘时机’和‘时势’了。”
“‘时机’……‘时势’……”朱棣闻言默默地沉吟了一会儿,严肃之极地道:“请赵军师赐教。”
“所谓的‘时机’就是‘撤藩’。”赵飞云笑道,“这我方才在酒宴之上已经将过了。”
“不错。”朱棣点头道,“赵军师的确分析得很有道理,可是这具体该如何施行还望明言。”
“呵呵,王爷所担心的就是如何既能让朝廷撤藩,又不会因此而使自己的实力受损吧。”看着朱棣肯定地点了点头,赵飞云笑道,“其实这根本就是小事一件,只要赵某略施小计,要想将这祸水移走根本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眼见朱棣闻言双眼放光,赵飞云微微一笑道:“其实朱允炆想要铲除藩王的心思早已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了,而王爷则更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誓要除之而后快。他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对王爷下手,无非就是因为目前王爷的实力太强,而他的朝局还不稳定的原因罢了。”
“而经过了应天的那一场风波之后,朱允炆非但没有将朝局稳住,反而使得其更加混乱,搞得各方面都是一团糟。我最近听说朝廷已经公告天下,把王爷的这次出逃说成是朱允炆特别恩赐王爷返回封地养病,想来这也是朱允炆为了平息民间盛传的有关于自己弑叔流言的无奈之举了。”
“而这招虽然暂时可以权宜一下,但是如此一来,朱允炆就更没有理由来攻打王爷了;一个原本目空一切的帝王一下子接连吃了这么多的闷亏,想来朱允炆现在一定是愤怒之极,极想找个出气筒好好地出口怨气了。”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把其他藩王推到前面来,让他们来做朱允炆的出气筒。”朱棣若有所悟地笑道,“同时也来做本王的替罪羔羊。”
“不错,就是这样。”赵飞云笑道,“其实王爷和诸王的关系一向是不亲不疏而又唇齿相依,诸王既畏惧王爷,而又不得不依仗王爷。就好像这次王爷在应天受害,大部分的藩王因为担心唇亡齿寒都曾经上书为王爷求过情,朱允炆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对这些藩王必定极之恼恨。如果我们想要把这个‘撤藩’的祸水引向其他藩王,最值得利用的也就是这种恼恨。”
“赵军师你就赶快明言吧。”朱棣急不可耐地道,“本王究竟该怎么做?”
“首先,王爷要在北平城中做出一副如临大敌,好像正在积极备战的模样。”赵飞云道,“其次,王爷要派出信使,给那些曾经为王爷求过情的藩王送信,信中要大谈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以及王爷在应天所受的诸般屈辱,言辞一定要至情至性、感人肺腑,总之务必要给人一种王爷正在极力笼络诸王的感觉。但是在信中切切不可提及任何有关起兵谋反的事宜,否则恐怕会给朱允炆抓住把柄。”
朱棣微笑着点头道:“赵军师的意思就是要让朱允炆产生一种本王想要和诸王联合起兵错觉吧。”
“不错。”赵飞云道,“朝廷的‘天眼密探’遍布天下,我相信北平之中肯定也存在着朝廷的密探眼线,如此一来这些人就一定会把我们的这一番大动作通知给朱允炆知道,到那个时候……哼哼,就有好戏看了。”
“朱允炆会相信吗?”朱棣有些担心地问道。
“其实朱允炆相不相信并不重要,关键的是他敢不敢拿他的江山社稷来赌这么一把。”赵飞云自信十足地笑道,“相信王爷也知道,这个朱允炆并不懂军事,所以他决不会想到我们的真正战略是‘笼络诸王,单独起兵’。当他知道王爷的这番动作之后,我相信他九成九会认为王爷是想和诸王联合起兵,到那个时候,他的江山社稷就会受到巨大的威胁,以他对王爷的畏惧程度,无论他对王爷的这番动作相信与否,他都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
“可是王爷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一来朱允炆根本就没有如此的胆识和魄力敢于立刻不顾一切地来铲除王爷,二来他为了洗清弑叔的罪名,刚刚才向天下表现出对王爷的亲近态度,要他在这个时候突然反口来攻打王爷,谅他无论如何也丢不起这个面子。所以我料定他一定会采用‘釜底抽薪’和‘敲山震虎’的方法来对付王爷和诸王的联合,也就是说,朱允炆一定会先以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剪除掉北平周边的几个实力较为弱小的藩王。这样的话,一来朝廷不必费太大的力气,二来除掉了他们就等于肃清朝廷将来攻打王爷的障碍,三来则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震慑诸王让他们明白和王爷联合的下场。一举三得,朱允炆真是何乐而不为啊。”
朱棣闻言后不禁忧上心头,略微不安地道:“可是如此一来,诸王会不会真的被朱允炆吓怕而不敢和本王联合呢?这样的话对本王的‘笼络诸王’的策略可是大为不利啊。”
“哈哈哈哈,王爷不必担心。”赵飞云笑道,“诸王本来就都是朱允炆的长辈,朱允炆自上台以后对诸王的那一系列不利举动相信早就已经让诸王十分不满了,如果朱允炆再真正也动手铲除藩王,相信诸王一定会把朱允炆恨之入骨,只是忌惮于他朝廷的强大实力而敢怒不敢言,到那个时候,如果王爷告诉他们——王爷愿意不要他们一兵一卒地为他们出气,王爷认为他们会不答应吗?如此一来无论王爷是胜是败,对他们都没有丝毫的坏处——王爷若是胜了,诸王自然是出了一口恶气。就算是王爷败了,于他们也是丝毫无损,而且到那时朝廷元气大伤,说不定他们还能够趁乱发难,得到些好处。这么好的事情,如此稳赚不赔的‘坐山观虎斗’,世上有谁会拒绝啊。”
“哈哈哈哈!好!好!”朱棣闻言疑虑尽去,猛地拿起了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欣喜万分地笑道,“果然是天衣无缝的妙计!本王立刻命人在北平城中大肆动作,再命府中儒者设计出一封感人至深、词文并茂的‘感谢信’,本王这次一定要让朱允炆这个混帐小子栽在我朱棣的手上!”
“等这些事情都传到了朱允炆那里以后,王爷就务必要将北平城中的朝廷密探全部铲除,让朱允炆在一瞬间彻底变成瞎子和聋子。”赵飞云笑道,“因为只有一个人在突然间对某件事一无所知的时候,才是他最恐惧害怕的时候,也是他最容易犯错的时候。”
“没错!就这么办!”朱棣坚定地点了点头,突然又话锋一转道,“这‘时机’赵军师是说完了,不知这‘时势’二字又是代表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