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的最大特点是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差,导致生产的长期不稳。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出路在于下决心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省委、省政府制定的“22274工程”方案,集中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迫切要求,要动员各方面力量认真组织实施。要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坚持三条路子,突出抓好2000万亩水地建设,采取大中小并举,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办法,在抓好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特别要抓好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三田”建设要继续坚持“四集中、四统一”的原则,围绕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抓好一批梯田化乡村建设,确保每年75—80万亩的“三田”建设任务。要优先保证农用工业的发展,今后十年,省上要在保证7个化肥厂、4个农药厂的兴建扩建工程新需资金的同时,保持农用工业投资总额逐年有新增加,并在年度计划中首先切块安排。
要建立合理的投入机制,多方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采取有偿投资、贷款开发、联合开发等办法,建立一种促使多渠道、多层次增加农业投入的启动机制,吸引农民和社会各界广泛增加农业投入。特别要重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累,通过劳动与资源的叠加,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和价值。要坚决建立农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农业生产。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总水平要和农业发展水平及工业投资保持一定的比例,并逐年有新增加。
五、以山区开发建设为重点,推进全省贫困地区发展
甘肃是一个干旱贫困的山区省份。全省山地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70%以上,其中总耕地面积中山地占64.7%。全省86个县市区中,除牧区县外,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40%以上的县有51个,一些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地区都集中地分布在中部干旱山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山区。所以,甘肃的扶贫开发实际上是贫困山区的开发建设问题,甘肃农业的振兴最终也是山区的振兴。今后十年,山区开发建设必须坚持“五个结合”:扶贫与开发相结合,在扶贫中开发,在开发中致富;“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以输血为手段,以造血为目的,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改造的能力;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立足当前解决温饱,抓好长远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规模扶持与千家万户脱贫相结合,在集中财力物力兴办经济实体的同时,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富民与富县相结合,在抓好富民项目的同时抓好富县项目,富民富县同步进行。根据山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开发建设必须采取“双进双出”战略。“双进”就是引进资金、引进技术,把外部的资金、技术优势同山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双出”就是输出商品、输出劳务,把山区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商品经济优势。
首先,要切实加强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除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外,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发展山区交通运输、小水电、广播卫生、科技教育、人畜饮水、市场体系建设等基础事业,扩大山区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
其次,要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粮食生产条件较好的陇东山区、陇南小片商品粮基地和沿黄山区,要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做到自给有余,适当调出。中部山区要稳定粮田面积,改造中低产田,以单产保总产,以总产保需求,力争农村购销平衡,地域、年际之间自我调剂。粮食生产条件较差的南部高寒阴湿山区,要从实际出发,通过调整作物布局,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实施温饱工程等措施,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用获取的土特产品和经济收入换购一部分粮食,减轻对粮食需求的压力。
第三,要合理开发山区资源,建立支柱优势产业。资源丰富,经济贫困是山区的突出特点。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山区开发建设的根本任务。山区资源开发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商品经济为宗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通过建立支柱优势产业来带动群体产业的发展。要对山区资源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选准和确立优势产业,搞好总体开发规划,根据规划建立商品基地,以种养业为基础,走种养加相结合的路子,开展系列开发,实现加工增值。要积极发展庭院经济,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稳定扶贫政策,打好攻坚战役。甘肃的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既定的一切扶贫政策要稳定不变,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各地要理顺扶贫思路,通过兴办扶贫经济实体走规模扶持的路子,在信贷、税收、产业政策、投入、粮食、流通、人才等政策上尽可能给予优惠,动员全社会力量,为打好扶贫攻坚战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富县富民结合,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县域经济是衡量一个县整体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县级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去,由于我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微观经济的扶持和开发上,忽视了县级中观经济的发展,造成县域经济落后,财政创收能力差。全省60多个县财政长期靠补贴过日子,1990年补贴额达2.98亿元,并随着各种增支因素的增加,入不敷出的矛盾日益尖锐,各种建设资金和专项资金挤占挪用现象严重,中观调控能力差,使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为此,今后十年必须走富民富县相结合的路子。总体思路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乡镇企业和地方工业为突破口,以发展区域性规模支柱产业为重点,大搞综合开发,提高经济效益和商品生产水平,广泛培植财源,增强县级经济的整体水平。
