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案例
豆豆本来就是个牛皮糖,无时无刻不粘着妈咪。妈咪做家务的时候,豆豆要看着;妈咪外出购物的时候,豆豆要跟着;甚至妈咪上厕所的时候,豆豆也要开着门看到妈咪才安心。
妈咪要去医院做检查,她认为医院的环境并不适合豆豆,如果强行离开豆豆,一定又会上演哭闹大战。想来想去,妈咪跟豆豆的爸比交代好后,趁豆豆午休的时候偷偷的离开了家……
果然,豆豆一睁眼就喊着要妈咪,当他“检查”完家里所有角落后没有发现妈咪的身影,他开始哭闹了,无论爸比怎么耐心的解释,怎么想尽办法的哄,豆豆依然沉浸在悲伤中。
“妈咪不要我了!哇……”
“我要妈咪,我要妈咪!”
“豆豆以后要听话,求求爸比,让妈咪回来好不好?”
豆豆哭的嗓子都哑了,看着宝贝如此伤心,爸比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所幸的是妈咪没到晚餐的时候就回来了,可是豆豆居然没有冲上去欢迎妈咪,而是闷闷不乐的,用略带敌意的眼光打量着眼前的妈咪。
案例分析
细心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发现,孩子在熟悉的环境里会比较安静,孩子喜欢熟悉的面孔。儿童心理研究也表明,孩子在幼年时期更需要某种“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会对孩子的心理的发育起到保护作用,孩子太小的时候会难以适应陌生环境所带来的不安,也难以读懂陌生人的表情,孩子会因此产生焦虑的情绪。
孩子依恋父母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需要来自父母的照顾,也离不开父母给予他们的内心的那份踏实的感觉。
孩子最担心的事情,正是父母的离开或是自己被抛弃。
可以想象,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当父母的身影渐渐离自己远去的时候,孩子是多么的孤独,多么的无助啊!
豆豆粘惯了妈咪,是因为妈咪是他最信赖的人,当妈咪说都不说就离开后,豆豆的心里很自然就有了被“遗弃”的错觉,他用哭泣表达自己的伤心,求乞爸比让妈咪回来……但豆豆所做的努力都不见效的时候,豆豆的失望变成了绝望,他开始“憎恨”起遗弃他的妈咪了——虽然妈咪的离开只是暂时的,但这个过程对豆豆来说是漫长的煎熬,豆豆的内心也发生了巨大的的变化。
豆豆妈咪的做法欠妥,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不但因为自身的不得已的原因要暂时离开孩子外,还在不自觉地使用着假装抛弃的戏法,来让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
这两种做法都是不负责任的,势必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孩子小的时候因为生活上不能自理,所以会自然而然的依赖父母;当孩子稍微大一点的时候,这种依恋关系就源自心理上的某种保障感,当孩子面对外界适应生活的时候,父母就是他内心的强大的后盾。当父母用不恰当的方式破坏了这种天生的依恋关系后,孩子的心理就会变的扭曲,因为最值得自己信赖的人都不在乎自己了,那么自己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也证实,童年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的人成年以后,均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父母千万不要辜负孩子这份与生俱来的依赖感,关注孩子的身体的成长,更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亲子指导
创造稳定的环境
稳定不是一成不变,定期的外出,接触更多的家庭成员,都有助于孩子对于环境的适应。比如要把孩子交给奶奶爷爷或是保姆代管,之前就该由父母在场和孩子共度一段时间。带孩子路过幼稚园门口的时候,停留片刻,给他讲讲里面的好玩的,等他自己去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难缠了。
杜绝不恰当的言行
“不听话,就不要你了。”“你不走,妈咪自己走了。”“再哭,爸比就把你扔出去。”……类似的并非出自父母本意的话一定不要再说了。
离开前让宝贝安心
父母外出要告诉孩子,或者跟孩子商量好,这比偷偷“逃跑”的做法更为明智。让宝贝去新环境的时候,允许孩子带上自己的“依恋物”也是一种好办法。
记得跟宝贝说“再见”
用时间观念来抵消孩子内心的恐惧。
告诉宝贝你的行程
不要觉得孩子小,没必要跟他说。父母可以详细的描述出你的行程安排,孩子知道你有那么多事情要办,慢慢的也会表示理解。
遵守承诺
到接孩子的时间,不要爽约,否则孩子会感到难过,如果迟到了,不必过多的解释或找借口,直接跟孩子道歉“宝贝,对不起,妈咪迟到了!妈咪知道你等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