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5952400000038

第38章 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天祝县、张义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辩证思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突破传统思维模式,重新审视和认识各地的资源禀赋,走出一条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天祝县和凉州区张义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解,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深化区域资源的认识,在市场差异化中寻找优势互换的途径

亚当·斯密绝对优势学说指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必须有绝对优势才能获得较快发展。并认为绝对优势来源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独特的自然资源的禀赋。但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则认为,产品只要发挥产品差异化战略,也能够在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也可以获得市场和贸易。

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凉州区张义山区同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这里地势高寒。历史以来以种植小麦、青稞、豆类、油菜为主,发展常规农业困难较大,主要以传统畜牧业为主。但天祝和张义山区从这种经验主义中跳出来,紧紧抓住市场对无公害绿色食品需求快速增长的这一新趋势,发挥气候冷凉,降雨充沛,耕地肥沃,病虫害发生轻,适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优势,充分利用夏季南方缺菜和7、8月份是甘肃喜凉蔬菜生产淡季的空档,发展日光温棚双孢菇、中药材种植、高原无公害蔬菜和人参果等生产,把原来的农业发展劣势变成了现在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从中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效益。2004年,天祝县特色种植业种植面积达到11.3万亩,反季节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555.4万袋,特别是高原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初步建立了高原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油菜杂交制种、反季节食用菌栽培、中草(藏)药材生产、优质油菜和优质牧草种植七大特色农业基地。生产的荷兰豆、甜脆豆、豆苗等蔬菜,远销到泰国、日本、加拿大、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过去天祝县种植的碗豆因产量低、价格低,效益不高。现在,他们转变思维方式,根据市场需求,变卖碗豆为摘卖豆苗,把小豆苗办成了大产业,效益翻了几番。张义山区的中路乡的大棚双孢菇大棚,每棚纯收入3000多元,现已发展到26座。张义镇生产的人参果无环境污染,不上化肥,不施农药,各种维生素高于其他地方产品,具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远销新疆、青海和省内各地,声名远扬,现已发展大棚25座,年产量24万斤,一座约0.7亩的温棚人参果年纯收入最少1.5万元,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果。天祝县和张义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限制,但条件是可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人们通过主观努力,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无害条件或有利条件,创造出原来不具备的条件。在今天是处于劣势的东西,明天可能会成为优势,在这方面是劣势的东西,很可能在另一方面具有优势。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改变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善于抓住市场差异化发展机遇,找准优势,抓住优势,创造优势,以优势就是特色、特色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方略,在发展中争取主动。

二、把工业的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从产量目标到效益目标的转换

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探寻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规律的本质特征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市场谋求发展。我们发展农业,必须改变过去单纯追求产量目标的做法,追求农业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牢固树立工业化理念,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同工业生产的每一个车间来对待,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拉伸产业链,促进产加销一体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天祝县在发展农业上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模式,不是片面追求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更新品种、提高单产,而是在市场需求上做文章,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减粮增油扩草菜,发展种业和药材”的发展思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打好反季节牌、绿色牌和效益牌,鼓励和扶持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业的规模化生产基地。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农业市场信息和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协会,拓宽销售渠道,扶持发展龙头企业。2002年兰州介实蔬菜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在岔口驿建成500吨的蔬菜保鲜库二座,2003年该公司与华藏寺、打柴沟镇农户签订的荷兰豆、甜脆豆等蔬菜订单4300亩,总产值达666.5万元,纯收入达563.3万元,为种植区农户户均增加纯收入2200元。食用菌产业是天祝近几年兴起的产业,一斤金针菇在甘肃的售价只有几元钱,通过空运销售到国外,身价倍增,卖到几十元钱。由于各项措施抓住了具有前瞻性的市场要求,把握住了新趋向,提高了农业的产出效益,所以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高效、快速增长。张义山区积极发展高原蔬菜、特色小杂粮和中药材,已初步形成了地膜洋芋、种草养畜、豆类和中药材、蔬菜四大特色产业基地,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22元,比2001年净增438.7元,增长49.67%。天祝县、张义山区立足市场发展特色农业的做法,再一次告诉我们,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经济规律办事,只要我们认识并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我们在很多方面并没有完全或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经济规律,有时甚至是违背按照客观规律、经济规律办事,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成效并不明显。我们必须努力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牢固树立市场经济意识,自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善于用市场经济的手段管理和指导经济,促进发展。