1.大力发展以区域性支柱产业为主的规模商品经济。各地都要确立自己的支柱产业,做到县县有支柱产业,乡乡有优势产业,围绕支柱产业搞好商品基地建设,建立相配套的骨干企业和龙头项目,进行农副产品的深层开发和系列开发。
2.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地方工业。90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要坚持“三高一低”和以乡村集体企业为重点。“三高一低”即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低损耗。在宏观调控上一定要严把效益评估和规划论证这个关,坚决纠正盲目立项,盲目上马的做法。要在继续贯彻“五个轮子”一齐转的同时,重点发展乡村集体企业,实现规模效益。继续深化乡镇企业内部改革,完善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要继续实行扭补政策,扶持地方工业的发展。省、地、县都要筹集建立工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扭补扭亏项目。扭补资金要一次性发放,实现扭补后再扶持一段,放水养鱼,进行奖励,以利于企业加速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和地方的自我发展能力。
3.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变单纯收支型为收支经营型,用足用活资金政策,可以用各种扶贫资金和开发资金扶持乡镇企业和地方工业,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地方工业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实现规模扶持,规模开发。
七、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努力提高科技开发水平
90年代,科技对农业的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坚持走农科教结合的路子,结合农林扫盲活动,广泛宣传农业科普知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要以解决我省干旱缺水、结构单一、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为主攻方向,大搞科技攻关和科技推广。就积水、节水、土壤培肥、沙化治理、物种改进以及农艺措施优化配置等问题进行联合攻关;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农作物、畜禽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加强土壤改良和速生丰产林的栽培技术研究推广;通过“白色革命”,实施“玉米工程”,推广高产横式化栽培等,建设一批“吨粮田”和千斤田。并通过研究推广农产品贮藏、保鲜和系列加工,推广农业机械化等,把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进一步完善科技承包办法,实行“科干群”、“责权利”、“人财物”三个结合,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承包,保质保量完成2000万亩的科技承包任务。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科技人员下基层的制度,继续实行下派科技到县长、副乡长的办法,切实解决农业第一线科技人员的实际困难,并在晋级、晋职、生活待遇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工作成绩突出者要奖励。新毕业的大中专学生都要到基层走,进行科技推广和试验示范。鼓励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领导农业开发项目,发展技术密集型的开发产业。采取多种办法搞好各级各类和各种形式的以应用技术为重点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八、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一是搞好乡村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建设,强化合作组织“生产服务、管理协调、资财积累和资源开发”四大职能,为家庭经营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搞好土地制度建设,重点抓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土地补偿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和非耕地资源开发制度建设。条件好的地方积极推行“两田制”。三是搞好专业承包和集体资金的管理使用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办法,建立合作基金会,管好用好集体资金。
2.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通过建立承包积累制度,兴办各种乡村集体企业,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广泛开展对农民的统一服务。按照“强化县级,健全乡级、延伸到村”的原则,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实行和有偿服务,逐步发展为集服务、经营为一体的经济实体。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各种民间专业研究会、专业协会和农产品运销组织,扩大服务范围,为农户提供系列服务和全程服务。
3.发育农村市场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在制订农业生产计划时,既要考虑到计划的需要,又要考虑市场的需求。生产流通一齐抓,培养一批农产品购销队伍。建立一批灵活有序的农产品市场,在一些大宗农产品集散地,建立批发市场。坚持粮、棉、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在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放开市场,撤消各种关卡,打破地域封锁,作到货畅其流,建立风险基金和吞吐机制,坚决执行农产品保护价制度。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扩大农产品购销业务,解决“买难卖难”问题。
4.理顺工农关系,逐步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调整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通过稳购压销,逐步扩大市场销售比例,最终消灭价格“双轨制”,并通过逐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工农产品比价关系严重扭曲的不合理问题。