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5980000000084

第84章 业精于勤,荒于嬉

【名句】

业精于勤,荒于嬉。

【出典】

唐韩愈《进学解》。

【原作】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谥文,又称韩吏部、韩文公。父母早逝,由哥哥韩会抚育。13岁就能写文章,师从当时名人独孤及、梁肃,他究心古训,潜研经史百家,开始萌发了发扬儒道,倡导古人的思想。一边读书,同时留意古今兴亡治乱,在政治上树立远大抱负。

贞元十九年(803)写了名作《师说》,这是韩愈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

与当时的柳宗元并称“韩柳”,同为中唐古文运动倡导者,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忘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出以先秦两汉古文为创作标准,“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认为要写出有充实内容的作品,首先应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为文既强调创新,“唯陈言之务去”(均见《答李翊书》),又力求平易晓畅。“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创造出一种清新流畅的新文体,并造就了一大批古文作者。其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辅陈,好发议论,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很大,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故事】

韩愈是唐朝着名文学家。他对待生活十分严肃,终年勤奋地工作和学习,从不游怠荒嬉,浪费光阴;对古人的学术和当代的政事都深思熟虑以求得正确的认识,从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尽管韩愈的文名很高,他所担任的都不过是一些中级官职,在他任监察御史时,皇帝笃信佛教,把传说佛的一节手指骨迎进皇宫,为此兴师动众,花费大量金钱。韩愈直言上奏劝阻,得罪了皇帝,被贬斥到潮州去做刺史,隔了许多年才受赦回京,担任国子监博士。

国子监,就是当时的国立大学,博士是负责教育国子监学生的老师。

韩愈上任后,认真地教育他的学生。一天,他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启发学生们说:“年轻人啊!学业的精深,决定于勤奋,游荡懈怠就会荒废;事业的成就,决定于动脑筋思考,不分是非曲直就会失败。这是我亲身积累的经验,叫做‘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生们听了,交头接耳咕哝了一会儿,有人提出质问了,说:

“老师,据我们所知,您在学业上的修养可算得上精深了,您谏迎佛骨是经过反复思考的,但结果怎样呢?学问好,朝廷并没有重用您;谏迎佛骨,反而被贬斥到南方边远地方去了。如今您做国子监博士,是个清苦的差使,连妻子儿女都不能过上富裕的日子。那么,‘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又有什么意思呢?”

韩愈听了,严肃地回答:

“你们错了!做人难道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读书、工作难道就是为了使妻子儿女过富裕的生活?古代的司马迁是个学业精深的人,他受了酷刑,仍然坚持完成《史记》这部着作。屈原是个在事业上善于思考的爱国者,他被流放直到自沉汨罗,还是关心祖国的兴亡。他们身处逆境,从不放弃勤学,放弃事业,不正是我们的楷模吗?”

学生们受到韩愈这样诚挚的教育,一个个端正了学习和做人的态度。有的人还把“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写出来挂在屋子里,随时激励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