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平原
5984100000003

第3章 平原家族的分类——形态各具特点

平原的划分可根据多种因素,例如海拔高度、地表形态、地貌特征、形成原因等。分类繁多复杂。为了便于青少年的记忆,本章从基础类型进行划分。平原按照成因一般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和堆积平原,其中后两种又叫非构造平原,但大多数形成一般都是河流冲击的结果,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冲积平原。

1.构造平原

构造平原是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原,构造平原主要由地质构造作用造成的平原。一般指海成平原,海成平原是由于地壳上升或海水面下降,水下原始倾斜面露出水面形成的,平原表面还保留着很多海底特征。海成平原的地面坡度与岩层原始倾斜一致,地势极为低平,海拔一般几米到几十米,表面几乎没有被河川切割,如里海沿岸的平原。我国海成平原的面积很小,在平原中不占重要地位。海成平原常与冲积平原交错分布,构成复杂的混合类型,例如我国台湾省的西部平原。

2.堆积平原

堆积平原是非构造平原的一种,在地壳下降运动速度较小的过程中,沉积物补偿性堆积形成的平原。地壳长期的大面积下沉,地面不断地接受各种不同成因的堆积物的补偿,形成平缓的广阔平原,叫堆积平原。是非构造平原的一种。按堆积物的成因进行分类,堆积平原可分为洪积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平原、湖积平原、冰川堆积平原和冰水堆积平原等。堆积平原多产生于堆积基面附近,如海面、河面、湖面等附近。

3.湖积平原

湖积平原由湖泊沉积物淤积而形成的平原叫湖积平原。湖泊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主要是河流搬运来的碎屑,及湖浪对湖岸冲蚀破坏后的碎屑。这些碎屑物质包括砾石、砂粒和细粒粘土。沉积物自湖岸向湖的中心由粗变细,具有良好的水平层理。湖泊由于泥沙日益淤积,湖底不断填高,湖水变浅,最后整个湖泊被淤塞而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宽广的平原,湖南的洞庭湖与湖北中部的湖群,古代曾是连成一片的“云梦泽”。由于长江及其支流搬运来的泥沙淤积,大部分已变成陆地,剩下最大的洞庭湖现在淤积速度也很快,据统计湖底每年要淤高5厘米,所以洞庭湖仍在迅速缩小。湖积平原一般面积不大,地势低平,呈浅盆状,中部常有沼泽、洼地分布。

4.海积平原

海积平原,由于海浪搬运淤积等因素,使海积物形成的平原地形可称为海积平原。海积平原是近代的形成平原,一般海拔在10米以下,都处于滨海地区,属于堆积平原范畴,在我国面积并不很大。海积平原在世界沿海地区广泛分布,但面积一般不是很大,不是主要的平原类型。以我国为例:福州平原、莆田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濠江两岸、惠来狮石湖、南澳后宅,番禺沿海地带、文昌平原等都属于海积平原。世界上,如里海沿岸低地、格林兰岛沿岸、哈得逊湾沿岸等滨海地区都有少量分布。

5.侵蚀平原

侵蚀平原也叫剥蚀平原,也是一种非构造平原,当地壳处于长期稳定的情况下,崎岖不平的山地,在温度变化,风雨、冰雪和流水等外力剥蚀作用下,逐渐崩解破碎成碎粒,并被流水搬运山地慢慢夷平成低矮平缓的平原。侵蚀平原的地势不很平坦,有比较明显的起伏;地表土层较薄,多风化后的残积物,有大小石块等粗粒物质;岩石往往突露地表,有一些孤立的残丘和小山散布在平原之上。如我国泰山周围、徐州与蚌埠之间,都有波状起伏的石质,平原。侵蚀平原包括海蚀平原,河蚀平原、风蚀平原、冰蚀平原和溶蚀平原等。

6.海蚀平原

海蚀平原,指由于受海水冲蚀作用而形成的宽广而平缓的区域。在基岩港湾海岸的前方,由于长期受海水冲蚀作用,形成了规模很大的海蚀平台,后来,由于地壳的上升或海水面的下降,导致海蚀平台位于海面以上某一高度,即形成海蚀平原。其特征:表面宽广而平缓,坡面微微向海倾斜,地表岩层的构造面与地形面不相符合。

7.冰蚀平原

冰蚀平原,由大陆冰川长期挖蚀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辽阔平原。大陆冰川范围分布广泛,冰层厚度大,冰蚀作用明显,故基岩面上常常有冰擦痕、羊背石和冰蚀洼地发育。

平原的其他分类很多,成因复杂。根据海拔高度,平原可分为低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和高平原(海拔200?500米之间)。高平原是海拔大于200米、小于1000米的广大平坦的地面。如中国的成都平原,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等。这些平原通常平坦、轻微切割。堆积物的成因有冲积、洪积和湖积等多种;低平原是指海拔低于200米为高地所限或与高地相连、切割微弱、平坦辽阔、堆积形成的平地。其堆积物的成因比较复杂,有冲积、洪积、湖积和海积等。如中国的华北平原。根据地表形态可分为平坦平原(如冲积平原),倾斜平原(如海岸平原、山前平原),碟状平原(如内陆平原、湖成平原)、波状平原(如冰碛平原,多河流泛滥平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