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5952400000059

第59章 论实现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着力点(1)

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战略方针,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调整经济发展的布局和战略,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要选准加速发展的着力点,尽快缩小东西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令人瞩目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就是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且这种差距又因为两者在资源和国土上的逆向差距显得更为突出。如以西部的甘肃省和东部的京、津、辽、冀、鲁、苏、沪、浙、闽、粤、桂、琼九省三市相比较,1978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差120元,1994年扩大到了3200元;人均工业总产值1978年相差830元,1994年已扩大到9221元;人均农业总产值1978年相差486元,1994年扩大到了6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78年相差64元,1994年扩大到了943元;人均乡镇企业产值1978年只相差50元,1994年扩大到了5168元,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再从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农村差距情况看:1993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东、中、西分别为16935.26亿元、6923.09亿元和3438.75亿元,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2%、25.4%和12.6%,三大地带人均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率(假定西部为1)为2.78∶1.23∶1,其中农业总产值为2.65∶1.75∶1,非农业产值为8.2∶2.4∶1,东部地带非农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为68%,高出中部地区19.5个百分点,高出西部地区27.2个百分点。农村劳动生产率东部是中部的2倍,是西部的3倍。农村工农业产品综合商品率东、中、西部分别为75%、62%和57%,东部高出中部13个百分点,高出西部18个百分点。199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三大地带分别为1608元、1068元和864元,东部为中部的1.5倍,西部的1.86倍。东西部发展差距的拉大,一方面实现了“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目的,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和带动了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使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另一方面也引发出了许多新问题,给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效应。

首先,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的衰弱效应、工业体系的孤岛效应、农村经济的“贫血”效应和生产要素的流失效应。(1)从经济效益看,由于西部地区的产业格局主要是靠计划经济体制支撑起来的资源型经济和传统的农业经济,这些都是低效益产业。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计划调配生产要素,将西部的资源和产品运到东部,再将东部的轻工业品和加工品运到西部,使东西部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实现东西经济的协调发展。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国内外市场逐步开通,东部地区选择资源的空间已十分广阔,他们除在国内市场采购原材料外,还可以到国外市场来寻找替代资源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而西部的资源型企业又都背负着设备老化、技术人才短缺、人员多等重压,难以很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也因产品量短质差,仅仅充当基础的作用而造成西部经济效益相对不断衰弱。(2)从工业体系看,西部的工业主要是国家从外部迁入的“飞地”经济或为开发资源投资兴建的“注入”式经济,大都形成了相对独立、自我生长和发展的孤岛,造成产业结构的“重重轻轻”、“大大小小”,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割裂,工业与农业割裂,农、轻、重之间的比例极不协调。(3)从农业和农村经济看,一方面由于受自然条件、市场条件和技术人才条件等制约,造成高效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经营方式粗放;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力的严重拮据,农业投入逐年下降,使一些待开发的项目无法进行,处于“缺血运行”状态;还有的地方自甘落后,争当贫困县,年年要扶持,年年吃救济。(4)从生产要素看,在投入产出效益规律的作用下,必然拉动西部的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东移,使西部本已存在的生产要素短缺矛盾更加突出。

其次,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资源短缺效应、边际报酬递减效应和通货膨胀效应。(1)从资源情况看,尽管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开通,东部地区可以从国际市场和其它方面找到替代资源,但一方面其价格远远高于国内,另一方面东部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呈刚性增长趋势,必然要求有更多的原材料和能源满足其生产,所以,资源短缺的矛盾将会日益尖锐。(2)从经济效益看,根据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边际效益将会递减。近两年一些东部的企业纷纷到中西部寻找合作伙伴,部分生产要素开始向中西部流动(如深圳的资金近年向外流动达百亿元之巨)便是例证。(3)从东部经济对整个国内经济的影响看,由于60%的加工工业集中在沿海,本地的原材料和能源自给系数仅为10%—30%,财政分灶吃饭后,中西部地区也会因价格扭曲而强化加工工业,沿海更是如此,所以,东部地区一方面除向国内市场争取更多的原料外,另一方面不得不用更多的外汇到国际市场采购必要的原料,这就必然会拉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价格的全面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第三,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马太效应”。东西部差距的不断拉大,又进一步加剧了贫富矛盾,使穷的越穷,富的越富,使发展速度快的越快,慢的越慢,必将导致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和东西部的对峙情绪,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所以,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不论从东西部各自的发展,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看,都是一种客观的必然选择。