三、在项目拉动、科技促动、典型推动的“三动”中实现工作方法的转换

工作方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和方式。天祝县、张义山区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中,有许多工作方法有创新,值得我们借鉴。一是项目拉动。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天祝县围绕国家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紧扣产业政策,加大对特色农业项目的争取力度,1997年—2004年,天祝县农业系统从省市县争取到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油菜杂交制种、高原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中草(藏)药材、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和青稞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资金近2000万元,平均每年200多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推动了特色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提质增效。同时县财政还设立了特色农业专项发展基金,每年投入资金50万元,专门用于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张义山区通过争取扶贫项目资金、多方自筹和招商引资等方式,坚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产项目、生态项目并重,2002年—2003年三乡镇新上各种类项目30个,总投资达到1969万元,是多年来争取项目最多、投资最大的两年,通过项目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效益的提高。二是科技促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特色农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天祝县在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不等不靠,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广泛与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知名专家合作,聘请知名专家教授做技术顾问,建立起稳定可靠的技术依托,使特色农业一开始就抢占了较高的科技制高点。抓喜秀龙乡食用菌种植户佘世强2003年种植金针菇5000袋,产量2000公斤,收入达到2万元。油菜杂交制种在天祝来讲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业,该县制种面积全省最大,单位面积产量全国最高,涌现出了一批高产高效典型。2003年,朱岔乡龙彩社38户进行H9908油菜杂交制种142亩,平均亩产达151.1公斤,产值达10.34万元,户均产值达2722.7元,户均纯收入达2266.4元。张义镇石头坝村祁爱友养牛场,采取“五良”技术(良种、良法、良舍、良饲、良医),他饲养的牛个个膘肥体壮,长势喜人,效益也很明显。三是典型推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功能主要是通过思路引导、政策引导、典型引导的办法来实现。天祝县在发展特色种植业中,采取先培养一些示范村、示范户,用身边鲜活的事例教育引导群众,使发展特色农业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打柴沟镇金强驿村农户银安邦2002年种植1亩荷兰豆,亩产量950公斤,亩收入达到5300元,创造了天祝种植业历史上亩收入之最。经过他的示范带动,全村农民纷纷种植蔬菜,2004年金强驿村蔬菜面积发展到了1190亩。华藏寺镇岔口驿村农户张生禄种植蒜苗7.8亩,总产值达4.2万元,纯收入3.42万元,人均增加纯收入8550元。高效益刺激快发展,2004年,该村蒜苗面积达2200多亩,比上年增加近1000亩。2004年,天祝县完成试验、示范、推广项目122项次,示范面积2.6万亩;基地建设面积20.5万亩,建成科技示范点26个,并在全县188个村配备了特派员,全县蔬菜生产面积2.06万亩,建成七个千亩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示范区,户均种植面积增加到3.6亩。

四、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贯穿到农村工作的全过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精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再深化,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其根本要求就是根据各地的实际,走出本地实际的发展道路。从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对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最大的思想解放。用认识到的科学规律来指导实践就是实事求是。天祝县和张义山区在发展特色农业中坚持发展的强烈愿望与科学的态度相统一,一方面敢想敢干,勇于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进行大胆实践,在发展农业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作出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科学决策。同时又认真遵照客观规律办事,从本地发展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出发,趋利避害,研究确定符合高寒阴湿地区发展的有比较优势的特色种植业,在特色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农牧民科技培训、科技服务、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上下功夫,走出了发展无公害高效特色农业的科学发展之路。天祝县、张义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充分证明了遵循两大规律、做到两个顺应的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逻辑过程。我们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在今后推进农村工作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表在《武威日报》200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