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泾川县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位看,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很多改革与发展的内容需要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努力,部分改革内容还需要国家宏观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完成以后才能进行。特别是一些新的运行机制和组织制度的创新需要以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基础,所以,现阶段的农村改革必须把培育新的生产力水平和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结合起来,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突破。
(一)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市场优势和泾川县的比较优势,要重点发展果品、蔬菜、烤烟和肉牛四大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建设高起点的龙头企业,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1.果品产业:在现有26.1万亩的基础上,3年内夯实基础,补齐空缺,建成30万亩优质果品基地,形成3个果品产业开发区域。人均达到1亩,挂果面积达到20万亩,年产量达到15万吨,收入1.5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500元,果品特产税达到1000万元以上。3年内完成兴陇纸箱厂彩印包装线改扩建项目;建成2千万只标准果实用袋生产线,苹果清洗、分级、打蜡、贴标签商品化处理生产线,果酒、果酱、果汁生产线;对全县贮量200吨以上的水果窖进行技术改造。重点搞好品种引进、科技示范、培训和产前、产中的技术服务,三年内力争建成与全国各大中城市果品批发市场联网的信息服务中心。
2.蔬菜产业:在泾、汭河川区的6个乡(镇)建成3万亩优质高效高产蔬菜生产基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累计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5000亩,建成一批蔬菜生产专业村,全县蔬菜总产量达8万吨,总产值8251万元,实现销售收入6875万元。建成脱水蔬菜厂1处、低温保鲜贮藏库2座、工厂化育苗场2处、良种繁育基地500处、低温保鲜贮藏库2座、工厂化育苗场2处、良种繁育基地500亩。在充分发挥陇东果品瓜菜交易中心作用的同时,组建县乡蔬菜经销公司。
3.烤烟产业:以烟草公司和烟叶复烤厂为龙头,以玉都、党原、丰台等8个乡(镇)为基地,全县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产值达到2500万元,每年复烤烟叶5万担,实现工业增加值360万元,创税950万元。
4.肉牛产业:结合退耕还林(草)和生态工程建设,在南部山区集中建设一批肉牛专业村。牛存栏7.63万头,出栏3.77万头;总产值达到4045万元,完成旭康集团肉食品加工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建成万吨草粉加工厂。
(二)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增强市场的引导和调控功能。进一步培育、发展、完善市场体系,以高档次、远辐射、多功能为目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在现有17个综合市场、10个专业市场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4个果品市场,新建果行60家,在北京、上海、乌鲁木齐新增设3处“泾龙”牌果品直销信息窗口。新建4个牲畜专业市场和2个蔬菜批发市场,积极培育科技市场、劳务市场、旧货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结合机构改革,建立信息服务组织,与国内外联网,广泛收集市场信息,经过分析、研究和加工整理,定期向农民发布市场信息。
———进一步深化现有市场体系的改革,试行市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对专业市场经营权实行拍卖、租赁和承包经营,公平竞争,促进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积极培育农民自己的流通组织。以现有的个体贩运大户和运销企业为依托,采取合作、合伙和入股等形式,建立稳定的流通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
———改革县乡农业经济技术机构,积极培育各类专业服务组织。乡镇设立的七站八所全部改为技术服务公司,并根据各自职能,建立试验示范项目和技术试验基地,按项目承担服务职能,对一些大面积的科技推广和试验示范工作,由政府委托专业服务公司来承担,或由政府出面进行招标承包来完成。
———组建多种形式的民间技术服务组织。积极兴办民办科技机构和科技经济实体,实行技术指导与物资供应相结合,科技服务与技术贸易相结合,信息咨询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相结合,面向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鼓励技术人员与农户采取技术合作、劳务合作、资本合作等形式自愿联合,建立农民自己的服务组织,达到“直接、灵敏、广泛、高效”的服务效果。
———建立激活科技人员的新机制。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走出机关单位领办、创办个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根据个人意愿,能进能出。三年内由原单位照发工资,保留公职,工龄连续计算。三年后继续从事个体、私营企业的,人事关系转入人才交流中心。
(四)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多元化的产权运行机制。
———加快小水利改革步伐,推动节水高效农业发展。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加快小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建管用和责权利的统一,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多元化的水利投资机制,加大水费改革力度。实现以水养水,自我维持,良性运转。同时,建立县乡农村水利发展基金,加快小型水利建设步伐。
———加快林业产权改革步伐,建立新的营林机制。坚持“谁购买、谁治理、谁管护、谁收益”的原则,加快“四荒地”、疏林地、幼林地拍卖、租赁和承包经营步伐,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林地所有权归集体,经营者拥有使用权,促进林地资源有偿流转使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在拍卖、租赁和承包过程中,坚持“公平、公开、自愿、公正”的原则,实行民主定标,公开竞价,允许继承,30年不变;拍卖、租赁、承包期限至少为1—2个林木生产经营周期,年限15—30年。允许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开发性生产,建设林果基地。推广科技兴林试验示范项目,实行科技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按项目确定科技人员,安排经费,评定职称,在“四荒地”上造林和新建果园,免征农村特产税;退耕建园的,4年内免征农村特产税;发展农村产品加工业,5年内免征一切税收。
———乡镇企业制度建设。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要求,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运行机制,在目前改制面40%的基础上,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农业企业改革要与土地二轮承包工作和国家产业政策结合起来,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采取承包经营的方式,规范经营合同,完善经营手续,明确责权利,加大投入,增加产出,提高效益。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针对部分乡村土地流转机制不活,不利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及山区开发步伐缓慢等问题,在稳定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不变的基础上,按照强化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保护收益权和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在具体实践中,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反租倒包、转让、转包、互换和入股等形式,不能以任何理由强制收回农民的承包权。人少地多、条件较差的地方,允许国家、集体统一开发,规模经营;对复垦增地、农转非、婚嫁、死亡减少人口增加的土地,允许集体集中开发;对部分撂荒的耕地,集体可以依法收回,发包给其他农户或由集体经营管理;土壤条件差,耕作困难的,可采取退耕还林还牧的办法,拍卖、租赁和承包给城乡个人和单位兴办林场、牧场。
(五)改革投融资体制,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机制。各种农业专项资金在不改变其用途的基础上,由县上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用于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向大型基地和龙头企业倾斜;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要以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方向,每年切出一块资金扶持产业化,联系1—2个重点项目,促进产业化发展。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广泛吸纳集体、农户和各种组织的闲散资金,用于发展农村支柱产业;积极向上争取投资,引进外资,并鼓励引导县外企业和客商前来投资开发。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积极探索政府支持、科技贷款、企业投入和社会集资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投入机制。认真落实科技三项经费在同级财政预算支出中占1%的投入政策,确保农业科技研究、试验、示范项目的正常开展;建立科技发展基金,县财政每年预算50万元的科技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及试验示范,科技发展基金实行有偿使用,合同管理;引导科技示范户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积极争取农业科技项目的银行贷款。
(六)积极探索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加强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保护。目前,泾川县乡镇管理体制基本上沿用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在管理上仍然采取“包打天下”的老办法,行政、管理、服务和调控职能不分,责权利不清,人员膨胀,效率低下。在工作指导上仍然以定计划、下指标为主要手段,在经济调控上,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多,间接调控引导的少。所以,必须改革乡镇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按照“精简效能”的总原则,实行政企分开、管理和服务职能分开。在机构设置上,主要用综合性机构代替专业性机构,减少机构数量。在人员配置上,允许和提倡党政干部交叉兼职,服务人员逐步向中介性实体过渡,清退超编人员,压缩教职工队伍,鼓励分流人员领办创办各类试验示范基地和经营性服务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