二、东西部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是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要研究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途径和办法,首先必须研究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找准病态的症结,以便对症下药。从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看,有的认为是历史原因,有的认为是现实原因;有的认为是政策因素,有的认为是观念和机制因素,有的认为是工业滞后的,有的认为是农业拉后的,等等。如果从各自的视角分析,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但从全面和综合角度看,又都是不完全的,这些观点都只解剖了某一个侧面,没有揭示矛盾的全部过程。笔者认为,东西部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是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其主要因子为:1.历史缘由。尽管中国古代文明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发展起来的,但到了近、现代,以工业化为主的现代文明却几乎遗忘了西部,其主要特征:一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几乎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带,西部地区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仍没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业。二是鸦片战争后,西部地区大量种植鸦片,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也妨碍了工商业和工业的发展。三是工业发展的布局一开始就偏重于东部。如1919年,全国注册的375家工厂中,东部占了90%。四是近代以来西部地区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均低于东部,如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20个城市中,东部占了85%,中部约占9%,西部仅占6%,造成东部城市的辐射功能远远高于西部。

2.地域劣势。由于中西部地区大都处于老少边穷地区,这里自然条件相对差,特别是西部地区,或处于干旱贫瘠的黄土丘陵区,或处于阴湿高寒的青藏高原区,或处于荒漠、戈壁的蒙新高原,这样,就使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而农业的落后又无法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原始积累,再加上交通落后,产品运距长,运输成本高;海外华侨少,吸引外资困难;海拔高寒,气候恶劣,一些科技人才都不愿在此工作和生活等,造成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地域上的绝对劣势。

3.政策倾斜。建国以后,为了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国家调整了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工业建设的重点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始投向中西部。如1953年至1957年期间,我国着手建设的694个大型项目中,三分之二建在内地。投资比例“一五”和“二五”的前3年,内地为58.2%,沿海为41.8%,到“三五”和“四五”前期,内地上升到60%,而沿海则下降为40%。这种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使得东西部发展差距有了明显的缩小。如工业总产值,1949年东部地区占54%,西部地区占46%,而到了1978年,东南部地区已降到了43%,西北部上升到了57%。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国家的的宏观政策又进行了重大调整,为了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东部沿海地区享受了许多优惠政策,在财政、税收、价格、投资、信贷、外汇等方面均对东部进行了倾斜,人为地造成了东西部发展的不平等。

4.要素短缺。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造成西部地区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生产手段落后,市场发育不良等诸生产要素十分短缺,再加上自然条件较差,使其蕴藏的资源优势难扬其优,而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农业多灾等劣势尤显其劣。即使局部的优势也因要素短缺而难以形成有效组合的经济运行系统,而总是被系统其他部分的劣势所抵消。

5.机制约束。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东部地区由于宽松的政策条件,很快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的新的运行机制,而西部地区一方面受政策的制约,给体制转轨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中西部的工业体系大都是靠中央支持建立起来的大型国营企业,且大都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这些企业不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都将更多地受制于中央的宏观调控,再加之过去长期形成的管理体制还很难在短期内被新体制所替代,转轨中所承担的利益损失和经营风险将更大。而东部沿海的工业体系,或为过去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并以加工业为主),或为改革开放后新发展起来的地方加工业,这些工业企业一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制约,另一方面在转轨过程中遇到的诸如设备更新、高新技术运用、人才、资金流失、管理方法落后等矛盾,使东西部形成了差异很大的发展机制。

6.思想观念差异。由于长期以来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东西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的极大差异。东部地区的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很快跳出了姓“社”、姓“资”的圈子,抓住经济发展的各种有利机遇,用足用活了国家的政策,特别是在发展私营经济、外向型经济、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东部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干部群众则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常常担心姓“社”还是姓“资”,不敢也不会运用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错过了许多良好的发展机遇。上述六种因子就像六个子系统,构成了东西部发展差距这一复杂的系统,它们交互影响,共同作用,不仅为科学地确定东西部发展战略增加了难度,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操作上异常艰巨,所以,缩小差距还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缩小差距的着力点:以全方位开放开发的姿态建立东西部经济运行发展的新秩序

实现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如何确定东西部均衡发展战略,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扶持政策,中西部地区如何加快对外开放,增强自我开发、自我发展的能力,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已成为缩小东西差距的关键。为此,必须抓住机遇,选准最佳着力点,加快中西部发展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